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拉近与客户之间的关系?(3)

  

联大文化

发现传播


      送个礼:感谢

我们要想和客户拉近关系,还有什么方法,是不是可以送个礼?我们给客户送礼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为了拉近双方之间的关系?

逢年过节,亲戚朋友之间要相互送礼,有很多的亲戚朋友在平常可能会很少走动,但是为什么再见面的时候仍然会很亲近?就是因为他们通过送礼的方式维系着双方之间的关系。对于客户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也是一样,送个礼,关系可能就会更近一步。

那么,我想问大家,一般情况下,都是给客户送什么礼?烟酒?购物卡?补品?实际上,这一点很重要,礼物送的不合适,就极有可能产生负面效果。有的人可能会纠结:到底什么样的礼物才是最合适的?

现在我告诉大家,送给客户的东西一定是你会送给你朋友的东西。也就是说,你送给朋友什么,你就送给客户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呢?大家想想,如果你送给客户的东西和你送你亲人朋友的东西是一样的,客户知道后,会不会觉得自己在你心中和你亲人朋友的地位是一样的?这样是不是感觉亲近了许多?

和大家说一个我自己经历的一个例子:

在烟台有个企业叫“嘉熙生物”,这个企业的老总姓孙,是我的朋友,有一天他给我打电话,说:“蔡老师,烟台的苹果下来了,我给你发两箱苹果,你尝尝鲜。你给我发个地址”我说:“不用那么麻烦,济南有卖的。”他说:“我这是纯正的栖霞苹果,你给我个地址,我给你寄过去。”盛情难却,我就给了他个地址。结果他发的是物流,我需要带着身份证自己到物流站去取货。我一查物流的地址都过了黄河大桥了。然后我就开着车去了,快到物流的时候发现还要过黄河大桥收费站,没办法那也要过啊,车开过去,我和收费员说,我就去物流取个货,还好,不需要交过桥费,取了两箱苹果回来了。

苹果取回来,我就留了一箱自己吃,剩下的一箱,我就给我客户打电话,“林总啊,我烟台的朋友给我发了两箱苹果,我自己留了一箱,另一箱给你尝尝。”“不用,你自己吃就行。”我说:“我吃不了,给你留一箱,我给你送过去。”我就给他送过去了。

送过去之后,我发现那次的感觉特别好,聊了很多家常,特别亲切的感觉。我就琢磨这个事,为什么感觉特别好呢?大家想想,一般情况别人给我们两箱苹果,我们留一箱,那一箱会给谁?是不是大部分人会给父母或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对吧?但是,我给他留着了,他是不是就觉着我处处能想着他?

我觉着挺好,就从济南的水果批发市场又买了20箱苹果,然后给我所有的客户打电话,“我烟台的朋友给我发了两箱苹果,我给你留了一箱”。送过去之后,我都是这样说的。

山东人有个习惯,喜欢回礼。比如说我给客户送了箱苹果,临走的时候,有的客户如果办公室里会有些礼物,他会回赠我礼物。后来大家知道这些客户回赠给我的这些礼物,我用来做什么了吗?我再转送别人,怎么送?去了之后说什么?一定要说是客户送给我的。“这是我客户送给我的茶叶,我知道你比较喜欢喝茶,就送给你喝吧。”

为什么强调是客户送我的?我和大家分享一件事,我有一次在泰安讲课,中国电信泰安的老总吴总,送我一盒茶叶。我从泰安高铁站回济南,在高铁站上闲着没事,就拍了张茶叶的照片,发了条微信。内容是这样的:中国电信泰安公司的吴总送了我盒茶叶,挺感动,感谢吴总。后来有人给我评论,评论的内容是:客户给你送礼物,看来课讲的不错啊。

其实大家仔细想想,他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比如说我和你这样说,我客户送给我的,我看你比较喜欢,就给你拿过来了。这个时候你是不是觉得我没有把你当外人,而是把你当成了朋友,并且不是我买的,也就是说我给你送礼物,并没有什么目的性。对我肯定是感谢的对不对?为了感谢我,是不是也想我送东西?这样一送一还,关系是不是就近了?

送礼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让对方心生感激之情。之前有人说送购物卡之类的,为什么我不赞成?大家想想,如果送的是购物卡,客户有没有可能认为购物卡是公司而不是你个人送的?还有个问题,你给他送了购物卡,他会不会有压力?他可能会觉得你想让他帮你干点什么事,万一他办不了怎么办,是不是?这样很有可能会成为一种金钱交易,利益关系。而我们要给他送礼的目的是不是拉近关系?我们要在彼此间建立的是一种坦荡的关系,对不对?所以还是要从朋友的角度出发。




吃个饭:接近

说到拉近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吃饭肯定是少不了的。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乐衷于在饭桌上交朋友。这种最生活化的氛围,十分有利于双方关系的拉近,也为彼此接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

那么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请客户吃饭,钱是花自己的还是花公司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大家先想一下,我们的客户都是什么身份?有的客户可能是普通的消费者,但是有的是不是老板?有的人可能会说,我是卖服装的。卖服装的客户就不可能是老板了吗?假如说,你的服装都是几千块甚至几万块的那种,那么买你服装的肯定也不是普通人,对不对?

假如你的这客户是个老板,你和这个老板成为朋友,是不是件好事?我们抛开业务不谈,你也别想着认识他,就是为了卖他饲料,或是为了签那个设备。就算他五年买一袋饲料,或者他也根本不买你的设备,这个人成为你的朋友是不是件好事?人家是老板,是成功人士,交了这样的朋友自然是件好事,对不对?

大家想一下,你表哥可能在老家开个门市部,是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可能一辈子也帮不上你的忙。但是因为他是你表哥,逢年过节的时候你去他家里是不是要买点东西?他到你这来你是不是要请他吃个饭?他要是带孩子来你还要给孩子个压岁钱,是这样吧?

而你的客户,是个老板,他有没有可能在你的人生当中为你提供一定的帮助?是有这个可能的,对不对?有没有可能客户的家人是教育局的?有没有可能客户的家人是医院的?有没有可能客户的家人是公安局的?有没有可能将来有一天会对你有帮助?我发现很多销售人员做业务就是为了卖产品,这个业务不做了,这个客户也就再也不联系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那我来问大家,吃饭的这个钱谁花?肯定是你自己花,不但你要自己花,你还要让他知道花的是你个人的钱。这样,他才会觉得你是把他在当朋友对待,而不是客户,而且他会觉得欠了你一个人情。

在结账的时候,大家一定要记住一件事情,就是千万别要发票,并且别刷卡。千万别两个人吃着饭的时候,你说我出去一下,然后去到柜台上刷卡买单。你没有要发票,但是客户知道吗?客户不知道,客户不知道就有可能会认为是你公司请的他,但是我们要让客户知道,你没要发票,对不对?那怎么办?可以这样,吃完饭的时候,喊服务员,来买单,多少钱?直接拿现金给他,你也别要发票,你也刮不了几个奖,知道吧?然后你要说一句,不开发票了,你给我来个饮料行吗?说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要向客户强调一下,我没有要发票,我不需要向公司报销,这是我自己的钱,是不是?

一开始的时候客户可能觉得,反正是你公司花钱,我点些贵的。那一刻他发现你自己结账的时候,心里会不会想:哎呦,点贵了。是这样吧?对你的感觉是不是又发生了变化?

那么,请客户吃饭去哪吃?肯定是饭店,但是去哪种饭店呢?

我告诉大家,刚开始的时候,两人第一次吃饭一定要根据对等的情况,去合适的对等饭店。然后,饭店的档次要慢慢地由高向低转变,一定由高档向特色转变,一定是由高座位往低座位走。高座位就是那种档次好一点的餐厅,低座位就是大排档。因为最终大排档才是朋友应该去的地方,是不是这样?

举个例子:

一个男的小王和一个女的,他俩想往男女朋友的关系发展。一开始的时候,这俩人是不是很有可能去咖啡厅或者西餐厅这些地方去消费,但是当俩人在地摊吃米线的时候,这就说明他俩就成了,他俩的关系已经不再需要场面上的华丽去维持,对不对?

有的人说,我们和客户很少见面,吃饭就更没有机会了。没机会见面,那我们是不是有微信?那就利用社交软件进行沟通,但是要注意你的微信名不要叫什么“踏雪无痕”,叫什么“孤单的小鸟”就直接用你的名字,后面括号企业名称,他就知道你是谁了。

然后,你可以利用生活中一点琐碎的时间去关注一下他的状态。比如说可以利用早晨上厕所的时间给他的动态点个赞,愿意的时候你就评论一下。评论的时候别说真好、真棒,一定要用提问式的语句,比如,在哪?和谁?因为用问号,他就有可能给你回一句,你们自然就有交流的机会了,是不是?比如说,对方发了张美食的图片,那么你就可以评论“在哪?”对方给你回复,你就可以再回复“改天和你一起去尝尝”,这样是不是就有可能有了一起吃饭的机会?

他发的微信里面有时会有一些文章,没事的时候,你就看看。通过阅读这些文章,你就知道对方心里的想法,这样才更有利于在饭桌上创造共同话题。

吃个饭是为了接近,一定是由工作带入生活,双方才会接近,对吗?平时在办公室的时候你什么时候见过他剃牙,对不对?也就是在吃饭的时候吃块骨头剃个牙,这样才更像朋友。在办公桌上你怎么谈孩子,坐在餐桌上是不是可以?喝点酒是不是话就多了,整个人也放松了?关系是不是就近了?




聚个会:支持

我一直觉得聚会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带动性,让人得到一种支持,这种支持对于人际关系的拉近很有帮助。

大家回想一下,我们有多少次同学聚会本来是不想去的,但是一听某某去了,班长也去了,是不是也就去了。

举个例子:

小王和小李、小韩是一般的普通朋友,小王要结婚了,他给小李和小韩分别都发了请柬,邀请他们参加婚礼,小李收到请柬后,即便是不想去,但因为收到请柬了也是会去的,对不对?但是拿多少礼金合适就成了让小李需要考虑的事情了,小李和小王关系又不是很熟,于是小李决定拿200块钱礼金,但心里还是有些少,又想想关系又不是很熟,也行。

婚礼当天,小李遇到了小韩,就问了一句,“小韩你随了多少钱?”得知小韩已经随了500块钱。这个时候小李心想:小韩拿500块钱,我要是拿200块钱,显得关系不好,不是很好看。于是小李也就拿了200块钱的礼金。

得知小韩拿500块钱。小李本来想拿200块钱的,一听小韩拿了500元,最后也跟着拿了500元。

这就是聚会的力量,在和客户关系的维系中,我们也需要在客户群体里形成圈子,在这个圈子里,你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一块聚聚,形成一个圈子,会得到莫名其妙的一种支持。这个内容有点深,叫可遇不可求。另外,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一定要和你的客户发生故事,这样才会让人印象深刻。

大家见过那种请你吃饭,却没带钱的吗?这种现象你是不是印象很深刻?这种方法的确能够让人印象深刻,但是前提是他绝对不会认为你没钱,整个事件的发生一定要让对方觉得很自然。

咱就说一个“没带钱”的例子

我有两个客户,他们原本几乎不认识,二位都是企业老总,在共同参加的一个活动上认识的。晚上有个晚宴,一起吃饭的时候恰巧他们俩挨着,由于挨着说话的机会就会多一些,加上喝了点酒,又觉得聊得挺投机。聊着聊着,发现又是老乡,都是济南的,就觉得更亲近了,晚宴结束的时候,他俩觉得就喝的还不过瘾,话还没有聊够,他俩人就约着去唱歌了。这两位老板,让司机把自己送到唱歌的地方,就让司机先回去了,他俩进去唱歌,唱歌唱到凌晨1点多,结果唱完歌,结账的时候才发现俩人都没拿钱。钱在包里,包全车上,让司机拉走了。,他俩认识到今年9年了,到现在见了面还会聊这个事,聊那种幸福感。

我告诉各位,对于完美的人别用这种方式,他会说你不认真。那种豪爽的人,对于这种方式往往是最受用的,效果自然也很理想。

我们总结一下,见个面为了熟悉,帮个忙为了人情,送个礼为了感谢,吃个饭是为了接近,聚个会是为了意想不到的事情。送给大家一句话,叫做赢在人脉。

如果一个员工离开一家企业的时候是不是要把工作证交了,把胸牌交了,把办公室钥匙交了?不管你级别再高,工资条也给你停了,保险也给你停了,是不是?但是,有两件东西是你在离开这个企业的时候交不了的,一个是人脉,另外一个就是能力,对吗?

比如,小王是酒仙网的员工,如果不是因为酒仙网小王去敲人家办公室门,说,王总,我想和你交个朋友。人家会不会觉得他是神经病,是不是?就是因为你今天所在的这个企业,你才有一个机会能和一些老板成为朋友。

所以,面对销售工作我们要把心态重新调整,我们今要真正地、好好地用心去维护自己的客户,赢在人脉。


 PS:本文摘自蔡怀东老师的新书《销售就是要会提问:99%的人都把卖点讲错了》。






简单
让成长变得
我们提供图书
价值发现与传播
联大文化
关于联大
微信号:ldwhbooks
网址:www.ldwhbook.cn
微博:联大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结交到真朋友有多简单?网友:穷不坑朋友,富不忘恩人
你的朋友如果这么“待你”,说明他骨子里瞧不上你,别靠太近
求人办事,是先送礼还是后送礼?牢记这三点诀窍,人脉越来越广
朋友找你借钱,你第一句话这样说就彻底被动了,那如何正确应对?
阿金短视频抖音脚本快手段子剧本台词范例欢乐兄弟类
你羡慕的别人的好运,都来自持续且微小的人品积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