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么贵的房子你都买了,天天用的家什你却凑合?

我第一次对“凑合”这个词的真正体会,起源于某次初中去女同学家聚会的经验。


女同学有张可亲的圆脸,家境算得上优渥——至少在当年的小环境,绝大多数工薪家庭都还挤在一室一厅的小房子里,她家已经在郊区拥有了三层小楼。因为家里开了个服装厂,这个同学几乎每天穿衣服都不重样,“太费力的就不洗了,穿脏就扔了呗,反正有的是。”


受到她的邀请时,我的内心是雀跃的,毕竟参观豪宅的机会不多。可当我们一行人提着可乐零食,真真正正坐在她家客厅里,不到半小时已经开始哆嗦。屋子非常大,角落里堆满杂物,尽管当时流行的桌椅沙发都在,却七零八落流散在不同方位,彼此之间毫无联系,到处都是绕在一起的电线。窗户没有仔细封牢,大冬天的穿堂风一阵阵经过,冷得让人想立刻做一套广播体操促进血液流动。


女同学的爸妈和姐姐都住楼上。“我们家一个人一个屋,各住各的。” 我们啧啧称奇,又依稀觉得哪儿不太对。她带着我们参观她的房间,衣服果然堆得小山一样。有女生问她,“那你最喜欢的东西会专门放个地方吗?”她摇摇头,“我没有什么最喜欢的。”


女同学的姐姐才19岁,据说和男友一起同居在这个小楼里。女同学说,“我爸妈说女孩子差不多就行了,没必要非得出去工作闯荡,怪累的,又赚不了几个钱,有个对象就结婚生孩子呗,反正养得起。”


很久以后,我无意中在哪本杂志上看到一个标题:“家的意义是对生活理想的追求和满足”,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那个女同学。如果一个人的家代表了伊的内心,那么当年那个十几岁少女似乎早早已对生活意兴阑珊了。客厅里零碎疏落的家具,早已没有共同围坐在一起的痕迹。电线是纠缠的,但沟通却不一定存在了。即使凛冽寒风经过,一哆嗦之后还是如常。


她茫然而平静地说,“我没有什么最喜欢的。” 



人生好像还没开始什么颠簸,就已经被平复。一切都被设定成了“差不多”:差不多结婚,差不多生子,差不多日复一日,在一个小区域里来回打转。在掌握了成年人的智慧之后,我们的确不会妄自评判他人生活状态,只是隐隐觉得来这世上一遭,如果生活的小浪花零星半点都未曾激起过,未免可惜。


比起当年的女同学,我现在身边的女性朋友们,倒个个都对生活兴致勃勃——在她们的字典里没有什么“差不多”字眼,对工作百分百投入,谈感情从不马虎,即便只是租房,也要布置完善,五脏俱全。


就像我之前说的那个女性朋友,在签了三年租房合同、和房东达成协议后,她毅然决然就把洗手间彻底改造了一番。先是敲掉了没什么太大用处的老式浴缸,重新给抽风系统布线,将老旧的大理石洗手台换成洁净的西班牙进口白瓷水槽,并装上我反复强调的智能马桶。


为什么要大动干戈?租来的房子凑合住呗!赚钱多不容易啊!这是很多人得知此事的第一反应,亦符合常理。但伊的想法很简单:“至少这三年住着舒坦就够了!我不想每天早上从六环外披头散发花一个半小时赶到城里上班,只想醒过来坐在舒服的马桶上发会儿呆,再妥当地洗脸化妆,神采奕奕面对新一天。”


她战胜清晨倦怠的武器还包括:时髦又实用的精品吹风机、和TOM FORD香水配套的昂贵沐浴护肤产品、出门前一杯加了一小口轩尼诗X.O的黑咖啡……搁在老一辈父母眼里都是要跳脚的“糟贱钱”东西,但对于她而言,它们整齐有序地规范了她的生活,帮助她更迅速恢复精力,创造更多价值,完全属于人生升级打怪之装备。



而我另一位品位好得没话说的女朋友,则在案头给自己添置了一盏古董Tiffany玻璃台灯——对,就是亦舒小说里头,男女主角守着一个空空荡荡大书房,桌上静默放着的,山高水远从古董商那儿淘来的,那一盏。通常情况下他们会以此为品位信物,立即一见钟情。


仅以照明功能而言,这灯跟宜家几十块钱的台灯没什么区别。但于此之外它可以提供温柔光线,并当女友文思干涸之际,再三凝望那美丽的玻璃灯罩图样,就能额外多联想一些浪漫细节。这位女友的丈夫是做IT的笔直直大直男,一开始不以为然,其后她找到了以下报道来说服他: 


“1982年,摄影师Diana Walker在乔布斯位于加州Woodside的家中拍下这张照片。整个环境中,只有Tiffany落地灯,音响和黑胶。”


“美好的物质能启发生活灵感”,女友拿出IT直男的圣经——《乔布斯传》来教育他:“乔布斯带着大部队去大都会博物馆参观Tiffany的玻璃制品展,Tiffany能创造出可以量产的伟大艺术品,那么,他觉得Apple的团队应该也能。这说明什么?说明天底下的好东西都是共通的,好用不够,还得好看才行呀。” 丈夫瞧着她在灯影下柔和的面庞,睫毛忽闪忽闪,眼神语气都比日常来得更动人些,顿时觉得非常合理,美好物质不仅启发灵感,还能促进家庭和谐。


是啊,生活的喜悦并不主要在于居住面积的大小,或者你是否绝对拥有一个住所。而主要在于你每天看到的、用到的。


这也才是我想说的,关于软装的真义——绝不是要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预算配齐、配全一切家俬,而是慢慢买,常常用。


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软装的最基本也是最必需选项,是:灯、椅、花、画、酒。有了这几样东西,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家。


灯。

世界再大,我只愿呆在这个被照亮的角落。



这盏旧式铸铁工业台灯,我已用了六年。这其间搬过两次家,每一次我几乎都是“净身出户”,原来房子里的一切家具家电我都不带走,唯独这盏灯。连灯泡都没换过。


想一想,除了睡觉,我每天最多的时间就是坐在这盏灯下,工作,写稿,看书。离家在外,每每想起家的画面,便是这个窗口、这盏灯下。世界那么大,我却始终惦记回到被这盏灯照亮的这一只角落。


同样跟我一起搬家的,还有这一盏纸灯。其实原型是一个法国艺术家制作的纸袋,被我放了盏台灯在里面,喜欢它,是因为每次点亮,都能让我会心一笑——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这两盏灯,非常便宜。却被用出了最多的感情。你要知道,每一个家,都是从一盏灯开始的。这城市那么多高楼那么多扇窗,但只有你才知道,自己的那一扇窗,会透出明亮温暖的光。


椅。

能舒服坐着,便是世上最好的消遣。



因为做过杂志的人物编辑,我采访过许多杰出人士。问及他们对家的要求,答案几乎都是一致的:房间里有把椅子就够了。(不好意思,大部分杰出人士睡眠真的比较少,他们更需要一把舒服的椅子能坐能躺,闭目养养神就好)


后来去过一个知名企业家在北京市中心的家。真的就是一个非常大而开阔的空间,只空空荡荡放了一把设计大师马克·纽森著名的胚胎椅,再无其他。窗外北京城的繁华夜色便是最好的布景。


如果你不知道马克·纽森(Marc Newson),建议你立即去百度一下。

他设计的东西,从飞机到夹发板,从家具到X.O,就算没买过,你也绝对见过许多。

不世出的鬼才,全世界精英人士都以收藏他设计的家什为荣。


其实也很容易理解,除了床,在家里每天用得最多的东西,便是椅子。坐在上面吃饭、坐在上面看书看电视、坐在上面玩儿手机,坐在上面发呆……因此,无论房子是买的还是租的,你总要为它、为自己找一把舒服的座椅。


那是你自己的躯体,你自己的时间,怎么安稳保护前者、安逸使用后者,我想,你也是不愿凑合的,对么?


花。

100元,就换了人间。



我见过两种人:一种住在豪宅里,家里花瓶里插的却是永不凋零的永生花或者绢花。“鲜花多麻烦啊,懒得换”;一种则是住在或大或小的平民住宅里,周末会专程去一趟鲜花市场,买个百来块钱的鲜切花和植物,任何时候去她家做客,都能看到搭配得很好看的四季鲜花。


两种生活观念不做评价,但我的朋友大部分是后者。因为这样的人,会更积极、也更有趣。即使并未做着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他们对待周遭一切,始终能不卑不亢,自信自然。他们永远能从最坏里找到生机、在不堪中坚守得体。这样的人,都是对自己真正负责的人。


一把鲜花,并非用来提升所谓的逼格,它真正的意义,是提醒你,一定要住在充满生机的地方。


画。

不言不语都是好风景。



一个家里,真正用来表现主人个性、趣味、态度的东西,便是画。


而且,随着你的个性、趣味越来越多元、越复杂,你会越来越追求家居的极简——最好就是四白落地,然后,在每一面墙上,挂上你这一路慢慢收集来的画。它们也许来自于偶遇、也许来自于奋斗后的奖励,而看到它们每一幅,你就能准确回想起那个时候,你站在这幅画面前的心境、状态。所以,你不需要太复杂的装饰,你只需要自己的家里,有足够的空间展示你隐秘而美丽的过往。


关于画的选购,如果可以,希望你能尽量从大批量印刷品中抽身,而是拿出一些预算去买限量出品的珂罗版画,或者可负担的艺术家真迹——无论买哪一种,首要前提必须是你对那幅画本身有一见钟情的感应。


这算奢侈品么?也许算。但,画,是最易流通与最易长久保存的私人物品。无论你现在居住在哪个空间,只要挂上自己收藏的画,你就能立即和你的熟悉又生活在一起。


酒。

在家里喝的那一口,叫做陪伴。



别觉得奇怪,酒,虽然是易耗品,但它也一定是最先出现在家里的东西之一。


每次搬家前,在空空荡荡的新居里先喝上一口酒,便会觉得,和这所房子已经产生了私密的关系;而忙了一天回到家中,倒上一杯,喝上一口,再环顾这个家里的一切,又会觉得,所有忙碌都是值得的。


酒在这种东西,在外喝的那一口,叫做社交应酬;在家喝的那一口,叫做自我陪伴。


当然,在日用品范畴内,我们不用样样都要最贵,生活节奏也不必为了争夺物质而被打乱,只是在能力范畴之内获取它,安于某处,寻常琐碎就会由此产生一些流动的诗意。


而且你稍微关注一下,有不少酒,其实也是家居装饰。(是的,我又控制不住地要推荐酒给你了⬇️⬇️⬇️)



譬如每年我最期待购买的一瓶酒,是轩尼诗X.O与设计大师定期推出的年度限量珍藏版。大师们会重新设计经典的X.O瓶身,注入强烈的个人风格,将之放在家里的餐台或酒柜上,便是件非常美观的摆设。


2017年新推出的第十代限量珍藏,是设计大师马克·纽森第二次为轩尼诗X.O做的设计——简化了原来瓶身上的繁复传统图案,换上了现代感十足的水波纹浮雕。这可能是花最少的钱收藏一件马克·纽森限量作品的途径。(而之前三代限量珍藏均是由爆红设计师Tom Dixon出品,也值得入手,抚摸这些瓶身都是享受。)


以前想买X.O的限量珍藏特别困难,不容易找到靠谱的渠道,而现在好了,轩尼诗也在天猫开了官方旗舰店,无论你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也都能买到放心的原装正品了。

世界顶尖工业设计师马克·纽森和他设计的轩尼诗X.O 2017限量珍藏版


其实在购买家庭用酒的时候,我会更倾向于推荐你采购轩尼诗X.O这种可以慢慢喝的好酒——红白葡萄酒甚好,但消耗比较大,打开就要一次性喝光一整瓶(再好的葡萄酒喝不完隔了夜也会变味);威士忌入门门槛比较高,很多人喝了许多次也体会不到其中的美好滋味。唯独X.O,是男女皆可、老少咸宜的居家珍酿——你可以很细致地喝一小杯,融入碎冰、三块冰或整块冰慢慢啜饮,无论你懂不懂酒,你都能直观感受到X.O馥郁的胡椒般甘辛和蜜饯般甜美是如何逐渐在口腔扩散、融合,然后独自享受些许微醺的快乐。


比起一般的干邑,达到收藏级的X.O单价确实要稍高一点,但它可以长时间保存、并可以慢慢喝,每天只浅酌一小口便足矣,买一瓶,喝个小半年都没问题。本来我们能消耗的热量就有限,更应该让喝下去的每一口酒,都尽量有品质。



关于X.O的喝法,实在简单不过,我最喜欢的有两种——


加一小口在黑咖啡里。干邑的醇美更加激发出咖啡的浓烈油香,喝完之后有一种莫名的亢奋与酣畅,最适合早上出门前来一杯,然后面带微笑地开始新一天的厮杀。


加两三块冰。让冰封住酒的烈,只释放出X.O特有的橘子甜,这最适合初学饮酒的人。谁说烈酒只能出现在饭桌上?它应该出现在沙发边、书桌上、浴缸旁。



正是炎炎夏日,两个人拿着杯子,挤在小公寓的窗边,看大雨之后清净的天色渐渐暗下去,放一段足以轻轻跟着摇摆的旋律,又是多么逍遥。你看,要享受生活,并不需要太大代价啊,只要有一颗善于发掘美好的心便足矣。




所以,你现在住得还好么?如果你感觉还欠缺些什么,别忘了——


买盏灯、添把椅、插瓶花、看张画、喝杯酒,感觉一定就会好起来的。



来,陪我坐一坐,喝一杯,这是我们的家。

微信&微博:反裤衩阵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绕口令
播音主持常备绕口令
家什
穷迁新居
俄罗斯画家什韦佐夫油画作品欣赏
一间屋 一盏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