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臌症神效散】
【主治】肝硬化腹水;
【配方】炒麦芽、槟榔、甘遂各3克。
【功效】逐水理气、扶正治胀;
【服法】每服1.5克,黄酒冲服。忌盐、醋百日。在第80天用猪肝一付,去净白皮,以竹刀切片,砂锅内焙干,研末,开水冲服。到100天时吃鲫鱼补养。
【按语】肝硬化腹水,即中医之“臌胀”。是以腹部胀大如臌,皮色苍黄,筋脉暴露为特征。因其病人腹部突出,四肢不肿,反见消瘦,故又称“单臌胀”。臌胀初期,以气胀为主,病人虽感腹胀,但按之尚柔软,叩之如鼓,仅在转侧时有水声,所以称“气臌”。臌胀后期,腹水明显增加,腹部胀大绷急,按之坚满,并可出现脐心突出,青筋暴露,脉络淤阻等,又称“水臌”。该病症状变化多端,历来被列为“风、痨、臌、膈”四大顽症之一。治疗宜分辩情况,或理气祛湿,或行气活血,或健脾利水,或滋养肝肾。本方以甘遂峻下逐水;以槟榔行气利水消积;以麦芽消导和胃,可谓攻补兼施,故临床有较好疗效。气服法颇有深意。忌盐已为水肿临床常规,猪肝具有补肝利水之功,《本草纲目》即“以其配绿豆、陈仓米水肿溲涩;鲫鱼平肝健脾利湿”,为治疗水肿的佳品,既为药物,又为美味,两全其美。
2、【神助散】《和剂局方》
【主治】肝硬化腹水;面目四肢遍身俱肿,按之随手即起,咳嗽喘急,不得安卧,腹大肿胀,口苦舌干,小便赤涩,大便不利;
【配方】泽泻、猪苓(去黑皮)各60克;椒目45克;炒黑牵牛子(取头末)75克;炒葶苈子90克。
【功效】逐水消肿;
【制法】上药共研细面。
【服法】每服9克,以葱白三根,浆水煎汤加酒半盏服下。
【按语】本方还可以治木气病。
3、【金枣仙方】《串雅外编》
【主治】肝硬化腹水;
【配方】红牙大戟500克;红枣1500克。
【功效】扶正逐水;
【制法】水煎一昼夜,去戟用枣,晒干。
【服法】每日吃大枣15枚。
【按语】治疗肝硬化腹水,同时意思注意扶助正气,切不可水消人亡。
4、【神佑丸】《儒门事亲》
【主治】肝硬化腹水;
【配方】甘遂(面饼裹住,水煮百余沸,取出用冷水浸过,去面焙干)、大戟(醋浸煮干)、芫花(醋浸煮)各15克;黑牵牛、大黄各30克。
【功效】逐水消胀;
【制法】诸药研面,泛水为丸,如小豆大。
【服法】每服50~70丸,临睡温水送服。
【按语】本方为逐水峻利,不易多服,水消即停。
5、【苍牛防已汤】(朱进忠方)
【主治】苍术30~40克;白术30克;川牛膝30克;怀牛膝30克;防已60克。
【功效】燥湿清热、治血利水;
【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按语】本方临症适用于湿热不化,淤血阻滞型腹水。一般腹水以虚实挟杂证多见,其按之柔软者,宜理气行水;按之硬者,宜攻逐;面色青黑,晦暗者,必予补益;舌质嫩红无苔,或红绛或中心有剥脱者,治宜养血活血;面色净而明润,舌质淡,苔薄白者,治宜温阳利水。
6、【治腹水方】 (关幼波方)
【主治】肝硬化腹水;
【配方】生黄芪20克;当归20克;白术24克;茯苓15克;白芍24克;木瓜10克;杏仁10克;橘红10克;赤芍15克;泽泻10克;丹参10克;藕节30克;香附10;大腹皮10克; 茵陈20克;车前子20克;生姜10片。
【功效】补气养血、健脾利水;
【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按语】湿热邪毒侵害肝胆,殃及脾胃,病情长期迁延,肝脾相互克侮,顽痰死血胶凝肝脉,血水不循常道,溢出脉外,形成肝硬化腹水,中医称之为“臌症”,此病本虚标实,岌岌可危。其治在中焦,应以扶正调理为主,祛水攻邪为辅。方中黄芪、当归为君,补气养血也扶病人虚衰之体;白术、白芍、木瓜、杏仁、橘红、生姜调和肝胃,以运三焦之枢;杏仁、橘红、赤芍、泽兰!丹参、藕节、香附、大附,大腹皮理气化痰,活血祛淤,以绝腹水之源;茯苓、茵陈、车前子平淡利水,以治腹水之标,立意在于“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权变之法,湿热仍炽者,减黄芪之甘温,易茵陈为君,增入消利解毒之品,俟湿热退后再扶其正。对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者,治疗后期宜选用阿胶、鹿角胶,龟板胶及河车大造丸等血肉有情之品补益之。本方收效虽缓,但疗效巩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