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中医中药贴脐疗法】精选(19)——眩 晕

   
   【按语】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证。中医认为,眩是指眼花;晕是指头晕,两者往往同时出现,故通称“眩晕”。本证发病时自觉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不能站立,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甚至出现昏倒等症状。
   本病的发生,属虚者居多。如肝肾阴虚,气血两虚,导致肝风内动,髓海不足,脑失濡养等均可导致眩晕,其次是脾胃虚损,痰浊内生,风火挟痰上蒙清窍,亦可发生眩晕。
   中年以上的患者往往有肝阳上亢引起眩晕,这与现代医学的高血压病颇类似。严重时突破昏倒,并发展为中风的可能性。故重视并及时防治眩晕证,对中年以上的人尤为重要。

  
1、【眩晕散】填脐法:
   【主治】肝阳上亢(高血压),头晕目眩,头痛且胀,急躁易怒,口苦,面时潮红,血压升高,舌红苔黄,脉眩。
   【配方】吴茱萸30克;川芎30克;白芷30克。
   【制法】上药混合共研细粉,密封保存备用。
   【用法】取药粉适量,用脱脂棉薄裹如小球状,填入脐中,压平,胶布贴严。如自觉脐部发痒可揭去药物,待恢复时继续贴敷。每天换药1次,一般连贴1~10次,血压下降,眩晕即止。
   【案例】略。

  
2、【眩晕膏】贴脐法:
   【主治】痰浊蒙蔽,眩晕头重,胸闷恶心,时作呕吐,甚则昏倒,舌苔白腻,脉濡滑。
   【配方】白芥子30克;胆南星15克;白矾15克;川芎10克;郁金10克;姜汁适量。
   【制法】前五味混合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取药末15克加入姜汁调制如膏,贴于脐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如觉脐部浊痒时可临时去药,15天为1疗程,通常5~7天奏效,连续用药2月左右,以防复发。

  
3、【龙胆茱萸糊】敷脐法:
   【主治】肝阳上亢(高血压)眩晕。
   【配方】吴茱萸(胆汁拌制)100克;龙胆草50克;土硫磺20克;朱砂15克;明矾30克;小蓟根汁适量。
   【制法】将前五味共研细末,加小蓟汁调制如糊。
   【用法】取药糊10~15克敷于脐中和涌泉穴上,纱布覆盖包扎,胶布固定。2天换药1次,1月为1疗程。一般7~10天见效,2~3个疗程可愈。

  
       
                                     默 语书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贴敷治乳腺增生验方8则
眩晕-----药茶
甲亢的最新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
一位老中医分享的六个高脂血症秘方,方方值万金!
眩晕症的治疗方法:中医外治
【中华中医中药贴脐疗法】精选(22)——高血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