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检验报告丨流感嗜血杆菌的流行病学特征与临床治疗!

微观世界丨让更多感控人读懂检验报告专项

作者:秦海燕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

审核:

  • 杨莲 陕西省洋县中医医院

  • 周超群 上海市普陀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监督所

  • 阎颖  郑州人民医院

专家审稿:肖亚雄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前言



常见的引起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有肺炎克雷伯氏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等,然而你知道流感嗜血杆菌也会引起肺炎吗?


流感嗜血杆菌,于1892年由费佛博士在流行性感冒的瘟疫中发现。最初被误认为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因,但直至1933年,当发现流行性感冒的病毒性病原后,才消除了这种误解。


由于流感嗜血杆菌体外培养对营养要求高,较其它阴性杆菌诸如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来说该菌在临床较为少见。为了让临床能够更好的了解该菌,因此有必要向大家对该菌的检验报告及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介绍。


下面这份报告就是痰标本培养检出了流感嗜血杆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份报告吧:


一、报告解读

这份报告给我们提供了临床信息、MIC值、药物敏感度解释等,如果再把以下内容放入药敏报告单内,就更加完美了:

  1. 患者目前使用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临床信息。

  2. 采集标本的方式,咳痰或抽吸痰。呼吸道标本通常采集痰液,以晨痰为佳,采集前应先用冷开水充分漱口以避免口腔正常菌群污染,有条件也可采集肺泡灌洗液、气管内抽吸物或防污染毛刷标本。

  3. 标本外观性状描述,如脓痰、粘液痰、血痰、干酪样等描述可以提示给临床医生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4. 补充革兰染色结果。根据镜下白细胞、上皮细胞数目的多少、细菌染色性,是否具有卫星现象或吞噬现象,以判断标本的合格性。对于判断为不合格的标本,除非医生有特殊要求,一般不需要做培养。

  5. 正常菌群和量描述。通常会报告菌落的相对数量(如用+到++++表示)。

  6. 分离鉴定的流感嗜血杆菌补充半定量结果。分离菌鉴定的目标菌要有半定量(用+到++++表示),呼吸道标本的半定量、定量细菌培养能够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价值,临床医生可以根据菌量的大小对于该菌是否为致病菌进行辅助判断。

  7. 药敏结果附上参考折点。


二、药敏实验抗菌药物分组与选择

按CLSI  M100规定,用于流感嗜血杆菌测试和报告的抗菌药物:

A组:氨苄青霉素

B组:β-内酰胺类复合药物——氨苄西林/舒巴坦

      头孢类注射用药物——头孢曲松或头孢他啶或头孢噻肟

      碳青霉烯类——美罗培南

      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

C组:头孢类注射用药——头孢呋辛

     头孢类口服用药——头孢克洛或头孢丙烯、头孢泊肟

     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

     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

     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

无U组 (U组主要针对泌尿道来源菌)


流感嗜血杆菌可以分离自呼吸道标本、生殖道标本、以及脓液、血液、脑脊液等标本。而以痰液标本检出嗜血杆菌最为常见。由于该菌体外培养对营养要求高,并且需要5%CO2的培养环境,因此在许多基层医院,尽管临床怀疑是该菌感染,但是实验室分离率并不理想。因此了解该菌的一些生物学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对于指导临床经验性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物学性状


流感嗜血杆菌是一群细小、无动力、无芽孢、非抗酸、呈多形态的革兰阴性的苛养菌。形态多为球杆菌或短杆菌,兼性厌氧,生长需要X因子和V因子,在35-37℃、5%-10%CO2条件下生长最佳,巧克力琼脂上生长良好,可见无色、透明、湿润的小菌落,约0.5-0.8nm(如图1)。其主要致病物质是菌毛、荚膜、内毒素。根据其荚膜多糖的成分可分为a、b、c、d、e和f六个血清型,其中以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的毒性最强。流感嗜血杆菌的抵抗力较弱,对热、干燥及常用化学消毒剂敏感,加热50-55℃30分钟即被杀死。


图1  巧克力培养基上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


流行病学特征


流感嗜血杆菌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在我国儿童中以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有多项调查显示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以儿童为主,与该阶段儿童免疫系统未健全,体内特异性抗体水平低,容易在呼吸道内定植,同时该年龄段儿童活动范围相对较小,容易通过空气接触在人-人之间传播。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以冬春季常见,以2~4岁低龄儿童发病为主,生物学分型上不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性。有循证医学研究证明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可有效预防大部分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耐药趋势与临床治疗


氨苄西林曾经是治疗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经典药物之一,但是据2017年CHINET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近45%或以上。其原因与不合理使用了3、4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等广谱抗菌药物存在较大的关联。因此临床上经验性选择氨苄西林用于临床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监测结果还显示,流感嗜血杆菌对除甲氧苄啶-磺胺甲唑外的其他抗菌药物敏感率均近70%或以上。因此在未获得准确的药敏试验结果前,要根据患者病情及本地区的流调数据进行选药。比如可以考虑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和第1、2代菌素类抗生素为经验性治疗药物。


当然,对于有条件开展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的医疗机构,临床医师应根据本院的监测数据及患者的药敏报告进行经验性或目标性治疗,这才是我们每个医务工作者、每个感控人应该牢记于心的。

 

参考文献

[1] 孙燕、孔菁等.2005-2014年CHINET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6,16(2):153-159.

[2] 周莉,周建春. 800 例手足口病患儿呼吸道副流感嗜血杆菌分型及药敏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15,22(4): 499-501.

[3] 杨晓波,周璐坤,张方琼,等. 呼吸道感染苛养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17): 2566-2567.

[4] 胡付品,郭燕,朱德妹等.2017 年 CHINET 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8,18(3):241-25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6资格考试微生物检验分章节复习(二十九)
社区获得性肺炎
流云感卿,士血感君——呼吸道标本中的流感嗜血杆菌
幼女泌尿道感染,真的假的?
各位亲,你/妳担心自己宝宝呼吸道中的副流感嗜血杆菌吗?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的治疗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