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迟到者”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女学生苏斯洛娃的痴缠虐恋

 “我以为你不会来了,”1863年8月底的一天,阿波利娜里娅.普罗科夫耶菲娃.苏斯洛娃冷冷地对匆匆从德国巴登巴登的赌桌上赶来巴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你来得太晚了。”


这本是一对情侣间约好的旅行,但陀思妥耶夫斯基迟到了两个月,而波丽娜(阿波利娜里娅的昵称)则火速搭上了一名西班牙英俊青年。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波丽娜这段被认为是伟大作家一生中最为激烈而且悲剧色彩最为浓厚的爱情始于1861年。度过10年苦役和流放生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初回文化中心彼得堡,立即凭借《死屋手记》这样的伟大作品征服了首都文化界,而作家本人也一改羞怯的态度,敞开胸怀混迹于彼得堡各种沙龙的女人堆中。在一次演讲的听众席中,就坐着情窦初开的彼得堡大学女学生苏斯洛娃,据作家的女儿回忆说,当时苏斯洛娃给作家寄去一封热情洋溢的求爱信,也由此开启了这一段虐恋旅程。



安娜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生育的儿子费多尔和女儿柳波芙。


单从表面来看,这并不是一对“般配”的恋人。事实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伟大研究者斯特拉霍夫对他的作家朋友能赢得许多漂亮女人(包括此前的美艳舞台剧演员舒伯特)的垂青相当不解——据一个同时代女人对这个被西伯利亚地狱般的寒冷摧残了十年的作家的描述,他当时的外貌粗鄙不堪:他的脸色如土,苍白黯淡,满面病容;他已不再年轻……第一眼的总印象……让我想起了监狱与医院。



与苏斯洛娃这段恋情发生时,陀思妥耶夫斯基已逾四十。


而当年的苏斯洛娃呢?一般的传记作家的形容都是“非常漂亮”:体格匀称而富有肉感,有一张五官端正而有才气的脸,每个动作都显露出一种不可捉摸和富有刺激性的魅力……



这张阿波利娜里娅.苏斯洛娃的图找得相当辛苦。


更重要的是,这段感情开始的时候,苏斯洛娃刚届22岁的妙龄,而生于1821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已经整整四十岁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据传记作家们考证,陀思妥耶夫斯基明显更倾心于比自己年轻得多的女人,这点像极了《罪与罚》中的斯维德里盖诺夫以及《群魔》中的斯塔夫罗金,而评论界普遍认为,这两个人物本身就最有作家本人的影子。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明,父亲是被解放农奴的苏斯洛娃具有鲜明的俄罗斯妇女的特色,这点也颇为身为俄罗斯“根基派”领袖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倾慕。


无论如何,在经历数月的约会并帮助喜爱文学的苏斯洛娃在自己的杂志《时代》上发表了几篇并不成熟的小说后,互相的爱慕变成了真正的激情——陀思妥耶夫斯基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波丽娜的童贞。然而好景不长,几个月后,到1863年春天,两人的感情开始走向低谷,导火索很可能是完成于这一时期的《地下室手记》,正因为这部被视为伟大作家思想转折点的小说,导致苏斯洛娃心目中那个由《穷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以及《死屋手记》建立起来的“伟大的受难者”、“反暴政的英雄”、“富有感召力的青年导师”的形象破灭了,这个看上去粗鄙不堪、行为猥琐的“地下室人”显然不是苏斯洛娃“想像的那种人”。要知道,跟日趋保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相比,苏斯洛娃从来就是一个敢作敢为的信奉达尔文进化论和革命民主主义的热血青年。



资料图片。


但我们仍然应该从作为恋人的二人的日常相处模式中去寻求感情渐趋终结的原因。陀思妥耶夫斯基认可两种男女之间的相处模式:一是将生理因素与精神因素完全剥离的纯肉体模式,另外一种就是在痛苦和爱情之间的反复纠缠——后一点正是通过“地下室人”之口得以昭示天下:“爱情嘛,乃是自愿赐予被爱者任意施虐的权利。”在这段虐恋的前半段,“被爱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而他也得以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施虐淫:他为自己的妻子(注意:当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第一任妻子玛利亚.伊萨耶娃仍活着但已经病重)费劲心机,但从没为苏斯洛娃尽一点点心意,哪怕在作息上做一点点改变,幽会都是定期且严格保密的,看上去他迷恋的只是苏斯洛娃年轻性感的肉体。这点让苏斯洛娃越来越无法忍受,而这反倒增添了作家的快感——奴役一个具有反抗能力的对象往往能得到更大的满足。



 作家的第一任妻子玛利亚.伊萨耶娃。


然而,盛极必衰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就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越来越迷恋苏斯洛娃的时候,在一次次的逼婚失败后,逐渐心灰意冷的苏斯洛娃开始疏远曾经的恋人。“被爱者”开始发生了微妙的但逆转式的变化。感到事态严重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提议二人出国旅行以修复感情,但由于俗务缠身,这位《时代》出版人不得不在1863年6月先送女友登上开往巴黎的火车。8月初,一直在催促他的女友突然断了音讯,心急火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决定放下一切事情,火速赶去巴黎。


就在巴黎苏斯洛娃的住处,发生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苏斯洛娃出轨了,她的新任西班牙籍医学院学生“男友”萨里瓦尔多用拉丁人的阳光驱散了作家俄罗斯式的阴郁。之所以给“男友”打上引号,是因为对方似乎并不爱她,而只是为了骗取她年轻性感的肉体,得逞后就选择了消失。


痛苦万分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服苏斯洛娃随自己离开伤心之地巴黎去欧洲游历——以“兄长”的身份。这不是一段和谐成功的旅程——苏斯洛娃变得更加阴晴不定并拒绝再次献上身体,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则在情欲得不到满足后一步步迷上了赌博。


1863年10月,他们抵达了柏林,这是他们商定分手的地方,二人都非常难过:他们都明白,今后几乎不可能再在一起了。10月22日,苏斯洛娃独自回到了巴黎,而滞留汉堡的“赌徒”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来是靠苏斯洛娃的资助才得以顺利回国。



是时候重新检讨一下这段纠结的历程了。在爱情开始的时候,苏斯洛娃热情洋溢的写信给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我对你的爱是美好的,壮丽的。”而在爱情结束的时候,她则在日记中写道,“每当回忆起两年前的生活,我便开始憎恨陀思妥耶夫斯基,他是第一个扼杀我信念的人。”


然而,不管怎么说,苏斯洛娃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不仅仅体现在感情生活上,更体现在创作上。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传记作家多米尼克.阿尔邦所写道的:“得而复失的波丽娜使他听到了‘地下室’之外的声音……他发现了真实的自己——损人的人。费多尔.米哈伊洛维奇终于从一切桎梏中解脱出来,开始展现过人的才华。”


如果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早期作品展现更多的是宗教色彩浓厚的同情心和人道主义,那敢作敢为的苏斯洛娃让他的创作哲学发生了转变:叛逆者由受到理论上的批判(《地下室手记》)变成了向命运挑战(《赌徒》),直到公开践行拿破仑式的超人哲学(《罪与罚》)。而尽管苏斯洛娃已经选择离开,她仍然作为娜斯塔霞(《白痴》)、丽莎(《群魔》)、阿赫马科娃(《少年》)、卡捷琳娜(《卡拉马佐夫兄弟》)存在于作家的世界中,这类作品中,完全以作家与苏斯洛娃这段交往为原型的《赌徒》的女主人公甚至就用了苏斯洛娃的名字:波丽娜——值得玩味的是,这部写于1866年、为还清赌债而不得不在26天时间内完成的伟大作品是由作家的第二任妻子安娜.格里戈里耶夫娜听作家口授速记的。时年20岁的安娜(作家过世时她也年仅35岁)后来为编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全集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并为作家终身守寡,但女人的虚荣心也驱使她用墨水抹去了一切她认为有损伟大作家名誉的语句篇章,而在她那本著名的回忆录中甚至对苏斯洛娃只字不提。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苏斯洛娃对作家的人生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作家的第二任妻子安娜.格里戈里耶夫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



安娜所著的回忆录并未提及苏斯洛娃。


其实,在第一任妻子玛利亚过世后的1865年,陀思妥耶夫斯基8月在威斯巴登、10月在彼得堡还曾两次向苏斯洛娃求过婚,但都被拒绝了。1870's末,越发激进的苏斯洛娃回到彼得堡,结识了24岁的哲学家瓦西列伊.罗赞诺夫并于1880年嫁给了这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学生和伟大研究者。这段老妻少夫的婚姻并不幸福,但倔强的苏斯洛娃却也受到思想保守的罗赞诺夫影响而抛弃了民主主义理性转而开始同情保皇派。


苏斯洛娃死于1918年,享年78岁,与50年前夺走她曾经爱人的女人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死于同一年。


在结婚几年后,罗赞诺夫曾经问自己的妻子当年为何同陀思妥耶夫斯基分开,苏斯洛娃回答说,“因为他不想离婚……我向他献出了一切,我爱他,既没要求什么,也没讨价还价,他应当也这样做才对。可他没有这样做,于是我离开了他。”


也许,从一开始,苏斯洛娃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爱情世界中,就只是一个宠物。他来得太晚,或许仅仅是因为他一开始就没有早到的打算。


夜晚对我来说,是我与群魔对话的时间。伟大的书,伟大的电影,它们绝不温和,磨折你的灵魂,撕扯你的平静。但苦痛的精神让我自在,你也是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著的背后
作家人生: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次爱情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次爱情
12本可以改变人生的经典著作
隔空之恋、阉割之恋、忘年之恋、阴阳之恋……《见字如面4》情书专场哪来这么多奇葩爱情
世界读书日,来聊聊为啥千万不能嫁给文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