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闻图片说明的写作艺术
userphoto

2011.07.12

关注
    一、新闻图片说明的写作艺术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文字说明:“某地十分重视某项工作,自什么时间开始做,至今已取得多少成果,图为某项工作的现场。”从深层讲,这不是新闻意义上的图片说明,只是“看图说话”。那么图片说明如何才能符合新闻规律,做到生动形象、回味无穷呢? 
        文字说明必须加深新闻图片的意义 
        文字说明要围绕图片展开,不能离图万里,同时,又要图文并茂,忌讳就图论图。要做到这一点,从文字上说,有三个方面:   
        a、对图片内容的延伸。也就是弥补形象语言的不足。如两人谈话的图片,谈什么,就要用文字补充介绍。又如,一张打电话的图片,如果不用文字交待其新闻意义,就不成其为新闻图片。再如典型人物的事迹和简历非文字代替不可。   
        b、对图片内容的强调。也就是用带有感情色彩的文字重复形象语言,使图片更具冲击力。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我3位新闻工作者牺牲,在反映悼念活动的照片中,《湖北日报》“烛光悼念”这幅照片(载1999年5月13日),不仅画面悲壮,且文字说明中运用“自发”、“隆重”等形容词,提升了同仇敌忾的气氛,使照片增色不少。   
        c、对图片内容的评论。也就是阐述图片的意义。这有两个方面:一是现实意义,如《湖北日报》1999年6月14日的组照“种田还得讲科学”文字说明中,有这样几句:“同样的地,由于种子的科技含量不一样,产量竟相差200公斤,收入也相差200多元,由此可见种田还得讲科学。”这就是对图片反映的现象的评论,也表明编辑发这张图片的目的。二是展望式评论,如有一张题为“木偶戏表演”的照片(见《黑镜头》第六集)描述孩子们看演出时的兴奋表情,文字说明为:“他们那一双双眼睛简直是奇迹,是他们代表了巴黎,他们才是巴黎的象征和希望。”把图片上的形象意义和未来用文字联系在一起,升华了照片主题。
        说明文字与图片相比,要具有不可替代性 
        具体表现在:   
        a、事件过程,也就是新闻中的“五个W”,这是图片画面无法描述必须用文字表达的。但与文字新闻不同的是,图片说明必须简炼,突出与图片相关的内容,用白描手法简要勾勒,舍弃繁杂的主题和无关的枝节。   
        b、背景说明,是使图片立起来的关键,有新闻意义的背景,可使图片在相同主题中脱颖而出,背景还可强化图片的故事性、对比性,使其丰满起来。   
        c、意义阐述,用来深化画面,升华主题,使图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得到充分体现,图片也可由平面走向立体,赋予更深的含义,由此也更具感召力。   
        d、画面交待,也就是指代画面和解释画面。指代画面,即平常的方位提示(某某位于左二)。解释画面,是对画面上的某些读者不了解的物体进行说明,如新产品、新工艺的特性,也用于对黑白图片的颜色说明等,总之,是在不违背新闻事实的前提下,让读者更好地欣赏图片。 
        贵在画龙点睛,力避画蛇添足 
        图片说明文字较短,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准确地表述,是一门艺术。图片说明写得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写得不好便是画蛇添足。写好图片说明要做到:   
        a、深入采访,这是摄影记者的基本功。现在有些摄影记者很注重画面艺术,讲取景、讲用光,这无疑是对的,但是只会用镜头讲话,不会用笔头讲话的摄影记者,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摄影记者。只有深入采访,尽量占用材料,才能在提炼主题、选择角度等方面游刃有余。   
        b、求短求实。这是写作的基本要求。要写好一二百字的说明,不很容易,要求突出主要事实,语言简洁明快,内在逻辑严密,文法通顺达意,叙述生动有趣。突出主要事实,要做到围绕照片所反映的事实进行阐述,对与照片无关的事实予以舍弃,对照片已经体现的事实略而不写,着笔于能丰富照片内容的事实而大书之。    c、语言简洁明快,就是要求照片文字说明简练,多用短句,少用定语、状语、补语过多的句子,不用生造的词句,尽量不用需要在文内注释的缩略词语,如交通建设上“四纵四横”项目等。只要图文及义就可,不必叙述跨度太大。   
        d、照片文字虽短,但必须逻辑严密,文法通畅。目前,在照片说明中逻辑方面的错误有:前后自相矛盾,文图内容不符,主体中途转换,造成照片说明不通,影响效果。照片说明的文法必须通畅,才能使人读得下去。现今****上常见的错误有:缺少主、谓、宾语,错打标点符号,用词夸张失当等。   
        e、图片说明要生动有趣,要使画面跳跃起来,活起来。杜绝图片说明中的八股模式,尽量少用或不用“图为”、“体现了”、“表示”、“这是”之类的苍白词语。《湖北日报》上有一幅李铁映考察我省的照片,说明很有特色,其中有这样一段:“李铁映亲切地说:‘只你一个人,够累的。你不要拍我。看,祖国的山河多壮丽,真漂亮啊!应把大好河山拍个够!来,给我———’于是,他接过电视台记者肩上的摄像机,拍摄起来……”这段图片说明,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它与画面相互辉映,令人为之动情。   
        总之,写好图片说明,做到画龙点睛,比文字报道要求还高,因为要在百余字内达到文脉清晰、文字优美、准确和意思完整等要求,的确是不容易的。正如一位外国新闻工作者所说,图片说明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每天写的最重要的文章。虽然难,但每个摄影记者必须时刻为之努力,才能使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具备应有的感召力和冲击力! 

        二、漫谈新闻图片说明词的写作 
        新闻摄影是形象与文字的报道形式,新闻图片主要依靠形象说话,但是,形象语言也有不能完全表达事物意义的局限,这就需要通过简短的文字说明加以补充。新闻图片文字说明的作用,不是重复受众已经目击到的画面形象,也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更非喧宾夺主地“自我表现”。 
        随着新闻图片越来越受到报刊的重视,图片文字说明的写作也受到更多的关注。许多抓住要领,特色鲜明的文字说明成为优秀新闻图片不可缺少的点睛之笔,但也有许多报道员因没掌握文字说明的写作要领,导致说明词含糊不清,从而影响了新闻图片的质量,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四点问题: 
        一是空洞乏味,令人生厌。 
        一些说明词洋洋洒洒一大段,可其中除了单位是具体实在之外,其余文字要么是****口号,豪言壮语,要么是“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力度,严格管理……”等等,空洞的说教让人厌烦;有的文字说明没有紧扣图片,而是讲一打通大道理,绕半天弯子,最后才介绍“图为……”,让人如雾里看花,似懂非懂,反而对图片的真实性产生怀疑。说明词写得如此空洞乏味,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文字功底薄弱,平时写文章空话套话说惯了,试问空话里怎么会有新闻呢,可想而知此类稿件肯定要惨遭淘汰。 
        二是乱贴标签,缺乏说服力。 
        有的图片说明与新闻图片没有内在联系,纯粹是贴上去的标签。这使人想起儿童画中的一个名词——“儿童画的自白”。小孩子在画画时尽管有丰富的想象力,但是由于没有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力不从心,只得一边画,一边说,借助语言来表达他想画的内容。这种现象被研究儿童画的专家称为“儿童画的自白”。打个不妥当的比喻,我们有些新闻图片的说明,很像“儿童画的自白”。图片表现不出作者想要表现的深刻的思想内容,于是只好用“自白”的方式去解释。此外,我们有些报道员往往习惯于一种“精神”下来了,图片马上跟上去,作上面“精神”的“实证”。这种“口号、数字加图像”的印证、图解式“新闻摄影”统治报道员已经多年。如果不踏踏实实地在基层调查研究,发现现象,而指望带着某个精神下去“按图索骥”,那就非常容易落入图解式的窠臼,在拍摄方法上陷于观念出发的摆布,在文字说明写作上也就少不了乱贴标签。 
        三是张冠李戴,弄虚作假。 
    有的报道员上稿心切,造假有方,手法多变。有的拿旧照片填上新内容,在时间、地点上动歪脑筋,把年前说成“日前”,把彼地说成此地。有的张冠李戴,弄虚作假,明明是一个镇发生的事,偏偏无限扩大说成一个县、市的做法。更有甚者移花接木,运用电脑修改图片,企图借助高科技的制作技巧坑蒙编辑和读者。对于此类行为我们应坚决站出来“打假”,每个报道员都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不写不拍假新闻。 
        四是模式化,表达不够生动。 
        翻翻报纸,现在有的新闻图片的文字说明太干瘪,八股味太浓,许多说明词大都是一副“老面孔”:“XX单位怎么怎么,取得什么什么,图为X月X日他们在做什么”。 
        当然,新闻要素齐全的文字说明是必不可少的,但应该穿插一些灵活多变的文体格式,甚至要大胆创新,比如有些图片说明能否和“图为……”告别,直奔主题,让读者一目了然。优秀新闻图片的说明往往就是这样。有一张《我打掉了你三架》的新闻图片,画面上,空军司令员王海微笑着伸出三个指头,对来访的美国加里布埃尔上将说着什么,流露出极自信的神情。照片的说明是:“1985年10月4日,我空军司令员王海欢迎美国的加里布埃尔上将访华。他们两人在50年代美国侵略战争中曾是对手,此时相见,加里布埃尔说:‘当时我打掉了你们两架飞机。’王海说:‘当时我打掉了你们三架。’”这张图片的主体人物只有两个,图片说明只有90多个字,但是它反映的地域跨度是中国、美国、朝鲜;反映的时间跨度是1950年到1985年。这么大的信息量,被浓缩在一张简洁的新闻照片和90多个字的图片说明之中。这样的作品,才有可能对读者产生较强的吸引力。 
        实践证明,改进新闻图片说明词写作已势在必行,虽说“文无定势”,但从实际出发,针对上述常见问题,写好新闻图片说明起码要注意两点: 
        一是尽可能短、简洁。图片说明就像是文字新闻的导语,要求以最少的字数突出图片记录的最重要的事情,包含必要的新闻要素。这就要求作者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和较高的表达技巧,能紧紧抓住新闻事实的特点,像写新闻导语一样,言简意明,一针见血。我们在写图片说明时,要尽量斟词酌句,摒弃废话。好的新闻导语就是一则独立的新闻,图片说明词也应力求独立成篇。“1939年10月,八路军在河北省涞源县孙家庄附近进行战斗,白求恩医疗站设在离火线不到5公里的小庙里。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在前线抢救中国伤员。”从这段简短的说明词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依托图片内容,把新闻要素——5个W交代清楚,既是提出把说明词独立成篇的关键,也是写好说明词的关键。 
        二是图片的说明要用事实说话。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在撰写图片的文字说明中,必须实事求是,不可虚张声势。切忌在说明中大发议论或玩弄空洞无用的形容词。即使修饰,也应学会用事实来修饰,那会比美丽的辞藻更生动、有说服力。 
        图片说明中的事实主要包含两部分:今日新闻加新闻背景。一张新闻图片抓住的往往是新闻发生的一瞬间,现实生活的一个断面。在文字说明中补以必要的新闻背景,对增加新闻的可读性、拓深拓广新闻内涵有着极重要的作用。试看一条布达拉宫开始修缮的图片说明:“世界海拔最高的古建筑群——西藏布达拉宫维修工程动工。这是这座1300多年前建造的巨庙第一次全面修缮。国家为此拨款千万元。”由于说明中加入布达拉宫的地理位置、建筑年代、耗资情况等背景材料,使图片的新闻信息更加丰富。 
        此外,新闻图片文字说明还可以大胆创新,像人物对话、画外音、诗配图、一句话新闻等等形式,均可采用。要精选角度,挖掘深度,文字活泼,切实诠释出图片的深刻内涵。新闻图片文字写作如何改进还需要广大报道员群策群力,共同探讨,总之,准确、精炼、生动、有背景,是写作新闻图片文字说明的一般准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键要素岂能一笔带过——谈当前新闻照片说明词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作者:张蔚飞 )[推荐]_第...
怎么写图片新闻
如何做好新闻摄影专题报道
图片新闻的体裁特征与写作
新闻摄影报道在表现主题时具备的基本条件
摄影篇 软件章 分类节--新闻摄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