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某工业园区35KV降压变电所设计
毕业 设 计 [论 文]
题    目:  某工业园区35KV降压变电所设计
学    院: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2020 年5月
摘 要
我国经济最近几年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一系列社会现象赖以生存的土壤就是供电的可靠性,这也表明国民经济的显著改善都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下,变电站的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这种形势下,对新建变电站中的各种一次电气设备、二次保护装置,在质量和性能方面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和控制。变电站设计是负荷用户使用电能不可获取的一部分,对其的合理科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变电站电气设计对保障变电站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确保区域供电安全稳定有着很大的作用。为了负荷用户用电考虑,为了电能的充分利用,避免电能的大量浪费,各个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的存在成为人们的科学选择。由此可见,本次变电站电气设计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所设计变电站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变电站设计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行了原始数据分析,进而介绍了负荷计算的意义和方法,无功功率补偿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主变压器的选择;介绍了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提出了不同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选取了科学合理的电气主接线方案;对短路计算的目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对短路计算步骤进行概况,短路计算是在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下得出的;对电气设备的选择进行相关阐述、并得出校验的方法和意义,并按顺序选择性的审验变电站设计内的电气设备;介绍了雷电的危害,防雷保护的意义,并对防雷保护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 35kV;电气主接线;短路计算;选择和校验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thepropor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economic growth is getting largerand larger,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isseries of social phenomena rely on the reliability of power supply, which alsoshows that th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has put forward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power grid. Atpresent, the scale and quantity of substations are also increasing, in thissituation, the new substation in a variety of primary electrical equipment,secondary protection device, in the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of more stringentrequirements and control. Substation design is an unreachable part of the loaduser,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ts rational and scientific design. Theelectrical design of substa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ensuring thesafe, stable and economic operation of substation and ensuring the safety andstability of regional power supply. In order to load the user electricityconsideration, for prupose of 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electric energy, to shunplenty of squander of electric energy, the existence of substations of variousvoltage levels has become a scientific choice. Thus, the electrical design ofthe subst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and significance of the designed substation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of substation design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originaldata, the significance and method of load calcul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are introduce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requirements of main electrical wiring design, puts forward different schemes,makes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finally select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ainelectrical wiring scheme.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short circuitcalculation are described, and the short circuit calculation steps aresummarize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and method of electricalequipment option and rectification, and options and verifies every electrical facilityin the substation design one by on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arm oflightning, the significance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the design of lightningprotection.
Key words: 35kV; Main electrical wiring; Short circuit calculation; Select andverify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1 绪论................................................................ 1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
1.2 变电站设计的意义.............................................. 1
1.3 国内外变电站设计现状分析...................................... 2
1.4本文主要内容.................................................. 2
2 负荷计算和主变压器选择.............................................. 3
2.1 原始资料分析.................................................. 3
2.1.1 代建变电所负荷数据...................................... 3
2.1.2 代建变电所电源情况...................................... 3
2.2 负荷计算...................................................... 3
2.3 无功功率补偿设计.............................................. 5
2.4 主变压器选择.................................................. 7
2.5 所用变的选择.................................................. 8
3  电气主接线设计.................................................... 10
3.1 电气主接线设计基本要求....................................... 10
3.2 35KV电气主接线设计.......................................... 10
3.3 10kV主接线.................................................. 12
3.4接线方式选择................................................. 14
4 短路电流计算....................................................... 15
4.1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15
4.2 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15
4.2.1 确定基准容量,基准电压................................. 15
4.2.2 计算系统中电力元器件阻抗标幺值......................... 16
4.2.3 确定短路点,计算短路值................................. 16
5电气设备选择和校验................................................. 19
5.1 断路器及高压接地开关选择..................................... 19
5.1.1 35kV侧断路器.......................................... 19
5.1.2 35kV侧高压接地开关选择................................ 19
5.1.3 10kV断路器选择........................................ 20
5.1.4 10kV接地开关选择...................................... 21
5.2 电压互感器选择............................................... 21
5.3 电流互感器选择............................................... 22
5.3.1 35kV侧电流互感器选择.................................. 22
5.3.2 10kV侧电流互感器选择.................................. 23
5.4 10kV侧母线选择和校验........................................ 24
5.5 电力线路的选择............................................... 25
5.6 开关柜选择................................................... 26
6 防雷保护设计....................................................... 27
6.1 雷电危害..................................................... 27
6.2 直击雷防护................................................... 27
6.3 雷电侵入波防护............................................... 29
总结................................................................. 31
参考文献............................................................. 32
致谢................................................................. 34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我国经济最近几年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一系列社会现象赖以生存的土壤就是供电的可靠性,这也表明国民经济的显著改善都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下,变电站的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这种形势下,对新建变电站中的各种一次电气设备、二次保护装置,在质量和性能方面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和控制。某种意义来说,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贡献着坚实的力量。而各个电压等级下的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作为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电力系统单元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的优劣会直接影响着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2 变电站设计的意义
变电站是电网运行的重要组成单元,变电站有升压变电站和降压变电站之分,它们是连接着发电厂和负荷用户的桥梁和纽带。发电厂一般位于较为偏僻的地方,离负荷用户较远,为了降低输电过程中的电力损失,发电厂一般采用高压输电。输电线路上的电压等级远远高于负荷用户需求的电压等级,这就要依靠变电站中的变压器。变电站中的变压器将输电线路上的电压等级升高或降低为负荷用户需求的电压等级,满足人类需要。
因此,变电站设计是负荷用户使用电能不可获取的一部分,对其的合理科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变电站电气设计对保障变电站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确保区域供电安全稳定有着很大的作用。为了负荷用户用电考虑,为了电能的充分利用,避免电能的大量浪费,各个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的存在成为人们的科学选择。由此可见,本次变电站电气设计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次变电站设计中,预采用最合理的方案,首要基础在于满足变电站实际运行,进而考虑经济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变电站要充分考虑可靠性的前提,去考虑经济性和灵活性,不仅要提前考虑到在日后负荷的增加情况下,会造成变电站的扩张等问题,而且要参考变电站设计规范标准,同时设计出的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程度要跟得上当下变电站主流设计的步伐。
1.3国内外变电站设计现状分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关系到国计民生方面的电网事业更加智能,更加坚强,某些电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国外频发大停电事件,然而在中国,近些年几乎没有发生过大规模停电事件。但是我们也要清楚的意识到,虽然我国电力事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有很多方面存在着漏洞和问题,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先前设计建造的变电站,受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普遍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第一,设备较为落后等因素导致的变电站运行中电能损耗大,电能利用率低;第二,变电站设计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导致的变电站占地面积大,变电站建设投资较大。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变电站将越来越不适应中国的发展要求,不适应当下发展趋势。
1.4本文主要内容
本次设计主题为工业园区35 kV降压变电站初步设计,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讲解所设计的内容,详细描述如下:
第一部分:绪论,本章介从研发和设计变电站的时代背景、学术价值以及现实意义的角度出发,剖析了国内外变电站设计的发展现状;
第二部分:本部分进行了原始数据分析,进而介绍了负荷计算的意义和方法,无功功率补偿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主变压器的选择
第三部分:本部分介绍了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提出了不同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选取了科学合理的电气主接线方案。
第四部分:本部分对短路计算的目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对短路计算步骤进行概况,分别计算了本次设计在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下的短路计算,为后文进行电气设备提供了数据支撑。
第五部分:本部分介绍了电气设备选择和校验的意义及方法,并逐个选择校验了本次变电站设计中的各个电气设备等内容;
第六部分:本部分介绍了防雷保护的意义,并对防雷保护进行了设计。
2 负荷计算和主变压器选择
2.1 原始资料分析
2.1.1 代建变电所负荷数据
某工业园区35KV降压变电所,10 kV电压等级负荷如下:市政负荷,民用生活用电负荷,商业用电负荷分别为2500kW、2500 kW和3000kW。另有医院负荷2000 kW,水厂、煤气厂、制药厂、纺织厂、化工厂,负荷分别为2000 kW、1000 kW、1000 kW、1200 kW、1500 kW,如表2.1所示。功率因数cosφ﹥0.9,总的负荷同时系数按0.9。表 2.1 10 kV侧有功功率、功率因数和出线回数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用电设备
生活区
商场
机械厂
医院
水厂
煤气厂
制药厂
纺织厂
化工厂
有功功率(kW)
2500
2500
3000
2000
2000
1000
1000
1200
1500
功率因数
0.9
0.9
0.85
0.85
0.85
0.75
0.75
0.75
0.75
出线回数
1
1
1
2
1
1
1
1
1
同时系数
0.8
0.8
0.8
0.6
0.6
0.75
0.75
0.75
0.75
2.1.2 代建变电所电源情况
某工业园区,8公里外110kv变电站,电压等级要降压到35kv,经双回架空线路输送至本次代建变电所。最大运行方式下,110kV变电所中的35kV侧母线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容量为800MVA;最小运行方式下,110kV变电所中的35kV侧母线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容量为600MVA。
2.2负荷计算
负荷计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科学施策。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负荷计算的结果是确定变电所电压等级,选取变压器容量,选取电力系统连接方式,选择一些电气设备等的重要依据。
采用需要系数法要已知各个负荷用户的同时系数Kd1,由原始数据可知,任务书已知了各个负荷用户的有功功率PNi、功率因数cosθi,那么由以下公式,可求得各个负荷的有功计算功率
=
继而,根据三角函数转换关系,可得各个负荷的无功计算功率
=
进而,可以求得各个负荷的是在计算功率Scai
=
最后,还可以计算出各个负荷用户的计算电流
=
以用电设备变压器1为例进行负荷计算
=
=0.8×2500=2250.00KW
=
=2250.00×0.484=1089.72Kvar
=
=2500.00KV·A
=
=137.47A
其他各个用户负荷的计算方法依次类推,负荷计算结果如表2-2所示。
表2-2 负荷计算结果
用电设备
有功功率(kW)
功率因数
同时系数
有功功率(kW)
无功功率(kvar)
视在功率(KVA)
计算电流(A)
变压器1
2500
0.9
0.8
2,250.00
1,089.72
2,500.00
137.47
变压器2
2500
0.9
0.8
2,250.00
1,089.72
2,500.00
137.47
变压器3
3000
0.85
0.8
2,550.00
1,580.35
3,000.00
164.96
医院
2000
0.85
0.6
1,700.00
1,053.57
2,000.00
109.97
水厂
2000
0.85
0.6
1,700.00
1,053.57
2,000.00
109.97
煤气厂
1000
0.75
0.75
750.00
661.44
1,000.00
54.99
制药厂
1000
0.75
0.75
750.00
661.44
1,000.00
54.99
纺织厂
1200
0.75
0.75
900.00
793.73
1,200.00
65.98
化工厂
1500
0.75
0.75
1,125.00
992.16
1,500.00
82.48
合计
0.84
13,975.00
8,975.69
16,609.14
913.29
乘同时系数(0.90/0.90)
0.84
12,577.50
8,078.12
14,948.23
821.96
功率因数补偿
0.90
-2,400.00
功率因数补偿后
0.91
12,577.50
5,678.12
13,799.80
758.81
变压器损耗
138.00
689.99
高压侧负荷
12,715.50
6,368.11
14,220.99
781.97
由原始数据可知,同时系数为0.9
=
=0.9
13975.00=12577.50kw
=0.9
8975.69=8078.12kvar
=14948.23kVA
2.3 无功功率补偿设计
视在功率一定的情况下,电网中流动大量的无功功率,势必会造成有功功率的减小,造成电能损失,电能利用率和功率因数降低,进而会引起电压损失偏大。如此,供电效率降低,电能使用成本增大。而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负荷用户的功率因数一般都小于1,说明用电设备大部分为感性负荷。在感性负荷电路中,采用并联电容器的方法,吸收抵消无功功率,就可以减小有功功率损耗,提高功率因数,改善供电质量。因此,电力系统设计中,进行无功功率补偿设计不可或缺。本次设计中,也进行了无功功率补偿设计,按功率因数0.9补偿,确定无功功率容量,进而根据容量和电压等级确定无功功率补偿设备型号。
负荷自然功率因数为
=12577.50/14948.23=0.84
=0.642
=0.484
补偿容量
=12577.50×(0.642-0.484)=1986.56Kvar
由以上计算可知,无功功率补偿设备的容量要大于1986.56kvar,电压等级为10kV,对照当前厂家提供的高压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选择两组型号为TBB10-1200/50-AKW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两组型号为TBB10-1200/50-AKW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满负荷工作,系统视在功率为:
查文献,按经验公式确定变压器损耗。变压器有功损耗取视在功率的 1%,变压器无功损耗为视在功率5% 。
从而最终得到35kV高压侧有功负荷
无功负荷
视在功率
无功功率补偿校验通过。
2.4 主变压器选择
本次设计是工业园区35 kV降压变电站供配电系统设计,电源进线电压等级是35kV。由原始资料可知,负荷用户变压器1、变压器2、变压器3、医院、水厂、煤气厂等电压等级都是10kV,故本次变电站的主变压器选用双绕组降压变压器,高电压等级为35kV,降压后电压等级为10kV。
变压器连接方式主要有Y-△、△- Y、Y- Y、△- △四种方式。我国35kV变压器高压侧通常采用星形接法。另外,Y-△连接方式中,中性点接地,异常电压不明显,低压侧采用△接法,可以消除三次谐波。基于这些优势,本次主变压器的连接方式采用Y-△连接方式。
工业园区有医院、水厂、化工厂这些负荷,里面势必会有重要负荷,不能轻易中断电力供应。为了保证这些重要负荷的供电可靠性,本次主变压器选择有载调压。
由上节计算可知高压侧负荷视在功率
原始数据中关于负荷资料没有给出一二级负荷所占的比重,但是考虑到供电可靠性,本次设计选择两台主变压器,查阅电力系统设计手册,变压器容量要选择高于高压侧负荷70%,即相对于厂商所提供的变压器固定的容量参数而言,变压器最大容量为10000kVA,才满足本次设计负荷的容量要求。
综上所述,本次选择变压器型号为SZ11-10000/35,联结组标号为YNd11,阻抗电压百分数为7.5,详细如表2-3所示:
表2-3  SZ11-10000/35参数
型号
SZ11-10000/35
额定容量kVA
10000
容量比(%)
100/100
空载电流(%)
0.52
损耗(kw)
空载
短路
25.7
125.8
额定电压(kV)
高压
低压
35±3×1.25%
10.5
联接组标号
YN
d11
阻抗电压%
7.5
2.5 所用变的选择
变电站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所用变电所的支持与保障,所用变压器可以提供220V直流操作电源,因此本设计也选取了所用变。所用变电源一般取自低压侧母线,因此高压侧电压等级为10kV,低压侧负荷一般电压等级是380V,因此电压等级选择10/0.4kV降压型变压器。所用变容量通常按不低于主变压器的1%选取,本次主变压器容量为10000kVA,因此所用变容量不低于100kVA。所用变台数选择为两台,增加供电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次选择所用变的型号为SCB-100/10,联结组标号为dYN11,阻抗电压百分数为1.5,详细参数如表2-4所示:
表2-4  所用变具体参数表
名  称
变压器技术参数
型号
SCB-100/10
额定容量(kVA)
100
额定电压(kV)
高压:10±×5%;低压:0.4
空载损耗(kW)
0.2
短路损耗(kW)
1.5
阻抗电压(%)
4.0
联结组标号
3  电气主接线设计
3.1 电气主接线设计基本要求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关键部分在于电气主接线。电气主接线就是将电力系统中的各种电气一次设备以何种方式连接在一起的统称。电气主接线设计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遵守国家对行业内设计的有关规范,充分考虑电力系统设计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等要求。这些要求在电气主接线设计中不能面面俱到,但要在此框架内尽量满足,综合考虑符合实际情况的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3.2 35KV电气主接线设计
由第2.1节原始资料分析可知,代建降压变电所电源情况为8km公里外110kV变电所降压至电压等级35kV,经双回架空线路输送至本次代建变电所。在第2.4节主变压器选择中,可知本次设计中,选择了两台主变压器。35kV高压侧情况是这样的。电源双回线接至本降压变电所,变电所选取了两台主变压器,根据国家电力设计规范,查询电力设计手册,35kV侧电气主接线方案考虑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单母分段接线
方案二:内桥接线
方案一种的接线如图3-1所示,图中L1、L2为电源进线,W1、W2为电气一次设备母线,起到传输、汇集、分配电能的作用。QS1、QS2为隔离开关,作用是隔离高电压,断开时有肉眼可看见的明显的断点,但是没有灭弧的功能。QF为断路器作用是控制电力系统中各个回路的开合,具有保护和控制的作用。T1和T2为主变压器,起着变换电压等级的作用。这些电力元器件的连接方式就是电气主接线。单母线分段接线的连接方式,两段不同的母线通过一次设备隔离开关和断路器连接在一起,与单母线接线相比,供电可靠性增长了近一倍。电源进线L1、L2只有有一路电源供应正常,都能通过母线断路器和母线隔离开关,来保证变电所每个负荷用户的电力供应。由于电气设备要定期进行检修保养,这样单母线分段接线的劣势就会暴露。检修母线或者发生故障时,其母线下面所有的负荷都将断电,这是一大缺点;回路断路器或隔离开关检修或者故障时,该回路也无法保证电力供应。但是这也是可以解决的,重要负荷用户可以从两段母线上分开引出。这样就保障了不管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是检修,还是故障,重要负荷的电力供应能够得到很大程度保障。
查阅文献及变电站设计规范,得知,35kV线路回路数为4到8回时,可以考虑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接线,然而,本次进线为两回,由此看来,35kV侧电气主接线设计方案一单母线分段接线不可取。
图3-1单母线分段接线图
方案二为内桥接线,其实内桥接线跟单母线分段接线大部分地方连接方式类似,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内桥接线没有母线,节省了一部分投资,减少了成本。但缺点也因此产生,缺少了母线分配汇集电能的作用,内桥接线运行方式灵活性比单母分段接线降低。变电站内遇到主变检修或故障的情况时,可靠性也要比单母线分段接线差,除此之外,两种方案的可靠性相当。变电站设计规范中提出,35kV线路回路数为两回及以下时,宜采用桥型接线,回路数超过两回时,应考虑单母线分段接线。本次进线为两回,由此看来,35kV侧电气主接线设计方案一单母线分段接线不可取。
考虑到本次设计35kV高压侧进线只有两回,综合考虑经济性、可靠性、灵活性、安全性等要求,35kV高压侧采用内桥接线。内桥接线接线如图3-2所示。
图3-2内桥接线图
3.3 10kV主接线
由2.1节原始资料分析数据可知,10kV侧负荷由三台10 kV配电变压器,另有医院负荷水厂、煤气厂、制药厂、纺织厂、化工厂等,出线回数一共13回。考虑到出线回数众多,而且一些负荷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对于10kV低压侧电气主接线而言,首选以下的方案:
方案一:单母分段接线
方案二:双母线接线
在35kV高压侧电气主接线选择中,已对单母线分段接线做了详细的阐释,具体可见3.2节介绍。查阅文献,参考变电站设计规范,得知,当10V线路回路数超过6回时,可以考虑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接线。本次设计10kV低压侧出线回数为13回,由此看来,10kV侧电气主接线设计可以考虑方案一单母线分段接线。
方案二中的双母线接线如图3-3所示,双母线接线与单母线分段接线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有两条母线,两条母线也是通过母线隔离开关和母线断路器连接在一起的,差别之处在于双母线接线每条出线及主变压器都通过两个线路隔离开关,同时连接到母线W1和母线W2上。这样一来,对于一次性的双母线接线电气设备而言,单母线分段接线隔离研发的产品数量要更低,可见双母线接线方式经济性比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差。由于每回出线同时把两条母线相连,所以单母线双母线分段接线方式更可靠。在一切极端情况下,如母联断路器和母线检修或者故障情况下,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下有些负荷无法保证供电,但是双母线接线仍然可以保证。在灵活性方面,单母分段接线要固定一些,双母线运行方式就很灵活多变。但是双母线接线也有很多缺点,除了一次设备成本加大之外,还有占地面积大,投资大;在需要变更运行方式时,隔离开关的控制流程较为复杂,容易出现错误等等。根据变电站设计规范和诸多参考文献,双母线接线多应用于负荷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在10kV电压等级中,常应用在出线侧短路电流较大,需要加装电抗器的场合。短路电流较大的情况往往发生在发电厂设计中,本次设计应用于常规变电站供电中,由第四章短路计算结果可知,短路电流没有较大,不需要加装电抗器。根据相关设计规范,本次变电所设计10kV侧没有达到规范中提到的使用要求。综上所述,本次10kV侧电气主接线设计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图3-3 双母线接线图
3.4接线方式选择
由之前实验得,本系统设计的35kV高压侧电气主接线选择内桥接线,10kV低压侧电气主接线选择单母分段接线的方式,因此得出本次电气主接线简图如图3-4所示。
图3.4 电气主接线简图
4 短路电流计算
4.1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电力系统规模也越来越大,结构更加复杂多变,我国电网长时间稳定运行的同时,也存在着引起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诸多威胁。电力系统中发生短路就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和诱因,因此电力设计者必须做好短路计算工作,提前做到预防。在短路真正发生时,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各种措施持续出击,迅速切断短路源这样而不至于手足无措,无计可施。
短路计算的结果是选取和校验电气一次二次设备的依据。短路发生时,会在很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主要变现在热稳定效益和电动力效益,这就要考验电气设备的性能。科学合理的选择出来的电气一次设备会经受住考验,二次设备灵敏动作,果断采取措施,控制短路回路断路器迅速跳闸,这样不至于使事态进一步恶化,波及整个电力系统。如果选择的设备有问题,后果可能会难以预测,造成很大的损失。
短路计算结果也会对电气主接线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前文提到当出线发生短路时,电流过大,设计者就要装设电抗器,这样就要优先考虑双母线接线了,单母线接线、单母分段接线就不合适了。
4.2 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采用标幺值计算可以大大简化复杂的电力计算公式,计算过程也更加简便清晰,因此本文采用标幺值进行短路计算。短路计算过程按以下步骤计算:
4.2.1 确定基准容量,基准电压
由2.1节可知,最大运行方式下,110kV变电所中的35kV侧母线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容量为800MVA;最小运行方式下,110kV变电所中的35kV侧母线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容量为600MVA。由此可见,本次短路计算中,系统不是被视为无穷大系统,系统短路阻抗要参与到短路计算中来。最大最小方式下,系统短路容量分别为800MVA,600MVA,数值较大,因此本次短路计算基准容量选择为1000MVA。各个电压等级的基准电压选择为该电压等级下额定电压的1.05倍,即
=1000 MV·A
进而可以求得高低压侧基准电流:
=
=15.6 kA
=
=54.99 kA
4.2.2 计算系统中电力元器件阻抗标幺值
基准容量和基准电压确定之后,再根据它们求得短路计算所需的各种数值,如系统阻抗标幺值X*s,电源进线短路阻抗标幺值X*L,主变压器阻抗标幺值X*T。
由原始资料可知,工业园区35 kV降压变电站电源情况为8km公里外110kV变电所降压至电压等级35kV,经双回架空线路输送至本次代建变电所。据此,可以求得电源进线输电线路线路阻抗标幺值
由任务书可知,最大运行方式下,110kV变电所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容量为800MVA。因此,最大运行方式下,等效电力系统阻抗标幺值:
最小运行方式下,110kV变电所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容量为600MVA。因此,最大运行方式下,等效电力系统阻抗标幺值:
之前用了主变压器,查询选择后的主变压器参数知,主变压器的电抗标幺值为:
4.2.3 确定短路点,计算短路值
最大运行方式下,要求系统中阻抗值尽可能小,这样短路电流最大,为下一章选择和校验电气设备提供依据。因此,最大方式下,选择双台变压器并列运行,选取高低压侧母线会发生三相短路。高压侧电气设备选择和校验的标准依赖于短路点计算的数值。低压侧短路点计算的数值作为低压侧电气设备选择和校验的参考。这些数值主要是短路电流IK,冲击电流ish,短路容量Soc等。因此选择高低压侧母线发生三相短路进行短路计算,即K1点和K2点,如图4-1所示。
图4-1最大运行方式下等效电路图
短路计算具体过程是,先进行电力网络变换,求出最大方式下,短路点K1的阻抗标幺值,通过公式变换求得,短路电流IK1、IK2和各个短路点的冲击电流ish和短路容量SOC。
最大方式下,K1点短路计算过程如下:
=1.17+1.25=2.42
=
 =6.45kA
=
=2.55×6.45=16.44kA
×37×6.45=413.22MV·A
最大方式下,K2点的短路电流计算过程如下:
=1.17+1.25+0.5×7.5=6.17
=55.00/6.17=8.91kA
=
=2.55×8.91=22.73kA
×10.5×22.73=162.07MV·A
最小运行方式下,要求系统中阻抗值尽可能大,这样短路电流最小,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计整定计算校验提供依据。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电源进线还是采用双回线,选择单台变压器分列运行,选取高低压侧母线发生三相短路,进行最小方式下短路计算。高压侧和低压侧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计整定计算校验分别依赖于高压和低压侧短路点计算的数值。在这些数值中短路电流IK占据大部分,冲击电流ish,短路容量Soc等。短路点仍然选择高低压母线K1点和K2点,计算的等效电路图4-2所示,
图4-2最小方式下等效电路图
最小运行方式下,K1点短路计算过程如下:
=
 kA
=
=2.55×5.49=14.01kA
×37×5.49=352.11MV·A
最小运行方式下,K2点短路计算过程如下:
kA
=
=2.55×5.32=13.56kA
计算后的短路电数据如表4-1:
表4-1 短路计算数据
5电气设备选择和校验
5.1 断路器及高压接地开关选择
5.1.1 35kV侧断路器
当变压器满负荷运行时,流经35kV侧主变压器侧断路器的电流最大,为
主变压器侧断路器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数据取K1点短路电流数据,由第四章短路计算可知,K1点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电流为6.45kA,冲击电流为16.44kA。目前35kV变电所大多都建在室内,这样稳定性好,便于维护,详细介绍见5.8节。
根据这些数据,35kV侧变压器端断路器初步选择真空断路器CV1-40.5/630A,具体参数如表5-1所示。下面对所选断路器进行断校验,表5-1第三行的数值为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数值。表5-1第二行的数值为额定值。
表5-135kV断路器CV1-40.5具体参数表
参数
项目
电压
电流
开断电流
开断电流
极限通过电流,峰值
4s热稳定电流
额定值
40.5kV
630A
25kA
25kA
63kA
25kA
实际值
35kV
164.96A
6.45kA
6.45kA
16.44kA
6.46kA
校验结果
校验通过
校验通过
校验通过
校验通过
校验通过
校验通过
从表5-1可以看出,第二行的数值,都大于第三行的数值,说明断路器都通过了额定电压和电流、极限通过电流等参数的校验,因此,35kV侧断路器选择型号为CV1-40.5/630。
5.1.2 35kV侧高压接地开关选择
35kV电气设备采用在室外布置时,需要有室外隔离开关。本次变电所在室内布置,因此不需要高压隔离开关,但是需要有高压接地开关。根据计算数据分析,JN22(B)-40.5是首次选择的型号,具体参数如表5-2所示:
表5-2 高压接地开关JN22(B)-40.5参数表
参数
项目
电压
关合电流
峰值耐受电流
4s热稳定电流
额定数据
40.5kV
80kA
80kA
31.5kA
计算数据
35kV
16.44kA
16.44kA
6.45kA
校验结果
校验通过
校验通过
校验通过
校验通过
从表5-2可以看出,第二行的数值,都大于第三行的数值,说明高压接地开关都通过了校验额定电压、关合电流等参数,所以JN22(B)-40.5是35kV侧高压接地开关首选的型号。
5.1.3 10kV断路器选择
当变压器满负荷运行时,流经10kV侧主变压器侧断路器的电流最大,为
主变压器侧断路器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数据取K2点短路电流数据,由第四章短路计算可知,K2点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电流为8.91kA,冲击电流为22.73kA。10kV断路器应用环境为室内。根据这些数据,10kV侧变压器端断路初步选择真空断路器CV1-12/1250A,具体参数如表5-3所示。下面对所选断路器进行断校验,如表5-3所示,表5-1第三行的数值为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数值。
表5-3 10kV断路器CV1-12/1250具体参数表
参数
项目
电压
电流
开断电流
开断电流
极限通过电流,峰值
4s热稳定电流
额定值
12kV
1250A
25kA
25kA
63kA
25kA
实际值
10kV
577.37A
6.45kA
8.91kA
22.73kA
8.91kA
校验结果
校验通过
校验通过
校验通过
校验通过
校验通过
校验通过
从表5-3可以看出,第二行的数值,都大于第三行的数值,说明断路器都通过了额定电压和电流、极限通过电流等参数的校验。所以CV1-12/125是10kV变压器侧断路器、母联断路器的使用型号。各个回路出线断路器选择型号为CV1-12/630。
5.1.4 10kV接地开关选择
10kV接地开关应用场合是室内。根据计算数据分析,初步选择型号为 JN15-10,其参数如表5-4所示。
表5-4 10kV高压接地开关JN15-10参数表
参数
项目
电压
关合电流
峰值耐受电流
4s热稳定电流
额定数据
10kV
80kA
80kA
31.5kA
计算数据
10kV
22.73kA
22.73kA
8.91kA
校验结果
校验通过
校验通过
校验通过
校验通过
从表5-4可以看出,第二行的数值,都大于第三行的数值,说明高压接地开关在额定电压、关合电流等参数方面校验都通过,所以JN15-10是35kV侧高压接地开关所使用的一种型号。
5.2 电压互感器选择
本系统中的电压互感器使用的是35kV的JDZ9-35,变比为350/1,准确级组合为0.2和0.5,具体参数如表5-5所示。其中准确级0.2用于电能计量,准确级0.5用于电压测量。
表5-5 JDZ9-35电压互感器详细参数
型号
额定电压比(kV)
额定输出(VA)
准确级组合
二次极限输出(VA)
JDZ9-35
75
150
0.2
0.5
1000
10kV电压互感器选JDZ10-10,变比为10000/100.准确级组合为0.2和0.5,具体参数如表5-6所示。其中准确级0.2精确度很高,用于电能计量,准确级0.5用于电压测量。
表5-6 JDZ10-10电压互感器详细参数
型号
额定电压比(kV)
额定输出(VA)
准确级组合
二次极限输出(VA)
JDZ10-10
10/0.1
75
150
0.2
0.5
1000
5.3 电流互感器选择
5.3.1 35kV侧电流互感器选择
当变压器满负荷运行时,流经35kV侧主变压器侧断路器的电流最大,为
主变压器侧断路器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数据取K1点短路电流数据,由第四章短路计算可知,K1点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电流为6.45kA,冲击电流为16.44kA。根据这些数据,35kV侧电流互感器初步选择LDJ8-35/200,具体参数如表5-7所示。下面对所选电流互感器进行校验,表5-7第三行的数值为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数值。表5-7第二行的数值为额定值。其中电流互感器允许发热量,取1s时间。允许发热量:
Qyx=I2t=452×1=2025(KA)2·S
K2点4S发热量为
K2点4S发热量小于电流互感器允许发热量,热稳定性校验通过。
表5-7 35kV电流互感器LDJ8-35/200参数
参数
项目
额定电流比(A)
热稳定电流kA(时间/s)
动稳定电流kA
允许发热量((KA)2·S)
额定数据
200/5
45
112.5
2025
实际数据
164.96/5
6.45
16.44
166.31
校验结果
校验通过
校验通过
校验通过
校验通过
从表5-7可以看出,第二行的数值,都大于第三行的数值,说明电流互感器都通过了额定电流、动稳定电流、热稳定电流等参数的校验,所以LDJ8-35/200也是35kV侧电流互感器所使用的一种型号。
5.3.2 10kV侧电流互感器选择
当变压器满负荷运行时,流经10kV侧主变压器侧断路器的电流最大,为
主变压器侧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数据取K2点短路电流数据,由第四章短路计算可知,K2点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电流为8.91kA,冲击电流为22.73kA。
根据这些数据,10kV侧电流互感器初步选择LZZBJ9-10/800,具体参数如表5-8所示。下面对所选电流互感器进行校验,表5-8第三行的数值为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数值。表5-8第二行的数值为额定值。其中电流互感器允许发热量,取1s时间。允许发热量:
Qyx=I2t=632×1=3969(KA)2·S
K2点4S发热量为
K2点4S发热量小于电流互感器允许发热量,热稳定性校验通过。
表5-810kV电流互感器LZZBJ9-10/800详细参数
参数
项目
额定电流比(A)
热稳定电流kA(时间/s)
动稳定电流kA
允许发热量((KA)2·S)
额定数据
800/5
63
120
3969
实际数据
577.37/5
8.91
22.73
317.70
校验结果
校验通过
校验通过
校验通过
校验通过
从表5-7可以看出,第二行的数值,都大于第三行的数值,说明电流互感器都通过了额定电流、动稳定电流、热稳定电流等参数的校验,所以LZZBJ9-10/800为10kV主变侧、母联侧电流互感器的一种型号。LZZBJ9-10是出线侧电流互感器的选择,额定电流选择100—200A。
5.410kV侧母线选择和校验
当变压器满负荷运行时,流经10kV侧主变压器侧断路器的电流最大,为
主变压器侧断路器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数据取K2点短路电流数据,由第四章短路计算可知,K2点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电流为8.91kA,冲击电流为22.73kA。
母线应用场合是在开关柜内,环境相对不是很恶劣,考虑到经济性,本次设计母线选择铝矩形导体母线,完全可以满足实际运行要求。母线流经最大电流为577.37A,电流不算太大,初步选择铝导体单条平放,导体尺寸选择LMY 63×8mm2。接下来按以下步骤进行母线校验。
1.长期允许载流量校验
查设计手册可知,在基准温度θ0为25℃下,最高运行工作温度为70℃,长期允许载流量Ig为995A,需要换算为本地区最高温度θ为40℃的长期允许载流量,具体过程如下:
其中Kθ为折算系数
所选铝矩形导体LMY 63×8母线最大工作电流可以满足实际需求。
2.动稳定校验
10kV低压侧母线发生三相短路时,母线流经电流瞬间变大,在巨大的电动力效应下会对母线产生冲击。为了确定母线能否经受住冲击,引入参数最大允许应力σmax量化电动力效应。计算公式为:
其中L为支柱绝缘子间距,可从设计手册找到,10kV的子间距为1.2m;a为导体相间距,间距为0.25m。
代入数值后,可得
铝导体允许应力 69×106Pa,短路点产生的最大应力小于铝导体允许应力,说明选择的母线型号在发生短路时,不会出现问题,动稳定校验达标。
3.     热稳定校验
母线热稳定校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短路点数据算出母线最小尺寸和本次母线选择的截面积进行对比。通常通过以下公式进行:
其中,Ik2 为K2点短路电流,由第四章可知IK2=8.91kA;C为 热稳定系数 ,查手册知数值为87;tdz 为短路假想时间,按照规定一般取4S。
代入数值得到
热稳定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10kV母线选择铝矩形导体LMY 63×8单条平放是达标的。
5.5 电力线路的选择
a) 35kV侧出线:最终2回,本期1回(至白乌35kV变电站);
b) 10kV侧出线:最终6回,本期3回,分别至沃底乡、大坡乡和洼里乡;
工业园区35 kV降压变电站电源情况为8km公里外110kV变电所降压至电压等级35kV,经双回架空线路输送至本次代建变电所。为此,本次设计按经济电流密度法对电源进线型号进线选择。
35kV侧计算电流为:
由原始资料可知,Tmax=4500h,查经济电流密度曲线得铝绞线的经济电流密度为Ji=0.8A/mm2
导线的经济截面为:
=164.96/0.8=206.2
所以,对于电源的进线选择,最好是使用两回LGJ-120型的钢芯铝绞线。
5.6 开关柜选择
开关柜作为成套装置,在变电所室内布置中,广泛应用。开关柜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具有严格的五防闭锁功能。高低压开关柜内部结构较为复杂,但是对外接口很简单,非常便于现场安装。开关柜布局紧凑,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占地面积小,可靠性高,因为这些优点,开关柜深受人们喜爱。开关柜内各个隔室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如继电器仪表室实现各个电力信息量的采集与显示,电缆室实现电缆汇集与分配。很多用途都可以在开关柜上实现,如PT柜功能就是实现电压测量与显示,电容器室功能就是实现无功功率补偿。本次设计,10kV侧选用型号KYN28A-12移开式交流封闭开关设备,35kV侧选用型号KYN61A-40.5开关柜。所以,本系统设计的35kV以及10kV使用的都是屋内配电装置。
6 防雷保护设计
我国地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变,各个地区雷电天气时有发生。雷电天气严重威胁着变电站乃至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电力系统设计中,必须要考虑雷电等恶劣气象条件下电网正常运行问题。因此,本设计进行了防雷保护设计。
6.1 雷电危害
雷电的产生是由于云层带电,与空气中的负荷、地面的负荷中和产生巨大的放电现象。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电磁效应、机械效应和热效应。雷电过程中,会伴雷击过电压和过电流。如果不加以预防,过电压都可能导致电气设备绝缘层破坏,引起绝缘故障;过电流可能引起被雷电击中的物体,在电流热效应的作用下,短时间产生大量的热量,造成物体烧毁,包括电力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电流电压瞬时值很大,会产生巨大的电动力,电动力会造成被击物受到巨大的冲击力,引起机械损坏。
电力系统遭受雷击,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雷电直击;第二,雷电波侵入波。针对不同的雷电原因,一般采取不同的防雷保护措施。
6.2 直击雷防护
一般采用架设避雷针的方法来防止变电所遭受直击雷袭击。避雷针的工作原理是,雷电发生时,避雷针架设后凸起,避雷针顶端形成电场击中空间,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从而将雷电产生的巨大电流通过避雷针引入大地中的接地网,这样就避免了雷电直击周围的建筑物。接地要求:根据电力工程防雷设计规范和要求,本变电所避雷针接地电阻应该满足小于10Ω这个要求。
常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数目的避雷针进行避雷针保护,通常包含单条、双条以及多条等类型。
(1) 单支避雷针的保护区域
保护区域如图6.1,在被保护物高度
水平面上,其保护半径
的计算如:
时,
=(h—
)P
<
时,
=(1.5h—2
)P                    (6-1)
当h≤30m时,P=1;当30m<h≤120m时,P=
图6.1  单根避雷线的保护区域
(2) 两支等高避雷针
两个同等高度的避雷针组合保护区域如图6.2所示:
内测区域使用以下公式:
                                                   
  (6-2)
图6.2  两等高避雷针的保护区域
确定避雷针的保护区域方法如下所示:
如果变电所至高点离地面为
,变电所宽30m,长40m,高10m。变电所包含在第二类防雷建筑,滚球半径
,所内的对角线长度为:
计算避雷针高度:
              (6-3)量,设h=20m。
当避雷针的高度
是,
(P是影响高度的系数)。
查证避雷针的最大保护区域
,是否满足条件
计算两根避雷针的保护区域:
                 (6-4)
最大的保护范围:
                         (6-5)
;
由计算结果得,20m高的避雷针可以达到需求设计。挑选4根避雷针,放在变电所的四个角,目的是保护整个变电所。
6.3雷电侵入波防护
一般采用安装避雷器的方式来防止雷电波侵入波变电所。变电所设计中在有可能遭受雷电过电压波影响的电气设备加装避雷器。本次设计在进线,主变压器,电压互感器,无功补偿装置,所用电,出线回路等都会架设避雷器(参考电气主接线CAD图纸),以此来防止这些电气设备遭受雷电侵入波的影响。
避雷器的工作原理为: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避雷器呈高阻态,通过避雷器的电流很小,对系统运行没有影响。但是,当雷击过电压入侵电气设备时,避雷器受雷击过电压和过电流激发导通,将过雷电过电流导入大地,避免其危害电气设备。
本次设计选择当下主流设计采用的避雷器型号35kV侧避雷针选择型号为HY5WZ51/134,6kV侧避雷针选择型号为HY5WZ17.5/27。
总结
本文对某工业园区35 kV变电站进行初步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对该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以及负荷情况进行分析,根据负荷情况确定了该变电站主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根据各个电压等级的出线回数和负荷重要程度,并充分考虑了经济性、工程实用性、供电可靠性、运行检修灵活性以及改扩建的便利性等多方面因素确定了各电压等级的主接线方式。
在确定了主接线方式后,对各电压等级的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主要设备进行了选择,并进行了热稳定校验和动稳定校验。进行了有关的短路电流计算和避雷器的选择与计算及其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等。由于现有的非智能设备运行安全可靠,且新型的智能设备造价较高,因此,采用对传统设备加装智能控制单元,对变电站监控系统、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进行改造的方法实现一次设备智能化。
通过本次对该35 kV变电站进行初步设计,掌握了变电站初步设计的基本原则,加深了对短路计算方法的理解,明白了短路计算对设备选择和系统规划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介才. 工厂供电(第六版)[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
[2]张凤江. 建筑供配电工程(第一版)[M].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
[3]张华. 电类专业毕业设计指导(第五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4]姚春球. 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3
[5]刘天琪,邱晓燕. 电力系统分析理论(第二版)[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6]黄荣藩. 工厂供电设计与实验. 天津大学出版社[M], 2002
[7]邹有明. 现代供电技术. 中国电力出版社[M], 2008
[8]熊信银.发电厂电气部分(第四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9]赵彩虹.供配电系统(二次部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9.
[10]陈珩.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第三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11]傅知兰.电力系统电气设备选择与实用计算[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
[12]Electric Power Systems:Analysis And Control[M].Aohameld:Wiley-ieee,2004
[13]谭德亭.厂用35kV/10kV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选择[J].电气技术,2010.
[14]吴薛红.濮天伟.廖德利.防雷与接地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15]贾逸伦.古圳.35kV变电所的设计配置与优化选择[J].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2(5):95-96.
[16] 何永华,《发电厂及变电站的二次回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17] 林福昌,《高电压工程》.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18] 水利电力部西北设计院.电力工程设计手册-2[S].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
[19] 黄夫平,对现代35kV变电站系统主设计的探讨[J].广东科技,2012(3): 65-65
[20] 谭德亭,厂用35kV/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选择[J],电气技术,2010
[21]马丽丽.关于10kV及以下配电室的设计探讨[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16):97-97.
[22]吴莎莎.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设计浅析[J].大科技,2013(18):56-57.
[23]林立欣.10KV变配电房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汕头科技,1993(3):34-35.
[24]Jian W, Na H, Xu D. A10KV shunt hybrid active filter for a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C]// IEEE.IEEE,
2008:927-932.
[25]Zhou H, Yu Y H, Zhang L T,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n ferroresonance elimination measures in 10kV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bysimulation method[J]. Power System Technology, 2005, 29(22):24-34.
[26]Guo X, Du J, Qi C. Studyand application of switching operation of 10kV lines ring network in urban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C]// 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ityDistribution. IEEE, 2013:1-6.
[27]Zhi-Yao W U, Zhi-Wei H E.Development of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in 10kV Power DistributionSystem[J].Electric Machine Electric Apparatus Technologres, 2004.
[28]Qiuping H E, Han Y,Yaoxuan R, et al. Research on Grounding Scheme for ±10kV Flexible DC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J]. Guangdong ElectricPower, 2015.
[29]Hou H. Analysis andPreventive Measures of 10kV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the Electric PowerDistribution System
致谢
大学生活过的非常快,感觉就是一眨眼之间,四年的大学生活就过完了,我的大学四年也马上就要结束了,回首一看,二十四年的时光,在美丽的河南城建学院的校园里,这四年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决定着我未来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在学校这四年里有蛮多的美好回忆,也在校园里留下了自己的身影和脚步。我荣幸能够遇到不只是传授我知识,学问,还从更高境界指导我的人生目标和未来追逐的老师。对此,我要充满真诚的向我最敬爱的老师和母校表达深深的感谢和敬意!
首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何国锋,何老师从论文的选题、构思,来源于工程实践和企业的合作,构思,资料收集,供配电手册的传授,到论文文稿和CAD制图软件的教授等各个环节。何老师的耐心指导,给我了很多启发,并且给我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建议,最终我的毕业设计才得以顺利完成。何老师拥有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非常专业的知识,他的高度敬业精神和开阔的见识,从大一开始就是我学习的榜样,在授课时各个领域都能讲解的非常清楚,使我获益匪浅,可以把所有的课程知识点串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框架,并终身受用这种学习方法,对此,我向我可亲可敬的导师何老师表达最真诚的敬意和感谢!
再此,感谢我的辅导员徐娟老师,她四年来对我在学习上指导我,在生活中照顾我。徐老师拥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高效的工作效率,我从徐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对工作的态度,做人的道理,使我受益匪浅。
最后,我要感谢学校,它为我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专业的专业课学习实验室,好的宿舍住宿环境,图书馆借书、自习室学习提供便利条件。这次毕设能够顺利高效完成,离不开指导老师何老师、辅导员以及各位任课老师对我辛勤的栽培,传授我CAD制图,Visio制图的技巧,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充分的在本次毕业设计中展现出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闭所、配电箱、变电所、配电所、变电站怎么区别
35kv变电站设计—电气主接线选择(三)
变电站电气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工厂供电的设计
120bee59626e54bd56a4bd5680b34e05
某20层教育大楼供配电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