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大软院12级薛家豪 :四十万年薪——我的漫漫求职路

  >>>     

         我叫薛家豪,是南京大学软件学院12级的台湾学生,签约的是上海万革始应用软件有限公司,也是我唯一拿到offer的公司。公司是一家日本企业,给的年薪将近40万,可以说是今年应届生中薪水最高的一批。然而,这样的结果我之前连想都没敢想过。

背     景

       由于是台湾学生,即便我以比较好的成绩考进南大,但进入学校之后才发现我完全比不上其他学生。那些同学无论是记忆力还是推理能力都远超我一截,数学课完全不知道老师是怎么从A一下跳到B的,还是问了他们才知道原来有这样那样的公式。而且我也只是凭着莫名的兴趣才选的这个专业,可却对这个专业一点不了解。这令我感到万分的危机。

 

       不过我有着一颗上进的心,没有选择就此放弃,而是加倍地努力去学习,去学习这些基础。我甚至还在百度上想看看有没有类似经历的人,于是看到一篇文章就是说基础如何重要,不要盲目和人攀比;大作业要尽力去做好,在项目中学习;有时间可以参加一些比赛,为之后的简历增分;不要追求技术,因为只有基础知识不会改变……在这个专业我没有任何优势,而这几个观点让我未来学习的路有了一个盼望,让我往一个更好的方向成长。

 

       虽然因为个人原因,我的卷面成绩一直不理想,但是从开始有大作业以后,我都会以更高的标准来完成,而这也导致了组队的时候慢慢形成了以我为主的模式,虽然每次精力憔悴,但是它逐渐变成了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也带来了一些意外的效果——比如在统计这门课上,我的书面成绩不及格,但是大作业却有90多分,因此计算下来也让我成功过了这门课。

 

       随着能力的提升,我越发的自信,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人之间不再有着如此大的差距。于是大二的时候组队和商院的同学一起报名参加了“花旗杯”金融创新应用大赛,并从无到有地去思考、去构建一个不懂技术的人会使用,并且易于使用的网站。虽然最终没有获得名次,但是却也积累了许多的经验。而且这也是第一次和非专业内的同学合作,他们让我明白了很多知识以外的 “软实力”。

第 一 次 求 职

       而要说求职经历的话,还得从大三开始。

随着能力的提升,我越来越自信,所以在大三的时候就决定要投个简历试一下。一个原因是为了试胆,而另一个原因也是想看看自己究竟到了什么地步。然而当时我并不懂实习是什么,也不知道报名实习是有时间段的,所以我居然去投了应届生。

 

       由于只是为了试胆,我也没有抱什么期望,于是先选了腾讯和大众点评投递了简历,并顺利地进入了笔试阶段。当时腾讯的笔试还要我专门去一趟上海参加,但是大三还要上课就算了。而大众点评则是网上笔试,做的时候心里还蛮紧张的。几天后,接到了去面试的电话。

 

        不过面试的时候,面试官看了一眼我的年龄,并问了一下就知道我只是来试试的。所以也一开始就明确了会把我刷掉。不过倒是和他交换了QQ等我毕业之后再来应聘。然后他和我聊了一下之后,实际地走了一趟面试的流程。当实际在白纸上写代码的时候才发现有多么的困难。然后还问了一些关于算法的东西,并指出了我的一些弱项和提出了建议。在那时我意识到,很多的面试和实际我们做项目是不一样的。它更像是考试,虽然以后工作不会让你手写让你背算法,但是这却可以快速的考察和筛选一个人。

 

        面试结束之后,收到“很遗憾没有通过本次面试”的短信,心里却想着明年我一定要再去应一次聘。但是很快,我将面临一个关乎人生的重要选择。

休     学

        身为台湾人,我有着回去当兵的义务。一般来说有的会在大一入校前休学回去,或者选择毕业之后回去。前一条路我已经错过了,而走后一条路的话,我担心将无法以应届生的身份去寻找工作。所以思考再三,还是决定在大三结束之后休学一年回台湾去服这个兵役,仅仅是为了应届生这个机会。

 

        在军营里这段时间,每天做着枯燥的训练,大学三年来学的东西也一点点地忘记了,这一度让我感到恐惧。为了转移注意力避免这种焦虑,我就不断地思考已有的事物,思考未来的人生规划,思考究竟什么才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

 

        我可以说,这休学的一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让我认识到了在求职路上我该如何选择。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不希望工作把生活上的时间都占据了;而薪水也不是最首要的一项——作为IT行业的一员,起薪已经比其他专业的应届生高了。所以在之后选择公司的时候,我首先把互联网行业放到了比较靠后的位置,更加关注的是这家企业是做什么的,然后是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加班的时间

 

        我理想中的公司是一家关注于弱势群体、比较具有爱的、工作制度合理的大企业。无论是否真的有这么一家公司,但正和我做项目的时候一样,首先得定一个最好的目标。然后,我带着已经忘记了所学的东西的空脑袋,返回了学校。

求     职

       

我原本以为,找工作是在下学期才开始的时候。所以还有的是时间可以慢慢捡回忘记的知识。所以当辅导员来找我的时候我整个人脑海里一片空白——校招报名早就已经开始了?我赶紧上网查了一下,发现阿里的已经结束了,而腾讯的已经到了最后截止日期。由于休学完之后只剩下一点点java的知识了,我不得不只挑选和java相关的职位,因此在慌慌忙忙地写了简历之后,投了腾讯和美团点评(意外地正好是大三时投的那两家公司),然后在等待的同时开始进行着填鸭式的复习。

 

        两家公司的笔试都是在线笔试,和大三的时候相比题目难度提升了不少。但是当时我的心态还处于复习状态,不会的知识点还可以进行针对复习。所以当最终腾讯通知我去面试的时候心里还是很惊讶的,而且心里也产生了一点希望。毕竟是腾讯啊——虽然是互联网企业,但是它在福利和工作制度方面还是很成熟的。如果要选择互联网企业的话,它应该是我心目中的首选。

 

        于是那几天我认真的复习了算法,把常用的几个算法整理并且背了下来;还看了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复习资料,以及一下网站技术上常用的框架。在这些方面都觉得有点底气之后,我又花了一个晚上去了解腾讯的企业和文化,想给面试官一个好的印象。而且当时微信小程序刚放出消息,我还准备好问一些相关的问题。当时我甚至感觉,我已经准备得滴水不漏了。

 

        然后问题就发生了。

 

        当面试官问“你有没有写过前端”的时候,我脑海中一片空白——我的意向不是开发吗,不是搞后台的吗?结果问了才知道,原来他们的开发包括了前端。正如前面所说,前端的知识我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在做题的时候我只能勉勉强强地写出整个逻辑。所以理所当然地,我没有进入下一轮。

 

        在回去的路上我一直感觉很难受,心里开始产生了找不到工作的恐慌。我决定先休息一段时间,好好地巩固好过去落下的东西,并想想要选择哪一个城市。我是一个很爱到处跑的人,北上广深四个地方,后两个离家太近了就不考虑,而上海我又呆过一段时间,觉得繁华得有点浮躁,所以比较想选择北京。

 

        在面临了对腾讯的这一场惨败之后,我稍微休息了一段时间调整心态,然后重新写了一份简历。那个时候邮箱里每天都有招聘信息,有的心仪的公司没有心仪的职位,有的要求硕士,有的小公司看起来挺好但是办公室文化严重……即使好不容易有了心仪的岗位,却因为台湾的身份问题无法加入。那一段时间心里感觉很耗,甚至还投了华为想说找一个工作就算了……结果华为要去笔试的时候和上课时间冲突了,就又没有去成。

 

        期间还投了不少的公司,但是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参加笔试。期间还参加了科大讯飞的宣讲会。然而或许也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我在笔试完之后就没有再去关注了,一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原来我的手机早已经欠费停机了……

 

        就这样一直耗到了9月底,心里也没有抱什么期望了。就有一天,在邮件里面看到一家日企的宣讲会,它的岗位一览里面并没有写什么太高的要求,我心里就觉得或许可以试试。虽然工作地点在上海,但是溺水的人也管不了这么多了。

 

        还记得宣讲会的那天还下着雨,我纠结了很久还是去了。恰巧宣讲会上的那个HR正是个台湾人,听他介绍下来,意外地发现这家公司正好就是我之前所理想的那一类公司!公司做的是ERP软件,而不像互联网那样每天忙得要死要活;虽然不是服务于弱势群体,但是也是有着减少使用者工作量的用意。就在那天,我忽然觉得,或许前面被拒了这么多次都是为了这次。这是我继腾讯之后,迫切想要加入的第二家公司。

 

        笔试是宣讲会的时候发的题目,二选一并网上提交。结果我在上海玩的时候花了三天把两道题都做了。结果提交完之后,在回南京的动车上和同学聊,才发现我审错题了……当时整个人都有点崩溃,想着这么一个机会又失去了。然而,就在第二天我收到了HR的短信,说有的同学没有提交代码,所以将截止日期延后一天。欣喜若狂的我赶紧熬夜将代码改了一遍重新提交。之后,就带着几乎被消磨殆尽的信心等待结果了。

 

        在等待的同时,我稍微查了一下这家公司的文化。发现它的部分要求正好是我大学以来所做的,就是去做一个比要求的更好的东西,所以我对这家公司的兴趣又更进了一步。而也是到那时候,我才注意到了薪资。只是,我还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就是面试。

 

        一直以来我都挂在了面试上面,更何况这次还是英文面试就更紧张了。面试主要的难度在于要面对面写代码,而这正是我的弱项。我花了半天准备自我介绍,并在里面提到了自己过去的项目都是组长,还有当时参加的那个比赛,以“暗示”面试官我的能力和公司的要求不谋而合。虽然说有点偏“邪门歪道”,但是这是我能想到最好的补救措施了。结果在真正面试的时候,面试官果然就我的比赛进行了细致的询问,甚至缩短了后面考代码的时间。当时我的内心还是挺忐忑的,毕竟代码还是没有写出来。

 

        但就在等待的时候,那位台湾的HR来找我了,带我进房间里面稍微聊了一下,并且免去了我的面试结果,原因正是因为我提到的那些经历和公司的要求相符合。

 

        终于,我进入了最终的面试,是到上海去进行一周的实训。这个过程就是在考察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是我的强项。甚至在每天的报告中,我都给自己打了80-90%的信心指数,终于也如愿以偿地拿到了offer。

        一个明确的目标,一番追逐目标的热情,一直以来的积累,和一点点的运气,这正是我认为能拿到心仪的offer的宝贵元素。要相信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会有好的结果,永远向前,通往我们未来的道路。


SE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作者 / 薛家豪

美编 / 毛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TuGus--途加网--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一名应届生的经验:多家知名企业的面经
2020各行业校招薪资表 & 校招淘汰率曝光
9个offer,12家公司,35场面试,从微软到谷歌,应届计算机毕业生的2012求职之路(...
『100%干货』这些求职名词你一定要掌握!
毕业暴动求职季,坐拥简历四版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