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岁月可回头,我相信在鸿门宴上项羽还是不会杀刘邦


《鸿门宴》出自《史记》中的《项羽本纪》,讲述的是刘邦先于诸侯攻破咸阳,平定了关中地区,并且将函谷关闭门,惹怒了项羽,项羽率领军队攻取了函谷关,屯驻在了新丰鸿门,设宴欲杀刘邦的故事。这个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也衍生出了很多成语,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秋毫不犯、劳苦功高、约法三章等等。

    鸿门宴之后,刘邦得以喘息,随后的四年项羽和刘邦进行了大规模的楚汉战争,最后项羽兵败,在乌江自刎而死,刘邦建立汉朝。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为项羽惋惜,说如果当年在鸿门,项羽杀死了刘邦,那天下早就姓项了。有些人会较真的说,历史没有如果,也不能够重来,可是我要认真的说如果历史可以重来,我相信在鸿门宴上项羽还是不会杀刘邦。
   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军事实力

项羽拥有军队四十万,刘邦拥有军队十万,力量对比已经很明显

了。项羽的军队战斗力非常强大,刚在巨鹿打败过秦军主力王离的军队,接着降服了章邯,士气正旺,而刘邦的军队只是在蓝田和武关与秦军的非主力有过交战,战斗力存疑。项羽的军队可以说是精锐之师,对项羽很听命,而刘邦的军队则有点像杂牌军,他的军队里面不仅有项羽给他的五千人马,还有楚怀王安插在内部的曹无伤军队,他们对刘邦那可不一定全部忠心。

既然强弱对比如此分明,那么如果交战,刘邦必败无疑。这一点项羽和刘邦都清楚。手握如此大的优势,对方又主动示弱前来道歉,让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把刘邦看在眼里,杀他也没有多少快感。最后刘邦灰溜溜逃回了霸上,项羽想着他的落魄样也就不想追究了。

如果历史可以重来,有穿越回去的人告诉项羽,日后刘邦会与他抗衡并打败他,从而拥有天下,然后进一步劝说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我认为当时的项羽一定在想,自己这么强大的优势,也会输?他根本不会相信这种可能性。打个比方吧,在一局乒乓球比赛上,你曾经在10:0领先的情况下被对手翻盘。现在呢让历史重来,你现在又是10:0领先,这时有个时光倒流回来的有影响的预言家过来说,这一局你一定会输!本来你还打算尊重一下对手,打个11:0,又或是发扬下体育精神,让对方一个球后,打个11:1。可是现在的你,可能会较劲了,我就不信了,我就让一个球了,怎么了?我就要打脸你这个预言家,做给大家看!“我命由我不由天!”魔童哪吒的这句话,是时候让你喊出来了!连你自己也不会相信,在你让一个球后竟然会输。此时你的心态肯定发生了变化,接下来的比赛你又被翻盘了!历史又被重演了!

我相信鸿门宴如果再来一次,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项羽还是不会杀刘邦,而且把项羽换做绝大多数人,在当时都不会去愿意杀刘邦的。从纯军事来看,一是刘邦太弱,二是刘邦太菜。我估计项羽在之后的四年中都会这么认为,而且觉得当年鸿门宴没杀刘邦也没什么不对。事实也是这样,在垓下之战以前,刘邦基本就没打赢过项羽,一来就跑,一打就败,所以我有理由相信在鸿门时项羽的那种必胜自信。

二、 人情

1.感恩情

张良对项伯有救命之恩,所以当得知项羽要攻打刘邦时,项伯一定会想到报恩张良,而张良一定会将此事告诉刘邦。这样,刘邦去鸿门赴宴,就一定有准备。

2. 亲情

   项伯与刘邦订立了儿女婚约,是亲家了,项伯又是项羽的叔父,有血缘关系。在这刘邦的生死关头,项伯一定会为刘邦说情的,而项羽也不会对叔父无情的一点面子不给。

3.兄弟情 

项羽和刘邦结拜过兄弟,即使在利益面前无兄弟,可在世人看来,兄弟情还是有的。况且刘邦认识到自己的错,攻占了咸阳后,没有索取任何财物还军霸上,还主动承认错误,到鸿门来向项羽赔罪。俗话说,张口莫骂赔礼者,伸手不打笑脸人。我想项羽一定不会冒着不义、不仁之名,当场杀了刘邦,以他的英雄气概至少在当时杀刘邦的意念不是很强了。当得知刘邦借机已经逃回了军营,也就不想再追究了,顺其自然地接受了玉璧。

这三个人情,在当时都是无法回避的,如果让历史重来,在鸿门宴上,项羽想杀刘邦的欲望也不是很坚定的,毕竟英雄也是人,他也有七情六欲。

三、 眼光

1.战略眼光

项羽是在杀了宋义之后,威震楚国,名闻诸侯的,经过巨鹿之战,

诸侯都屈服于他。但是真正愿意臣服于他的并不是很多,诸侯的实力并没有削弱,刘邦只是楚国的一支军队,力量非常小了。项羽如果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诸侯就会心里害怕,想着脱离项羽,更坏的想法是联合起来对抗项羽,以求自保,这是项羽不想看到的。所以当时项羽不杀刘邦,一是为了稳住诸侯,二是为了拉拢刘邦强大自己的实力,等到天下安定了,项羽再去收拾这些诸侯就方便了,我想这种战略眼光,项羽会看到的。还有一点是,当时的楚怀王不想看到项羽的强大,他是希望刘邦和项羽开战的,这样可以削弱双方的实力,所以才有曹无伤的挑拨,我想当时项伯劝说项羽也一定说到这一点了,而且得到项羽的认可。

   历史证明也是如此,最先反叛项羽的不是刘邦,而是齐国的田荣,还有赵国和梁国。项羽早就料到会这样,所以他不会后悔当年在鸿门没杀刘邦的。

2.长远眼光

我这说的长远眼光不是指项羽的,而是说项羽没有,从他把秦宫烧了三个月,就可看出他目光短浅,失去了关中的民心,让天下人为之不服。这是项羽的个性使然,如果让历史再来一次,他还是会不听劝阻,把秦宫再烧一遍的,而且他一点不后悔。

最有长远眼光的人是范增,只有他看出了刘邦的野心,他对项羽说道:“沛公在山东地区的时候,贪于财色。如今入关以后,没有索取财物,没有接近妇女,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小。我派人去观望他那边的云气,总是呈现出龙虎的气象,五彩斑斓,这是天子的瑞气啊。”的确,刘邦在攻入咸阳后,与当地父老乡亲约法三章,很得民心,人们唯恐沛公不在关中做秦王。范增前面的话很有眼光,他能看到项羽所看不到的,很有独到之处。但是他最后一句话,有些瞎扯了,就如同《高祖本纪》中所说刘邦本是赤帝,在一条小道上斩杀一条白帝儿子变成的蛇一样,纯粹是用谶语来迷惑众人,抬高神化帝王的。

范增前面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刘邦刚开始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有志向,他的本性难移的,他进了秦宫,是想在里面休息的,也想左拥右抱的,可是由于樊哙和张良的劝阻,才封藏了秦国的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我看到过一个评论说的比较贴切,范增当时对项羽说:“刘邦这个人不可怕,但是在刘邦身边帮他的人比较可怕!”我觉得范增这句话说到真正的要害了,正如我前面所说的,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看到这一点,放到当今也没几个人,因为刘邦这个人就是有地痞习气,就是贪财好色,就是不会打仗。但是刘邦这个人很能听取正确的意见,所以他身边会聚集一些能帮助他的人才。没有樊哙和张良的劝阻,刘邦不会还军霸上、约法三章,没有樊哙、张良、项伯、夏侯婴、纪信,他无法在鸿门脱身,没有萧何、韩信他无法打败项羽。这些人在范增看来,就是危险分子,可是在项羽看来就是乌合之众。眼光不同,眼界就不一样,所以在鸿门宴上,得知刘邦跑了,项羽会欣然接受刘邦留下的玉璧,而范增则将玉斗弃置到地上,拔剑击破它。

不是项羽有妇人之仁,不是项羽太有贵族风范,不是项羽太年轻,不是项羽不懂人心,如果岁月可回头,如果历史可以重来,如果再来一次鸿门宴,我相信项羽还是不会杀刘邦的,历史不会改写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个鸿门宴上放走刘邦的人项伯,在刘邦得了天下后,怎样了?
刘邦为什么会封闭函谷关
新解“鸿门宴”
最无耻的开国皇帝-------刘邦(3)
高祖刘邦经典故事(八)
如果鸿门宴上杀了刘邦,谁会成为新的首领?项羽最终会胜利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