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逐利才是人之本性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於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太史公说:“我读《孟子》,每当读到梁惠王问“怎样使我国获利”时,总不免放下书本而有所感叹。说:唉,谋利真是一切祸乱的开始呀!孔子极少讲关于利的问题,其原因就是想从根本上防备这个祸乱的根源。所以他说“依据个人的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怨恨”。上自天子下至平民,好利的弊病都存在,有什么不同呢?

司马迁和孔子孟子一样,都认为天下大乱的本源是因为大家都在追名逐利。因此应该从根本上杜绝这一点,所以孟子见到梁惠王时说何必言利,而孔子则压根不跟人谈利。但易经却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见,逐利才是人的本性,而孟子孔子司马迁这些人也知道逐利才是人的本性。不过为了更高的理想,他们认为不应该只谈利,或者干脆抛弃利,不谈利,以免为利所惑,为利所害。

孔子孟子的理想是施行仁政,没有那么号远大理想的普通人该如何对待利呢?

一如真爱因难寻而珍贵,世人都在追名逐利,所以能做到淡泊名利的人才会因为难得而被人尊敬非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子解读》  孔子大学堂
看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古往今来名利观(4)
“义”与“利”,我们该选谁
孟子其人其书
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