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这首诗写于公元696年(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诗人因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其要表现的是自己壮志难酬的天地宽广却无容身之地的感慨之情。

不过忽略这个背景,其实这首诗可以有其他的解读。比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就不一定要理解为“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反而可以站在更宽广的角度,去思考作者所谓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究竟是说什么。比如说这句话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旷世才能或者家国天下的胸怀。“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除了可以不仅仅理解为“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还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宇宙时间之宽广无穷,与自身之渺小形成强烈的对比,进而得出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悟。这样一来,这首诗就从一个抒发个人壮志难酬之情,变成了一个对宇宙人生的感慨,前者是个人体现,而后者则可以上升为人类的普遍性共识,而这是一个哲学层面的问题。

这首诗也因此意境瞬间变得开阔起来,更能引发大多数读者的共鸣。就像苏东坡所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二者不过是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子昂
《庆余年》范闲殿前吟诗,为何到陈子昂这首不继续?很多人没看懂
陈子昂的这首诗,短短二十二字,却写出了寂寞的最高境界!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泪下
《壮哉唐诗》第三讲《春江花月夜》与初唐诗人的人生感悟--邱员太教育博客
古诗词赏读三十五 登幽州台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