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工会改革培训班学习体会

  城建交通农林工会  关锡元

  今年7月2-8日,我有幸到上海参加了由市总工会主办、复旦科技园进修学院承办的工会改革培训班,有几点学习体会。

  一、见识比知识更重要

  本次培训共安排了六次讲座和四次参观,主讲老师三位是复旦大学教授,两位来自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一位是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通过学习,我增长了不少见识,对经济社会变革中的新形势有了新的认识。如果不参加此次培训,可能固有的观念不会轻易改变。

  见识是什么?见识是观点、是态度,是对客观事物进行全面细致观察和科学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

  第一堂课,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马涛现身说法,以自己房屋置换的经历阐发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并提出一个问题让我们回答——是需求决定供给还是供给决定需求?按照学生时代学到的经济学知识,肯定是需求决定供给,供给反过来影响需求,但教授的观点是供给决定需求,他举了几个例子,其中一个是智能手机的发明。智能手机出现以前,手机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话和发短信,也能上网,但慢得不行,界面也不舒服,字小得不得了,上网费用也吃不消,总之是用手机上网笨死了,让人笑话死。当时有多少人说一定需要一部智能手机,用它上网浏览新闻、购物、聊天呢?恐怕不多。可就在不知不觉间,智能手机从无到有,在中国大陆几近普及了。这也让我想到共享单车的出现,尽管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越来越发达,公交、地铁、出租车,再加上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出行方便了不少,但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让老百姓挠头。可是有多少人想到共享单车的出现?就在2017年沈阳大街小巷出现至少三种共享单车,酷骑、ofo、摩拜,你看,每天上下班骑单车的人可真不少。这显然是先有了产品才有人消费。当然,从学理来讲,需求和供给的关系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教授的观点也不一定就无懈可击,但至少从鼓励创新创造这个角度出发,这个观点就很有见地,对人有明显的触动作用。

  二、工会干部也要有情怀

  复旦是中国名校,参加复旦科技园进修学院承办的培训班,参观校史馆了解复旦的前世今生很有必要。我是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踏入校史馆的,这里有我崇敬的陈望道校长,有我熟知的葛传椝、陆谷孙教授,还有我尊重的众多颇有建树的复旦毕业生。讲解员张老师声情并茂,充满感情地讲述着复旦的历史,历任校长和众多教授为复旦的发展鞠躬尽瘁,这一点深深感染了我。

  讲解员张老师反复说起“情怀”这两个字,我想情怀就是一种担当,一种责任意识,这在当下仍具有现实意义。据复旦科技园培训部主任韩凤侠女士介绍,校史馆讲解员张老师不是编制内员工,但他无比热爱这份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热情,每次讲解眼中都不时闪烁着泪光。韩女士言谈中不乏溢美之词,其本人不也是这样敬业么,由于不只我们一个培训班,还有各地的学员前来,看到她好几次风风火火,忙得连午饭也不能安静地吃一回,只以面包饮料充饥。她还说起她的丈夫也在复旦工作,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十一二点才能归家。我的心为之一震,这就是情怀,复旦人的情怀,它发端于校长和大师,又不局限于那些高端人物,它感染着一批又一批的复旦人。作为一名工会干部,当然需要情怀。热爱这份工作,倾注热情和心血,敢于担当,勇于负责,踏踏实实地耕耘,能没有收获吗?

  三、口号不能取代创新和实干

  到上港集团洋山深水港、张江开发区霍尼维尔(中国)有限公司和外高桥自贸区参观,没看到什么高大上的口号,相反看到的多是安静的工作场面,从讲解员的介绍中大体了解了上海的创新和实干。

  联想浦东干部学院郑金洲教授《领导力和执行力》一课讲到的领导者要做到“三宽”,即眼界宽、胸襟宽、思路宽,感觉到上海的发展尤其是上海浦东的发展,不像公众想像的那样,国家给了多少政策和资金,除了民间流传的小平那句“浦东是中国的浦东”,更多的还是靠上海人自己完成了这一历史创举,这当然离不开创新和实干。创新不是换汤不换药,新瓶盛旧酒。创新是敢于突破条条码框框,敢于走前人未走的路。上海市总工会在此次机构改革中取消女职工部,成立女职工委员会,就突破了全总改革中女职工部(女职工委员会办公室)机构设置的框框,这是需要胆识和魄力的。不能说上海什么都好,但比较一下工作效率,看看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高下立见。

  复旦经济学院教授朱强在讲授《国际化营商环境打造与工会新作为》一课时,反复说起东北营商环境问题,语气中不乏恨铁不成钢的意味。这让我想到有知情人士说起我市前些年清理整顿行政审批事项以“化零为整”办法减少数量,实则并未动真格儿。再举个例子,对比一下上海和我市网约车新政,明显我市偏严,门槛更高,甚至设置车辆排气量不小于1.8、价格不低于12万元。难道1.6的车跑不动,10万元的车拉不了人?真的有这个必要吗?是从方便百姓出行、解决创业就业的角度为出发点吗?组织动员一件事营造舆论环境固然重要,但根本上口号替代不了创新和实干,这对于东北振兴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自己收获多多,期待这样的培训常态化、制度化,如是则于工会工作大有裨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活]科长培训班学习体会
复旦陈果教授的讲课
学习体会
《关于不贪、不色、不媚、不装的学习体会》:
学习体会——为什么会健忘
《长沙教育工会学在复旦》专题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