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妈妈他们不和我玩”,想要良好的社交,要培养孩子的“边界感”

总有些孩子那么'没大没小',尽管父母怎么教育,孩子依旧'我行我素'。

侄女慧慧是一个活泼爱笑的孩子,并不像她姐姐那样比较敏感害羞。但这活泼似乎过了头:去到亲戚家,见到好玩的都问大人可不可以送她?如果不送会摆出十分不开心的表情。

常常与玩的熟的大人说:'哎呀!你居然这都不知道哈哈哈,我都知道。'那时候,我们有时说说慧慧不可以这么没礼貌,也只是以为孩子在家里'威风威风'就算了,没想到孩子还是幼儿园的'大姐大'。

那一天慧慧闷闷不乐地从幼儿园回来。我们问她怎么了,她说幼儿园小朋友不和她玩了。因为慧慧总是很霸道、不讲理。

那时候,我们开始意识到,慧慧在家里给人不舒服的感觉已经带到她的交集圈中,她那没有尊重别人没有礼貌待人的习惯就使得她在同学的心中形象发生了变化。而这样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帮慧慧建立起'边界感'。

无形的人际关系中需要有形的'边界感'

或许我们以为只有成人世界之间才要建立'边界感'。像《都挺好》里的苏大强用了儿媳毛巾儿媳生气的事情。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儿媳生气也是正常的,因为这样的苏大强缺乏了'边界感'。小孩子也是人,小孩子之间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和边界,彼此之间才会更愉快地相处。

  • 常常见到小孩子争着玩具'我的我的',其实就是一个'边界感'的问题。

首先,如果玩具是地上捡的,这都不是两个孩子了,并不是谁先看见就是谁的。如果孩子能意识到,不是自己的就不是自己的,两个孩子便不用互相争吵。如果就是其中一个孩子的,另外一个孩子能意识到玩具就是他的不是我的我不能抢,那两个孩子也不用互相争吵。

简单来说,培养孩子'边界感'就是要孩子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力范围,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到他人侵犯,也不会去侵犯到他人的个人空间。不要越界欺负对方也不要让别人越界'欺负'自己。

人们需要从成长早期通过和养育者的互动中建立'我——你'的边界,从而分清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在这样的意向下处理各种关系。

孩子的'边界感'需要三个维度支撑

●自我边界

自我边界具体来说就是,他能清楚地分出哪些事情是自己的,哪些事情是别人的,哪些是我要承担的责任,哪些是别人的责任,哪些是外界强塞给我而我可以不接受的。当一个人有自己清晰的社交边界时,他就不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不会被玩弄。一个人拥有自我边界意识,有助于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具备自我保护能力。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建立自我边界意识,也会为了守护自我的边界做出一定的回应。但因为思辨能力比较弱,有时孩子可能会做出错误的行为。比如为了守护自己的玩具,推开别的小朋友;这种情况就需要家长在肯定孩子边界意识的前提下,教给孩子正确的处事方式。

● 他人边界

当孩子有他人边界意识时,就会尊重和理解各种各样的游戏规则、能够更多的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也就更容易在社交过程中获得成功。如果孩子没有他人边界意识,一直在挑战别人的边界,最终只会导致他们大部分都不会受到欢迎。

'熊孩子'就是不懂得他人边界的孩子,去别人家做客随意就进了别人家房间、碰坏了别人家的东西还不主动道歉。为什么大家越不越不喜欢'熊孩子'?就是因为'熊孩子'侵犯了他人的个人空间。

● 社会规则边界

孩子需要从小明白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从小就要做一个文明公民,小到不随地扔垃圾,大到不影响公共场合秩序。

即使小孩子在自己家里怎么吵怎么闹都可以,家里人不觉得有问题,不管束孩子的行为。但是在公共场所就不行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把你家的孩子当宝贝儿。如果孩子影响到别人的正常活动,表面上碍于孩子还小不好说什么,但心里多多少少会觉得这孩子没教养。

帮助孩子画出'边界感',建立良好社交关系

  • 让孩子知道家里也有'规则'

子最熟悉待的时间最长的就是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在自己家里,更要让孩子明白亲密的家人之间也是有边界的,要互相尊重彼此的边界。

比如父母在工作的时候,孩子不能去打扰;而当孩子在玩游戏或看书时,父母也要保持安静,不吵闹,不打断;进彼此的房间之前一定要先敲门等。

国内有很多父母边界意识薄弱,有些父母甚至认为:孩子是我生的,我要他变成什么样,他就必须要照做;但这种父母也最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很多父母或许会有这种困惑:我是为了孩子好啊,可孩子就是不听话,很叛逆;甚至跟父母犟嘴,对吵,着实令父母头疼。如果父母再遇到孩子'不听话'的情况,可以反思一下,你的要求是否尊重了孩子的想法,是否超越了孩子的界限呢?

另外,孩子也要遵守家庭规则。当孩子会说话了、能跑能跳了也就是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的时候,开始不再那么听从家长的话了。这个时候,就要开始给他讲'规则'了。

要帮助孩子建立'边界'意识,不是一次两次孩子就能明显的记住,需要反复、耐心地强调和引导。每个家庭也有不同的生活状态,父母可以和孩子互相了解彼此的界限是什么,然后一起制定家规,共同遵守。

  • 用言行和交际让孩子明白社交'边界'

父母是孩子最初的效仿对象,父母与他人的相处方式也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交友方式。我们不随意评论别人的过失或对错;不过多参与别人的事情;不强迫别人做他不想做的事情,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和说话语气。

在尊重别人边界的同时,自己也要守护自己的边界,可以听从别人的建议,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自己手里。

尤其在孩子与其他小朋友或者其他人发生冲突时,我们要先了解情况再来解决问题,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孩子或者袒护孩子,这会影响孩子对'边界感'的认识。

  • 公共场合,父母做孩子最好的榜样

我们生存在有规则有约束的社会环境里,没有人可以逃脱'规则',也没有人真的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着。所以,从小让孩子懂得社会是讲规则的地方,会有助于孩子能更好地适应学校、适应社会。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想让孩子明白公共场合的'界限'在哪里,父母在孩子面前就要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规则:超市结账要自觉排队;进游乐场必须买票;公共场合要遵守'先来后到'的规则······

'边界感'在无形中可以帮助孩子获得不错的人际关系。孩子不懂得什么是边界感,但是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建立'边界感'。只有父母及时引导孩子的行为和举止,并在孩子面前做好示范,孩子才能逐渐建立'边界意识',养成良好的待人处事态度,在遵从自己内心的同时,拥有不错的人际关系。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不懂分享?是你不懂孩子吧!
幼儿园也有社交规则,想让宝宝有好人缘,父母要重视社交能力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律”
过分!女童就餐区就地大便,爸妈别再以“孩子还小”当借口了
“妈妈,放假了,我能玩一下手机吗?”当孩子这样问,你的回答至关重要
心理咨询师告诉你:树立孩子的“边界意识”比你想象中的更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