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血性,不娘娘腔”,不只是方法,更是态度——戴士和最新风景写生(附步骤图)

来源   写生啦

士和

DA ISHIHE


2019太行山写生作品

写生步骤

写生步骤

写生步骤

写生步骤

写生步骤

写生步骤

写生步骤

写生步骤

写生步骤

太行山写生作品  2019年

太行山写生作品  2019年

太行山写生作品  2019年

画如其人——戴士和

文|王琨

老话题还要说,因为现实中还是被许多人忽略了,了解画家其人对理解作品的内涵是有帮助的。

戴士和先生近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反响热烈,并搞了一个很规范的学术研讨会,大家轮流发言肯定了戴老师在写意、色彩、造型诸多方面的成果,论点明确,有理有据非常成功。我靠后发言,想到的问题别人都已说透,大家谈论画多,谈人不多,我正好补充说说戴老师其人及人与画的关系。大概发言如下:戴老师通中西文化、爱古今艺术,修养全面,能画、能写、能说,成就很大不用多说作品、著作摆在那儿。我想说我了解戴老师的另一面: 戴老师随身常带着一个秘密武器:一个小本,随时勾画感兴趣的东西,并有文字附记,说戴老师好学不恰当,他对许多别人不注意的东西他都有兴趣,体现出了他对生活的敏感和激情,一般来说具有丰富知识储备、宽广的视野才会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才会看到别人没发现的东西,这一特征体现在戴老师的作品中有充分的展示,一些普通的桌椅板凳、路边的变压器,一般人觉得平凡不上画的普通人物,甚至垃圾,在戴老师笔下都能出彩。

戴士和先生在广东 2016年

戴老师嘴厉害,夸人损人都到位,夸人保你甜蜜蜜,很受用,说到你心坎上,损人保你心悦诚服让你叫绝或会心一笑,戴老师会看人,看到心里。所以他会画人,画到心里。看他笔下的肖像 : 善良的人、伟大的人、滑稽的人、劳苦的人、可憎的人、可悲的人、好玩的人都有。不仅人物丰富多彩,就是风景也有美丽的风光,残破的老船、污染的河流、繁荣的新街、村口的垃圾,每幅作品都述说他的感受和态度。

戴士和先生在旅顺海边写生现场 2014年

戴老师爱唱歌,歌厅也常去。有时一边画一边哼着小曲儿,悠然自得,边画边聊天、找乐也是常事;一脸严肃全神贯注也正常不过了,总之,戴老师随性,特定的环境特定的状态,不一样的对象不一样的手法,随心所欲,不拘一格。

生活中的戴老师随缘,学术上一本正经,绝不含糊,坚持着对艺术的虔诚之心,不怕得罪人,敢说敢干,即使不被理解也敢于坚持,知难而进,不做老好人。

戴老师是既简单又复杂的人,既保有童心又深谋远虑,既平和谦逊又锋芒毕露。

戴老师粉丝多,男女老少通吃,说明戴老师身上的魅力,只有学问没有情商不能得天下,只有情商没有学问也难受爱戴,戴老师有学问有情商大家喜欢也就不足为奇了。

《画室窗下》九联画 

180cm × 900cm 布面油画 2017年

学画 ● 听话

——戴士和

1

学画,是学习操作,学会一套动作、行为。记得学画时特别喜欢看人家怎么画,看到先生作画就会连同细节一并记下来摹仿:调色板挤颜料的顺序,下笔从哪块颜料入手,连擦笔纸撕多大、放在哪都学。记得老师说,擦笔纸撕这么小,刚好擦一笔就扔,不用看不用再折叠,所以思路不断。这既是做法也是想法,是行为,也是专心的道理。画肖像了,老师教程序先后,必须先画背景大块的衬布,依据背景再画服装,最后才是画人的脸、手。这教的是操作程序,是行为,也是整体感的道理。有机会看到人家画抽象画了,目睹他在画面上反复折腾,贴上去撕下来,喷上去刮下来,刚才还是满幅血红转眼间灰飞烟灭归于死寂,看那过程才知道气韵是如何才能生动起来。有趣的是,那过程中的每一瞬间如果停下来不再改动,在我当时看来,是已经很不错了,很精彩了。但是被作者血淋淋地毁了,像是纵火,像是铁了心肠做一场灾祸,把它活生生毁了,重新开始后竟像是另一幅画。这个过程也像我更年轻时候看一位著名艺术家画肖像,画面角落里有棵槐树,为此收集了好几幅速写,画树的不同样子。那是一个下午,我站在旁边看他画了又改,几个小时改了又刮,在我当时看来,本来已经很精彩了,很完成了,改掉它实在是万分可惜!

画画这个行为,老师们的演示正是有魅力的教学。在实践行为里,在具体的操作里,可以有效地领悟到学画整体的基础和精神追求的无穷高度。

瑶王父子

80cm × 70cm 布面油画 2013年

2

美术的教学究竟应该教共性还是应该教个性?这个问题在教学的研讨里常会提出。但它其实是一个“假问题”。因为共性事实上无法脱离个性而分体存在。没有什么东西是“共性”而且单独存在着。不单独存在,也就没有办法在操作上拿来单教。

艺术力的“假问题”不少,比如:创作的时候究竟应该从内容出发?还是从形式出发?先搞内容再搞形式?还是先搞形式再搞内容?
  “假问题”害人不浅。

事实上共性个性永远是同一个事物的两面。如果指责别人片面,只教个性,那就是因为自己说不出别人的共性所在。如果自己发誓只教共性,那往往是把自己的局限性当成了天经地义。
  有没有个性并不是好坏的标准。差的画也有个性——差的个性而已。好的画家不拿个性作标榜,也不拿共性当招牌。学画,总是在动手过程里学,学操作是主要的途径。在动作和行为当中,学到的不只是动手不只是操作,更不只是个性或者共性,而是包含着以上所有东西的活生生的整体。“一段昆仑山”,山上有草有木,有土有石,有豺狼虎豹,也有妖怪神明,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活生生的整体!
  看老师怎么画,跟着模仿,在动手的过程中体悟道理,这是学画的主要的基本的方式。过程中老师所演示所操作的画法,只能是他本人的画法,不可能是通用的万能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共性画法。
  共性的东西有没有呢?通常都相信有,但如果有,也在人们的想象中,在理论假设中,而并不是任何一种实际操作。

青岛市观象路旧巷

90cm × 120cm 布面油画  2012年

3

思维想象里面的东西怎么表述出来呢?有两种尝试。一种是用逻辑的语言;另一种是用诗的语言,形象比喻的语言。学画时,总会听到一些有趣的说法,伴随着动手也动心想想其中的奥妙何在。比如说到色彩的时候讲究“响亮”,那明明是说声音的形容词,但是颜色的响亮也指示着某种确切的意象。感觉很难言说。谈到饮茶的感觉时,说这茶比那茶“文雅”,那茶比这茶要“厚”,用的也不是味道的形容词。写毛笔字,说是那字一定得“立”起来,不能一个个“瘫”在纸上“睡着”。画面上的形,不应该是“空”的;别“油”也别太“甜”;别那么“假惺惺的”。这颜色好,“有血性”,不那么“假斯文的酱油”。“甜俗邪赖”不好,云云。
  画家在画面上传达感受,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再让他用文字描述一遍?如果文字可以描述何必绘画?但是教学需要些启发。记得当年学色彩时听说,“那好看的颜色应该像是浓肉汤一样,不能清汤寡水的”,就很在心里体会了一段,发现这个讲法确实不错,相比之下逻辑清晰的语言概念“饱和度”“纯度”之类并不能说出其中的意味。浓,而且厚,不是“纯度高低”可以说清楚。

《黑河湖畔下午》

布面油画  60cm×80cm  2014年

4

学画的时候,这些比喻的语言是真正有效的语言,启发人开窍。一面动手画,一面想着那“浓郁的肉汤”,有滋有味。
  这有效的语言无法编入“教案”,因此正规教学的管理者们几乎无视其存在,甚至贬之为“不科学”。而充斥在“教案”、“教材”里的科学语言,却大多是人云亦云的连篇空话。形象比喻的语言,是画家们为了教学做出的天才创造,是艺术教学的有效工具,是历代画家们不断积累的财富, 与实践等操作环节一并构成艺术教学的主要方式,实现着历史上绘画艺术的有效传承。

《遵义旧址》

布面油画  120cm×120cm  2009年

 5

重视动手实践当中的模仿。

体会那些形象比喻的语言。
  这是学画的最基本的两招儿。别轻视它们,抓住这两招,就有希望得到“真经”。舍此,无论什么体系,什么知识,什么个性、共性,什么观念,什么主观客观,全都会空洞乏味。在实践动手和形象的语言当中,特别宝贵之处,在于它们都总是包含着一种心境和态度的指引,这是学画之初最根本的东西。柳公权回答如何练习书法的问题时说“心正则笔正”。答的不是方法,但是包含了方法,比方法更根本。“有血性,不娘娘腔”,也不只是方法,更是态度。品画也是品人——人的气度。 

《西山雨后》

布面油画  60cm×80cm  2013年

《老公安》

布面油画  100cm×60cm  2014年

《大连渔民》

布面油画  100cm×120cm  2014年

《开平潭江水》

布面油画  100cm×60cm  2014年

《湘西雨季》

布面油画  100cm×80cm  2016年

《湛江渔村》

布面油画  80cm×100cm  2013年

《司徒亮先生》

布面油画  100cm×60cm  2014年

《起风了》

布面油画 80cm×100cm  2013年

《音乐课》

布面油画  100cm×120cm  2014年

广西红瑶寨

50cm × 40cm   布面油画   2001年

广州的同行黄广怡、曹亚敏

布面油画   110cm x 100cm   2014年

旅顺 柏岚子岸边

布面油画  100cm x 110cm  2014年

湛江江洪的两位老渔夫 

100cm × 100cm 布面油画 2013年

母与子 

30.5cm x 30.5cm  布面油画 1985年

开平冬至 

110cm × 100cm  布面油画 2014年

业余画家

60cm x 60cm 布面油画  2011年

赤坎街头

60cm x 100cm  布面油画  2014年

太原蒙山大佛

布面油画 2009

香港大学

120×120 布面油画 2011


芥子园 

国画界丹青圣手的摇篮

《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300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

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从《芥子园画谱》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称《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之良师,一点也不过分。

齐白石把《芥子园画谱》当做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的回忆自述说,借来的书,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

齐白石

《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300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然而,300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

徐冰2010年完成的《芥子园山水卷》的灵感,

就是来自于这本古老的教科书。

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

《芥子园画谱》就是符号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都是规定好的。

所以,艺术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样记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组合描绘世界万物。

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

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谱》是集中了中国人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                                                                                           

在康熙年间,《芥子园画传》原版初集就已稀贵如金了,常人难睹其真容。清末时,芥予园旧版已毁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芥子园画传》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发现。

山水卷画论部分《画学浅说》首页,

字大行稀,绝对不用担心看成近视眼。

书中较为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及绘画、品画的基本技艺。绘画基本技巧介绍科学合理,浅显明了,使初学者易领会、易临摹。

画谱内容丰富,荟萃中国历代著名画家模仿作品,为中国画初学者最宝贵之画谱宝库。故此画谱问世三百多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

对此传世珍宝,我们竭尽全力,重新编辑出版了这本《芥子园画谱》线装彩页版,希图将其精髓尽现于您眼前。

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

《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

芥子虽小,可纳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是一套世间少有珍藏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零基础学者的入门教科书。不管是拿来欣赏,还是作为绘画入门的书本,大家都应该看看这套书。

《芥子园画谱》手工仿古线装彩页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生课 | 太行山上:戴士和2022最新写生欣赏(附太行山写生步骤)
张京生风景写生作品选
2022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师生作品展!实不相瞒,很广美!
【写生啦】当代艺术家丨风景作品中山的表现
丁冲油画写生作品展
【写生啦】山河之色——当代油画家风景作品合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