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为何独领风骚,成为斯坦福、芝大、哥大都青睐的全奖博士!

C同学

录取: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

化学全奖PhD 

背景:国内985/211 化学系

成绩:GPA 4.6+、TOEFL 105+、GRE 330+

三维成绩的准备

大一刚入学的时候,我参加了学院的新老生交流会,会上一位准备出国的学长向我们介绍了出国的原因、优势以及相关的内容,加上自己一开始就对化学以及相关的应用问题很有兴趣,我从大一开始定下了出国读PhD目标。

关于各个方面的准备,我觉得应该趁早准备,事实上我从大一的暑假就开始准备语言考试(托福)。我在大二上一战考到了101分,用于后面的交换项目。但由于博士项目口语的限制(大多需要22或23以上),我考了很多次,才在申请季的九月拿到了一个理想的托福分数,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口语的能力和一个人成长的教育环境密切相关,这些都是需要尽早准备的。

在交换期间,我也利用语言环境,在空闲时间和同学和美国的组员进行交流,来培养自己的口语能力。至于GRE,我在大二暑假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将所有词汇过了三遍,11月的考试就获得了理想的成绩。

至于GPA,我认为用准备一个词去形容GPA可能不太合适,因为学习是个自然的过程,不应该刻意的准备。参考经典教材,反复阅读。每阅读一遍教材,你都会发现你对书本上知识有了一种不一样的见解,从表面的知识到背后的逻辑的体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科研的重要性

从大二上起,我加入了本校老师的课题组进行科研训练。由于一些客观的原因,我从大二开始就开展了一项独立的课题。毫无疑问,在科研训练的初期,一个人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查找问题是很困难的,在组里几个师兄的帮助下,我逐渐熬过了开始一段难过的日子,然后逐渐尝到了自己主导实验,摸索探究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我掌握了基本的科研软件和相关的实验技能,也明白了科研的关键不仅仅在于体系的设计,更在于发现问题后自己从哪些角度切入,去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在实验室里,我也开始接触到除了我自己课题之外,许多材料科学领域的其他方向。对于这些方向的基本认识,对于后面的选择方向和导师也带来了巨大的益处。

之后,我在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分校也找到了相关的导师进行科研训练。我的课题其实是别人甩下的锅,之前组里的两个博士生都没有能顺利开展。我过去之后就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凭着一年多积累的经验,我顺利地解决了问题,并在一次合作者的会议上进行了汇报,也因此拿到了这位老师强力的推荐信,我也认为这是我申请的关键。

申请过程

大三暑假我和天道签约。在天道咨询老师的帮助下,我确定了我申请的学校。同时,他们也帮我筛选兴趣方向相近的导师,也让我发现了之前自己没有关注过的“宝藏”导师,利用这个机会我又逛了一遍美国各个大学化学系、材料学系的主页。 还一个感谢天道的地方就是他们对我文书和简历的润色,对我套磁信的结构、语言进行了修改。通过简历和文书,我对我之前做的科研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回顾,让我的简历和文书变得更加professional。

我平时其实算是一个不善包装和表达的人,但文书老师的悉心指导让我能够在“表达”一关上不吃亏。在忙碌的申请季,能够对繁多的项目一个不落的上交完各个材料,天道给予我的指导是功不可没的。

申请心得分享

其实在没有拿到斯坦福offer之前,自己还曾有过gap的打算,因为一月份自己手上有一个成形的一作课题,这个课题将在四五月份投稿。因此,那时候的我的导师和我希望通过一篇不错的一作,在来年的申请中收获重量级的offer。但经历了这些之后,我觉得申请切忌的就是执念。一是申请本身带有很多运气的成分。第二,对于真正想做科学研究的学生应该明白,科学起源于世界上的一切地方,因此一个好的方向和导师可能才是未来发展的关键。但平时还是应该全力以赴的努力,只有这样,才会锻炼出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感觉。

【本周内容推荐】

金工金数专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掌握这些,你也可以去硅谷的核心
这十年,我与DIY留学申请的纠结 | 留学圈
UC头条:4年内3次择校: 中国男孩从四川小城走到斯坦福
菲妈点评|前招生官答学生问(二)
你是怎样申请到 PhD 的呢?
硕博混申!从南科大出发,拿下MIT/哥大/剑桥等8枚顶级offer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