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段传奇人生:NOI金牌,28岁任教斯坦福的清华学神吴佳俊

摘要“清华学神”、姚班校友、MIT博士生吴佳俊去年八月份宣布,他将于2020年加入斯坦福大学担任计算机科学助理教授。出生于1992年,吴佳俊已经在计算机视觉、机器人领域的顶会、顶刊发表59篇论文,“天才+努力”造就了这位学术新星。

吴佳俊在Twitter上说:“很高兴告诉大家,我将于2020年加入斯坦福大学担任计算机科学助理教授!感谢一路上帮助我的每一个人。期待接下来与斯坦福AI实验室、斯坦福视觉学习实验室以及斯坦福以人为本AI研究院激动人心的研究合作!”

吴佳俊本人更是颇具传奇色彩。

吴佳俊

带领大家学习信息学 寝室中有三人考上清华

1992 年出生的吴佳俊高中就读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二中。 高中开始,从小对数学和信息学感兴趣的他加入了校内的信息学竞赛小组。2007 年,高一的吴佳俊参加了当年的 NOIP ,并拿到提高组一等奖(350 分)的好成绩。 次年,高中二年级的他再次参赛,再度获得一等奖(330分),并以上海市第七名的成绩进入 NOI(全国比赛)。

在 NOI 2009 中,高二的吴佳俊以第六名的成绩获得金牌(528 分),获得清华大学保送。

和吴佳俊一起经历过高中竞赛的蒋林浩时常回忆起他们的“战友”岁月:“当时我们学校专门指导信息学竞赛的老师离职了,新换的老师还不熟悉,大家几乎只能自学。佳俊就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学习、经常请高年级同学做指导,发起‘互相出题和讲解’的活动。最后我们寝室四个人三个都考来了清华。”

没有异于常人的学习方法

2010年9月,年仅18岁的吴佳俊通过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保送至清华大学。

和吴佳俊一起经历过高中竞赛的蒋林浩时常回忆起他们的“战友”岁月:“当时我们学校专门指导信息学竞赛的老师离职了,新换的老师还不熟悉,大家几乎只能自学。佳俊就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学习、经常请高年级同学做指导,发起‘互相出题和讲解’的活动。最后我们寝室四个人三个都考来了清华。”

入校后,校内二次招生选拔使成绩优异的他进入了有着中国计算机人才“摇篮”之称的清华计算机科学实验班。

在清华园,这个班级还有一个亲切的称呼——“姚班”,它由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计算机科学最高奖“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创办。然而,在这个通过层层筛选汇集的30余人的精英班级里,吴佳俊的开始并不顺利:“大一上学期的几门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一些基础课程如《计算机入门》等比较复杂,学起来有点吃力。”

吴佳俊又重拾起高中的学习方法,经常找班里的同学一起琢磨课业上的难题。“那时他经常忙到很晚,除了学习,还要花几个小时处理社团的事,有时候我们都睡了,他才回到宿舍。第二天起来,他已经离开了,几乎是‘晚二朝七’的节奏。”吴佳俊的室友杜超总会忍不住琢磨:“你究竟是如何在尽量少的睡眠下又保证不困的呢?”吴佳俊笑着回答:“人一天睡5个小时就够了,多了就是浪费时间。”

“其实,我也没有异于常人的学习方法,可能就是比要求的多做一点点,可选的作业和项目,就尽量都去完成;提供的参考书目,尽量都去读。如果有可能的话,就再多读几本。”在吴佳俊看来,课业学习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具体的知识点,更在于培养思维能力以及在科研工作中的运用。

他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是清华交叉信息研究院姚班2010级(计科00)学生。

吴佳俊在本科期间连续三年学分绩全年级第一,曾全票通过获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蒋南翔奖学金、姚奖学金一等奖等荣誉。

学术方面,吴佳俊本科即有多篇论文发表于世界顶级会议与期刊,包括3篇CVPR,一篇JAMIA等,以至于姚期智称赞他“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媲美博士生”。

2013清华特奖答辩时,吴佳俊亮眼的成绩单曝光,他也因此被广大网友称为“清华学神”。

进入MIT后,吴佳俊开启了科研的“开挂模式”,17年2篇CVPR篇、2篇ICCV、4篇NeurIPS,18年2篇CVPR、3篇ECCV、2篇IROS、5篇NeurIPS,19到目前为止1篇TPAMI、1篇ICML、3篇ICRA、8篇ICLR……各大AI顶会如同他的“后花园”,发论文看似很简单。

但“天才+努力”才是吴佳俊取得如此成绩的原因,在谈及大家觉得他发论文总是特别容易时,吴佳俊曾说:“我也有很多文章被拒的时候,退回来反复做改动才发出去,只是大家不知道罢了。”

在MIT开挂:痴心机器感知、3D视觉和机器人研究

吴佳俊目前在MIT读博,师从Bill Freeman和 Josh Tenenbaum教授。

在个人主页上,吴佳俊写道,他研究机器感知、推理以及机器与物理世界的互动,并从人类认知中获得灵感。

他的研究兴趣包括:

物理场景理解

机器人操纵的动力学模型

视觉推理

生成视觉模型

多模态感知

在学术方面,吴佳俊十分高产。Google scholar上显示他已发表59篇论文,总被引2444次,h指数21。

这是他近期的一些学术活动和成果:

在CVPR 2019年联合组织了Vision Meets Cognition workshop和Sight and Sound workshop,并在3D Scene Generation、3D-WiDGET workshop和 3D Scene Understanding workshop做特邀演讲。

neuro-symbolic concept learner论文入选ICLR 2019 oral。

“学会从看不见的类重建形状”论文入选NeurIPS 2018 oral。

“让机器人学会玩叠叠乐”研究在Science Robotics发表

“将物理模拟器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论文获得IROS认知机器人的最佳论文奖。

参与组织了NeurIPS’18物理世界建模研讨会和RSS'18的模仿与因果关系研讨会。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看出吴佳俊对3D视觉、视觉与认知结合的研究十分感兴趣。

比如,在2018年的一篇论文《MoSculp:形状和时间的交互式可视化》中,吴佳俊和合作伙伴创建了一个名为 MoSculp 的 AI 系统,只需视频输入,利用 AI 检测人体 2D 图像并恢复成 3D 模型,就能创造出超现实主义的 3D 运动雕塑。

利用AI创作 3D 运动雕塑

他们表示,这一技术可以用来为想要提高技能的运动员提供详细的运动研究。

再如,今年2月发表在《Science Robotics》杂志上的论文“See, feel, act: Hierarchical learning for complex manipulation skills with multisensory fusion”中,吴佳俊等人展示了一个会玩叠叠乐的机器人:

他们表示,这个机器人展示了一些之前的机器人系统无法做到的能力:快速学习开展任务的最佳方式,利用的不只是视觉线索,还有触觉和物理交互。

姚班学神:“我只是比要求的多做一点”

和多位姚班学子一样,吴佳俊是通过全国信息学奥赛保送进入清华的。

2010年9月,18岁的吴佳俊由于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一等奖保送至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并在校内二次招生考试中被选入“姚班”—— 即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

姚班高手如云,在学习方面,吴佳俊总是精益求精。除了计算机专业外,他还修读经济学双学位,同时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时间活动。

“我相信良好的课业成绩是科研工作的基础,更是学习态度的体现,完成课程要求所需要的踏实、认真的品质也是科研工作的根本。” 吴佳俊在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答辩会中这样说。

而他近乎完美的成绩也证明他的确是这么做的:大学三年保持全年级学分绩第一,分别为 94.0、96.6 和 98.0 分;经济学双学位平均成绩为 95 分;大三下学期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交换期间,所有科目的等级均为 A。

吴佳俊在清华特奖答辩中

对此,吴佳俊则表示:“我只是比老师要求的多做一点,可选的作业和项目,都尽量去完成;提供的参考书目,尽量都去读,如果有可能的话,就再多读几本。”

他表示自己选修经济学双学位的理由也是一样:“一来是觉得多学一点没坏处,二来是因为对交叉学科比较感兴趣。”

大二时,他进入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实习,正式叩开了科研的大门。

最初,他的研究方向是自然语言处理,与MSRA的研究员合作,他参与的 “病历共指消解系统” 在由 MIT 举办的集成生物学及内部信息挑战赛(I2b2 Challenge)上取得第一,参与撰写的 2 篇论文也先后发表,其中一篇发表在医学信息学领域排名第一的期刊《美国医学信息学会刊》(JAMIA)上。

也正是在 MSRA,吴佳俊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的屠卓文教授结识,决定将研究方向定为计算机视觉。在导师的指点和他自身刻苦的钻研下,吴佳俊本科期间已经陆续在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 CVPR上发表了 1 篇第一作者论文、2 篇第二作者论文。

吴佳俊在本科期间发表的论文

2014年,《光明日报》采访吴佳俊,谈到未来时,他说:“我想把做学问当成一生的理想。”

当时,22岁的他说:“有机会的话,想进国际上最好的学术圈子。”

被问及 “做中国计算机科学事业的眼睛,为每个人提供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的理想时,吴佳俊表达了理性的认识:“这是我的理想,但是路还很长,还要读很多年书呢”。

即将加入斯坦福大学继续进行AI的研究,吴佳俊正一步一步地走近理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华姚班90后学霸、MIT博士吴佳俊即将加入斯坦福任助理教授
清华学神吴佳俊,本科达到博士生水平,没毕业就审核专家教授论文
人工智能发展月报(2022年6月)
旷视6号员工范浩强,高二实习,25岁当总监
半国英才聚清华,清华半英在姚班,顶尖人才最终都流向何处?
OpenAI新生成模型开源炸场!比Diffusion更快更强,清华校友宋飏一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