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儒家的养生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曲阜人。他以仁义礼乐构成儒家思想。他主张:立身以家为主,孝为仁之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毁伤了身体就是不孝。孔子不食腐烂的食物,喜欢射箭,是个善于养生的人。

颜回是孔子的学生,很受孔子的赏识。他的「坐忘」,构成了儒家修养的高层次,对以后的「静功」形成有一定影响。

《庄子.内篇.大宗师》载有颜回与孔子的对话,是后世称儒家善养生的依据。如:颜回曰:「回忘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 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 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 乎?立也请从而后也。」

这段意思是颜回对孔子说:「我有了进步了。」孔子说:「你说的进步是什么呢?」颜回说:「我忘掉仁义了。」孔子说:「这就不错了,然而还没有达到最高的境 界。」过了几天,颜回又一次见到了孔子,说:「我有了进步了。」孔子说:「你说的进步是什么呢?」颜回说:「我忘掉礼乐了。」孔子说:「这就不错了,然而 还没有达到最高的境界。」过了几天,颜回再一次见到孔子,说:「我坐忘了。」孔子吃惊地说:「什么叫做坐忘呢?」颜回说:「废弃肢体,丢掉聪明,离开身躯,抛弃智慧,和大道混同相通,这就叫做坐忘。」孔子说:「混同于大道就没有私好,随自然的变化而变化,就不会拘执常理,你的确是贤人啊﹗我只好跟在你的后面,步你的后尘了。」

这部分内容被认为是儒家修身养性的巅峰之作,也是儒家练静功的创始之举。

继孔子之后的大儒便是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主张仁义,反对暴政,认为统治阶级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提倡仁政,使「黎民不饥 不寒。」教人注重存心养性,深造自得。他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指出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孟子.公孙丑上》)。他说气浩 大无边,强大无比,应该以顺其自然的办法去养(自己的)气才是无害的。他还把养生引申出广义的概念,如:「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孟子虽然强调生命的可贵,也主张养生,但是他认为更重要的是「义」(更多数人的生存;或为多数人更好地生 存),他强调了义的价值高于生命,具有广义的养生学意义。

孔子、颜回、孟子等人由坐忘养气等说法,构成儒家养生的基础理论。早期的儒家养生思想,论述简单,派垒清楚,与战国时邹衍和汉董仲舒将五行阴阳学说附会儒家经义使儒道混杂的思想,成鲜明的对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庄子《内篇之大宗师》6.13
从京山走出的战国大儒一一陈良
圣人仲尼创立儒学,孔子影响华夏二千多年,构成中国封建文化主体
庄子讲的坐忘修心的方法,坐忘是忘记什么?*
颜回坐忘是个怎样的故事?
“聪明” 是最坏的东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