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毽舞飞扬

杨柳青,放空钟。杨柳活,抽陀罗。杨柳发,打尜尜。杨柳死,踢毽子。”“杨柳抽青复陨黄,儿童镇日聚如狂。空钟放罢寒冬近,又见围喧踢毽场。两首儿歌都说踢毽子是一项最常见的体育娱乐活动,,可现在的孩子竟然不会踢毽子,太可悲了,利用周四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教给孩子该多好啊!

旧时,几乎家家有毽,人人会踢。一到新年,人们结伴成群,上街踢毽,一时彩蝶纷飞,似闻春讯。踢毽子,又叫"打鸡"。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唐宋时,踢毽子更加风行,技巧也更高超踢毽子既有趣,1935年,旧中国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上,曾把踢毽子列为国术比赛项目。踢毽子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体育游戏,被人们誉为生命的蝴蝶。在古代,它是所谓杂伎杂戏博戏百戏的一种。据说清朝光绪年间,承德有一个百岁老进士,能踢出喜鹊登枝、金龙探爪、狮子滚绣球等一百零八种花式。少林寺僧也曾把踢毽子作为一项练武的辅助功。

踢毽子以下肢肌肉的协调运动为主,功夫在脚上。锛、磕、拐、盘,转身稳步,起跳骗腿,前合后仰,在他人看来,就像欣赏跳舞。至于花毽儿的一些高难度动作,像雾里看花苏秦背剑倒挂紫金冠外磕还龙朝天一炷香等等,头顶、后背、脚跟、脚面等部位,毽子上滚下翻,滴溜儿乱转。

踢毽子还可以防治亚健康状态。踢毽子要求人的思想高度集中。瞬间完成踢的动作,技术到位,动作准确,毽子才能遂心着意。大脑皮层势必建立起新的兴奋灶,转移思维,换换脑子。对于调节高级神经活动、化解心理压力十分有益。毽子虽小,娱乐和艺术等功能俱全,魅力十足。心到、眼到、脚到;反应要灵敏,动作要迅速,相互配合要心领神会。

踢毽子能够锻炼下肢、腰腹部,提高下肢柔韧性,增强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平衡能力。青少年在课间踢踢毽子,有助于消除大脑疲劳,精神饱满地继续下节课的学习。对有一定活动能力的中老年人来说,踢毽子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增强神经与肌肉的联系,是很好的健身方法。

(文章转载时略有删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踢毽子腿不衰
踢毽子减肥法健身又瘦身
踢毽子看似是下肢的动作,却对颈椎形成了一定的保护|健康之路
【运动】一套瘦腹操,教你轻松减掉小肚腩!绝了!
踢毽子也可降血糖[糖尿病知识]
脚上的“飞燕”——花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