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二) 四气调神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2 

四气调神

 1 

讲解:陈远国

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研习《黄帝内经》。

我们上堂课探讨了四季是天地之气共同作用形成的。有了这个基本的概念后,再对四气进行研习就容易理解了。

我们先看下原文: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下面我们看春夏秋冬四季的天地之气的变化:

春三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夏三月,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秋三月,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冬三月,水冰地坼,勿扰乎阳。

春三月,天地俱生,即为“天生生气,地生春”,天地之木气均旺盛起来,故鼓动万物开始生长荣发,体现一派勃勃生机;

夏三月,天地气交,即为“天生长气,地生夏”,天地之火气均旺盛起来,此时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天地之气交通最为频繁,故曰天地气交,万物因火气鼓动而进一步茁壮繁盛;

秋三月,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即为“天生收气,地生秋”,天地之金气旺盛起来了,天气以急,金气肃杀劲急,地气以明,因地气之金气收容的力量,使得秋季天地之间原本弥漫的水汽(因阳气之蒸腾而产生)都收容凝结(所以秋季早晨会有露水),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减少,空气体现干燥的特性,也使得天高气爽,天地间能见度高,故地气以明;

冬三月,水冰地坼,勿扰乎阳,即“天生藏气,地生冬”,天地之水气旺盛起来了,水气旺盛,阳气闭藏到地球内部,寒气旺盛,故水冰地坼,阳气已闭藏到地球内部,故勿扰乎阳。

如果简述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气化规律,即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既是自然万物体现的变化规律,也是一年四季气化的规律,严格来讲,万物是在四季的气化规律主导下完成了生长收藏的四季变化。一年四季生长收藏也是阳气变化的过程。春夏阳气逐渐开发壮大,秋冬阳气逐渐收容潜藏。

一年四季的气化,互为前因,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春三月,此谓发陈,春季之生气是从秋冬天地收藏之气而来,故为发陈;夏三月,此谓蕃秀,夏季之长气是春季之生气荣发而来,故为蕃秀,万物繁盛秀丽;秋三月,此谓容平,秋三月之收气,则是春夏天地生长之气收容平定,故为容平;冬三月,此谓闭藏,冬季将秋季收容的天地生长之气进一步蛰藏关闭,使之不外泄,故为闭藏。

四季的气化,也同样适用于人体。春季应肝,夏季应心,冬季应肺,冬季应肾。春季自然界发陈,人体肾中闭藏的元气(含五藏六腑的精华)也开始由肝启动生发;夏季自然界蕃秀,人体心藏火气旺盛,进一步将元气散布全身;秋季自然界容平,人体的元气也在肺藏的作用的下开始内收,冬季自然界闭藏,人体的元气也在肾藏的作用下闭藏到身体内部。

那么,四季的气化及物化清楚了,人如何调整身心以适应四季变化呢?

先看一下四季适应天时之作息。

春三月,夜卧早起;夏三月,夜卧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春季夏季阳气升发,故人也可晚点睡,早点起,秋季阳气回收,故人也需早点睡,也可早点起,鸡日落则栖,稍有蒙蒙日光时就开始活动了,秋季天蒙蒙要亮的时候即可起床;冬季阳气闭藏,寒气重,故人需早点睡晚点起,等太阳出来再起床。

关于何时为早睡,何时是夜卧,我们看中国文化,将戌时(晚上七点到九点)称为黄昏,亥时(晚上九点到十一点)称为人定,也就是说黄昏之后人就该停止活动,需要“入定”去了。所以春夏睡眠时间稍微晚一点,也不要晚于晚上十点,秋冬早一点,九点左右适宜。

现在由于生活节奏的不同,一般都较晚睡觉,但也不要晚于晚上十点半。子时(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称为夜半,已经是夜已至半,子时是人体心肾相交的时刻,依现代的语言来讲,是人体充电最重要的时刻。如果此时人体处于深睡眠状态,就很容易能量得到补充。如果此时仍在活动,心肾就不容易相交,水火就不容易既济,就会体现耗水生火,人体就容易透支,长此以往,逐渐身体就会肾阴虚火旺,以后想要调整睡眠,想早点休息都睡不着了。

至于早晨几点起床,最好是早晨起床后感觉神清气爽,精力充沛。但现在对于都市人来讲,几乎是很少的了。依《黄帝内经》而言,春夏秋需早起,寅时(凌晨三点到五点)平旦,太阳光在地平线下逐渐透出光亮来,卯时(早上五点到七点)日出,如若早起,五至六点即可。当然,如果是黄昏即卧,寅时一般自然也能醒转了,寅时起也可以的。睡眠重在子丑时分。如果是冬季,则需要卯时日出时起床。这点估计都市生活的人也较难以做到。但有些老年人,冬季也起的很早,天还未有光亮的时候,就去爬山,遛公园之类的,实际这样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冬季太阳未出,阴气很重,太阳未出前活动老年人更容易感受阴寒之气,从而损伤身体阳气。

《内经》中对于睡眠时间要求均是要人体适应一天中阳气的变化,一天阳气的变化也同四季生长收藏,故人也应如此。

除了睡眠,我们继续看一下身心其它方面如何调整以适应四时之气化的。

春三月,……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春季,阳气生发,故广步于庭,早晨起床要活动活动,舒展下筋骨。被发缓形,头发披散开,身形放缓,不要束缚得太紧,心理上也放轻松,做事不要急急忙忙,这样才有利于阳气的生发。以使志生,此处志为情志,以便让情志舒展。中国有句俗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阳气上升,人也会心境舒展,开始谋划一年的事业,而“广步于庭,被发缓形”则是以形体的运动以配合阳气,从而会使心理上也心情振奋,朝气蓬勃。这同时也说明了身体是会影响心理的。心理的健康同时也需要身体的和调。当然,后续《黄帝内经》中也同样会揭示,心理也同时是影响身体的,两者相互影响,在某些情况下,都可能成为致病的主因。

春三月,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春三月万物发生,促其生而不杀害,多给予而不掠夺,重奖赏而不惩罚。所以古礼有秋猎春不猎,“劝君莫打三春鸟”之说,皆是促进万物生长之道,故适应当春发生之气,为“养生之道”。

夏三月,……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夏季昼永,阳气上腾,人易生厌烦,易生恚怒,故心理上需自我调节,“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万物花发叶茂,荣盛秀美,当促其长,而不可过伐花草林木。使气得泄,因夏季阳气开发,身体内部的阳气也需从腠理皮肤透发而出,故曰使气得泄。夏季阳气外发,情志顺应阳气外发,故若所爱在外。这是顺应夏季阳气外发之“养长之道”。

这里谈到一个泄字。中医上有泄,也有泻,对这两个字的内涵需要廓清一下认知。如我们常用的词,泄露不能写成泻露,一泻千里不能写成一泄千里。这两个字有明确的区别。泄的力量是从中往外的方向,可以是上泄,也可以是下泄,也可以是从中间往四面八方泄,它的重点是从内往外,从中往外。而泻的力量不可以指向四周向上,泻的力量是向下的。泻的另外一个意思,泻与补相对,增加谓之补,减少谓之泻。这里的“使气得泄”则是指身体的阳气从身体的腠理皮肤通透出去,方向是从内而外。

秋三月,……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秋气肃杀,阳气下降,情志需安宁清净,神气内敛而不外放,以防秋气束缚克伐而使情志抑郁,这样人体肺气才更容易清肃下降,阳气才更容易回收。这是顺应秋季收肃之气的“养收之道”。

冬三月,……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冬季阳气潜藏,情志宜内藏不宜外露,情志内敛,故“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冬季需防止寒气侵入,故应去寒就温,但也不能温度过高,以使阳气不藏而泄,故曰“无泄皮肤”,若是温度过高,身体气机转藏为泄,则寒气更易侵入,侵占阳气的散布范围,故会“使气亟夺”。

有人学习《黄帝内经》这段内容,拿“无泄皮肤”作为依据,认为刮痧、拔罐是泻,冬季应该藏不应该泻,所以认为冬季不可以刮痧,拔罐。这样的观点实是只明其一,不明其二。

先谈一下《内经》文中的含义,冬季闭藏,是要收藏阳气,但冬季寒气重,身体容易被寒气侵袭,人反而会生病,故需去寒就温,但这个“就温”,不能使温度太高,若是温度太高,人体的阳气则由潜藏转为外泄了。这个泄,同上面“使气得泄”的泄字同意,是指阳气外泄,不是补泻之泻。

另外,刮痧拔罐虽然是泻法,但也不是泻除的人体阳气。有人认为冬季刮痧,就把阳气泄出去了,这个观点实在有欠考虑。一是一般上来讲,刮痧并不会泄除人体的阳气,而是温度达到一定的高度,人体的阳气才会从藏的状态转为泄的状态。二是冬季阳气是内潜的,体表反而是容易被寒气侵入的,阳在内寒在外,一旦刮痧,怎么可能会出现刮一下,外在的寒气未动,内里潜藏的阳气反而泄露了?如果要达到泄露阳气的程度,也需要先把外寒去掉才有可能。

所以,拿“无泄皮肤”作为依据,认为冬季刮痧、拔罐会泄人体的阳气,在医理上是说不通的。

冬季闭藏是闭藏的阳气,不是闭藏的寒气。有些人身体弱,冬季阳气内潜了,寒气也同样随之深入了。我们一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每年的小寒大寒时节,天气最冷的时候,往往是老人过世最多的时候。为什么?阳气衰弱,寒邪侵入,会使得心火减弱,血液流通减弱,各种疾病发作均会加重,故此时老人过世的最多。原因何在?寒气侵入则是至关重要的外因。

所以,越是冬季,越需要“去寒就温”,刮痧拔罐艾灸以祛除寒气,是冬季养生保命的重要举措。

当然,冬季刮痧拔罐,也需要注意,不能在寒冷的环境下直接就刮痧拔罐了,那样的确容易刮痧拔罐后再次受寒,需在温暖的环境下刮痧拔罐,以防止再次受寒。另外,刮痧拔罐也不可过度。刮痧拔罐后,身体的气血的确会有部分充布到刮痧拔罐的部位,若是过度的刮痧拔罐,身体调动的气血太多,则不利于冬季阳气的收藏。

四季气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气化正常,人体也不容易生病,四季气化失常,人体也易随之生病。我们看此篇原文介绍:

春三月,……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这里提到的是四季气化不足所产生的藏腑疾病,若是四季气化过度也同样会造成不同的疾病。《内经》中后续篇章会有介绍。

春三月,……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三月,逆之则伤肝,则是木气不能正常生发,气化不足,则肝气弱,春季人容易生肝胆疾病。比如今年丁酉年中运木运不及,阳明燥金司天,春季则木气生发力弱,故肇生腹泻,肩井痛、胁下痛,腹股沟痛等木气生发无力之病。由于木气虚,阳气生发减弱,夏季阳气不能进一步盛大荣升,故夏季阳气不足,容易被寒气侵入,生是长之资,生之气弱,故奉长者少。

夏三月,……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三月,逆之则伤心,心气不能正常明盛发散,长气不足,则心气弱,夏季容易生心藏疾病。比如1976丙辰年夏季,虽没有当年的气候资料,但76年夏季出生的人大都寒气也重,心气也弱,即可说明76年夏季寒气重,人容易有胸闷、心慌、心悸,手热心热等心藏疾病。夏季长气不足,长气为收之资,长气不足,故奉收者少。因心气弱,故冬至重病,这里的冬至不是指冬至这个节气,而是冬季到了,寒水严重克伐心气,故冬至重病。其它三季的行文都没有提到到什么时节重病,唯有夏季逆之而心气弱提到冬至重病,这是突出保养心气的重要性。

夏三月,……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秋为痎疟,是一个较为难理解的难点。

痎疟一般解释成疟疾的通称,也有指经久不愈的老疟。疟为寒热休作的疾病,即按时发烧发冷的疾病。

在《素问·疟论篇第三十五》中有对痎疟的详细介绍:“帝曰:何气使然?愿闻其道。岐伯曰: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这里讲到所谓痎疟是阴阳上下交争,痎可以解释成阴阳不仅交争,且阴阳胶结不开的状态,疟则是还没达到阴阳胶结不开的状态,仅是阴阳交争的状态。

那么为什么夏季心气不足,秋季易生痎疟呢?是由于夏季本应火气旺盛,腠理皮肤通透,阳气外发,阳气外发后到秋季阳气反而容易回收,现在夏季火气弱,阳气不能顺利外发,则到秋季也不能顺利回收,到秋季由于秋气的力量将阳气向内回收,但阳气不能顺利回收,则会产生阴阳交争甚至阴阳胶结的状态,故秋季易发痎疟。

秋三月,……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季金气旺盛,将阳气回收,若是收气不足,则容易引发肺病,例如咽干,气短,易咳嗽等问题。如若收气不足,阳气不能顺利回收,则冬季所藏之阳气也少,故奉藏者少,冬季内里阳气不足,故冬季容易产生飧泄的疾病。飧泄,即夕食早上可见,晚上吃的东西没有消化早上还会拉出来,这是内里阳气不足,消化力弱的体现。若是冬季阳气内藏充足,则冬季的消化能力增强,所以有“冬令进补”之说,即因冬季阳气内藏,消化力强的缘故。

冬三月,……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冬季水气旺盛,阳气闭藏在内,若是阳气闭藏不足,春季会生发无资。冬季闭藏不足,春季奉生者少,人容易困倦乏力,没有精神。例如去年冬季,由于在泉厥阴风木生发力量的影响,冬季闭藏能力不足,故逆之则伤肾,肾阴不足,故很多人去年冬季体现失眠、多梦、易醒等肾阴虚症状,而到现在春季又生发无力,故又体现身体疲劳,困倦乏力等症状。

四时四气阴阳变化对人影响至关重要,需要细心体会。看似仅仅讲述四季养生原则,实则深含治病原则。这些道理明白了,许多疾病治疗就有指导原则了。

好,今天就探讨到这里,下周继续研习。




善济中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5)》学习笔记四十四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黄帝内经白话译文<15>16
2016五运六气解,看看这一年你可能得哪些病?如何预防治疗?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2)勘误
对表证(包含感冒)误治的精彩讲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