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 | (十一) 超凡入圣的四个层次



小编:

    本次为陈老师年前最后一次在中医学习群内讲解《黄帝内经》,刚好将第一篇《上古天真论》讲完了。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将于年后再讲。

    陈老师往期讲解《上古天真论》的内容请查看历史消息回顾。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11 

超凡入圣的四个层次

 1 

讲解:陈远国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岁,能有子乎?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上堂课谈到黄帝问人年老而有子的原因是什么,岐伯回答是因其天寿过度。接下去黄帝问上古圣人以及接受圣人教化的百姓而合于道的人,都能度百岁而动作不衰,百岁后还能生子吗?

岐伯回答,修道而合于道者,能却老而全形,年龄虽然百岁以上,但身体并没有衰老,能够超越天数七七八八的限制,仍是可以生子的。这充分肯定了人是可以通过修道而能让人的肉身不衰老或衰老极大减缓,而超越天地气数的限制。

下面讲了四种得道修道之人,属于中医摄生层次的内容,对于现代人来讲,实在难以理解,也难以从内心里真正相信。

由于我本身也没有悟道更没有得道,所以仍只是从理上略作解说,不再展开论述。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上古时期,有真人,自然合于天真之气,天地阴阳皆为天真之气所化,故真人虽处天地之间阴阳之内,自然不为天地所限,不为阴阳所拘,且可提挈天地,把握阴阳,超越天地阴阳。

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此处呼吸精气,并非人的口鼻一呼一吸所能摄纳天地之精气,而是后天口鼻之呼吸停止,全身八万四千毛孔直接与天地精气相往来,真能达到止息后,才能自然吸纳天地精气。独立守神,不为外物所扰,不为外物所牵,神不外驰而返心,神返而心静,心静则身与万物齐一,故后面说肌肉若一。呼吸精气是修炼之入门功夫,独立守神是修炼之保任功夫,肌肉若一是修炼之必然成果。

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因与万物齐一,故能寿命超越天地,没有终止之时。“此其道生”,因真人体同于道,天地也即道化之现象,道无终尽,故真人寿亦无尽。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此处敝一般解释成尽,若是尽的含义,寿敝天地即是与天地同寿,天地终结真人寿命也终结,但后面讲无有终时,没有终结的时候,所以敝解释成尽不太合适。敝通蔽字,解释成遮蔽,引申为超越较为合适。寿敝天地,即解释成超越天地,天地崩坏,真人寿命也不随天地终结。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中古时期的至人,“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至人不需要宇宙飞船,本身就可以任意悠游宇宙空间,没有空间的限制,且有“千里眼”“顺风耳”,八远之外,八方无限远的景象也看得到,无限远处的声音也听得到。这听起来像是神话,可《黄帝内经》中确切告诉我们,这是人的生命本有的功能,人修炼到至人的程度都可以做得到。这充分揭示了人生命的奥秘和生命本有的功能和价值。那么前面讲“真人”时却没有提“千里眼”“顺风耳”之类人生命的功能,那是由于真人自然与道合一,本没有内外,也无有远近,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皆在一心之中,宇宙中任何事情皆在心境中显现,所以不需要提“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

那么中古至人是如何修炼的呢?中古至人淳厚质朴,使道可全。和于阴阳,依据天地阴阳变化而调节身心。真人可把握阴阳,不为阴阳所拘,至人须和于阴阳,不违背阴阳以行事。调于四时,依据四季阴阳之气化而调节身心,不违逆四季。去世离俗,远离红尘,不问俗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神”,故“积精全神”精不耗损而日积月累,精足而气完,气完而神全,“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至人通过这些修炼自然增益生命,也归于“真人”之列,寿命自也无有止尽。

从这个道理看,我们普通人的生命本能没有开发到至人真人之境,我们都是假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圣人,“处天地之和”,处天地之间,和同天地之气化,“从八风之理”,从八风之正气,避八风之虚邪。“适嗜欲于世俗之间”,与世俗相安,不避世间声色滋味,正如《吕氏春秋》中所说:“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捐之,此全性之道也”。“无恚嗔之心”,没有怨恨忿怒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和光同尘,行同于世俗,服同于俗世。“举不欲观于俗”,举止却与世俗不同,不同在哪里呢?“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外不为俗事所耗神劳形,内没有妄想烦恼之为患,心境恬淡愉悦,悠然自得,以此为要务,以此为功夫,故可“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形体不凋敝不衰老,精神团聚而不涣散,也可以尽天命于百岁以上。

圣人不离世俗而修炼,正是向普通百姓展示一个平常人如何修道而合于道。“圣职教化”,圣人教化普通百姓而使之超凡入圣,正是圣人不离世俗之价值。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其次有贤人,效法天地,天覆地载,万物生化皆不离天地,天地之德大矣,贤人效法天地之大德,生而无生,为而无为。“象似日月”,取象日月之运行,“辨列星辰”,辨别五星北辰、三垣、二十八星宿之行止分野。日月五星北辰三垣二十八星宿标识天运之变化,而天运变化自然影响人事,故贤人辨列取象以明之,用以指导人事。“逆从阴阳”,了知天地阴阳之变化,当从则从,当逆则逆,“分别四时”,春温夏热秋凉冬冷,贤人和于四时之变化,“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贤人取法天地以修身也求合同于道,也可以增益生命而使寿命达到极致。

好了,到这里我们《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就讲完了。这堂课主要是文意解释,没有扩充发挥,大家若有兴趣,不妨多加讨论。




善济中医

旨在传承、传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中的中医,旨在能让更多的人全面了解中医,让中医为大家服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黄帝内经,为什么有人年过八旬还能生子!
情释黄帝内经素问2上古天真论篇真人至人圣人贤人
《黄帝内经》:不求长生不老,但要知道活到100岁的秘密
内经里的“真至圣贤”四个境界
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庶民:【黄帝内经】的五种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