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络学说的探讨与针灸疗法的关系
userphoto

2014.08.02

关注
经络学说的探讨与针灸疗法的关系


陆瘦燕 



  经络学说是我们祖先的一种伟大创造。儿千年来,在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中,一直起着指导的作用。不论是中医的内、外、妇、儿、伤、推拿、针灸等科,或者是运用什么治疗方法,一旦没有经络学说的指导,在实践中就会迷失方向,缺乏理论的根据;在千变万化的病例面前,必然不知所措。所以灵枢经别篇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明朝马元台先生也说:“不识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据此可见,经络学说乃是中医学术理论体系中十分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丢开了它,中医学就会显得残缺而不全,失去纲领;反之,经络学说若不和中医的其他各科学术理论相结合,也会空洞而失去真实的价值。
  针灸疗法,从理论到实践,其整个辨证论治的过程,皆必须以经络学说为主据;不然的话,对发自内脏的疾病,将何以论治;其结果必会贬低针灸治病的疗效;因此,更为重要。
  

一、经络学说的原始和针灸的关系


  虽然经络学说与中医各科皆有关系,但是从经络现象的具体表现,以及从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来推论,本人认为经络学说的原始和针灸的关系最为密切。经络学说的形成,是在腧穴定位定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大家都已承认,“腧穴”在最初,是以“按之快然”“以痛为输”的形式被人类发现的。我的理解是:当公元前二千年时的古代,由于生产工具的改革,冶金术的进步,针灸的器具在那时也有了一次重大的革新;九针的出现,有逐渐取上古时代盛行的砭石而代之的趋势;因为针灸工具的进化,无疑促使了当时针灸医学的巨大跃进;在这样的条件下,随着针灸实践次数的增多和适应症的日益扩大,腧穴才脱离了“以痛为输”的雏形而肯定了位置和性能。同时在针灸某些腧穴时,古人们也一定发现感觉的传导,每有一定的径路;而同类主治性能的腧穴,又往往排列在同一条感觉的径路上。因此结合内脏和腧穴在病理反应上和治疗作用上的影响,归纳同类主治性能的腧穴,从感性认识的初级形式,通过思维,逐步加以充实,提升到理性认识的高级阶段,最后成为理论体系,奠定了经络学说的基础。所以从其原始来看,经络学说的被利用来作为临床实践的指导,也必然以针灸为最早,其后随着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才广泛地被应用到其他各科中去。据此则经络学说,从孕育、诞生到成长,皆和针灸医学息息相关,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是十分明显的了。二、有关经络学说客观存在的论证


  经络的存在,这是客观的事实。数千年来,无数著名的医学家均十分重视经络,例如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很多篇幅专门讨论经络学说,在灵枢经脉篇中,还大声疾呼地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种强调经络的重要和肯定其价值的精神,可知古人对经络存在的体会一定是有十分深刻的理解的。其后历朝医家,也莫不重视经络,并且在经络学说理论的指导下,发展了祖国医学,在临床实践中,获得了成功的治疗效果,大家知道,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按经论治的方法,是中医内科治病的基础;但是伤寒六经,就是经络学说中十二经脉的缩影(其理由参考后节经脉的走向和连接)。宋朝朱肱在活人书中说得好:“治伤寒先须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之所在。”可见仲景伤寒,也是以经络为根据的。假使我们检阅一下历朝的医学著作,可以找到无数肯定经络价值的记载,从这许多出自不同朝代,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家的见解中,我们可以相信经络的存在,必然是有可靠的现实基础的,决不会是一种臆想的杜撰,否则何能众口一辞和在临床中起指导实践的作用呢?
  但是近代有很多的人,认为经络不能在解剖刀下找到,缺乏现实的根据,因此对经络学说表示怀疑,或者直截了当地予以否定。流风所向,甚至部份中医针灸同道也对此漠不关心,不去深入钻研经络学说,这实在是针灸工作中一项重大的损失。兹据本人学习和临床中的体会,简要论证之:
  我们试查一下古今针灸处方和治疗的例子。就以四总歌来说,大家都知,这是一首应用最广、疗效显著的歌诀。其文说:“肚腹三里求,腰背委中留,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假使以经络学说来解释;因为足三里属于胃经,其脉循行于腹部,属脾络胃,肚腹之疾,多是胃气不和所致,故取胃经的合穴足三里施治;腰背部是足太阳膀胱经所过,属于膀胱,连络肾藏,在中医学术 上,认为腰痛多属肾亏和膀胱经经脉有邪之故,所以要用委中穴来治疗;列缺虽属肺经,但是在奇经八脉中。通于任脉,任脉之气和督脉相连,合则为一,分别为二,而督脉行于头项,头项强痛也与肺经中了表邪有关,故此取用列缺,能够疏风散邪,通任督之气,这种治疗作用,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至于合谷,乃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手阳明之脉,循颈上颊,入下齿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取合谷治疗面口病,也离不开经络学说的范围。再如近来发现的治疗阑尾炎特效穴——阑尾穴(在上巨虚上约一寸)也和经络有关;灵枢本输篇指出了“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邪气脏腑病形篇还说“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更指出“大肠病者,取巨虚上廉”的治疗方针。以内经腑病取合的原则结合阑尾所在的位置来考虑,则针刺上巨虚附近的阑尾穴能够治疗阑尾炎的道理,也不难解释了。
  又如最近上海发现产后灸治神阙穴,可以帮助子宫收缩和止血。这种作用也可以用经络学来解释:因为神阙属于任脉而为心经下络小肠之脉的止穴。任脉出于胞中而主女子胞胎,心脏乃是阳中之阳脏而主血脉。所以“神阙”二字在意义上包涵着心神所居的宫阙之义,是阳气所舍所合之处,因此别名又叫“气舍”“气合。”灸治此穴,可以温暖胞宫而补益血中之气。内经中说:“除阳之道,阳密乃固。”又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胞宫之阳气恢复,筋肉得其濡养,自然可以加快收缩;血中的阳气充沛,气能摄血,当然不致过多地流失。这种机理若不是通过经络的联系,则又如何能够理解呢?
  此外在腧穴的性能上,心经的腧穴可以治心病,肺经的腧穴可以治肺病,脾经的腧穴可以促使脾气健运,帮助消化等等,皆和经络学说有关。目前临床上很多人的体会,循经取穴往往比局部取穴疗效良好。这些事实皆足以证明经络学说的存在。
  再以针刺时的感觉通传径路来证明:前面已经讲到,经络学的创始,是古人综合针刺时感觉通传径路的现象而发现的,所以感觉通传现象的表现,可以说也就是经络的实质之一。对此问题的研究,日本长滨善夫氏在他的“经络之研究”一书中,论证甚详。目前国内很多针灸临床家,在实践中也发现针刺某一经的腧穴时,其感觉径路符合于古人经络学说记载的情况,纷纷著文报导。本人查阅了一下历年各地的中医杂志,发觉有关针刺时感觉径路符合经络记载的病例报告,差不多每经均有。从这许多来自各地的实例中,也可以说明经络是客观存在的,是有其实质根据的。(限于篇幅,具体文献及报导实例恕不枚举)
  本人在临床上还觉得针刺时的感应现象是十分特殊的,它不但符合古人文献的记载,而且其通传方向还可以用手法来控制;这说明了经脉之气也是存在的。如欲经气上行,也就是感应向上,可用押手的拇指紧压所针腧穴的下方,闭其下气,然后针尖向上,外撚推之,并结合提插,经气就会下行,感觉也就向上;反之,紧压腧穴的上方,闭其上气,针尖向上,内撚导之,也结合提插,经气就会下行,感觉也就向下。倘若不用捻转手法,以针尖上下的方向,施行“著龙摆尾”法,也能得到同样的结果。这是经气存在和经络确有的又一有力证据。
  还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证明经气的现象:就是在施行烧山火手法时,用三进一退,紧按慢提的方法,患者就会感觉针下有灼热的感觉;但如同样在一个部位上施用透天凉时,以一进三退,慢按紧提的手法进行操作,病人就会诉说针下有清凉的感觉。这还不算,甚至在同一个腧穴,施用补泻兼施时,依阴中隐阳法操作(首施慢按紧提一泻,继用紧按慢提一补),病人也会诉说有先凉后热的感觉;相反,依阳中隐阴法操作(先用紧按慢提一补,后行慢按紧提一泻),病人就会感觉先热后凉。这种情况本人在临床上常常遇到,是经气“已补而实,已泻而虚”的结果;也就是素问针解篇指出的:“刺虚则实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的道理。据此,则经络和经气的存在似可无疑了。

三、经络学说的内容和其相互的关系


  经络学说的整个体系,究竟包括那些内容,目前国内中医学术界的意见也还没有统一,兹据本人的意见,提出来和大家商榷一下:
  “经”和“络”是二个不同的部份,经脉是纵行的干线,络脉是横出的新枝;经脉和络脉就是经络的主体。外加若干连属部份在内有五脏六腑;在外有经筋、皮部,这样组成了经络学说的体系,在内经中各有专文记载。为了下面分述便利起见,先将经络学说体系的内容简要地列表介绍如下,以使读者有一个概括的认识: 





  根据内经中讨论经络学说的各篇专文记载以及后代医家的注释精神,我的理解是,十二正经是气血通行的主干,为经脉中的纲领。十二经别别出于正经,循行 于体内,以辅佐正经循环的不足;奇经八脉交错于十二正经之间,以调节正经中气血的盈亏;再有十五络脉别行于体表,以加强正经之间的联系;还有无数络脉和孙络,如网罗一样罗布全身,起着渗灌各部的作用;就这样组成了通行气血、沟通内外的经络体系。这里所说的内外在上表中可以见到;经络内连五脏六腑(加入心包络也可算作六脏),外有经筋、皮部。但是必须指出经筋、皮部仅是受经络之气所渗灌濡养的一个系统而已,不能代表经络在体表所联系的整个部份。其实人体外部的五官九窍(七窍加前后阴而成九窍)、四肢百骸等,皆须经气为养,都靠经络统连。这是必须明确的。下面结合我个人的体会分别进一步讨论之:
  1.十二正经:
  (一)有关十二正经分布的情况:
  (1)四肢经脉上下分布的规律是与五脏的位置和脏腑的表里有关的。心、肺、包络位在胸膈以上,所以它的经脉分布在上肢;又因为脏属阴,故此循行于手臂内侧。小肠、大肠、三焦基于脏腑表里的关系,腑经随脏,因此也分布在上肢;再结合腑为阳的原则,这三条腑经,就分布在手臂的外侧了。同样的理由,肝、脾,肾三脏位在胸膈以下,因此分布在下肢内侧,胆、胃、膀胱三腑,也因脏腑表里的联系而分布在下肢外侧。
  (2)头部经脉的分布以六阳经脉为主,手足少阳布于侧头部,手足阳明分布于面部;足太阳分布于后头及头顶部;手太阳分布于颊部及颧部。手足六阳经脉的所以皆上走头面的理由,是基于“首为诸阳之会”的原则而来。
  (3)躯干部经脉分布的原则是以背为阳,阳经分布在腰背部;腹为阴,阴经分怖在胸腹部为基准。所以肩背部是手三阳分布的区域;腰背部是足太阳分部的区域;足少阳因为与足太阳相对比阳气较少,所以分布在背腹之间的侧腹部;手足三阴是阴性的脏经,故此分布在胸腹部。最特殊的是足阳明胃经,虽属阳性的腑经,却分布在属阴的腹部。这种原因本人的理解是:由于胃经属于戊土,在生数中为五,土具坤德而是万物生化之母,其位居中央而有统领四维的作用;所以虽为阳经而实在具有坤母的阴性意义,这就是胃经在腹的理由。
  在这里附带声明一下,这种经脉分布的理由,乃是指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言。并不能理解成古人因为基于以上的关系而将经络的分布制订为如此情况。这是必须明确的。
  (4)十二经脉在内脏的分布,阳经皆属腑而络脏,阴经皆属脏而络腑;这种关系结合十二经别在体内的循行,加强了脏腑之间沟通联系的作用,在病理上影响很大。例如:手太阴属肺而络大肠,手阳明属大肠而络肺,相为表里,互通其气;若肺脏受了风寒之邪,可以传大肠而发生肠风下血或泄泻等症。再如手少阴属心而络小肠,手太阳属小肠而络心,因此心和小肠也为表里,可以互通其气;病理上心火炎盛时小便每致黄赤,即因于此。其他各经,例如脾胃为表里,脾气不运时,胃中水谷之气就难以输化;肾与膀胱为表里,肾气不化,则膀胱洲都之官津液就无以为出;肝胆为表里,故肝阳上亢时胆火也常相并冲逆而可见耳鸣等症。这些病理的联系都和经脉分怖在内脏的“所络”“所属”有关。
  (二)有关十二经走向和相接的问题;
  十二正经循行走向的规律,灵枢逆顺肥瘦篇写道:“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假使我们把十二经脉分成自四肢走向躯干(向心性)和自躯干走向四肢(远心性)的二大类,则手三阳、足三阴均属于前者,而手三阴、足三阳则属于后者。为了使学者便于记忆,还有一个简捷的理解方法,就是试将双手上举,则所有的阴经皆向上行,所有的阳经都向下行,只要记住“阴升阳降”四字,则十二经脉的走向即可全部掌握了。
  经脉的走向,在针灸补泻方面十分重要,在施用迎随法时就必须审察经脉顺逆循行的方向才能下针施术,不然的话,顺逆不分,迎随无据,就根本谈不上补虚泻实的手法了。
  还有一点必须明确,就是十二经脉相互连接的问题。可分二方面来叙述:
  (1)十二经脉顺逆的连接:十二正经既是气血循环的主要通路。故此必须按其顺逆方向相互连接,使成一个通连的整体,气血才能依次流行。这种生理现象在后面还将作专节讨论。兹先将其相互连接的情况绘表介绍之: 

  (2)十二经脉同名经的相接:十二正经除了顺逆相接以外,手足同名的三阴三阳也是相互衔接的。因此十二经脉若将其延长来看,实际就是六经。这种关系,对人体的病理生理均有影响,例如心肾之气必须相交,就是手足少阴相连的关系;脾气散精,可以上归于肺,即是因于手足太阴相接的特点;包络相火可以寄附于肝胆,专赖手足厥阴通连而为之维系。在病理上,前面已经提到过伤寒六经,也是以此为基础来辨证论治的。兹列表于下:
 
(三)十二经脉的表里阴阳和五行的关系:
  (1)表里阴阳关系:十二正经阴阳的分类,是完全以脏为阴、腑为阳作准则的。阳在外为表,阴在内为里;十二经脉分属六脏六腑,所以腑经皆属阳为表,脏经皆属阴为里。经脉表里的来由:在体内因为:1)经脉的“所属”“属络”关系,在脏腑内部形成相互贯通。2)十二经别组成六合,阴经之别合入阳经,也加强了联系。在体外则:1)表经的别络入走里经,里经的别络入走表经。2)十二正经表里两经的末端皆相互衔接(参看表2)。因此经脉表里的意义,实际上说明了十二经脉的阴阳配偶可以相互通气的作用。基于这种理由,所以针灸临床上循经取穴时表里经脉可以相配应用。即称“表里配穴”法。假使取用病经的原穴和表里经脉的络穴共同配合,就是古人常用的“主客原络配穴法”。(具体配合方法详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58年12月份针灸专号拙著“从针灸的辨证论治谈到处方配穴原则”一文)如此组合,在治疗上可以加强效用。
  (2)五行的关系:十二经脉五行的属性是根据五脏六腑配五行的方法而来的。其中比较特出的是十二经脉除了本身和五行相配外,还包括四肢肘膝以下六十六个五行穴(又名五腧穴)。这种意义是以天人合一,阳阴衍化,五行之中更有五行的原则定出的;用来说明脏腑经脉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生理作用和相乘相侮、生中有克的病理现象;并且用作指导针灸处方配穴的依据。难经中第69难的“子母补泻法”和第75难的“泻南补北法”即以此为配穴的基础(详细内容请参考中医杂志1958年9月号拙著“谈谈我在针灸临床上的点滴体会”一文)。在临床上应用五行穴和经脉属性的生克关系来治疗疾病,效果往往令人满意。最近上海结核病第二医院对针灸治疗肺结核做了十几例实验,采用滋水泻火(补尺泽、泻鱼际),实金御侮(补肺俞、中府),和培土生金(补太渊)的方法,配取肺经的五行穴施治,有半数以上的病人很快获得进步(疗效未公布)。可见这种属性也是十分有价值的。 

  2.十二经别: 
  “经别”是别行的正经,是由正经别出的另一经脉系统。张志聪说:“正者,谓经脉之外,别有正经;非络也”。所以经别的定义目前大家已经基本上一致了。但是既有十二正经,为何还要有十二经别呢?这一点据我个人的理解是:十二经脉在体表有十五络为之沟通,并且其表里二经又在肢端相接,加强了表里通气、相互调节的作用。而在体内仅靠正经在脏腑之内“所属”“所络”的联系,还不能满足生理的需要。因此在正经内行脏腑的经脉以外还必须有经别来增强其作用。从十二经别自正经别出后皆入走内脏,其中手足六阳经别均行过与其为表里的脏腑,尤其是足三阳的经别都属腑而散布于脏;手足六阴经别均行过本经所属的内脏,然后合入与其为表里的阳经,而从组成六合关系的特点来看,则可以推知经别的作用,在生理上反映了:

(1)通连机体内外,渗灌脏腑以辅佐正经在体内循环的不足。(2)进一步加强了表里二经在体内外的联系。所以将经别解释成别行的正经,是很合理的。 
  此外由于经别阳经自本经别出后复注入于本经,阴经自本经别出后注入阳经,其脉气不按经脉流注的次序传注,所以其行向也就和正经不同,没有顺逆的分别,均自四肢别入内脏深部,复出头颈浅部;这也是经别特点之一。 
  经别的循行径路也是决定腧穴主治性能的因素之一,例如足太阳经之别,自膕中别出,上入于肛;所以本经膕以下的合阳、承筋、承山等穴可以治疗后阴部的疾病;因此也可以作为循经取穴的依据。  

 3.奇经八脉: 
  八脉乃是冲脉、任脉、督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等八条。以其不入于五脏,无表里相配,不随十二经流注循环,异于常经,故名为“奇”。在功能上有溢蓄调节正经脉气,而司吐纳和温濡全身的作用。奇经八脉的个别作用,据本人的理解,和其所过腧穴及所会经脉有关,兹分论如下: 
  (一)任脉:“任”有容任的意思,古人也作“姙”字解释,以其和妇女的姙娠有关而得名。任脉的作用为诸阴之海;这是因为足三阴经皆交会于任脉的中极、关元二穴。手三阴经虽然不直接和任脉相交,但是由于和足三阴相连接,所以也能通气。任脉的能够容任诸阴之气而为阴经之海,即因于此。 
  (二)督脉:“督”有都督之意,以其总督诸阳而为阳经之海而得名。督脉中有大椎穴为手足六阳经脉交会之处,又有百会是督脉足三阳之会,故此手足诸阳之脉气可以集聚于督脉,诸
阳之海的意义,就在于此。
三)冲脉:“冲”是冲要的意思,冲脉发于气街,并足少阴直冲而上,气街属胃,是五脏六腑和后天之海,足少阴属肾为藏精之处和先天之本,冲脉统贯二经,故能为十二经脉之海。
   (四)带脉:带脉的名称,以其束腰如带而得。其脉当十四椎处前行,发起于季肋的章门穴,经带脉、五枢、维道而前相合;所以此脉的形状是回绕周身而向前微垂,有统束一身上下纵行诸经的作用。 
  (五)阴维1.阳维:“维”是维系的意思。古人说阴阳二维,维络一身表里之阴阳,阳维维络诸阳,阴维维络诸阴。这种理由本人的体会也是由二脉所经过的腧穴和交会的经脉决定的。阳维所过共计18穴,包括手太阳的臑俞,手少阳的臑会、天窌,手阳明的臂臑,足太阳的金门,足少阳的阳交、日月、肩井、本神、阳白、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等穴,以及督脉经的风府、痖门。在以上诸穴中,可以看出阳维交会了所有的阳经。虽然上面没有足阳明的穴位,但是足少阳中的肩井、阳白二穴,却是足阳明脉气所过的会穴(阳白是手足阳明少阳阳维五脉之会,肩井是手足手足少阳足阳明阳维之会),据此情况,则阳维维络诸阳经的理由,不难解释了。至于阴维所过计共七穴,其中有足少阴的筑宾穴,足太阴的府舍、大横、腹哀穴,足厥阴的期门穴,任脉的天突、廉泉穴等。这些穴位包括足三阴和任脉经,虽然手三阴的腧穴没有在内,但是由于手足三阴同名经脉相连的特点,故此阴维维络诸阴的作用,也可以想见了。 
  又因阴主里,阳主表,所以阴维脉主一身在里之阴,阳维脉主一身在表之阳,理由也十分明显了。 
  (六)阴蹻、阳蹻:“蹻”是足跟,又有蹻捷的含义。阴阳二蹻均起于足跟部,并能令人步行蹻捷,因此命 名。阳蹻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蹻主一身左右之阴;这种作用如以其循行径路来理解,则:阳蹻所过计左右各11 穴(睛明、承泣、巨窌、地仓、巨骨、臑俞、肩髃、居窌、附阳、仆参、申脉),在此11穴中均为双穴,没有任督二脉中线的腧穴;所以其脉气是不能左右通气,而是两侧各别的;再加以上各穴均为阳经的腧穴,阳蹻脉本身也循行于阳部;故此阳蹻分主一身左右的阳气,其理昭然了。而阴蹻所过,左右计各二穴(照海、交信、),也不和任督中线的经脉交会。循行于阴部而分居左右,这即是阴蹻主一身左右之阴气的道理。   八脉之中,冲、任、督三脉皆起自胞中,同出会阴,任脉行于胸腹正中,督脉行于脊背正中,二脉上行至头面而在唇内的龈交穴相接,合之为一,分之则二,用来象征阴阳一气,子午南北的关系;而冲脉,出会阴,过气街,并足少阴而上至胸中;此三脉称为一源而三歧,加上带脉统束诸经,在人体生理上十分重要。 
  八脉在针灸上的应用,除了根据其特性和作用在对症取穴时选配其所属的腧穴外,也可以循经取穴。这种方法就是将八脉配属四肢部的八个穴位,称为“八脉配八穴”。在处方配穴法中也是重要的一种。(参考拙著“从针灸的辨证论治谈到处方配穴”一文,刊登杂志见前)   还有一种用法,就是将八脉配合八卦,从八卦中阴阳变化的原理来按时取穴,称为“奇经纳卦法”。也因为八脉配合了古代洛书中一至九的数字;洛书乃是大禹治水时,由神龟所负出,故此又名“灵龟八法”。本文以限于篇幅,仅备其名,不作进一步的介绍
4.络脉: 
  络脉包括十五络、络脉、孙络,在前面(表1)已可见到。 
  十五络脉乃是络脉中主要的大络,皆自经脉别出。十二正经各有一络,任督二脉亦有一络,加上脾之大络,计成十五。十二经的别络有沟通表里经脉的作用,任脉的别络散怖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上项散布于头上,下及肩胛左右。脾之大络,布于胸胁。此十五络脉因为是主要大络所以皆有一定的径路记载。本人参考了若干文献,其中喻嘉言所论“十二经生十二络,十二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一百八十緾络,緾络生三万四千孙络,自内而生出者,愈多则愈小,稍大者在俞穴肌肉间……繇是出诸皮毛,方为小络”一段,似乎此十二经之别络皆形如树枝,愈分愈多,虽然实际上络脉的数字并不可能如上文所说的呆板,但是这种分枝的情况是颇合情理的。据此为由,则十二经的络脉只有别出处的部位和腧穴而没有进入表里经的部位和腧穴的理由,不难推想了。 
  除了十五主络以外,全身还有无数的络脉和孙络,主宰着渗灌及温濡筋骨皮肉等部的作用。络脉皆从经脉上的腧穴分出,孙络则从络脉分出。这种关系灵枢小针解篇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脉度篇也说:“经脉为里,支而横出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就是这样,组成了络脉系统十五络脉由于有一定的循行径路,所以在针灸临床上络穴的应用也可以结合络脉的径路来考虑。 
  由于络脉皆自腧穴分出,所以腧穴是经脉络脉互相通气,注输出入的点站。在病理上,不论外邪内侵,由络脉传注经脉;或者病自内生,为气血瘀滞,痰饮凝积,皆以腧穴为集散的所在。素问五脏生成篇说:“人有大谷十二分,小谿三百五十三名……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从这里对针治病必取腧穴的理由,昭然若揭了 
 5.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就是十二经脉所属的筋肉体系。由于经脉的循行有一定的部位,其所属的络脉也有一定罗布的区域,故受经气注濡的筋肉也可以划分为十二个系统。这种学说的来由,可能是古人从观察中发现若干’筋肉在某些一定的情况下,其生理上的气化现象和病理上的症状表现,均有一定的联系,而这种联系而成的系统和十二正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设想到十二经筋说的制定。明朝马元召说:“经皆有筋,筋皆有病。”可见十二经筋就是指筋肉而言。   经筋的走向,皆自四肢行向躯干,这种特点以我个人的理解可能是和灵枢终始篇所说的“阳受气于四末”以四肢为诸阳之本的见解有关的。因为阳气有温养筋肉的作用,十二经脉的阳气由四肢末端出发,渐流渐深,所以经筋也就从四肢发起而走向头面躯干。 
  经筋在生理上的功能,为联缀百骸使能发生动作。所以在灵枢经筋篇中记载的十二筋病皆属于筋肉方面和动作有关的疾病;都称为痹症。针灸治疗;灵枢中采用“以痛为输”的局部取穴法,结合燔针劫刺(按燔针就是目前的温针)来疏导其痹闭的气血。这就是现在治疗风湿痛的方针。
   6.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也是属于十二正经体系之内的一个系统。素问皮部论说:“皮部以经脉为纪,诸经皆然。“又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张介宾注解说:”浮络之见于皮,故曰皮之部。”虽然经脉伏行于分肉之间,不在体表皮肤部份,但是由经脉别出的浮络却无所不到。皮毛部份的营养就是依靠这些络脉来供给,因此在生理上可以按不同经脉分出的络脉分成十二个区域,就是十二皮部。这种关系体现在病理作用上,皮部论指出:“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病邪中人,由皮而络,由络而经,最后入传内脏的关系,在临床上说明了不同部位感受邪气,会出现不同经脉、 不同脏腑的疾病的理由。 
  皮部和经脉关系的概念,应用于针灸临床上时,可以解释梅花针和火罐气的治疗作用。梅花针不深刺入于经脉和腧穴;火罐气也仅在皮肤外面吸拔,为何也能够治愈内脏的疾病呢?这就是皮部以经脉为纪,梅花针和火罐气虽然在皮肤外表施治,通过经脉的传导,故此也能对内脏发生治疗效能。可惜的是皮部区域分划的内容,古人没有明文记载,这一个缺漏的部份有待于同道们的努力和充实

四、经络的交叉和交会
经脉在人体内的行向,并不是完全挺直而各不相干的。却是曲折交错十分复杂的,因为这一原因,所以往往几条经脉可以交会在一个腧穴上形成交叉或交会的情况。全身的101个会穴就是由此而产生的。交叉和交会,在意义上是不同的,交叉是相交以后并且贯穿至对侧的意思,例如手阳明经之脉在人中部和督脉足阳明相交而贯穿至对侧,上行抵鼻孔旁的迎香穴而终,还有一种交叉的情况,就是交而不会,没有共同的腧穴。例如肝、脾二经在足内踝上七寸处相互交过的情况。交会乃是虽然相交而会合,但是相会后并不交贯而是重新退回到同侧的意思,一般经脉交会情况皆是如此。由于会穴有几经相交会,所以往往能够兼治几经的疾病,在临床上的价值也特别重大。会穴全身均有,而以头面躯干部为最多;这大概和头面躯干部经脉较多和循行比较复杂有关。十四经脉中,手足三阳在督脉的大椎穴交会,手三阴连于足三阴而在任脉的中极,关元穴交会,因此人体左右两侧的经脉可以互通经气、加强统一联系。刺法中的巨刺,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原理即是基于这种关系而产生的
   
五、经络的生理作用 
 
  经络在人体上总的生理作用;灵枢本藏篇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海论篇也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藏,外络于肢节。”从这两段引文的启示中,可以将经络的生理作用分二方面来讨论: 
  1.通行营卫气血的作用: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除阳相贯,如环无端。”营气和血气基本上是一致的,血气是营气所生。灵枢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藏六腑,以应刻数焉。”可见营气就是血气的前级物。营气(或血气)在经脉之内流行,起着内溉脏腑,外濡四末的作用,推动营气循环的力量称谓“宗气”。灵枢邪客篇也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所以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也再动,气行三寸,一呼一吸而成一息气行六寸,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一周于身,营气也就循环周身一圈。正常的人体,一昼夜间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八百一十丈,营气就五十次循环于全身(参阅灵枢五十营篇)。除此以外,营气的循环还有一定的径路和盛衰的时刻。古人的见解如下:寅时出中焦上注手太阴肺经,卯时入手阳明大肠经,辰时入足阳明胃经,这样一时一经,十二地支时长配属十二经脉,到次日丑时注入足厥阴肝经,复出肺经。这种一时一经气血盛衰的配合方法,称谓“纳支法”,是子午流注法的基础。此外另有一条循环的道路是由肺上注任脉在颈上的一分段,入注督脉,上巅而下行,绕过阴部,复上出任脉的胸腹段,注入于肺(参阅灵枢营气 
 
  卫气行于脉外,日行于阳二十五度,夜行于阴二十五度,一昼夜合为五十度。其循行次序: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散行手足六阳经脉,入夜自足少阴内行五脏,经肾、心、肺、肝、脾而复注于肾,合入于目,周布循环(参阅灵枢卫气行篇)。亦绘图示意之:
沟通内外表里的统一作用:经脉和络脉的整个体系,以十二正经为纲领,配合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和全身络脉,组成一个营卫气血循环的整体。内连五脏六腑,外及四肢百骸,筋骨皮肉,五官九窍;把人体各部,脏与腑、脏与脏、五官与内脏,四肢与躯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生活的有机体。
  
六、经络的病理作用 
 
  经络的病理以我个人的体会可以分下面几点来讨论。 
  1.经络和内脏的病理关系:素问缪刺论说:“邪之客于形也,必先合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藏之次也。”从这段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外邪内传脏腑必须经过经脉的传导;这是“自外而内”的病理关系。但若邪气太盛,也可直中内脏,或者脏腑本身有病,也可以累及经络而发生病态,例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记载的、“小肠病者……当耳前热”、“膀胱病者……肩上热”等。素问藏气法时论也记载:“肝病者,两肋下痛引少腹”、“心病者……两臂内痛”、“脾病者……腹满”、“肺病者,肩背痛”、“肾病者……大腹小腹痛”等皆和经脉的病变有关。在灵枢经脉篇中所记载的十二经和十五络病,常兼有内脏的病候,其理就在于此。 
  2.经络与五官九窍的病理关系:五官九窍皆有经络分布,而司气血之营养。所以经络壅滞气血不和,或者外邪随经入传,也可引起五言九窍的疾病。在经脉篇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大肠经病的齿痛、鼽衂;胃经病的口唇胗;脾经病的舌本强痛;皆因此理
3.经络和四肢的病理关系:四肢部的筋骨皮肉,也必须依靠经气为养,所以经络受病的结果,其所过的四肢部也必然会出现病态。例如肺经病的臑臂内侧前廉痛厥;大肠经病时大指吹指痛不用;胃经病的气街股伏兔骭外廉皆痛等等皆
 4.经气的厥逆:经脉之气如果有所逆乱,则营卫气血就不能正常流行,结果经络壅滞,沿脉所过的内脏、五官、四肢、躯干等皆可以出现病态。灵枢经脉篇将肺经和心经的是动病称为臂厥;胃经的是动病称为骭厥;胆经的自动病称阳厥;膀胱经的是动病称为踝厥;肾经的是动是称为骨厥;皆是此例。另外素问厥论篇对十二经的厥症还有专文记载,也是属此范围。
   5.经气的终绝:经络的气化现象也可以有衰竭的时候,就是经气的终绝。一旦某一脏腑的经脉丧失了它的功能时,则当然对其所主宰的一切器官及肢体的功能也必然随之衰竭。这种情况如果三阴三阳六经并现,则死亡在于俄顷了。灵枢经脉篇和素向诊要经终篇中有详细的记载,可资读者参考。
   
七、经络在诊断上的应用 
 
  经络在中医诊断上的应用,也早就开始了。灵枢经脉篇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素问三部九候论进一步说:“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这种以三部九候脉搏跳动的情况来诊察疾病的方法,就是古代经络学说在诊断学上具体应用的实例。目前中医都用手太阴肺经的寸口脉来处决百病,即是三部九候中“中部之天脉”,也不能脱离经络。此外灵枢经脉篇中还有视察络脉颜色来诊断疾病的记载,也属经络的范畴。三部九候脉如下:  
 
  还有诊断经络本身虚实的方法,灵枢经脉篇中有详细的记载,其法以肺经的寸口脉和颈部的人迎脉为根据。总的原则:凡是阴经的虚症寸口必小于人迎,实症则寸口处大于人迎;阳经的虚症寸口大于人迎,实症则寸口小于人迎,这是经脉的诊断。若诊察络脉,可视皮部,在实症时必有结络壅现,虚症时则络脉青短而下陷。可惜目前古人的这种诊断方法已应用得很少。此间提出,希望同道们予以继承和发扬

八、经络在治疗上的价值  

  经络在治疗学上的价值,其中有关针灸方面的,已在上面各节中分别讲到。实际上,不论中医的汤药、气功、推拿等其他治疗方法,皆须经络学说作为指导,不然的话就会丧失辨证的正确性。同时对针灸砭石,从外而治内;药物醪醴自内而治外的理由,也必然会无法理解。所以经络学说在中医各科治疗学上来看,也是十分重要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络学说
针灸学
为什么很多针灸流派只要求选用肘膝以下66穴?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 针灸学专科作业1答案
经络
裘沛然 > 学术观点 二、关于经络针灸的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