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年5月起北京实施新版垃圾管理条例 回首这一步,已经历65年不断探索

近年来垃圾分类频频成为焦点话题,它关系着人民生活环境与健康也关系着城市的运行与发展。

但是你知道吗?其实早在1955年北京就率先提出了“垃圾分类”的概念至今仍在不断进行探索。

南锣鼓巷推行垃圾分类。(资料图 摄影:邓伟)

1955年 北京首办垃圾展

北京的垃圾分类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为了让市民先期了解这种做法,1955年10月2日,北京市在中山公园内的卫生教育馆举办了“改进环境卫生展览会”,介绍实行垃圾分类处理对于改进环境卫生和为国家积累资金的好处。

据北京日报1955年10月20日2版《垃圾里有的是财富》报道,这是一个很别致的展览会,玻璃橱窗里陈列着破鞋、破布、碎铜、烂铁、纸屑、瓜果皮屑、鱼鳞蛋壳等,展览会上的大标语写得很明白:为了进一步改善环境卫生,为国家增产节约,我们应该实行垃圾分类处理和改良烧煤工作。

1955年10月20日《北京日报》2版《垃圾里有的是财富》。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虽然运走了很多积存的垃圾,但垃圾处理还存在着很大问题。因为之前垃圾是混合收集的,炉渣和容易腐烂以及传染疾病的有机物体如菜根、果皮、鱼鳞,废品如破布、碎铜、烂铁等混在一起,肮脏不堪,臭味难闻,运到郊外不但影响卫生,如用来填路基也会使路基不稳。参观展览后人们才知道,其实垃圾堆里的许多东西是可以利用的:有机物体可以积肥;破鞋、破布可以打格褙;碎铜、烂铁可以制成钢筋、铁条。但是,如果不对垃圾进行分拣,就无法变废为宝,非常可惜,所以,需要实行垃圾分类处理。比如,每院准备几个垃圾箱,把有机物体和炉渣等分开收集。有机物体可以运去积肥;炉渣、炉灰可以运走垫平坑洼路段或加以利用;各户收集的废品如破布、碎铁等留在家中,待合作社来收买,经过加工后可以做成有用的东西。

1955年,在“改进环境卫生展览会”上,家庭主妇对煤球炉改装成煤砖炉很感兴趣。图为讲解员告诉大家使用煤砖可以节约燃料、减少垃圾。(摄影:李祖慧)

展览室里陈列着各种烧煤砖用的炉子,还有用原来的煤球炉改造成的煤砖炉。这是展览会的另一部分,介绍了改良燃煤工作的重要性。当时,北京的垃圾里,有一半以上是煤球炉炉渣,这是因为许多北京人家里都用煤球炉,而煤球里是掺有大量黄土的。这样,就增加了运输费用。如果用烧煤砖炉(蜂窝煤)代替煤球炉,煤渣就会大量减少,运费也可以大大地节省,同时,烧煤砖也比烧煤球节省。

这个展览会对当时的观众触动很大。一位观众写道:“这个展览会使我认识到生活的每一细节都关系着国家的建设,甚至将垃圾的处理方法改进后也能给国家积累资金。”

1956年 城区率先试点垃圾分类

1956年3月,宣武区白纸坊街道办事处的五个居委会、约2810户居民率先试点垃圾分类。

根据北京市档案馆记载,当年3月22日正式开始分类收集垃圾。第一天组织检查了1125户的分类情况,其中有940户分类很好,142户未分清。未分与未分清的原因包括:垃圾箱内有旧存的垃圾、未准备好土箱、把分类的时间记错了,另有少数人不重视或不习惯。经过指导,第二次抽查时,全部分清户已占90%以上。在这一地区试点基本成功的基础上,5月21日,宣武全区实行垃圾分类,辖区各街道办事处发动群众使用“公用大垃圾箱”,并“按站定户”,试行“翻牌隔日分类收集”的制度——即今日收脏土,明日收炉灰,循环隔日分类收集。(1998年7月28日《北京日报》5版,《五十年代的垃圾分类》)

此后,城区陆续实行垃圾分类收集。人们在改变将垃圾混合倒在一起的老习惯的同时,还创造了许多管理垃圾站的办法。西四区许多居委会采用“按站定户、专人负责”或按门牌轮流保管公用垃圾筐的办法。西单区有很多居委会实行了按时摇铃或吹哨拿出垃圾箱的办法。西单区北闹市口居民朱玉山已经70多岁了,他对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很热心。从开展这项工作以来,他每天晚上都在人们抬出垃圾箱的时候逐箱查看,发现谁家没有分清,就去向人家讲解。

1957年12月12日《北京日报》2版,《城区将分类收集垃圾》。

垃圾分类对于支援农业用肥起到了重要作用。北京日报1961年9月18日2版《大家动手做好垃圾分类》这样写道:当时,城区每天运出垃圾2000多吨,其中一半是有机垃圾,含有大量的氮肥。如果把有机垃圾分开运到郊区,就等于城市每天供应农村50吨化肥。而且,用有机垃圾堆肥上地,既有利于保护农田土壤,又不妨碍农事操作和作物生长。至于无机垃圾中的炉灰,对盐碱地和胶性土地也有改良土壤的作用;但对一般土地,特别是沙土地,则有破坏土壤的作用,适于分开专用。

  1961年9月18日《北京日报》2版《大家动手做好垃圾分类》。

1993年 垃圾袋装化得以推广

很多北京人还有这样的印象:虽然大街小巷都设立了垃圾桶和倾倒处,可是垃圾桶“敞着盖,冒着尖,地上一大摊”,那个时候,处理这些散乱的垃圾成了环卫部门的一块“心病”,即便每天花费很大力气清理后,呛人的异味和无法洗刷的污迹同样使人产生不快的情绪。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倾倒散乱、垃圾源头暴露成为影响环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进入20世纪90年代,居民垃圾袋装化提上了议事日程。

1993年5月,石景山区八角街道办事处贴出告示,居民今后所有的生活垃圾均需要用塑料袋包装,并投放到指定地点。当时,很多居民并不太理解:垃圾,本身就是废弃物,还要用袋子装,岂不多此一举?垃圾袋装,这项首先在“双气”楼房推行的垃圾收集方式一问世,支持者寥寥。

不过,随着垃圾袋装化的推广,人们也慢慢接受了这种方式,毕竟,实行垃圾袋装化后,可以避免垃圾通道堵塞、气味散发和招引蚊蝇。

到1996年年底,北京市有61万户居民和1万多家单位实行了垃圾袋装,使用面占到全市的三分之二。尝到甜头后的市民开始主动使用塑料袋装垃圾。虽然有的人没有像环卫部门规定的那样用统一规格和质地的袋子装,但是已经开始自觉地给那些已经用旧的、到超市和自由市场买东西时所给的包装袋找了个“物尽其用”的归宿。居住楼房的一位女士说:“一开始动员我们用塑料袋装垃圾,从楼上提到楼下,有点不习惯。后来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办法,不然我家的那些旧塑料袋本身也就成了垃圾,现在习惯成了自然。”

1996年12月4日《北京日报》2版,《垃圾为何要“包装”》。

垃圾袋装化的推广和普及,为后来实行的垃圾分类处理打下了基础。

1996年 西城诞生垃圾分类第一院

1996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其中,提高环境质量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发展密闭清洁垃圾收集站,逐步实现垃圾分类收集”。

当年,西城区大乘巷家委会给全院住户发了一封信,主要内容是:从12月15日起试行垃圾分类收集。之后,这个院的300多户居民家家户户的厨房犄角儿摆着4个垃圾袋,分别装废塑料、废玻璃、废电池和废纸,再生利用。家委会还出资买了10多个大红塑料桶,放在楼前楼后,居民出门时顺手将垃圾袋扔进桶里。

20世纪90年代,西城区大乘巷居民院利用12个大红桶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废旧物品可以再生利用。(摄影:刘平)

三个多月后,这个小院共分拣出了废玻璃100多公斤、废塑料150多公斤、废纸400多公斤以及一些废电池,成为一颗点燃全市垃圾分类的“星星之火”。后来,有人将这个小院誉为“垃圾分类第一院”。

1997年5月20日《北京日报》1版,《垃圾分类第一院》。

1999年 首家垃圾分类回收系统运行

1998年,中山公园将过去的单一果皮箱改为垃圾分类果皮箱,起到了美化环境、垃圾分类的作用。(摄影:臧玉钵)

垃圾分类后却找不到“下家”,只能又混合清运填埋,这使许多居民的积极性一再受挫。1999年4月23日,京城首家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宣武区环卫局再生资源分选站在白纸坊投入运行。

此前,垃圾分类的回收处理一直是困扰环卫部门的一个难题。为此,当时的宣武区环卫局做出了尝试。一方面,该局与其他单位共同研制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备,可将菜叶、瓜果皮、剩菜剩饭等生物垃圾经发酵处理生成有机肥料,解决了生物垃圾回收处理的问题;另一方面,建立了再生资源分选站,并在全区20个密闭式清洁站建立了回收点。站里的工作人员跑遍了河北一带的造纸厂、塑料厂、炼油厂,几乎为所有能够再生的非生物垃圾资源找到了“下家”。分类垃圾收集后,由该部门集中分选,统一送有关厂家回收再利用,使垃圾分类实现了最终目的。

1999年4月25日《北京日报》1版,《京城有了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到1999年底,全市首家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共从垃圾中回收塑料、废纸、金属、玻璃等24种垃圾资源1000余吨,其中仅白色泡沫一项就回收了15.9吨,减少了土地占用2271.43立方米。

1999年12月28日《北京日报》7版,《城八区环卫局联合倡议分类回收垃圾》。

1999年,北京科技周,人们在科普画廊前了解垃圾分类回收知识,并用捡拾的废塑料袋换取环保布袋。(摄影:史占清)

进入新世纪之后,曾在全国最早提出并实践“垃圾分类”的北京,“垃圾革命”也走进了新时代。

2000年 城八区全面实行垃圾分类

2000年6月,北京被确定为全国首批8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

2000年11月1日,垃圾分类在经过西城、宣武等城区一年半的试点后,开始在北京城八区全面推行。北京的垃圾分类回收综合利用,是在垃圾的产生源头、收集运输和最终处理全过程开展的。从这一年开始的三年内,北京垃圾分类的重点都基本锁定在废纸、废塑料和废电池这三类。

2000年10月13日《北京日报》7版,《城八区全面实行垃圾分类》。

此时的北京城区里,已经有38个居民小区实行了垃圾分类。以建立了全国首家垃圾分类清运系统的建功南里小区为例,走进小区,可以看见四个垃圾桶,黄桶装废纸,蓝桶装废金属、废玻璃等可回收物,绿桶装废塑料,黑桶装废弃物。小区居民家家都有两个垃圾桶,一个是可回收物桶,一个是厨房垃圾桶。有的居民把垃圾分得更细。1号楼的许静琳家里有六个垃圾桶,装废纸的,装废塑料的、废玻璃瓶的分得一清二楚。扔药瓶时,她先把盖拧下来,放在不同的垃圾桶里。(2000年10月11日《北京日报》5版,《环保措施走进百姓生活》)

2000年10月,宣武区陶然亭小区内全部放置了分类垃圾桶,并配有垃圾分类操作示意图,向居民普及环保知识。(摄影:刁立声)

和小区居民一样,北京市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不甘落后。废纸回收再生,使废纸得以从垃圾中脱离出来,具有深远的环保意义。那会儿,看到了再生纸具有显著环境效益的北京城,掀起了推广使用再生纸的热潮。市委、市政府机关开始带头使用再生纸;市委书记、市长、副市长还带头采用“再生纸”印制名片;西城、东城、宣武、朝阳、石景山等区政府机关、北京市奥申委、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单位也将办公用纸全改为再生纸。

2000年4月,统一着装的垃圾分类员正在给垃圾细致分类。(摄影:陈红梅)

再生纸是废纸再生而成,只有将废纸有效回收才能保证其来源。为此,北京市委市政府还特别发出《关于推广使用再生纸的通知》,要求从2000年11月1日开始,在城近郊8个区范围内的党政机关及公司、学校、新闻单位等企事业单位都要实行废纸分类收集,积极做好办公用纸回收利用,推广使用再生纸。这在当时被人们称为迈出了北京市垃圾分类回收“具有突破性意义”的一步。

2000年10月25日《北京日报》5版,《下月开始八区废纸分类回收》。

2001年 厨余垃圾尝试资源化处理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2001年,是北京市“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北京的废电池回收、再生纸利用等已渐成气候。但是,小区内能占据生活垃圾一半以上的餐厨垃圾处理还是个大难题。

当时,北京市每天产生1万吨生活垃圾,以往都是将所有垃圾混合在一起运往郊区填埋或堆放,虽然经卫生填埋后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能达到80%以上,但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还会排放沼气、对地下水渗滤液等,产生不可避免的污染。照此下去,北京市几个大的垃圾填埋场几年后就要达到饱和,城市垃圾亟待寻求新的处理模式。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在全市250个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就地处理列入了当年市政府为市民拟办的60件实事中。在小区的垃圾分类和就地处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将厨房中的厨余垃圾进行专门的收集和处理。

2002年7月20日《北京日报》1版,《二百五十个小区启动垃圾分类回收》。

那么,到底有没有一种好办法,能够把这种被国外称为“绿色垃圾”的废物变废为宝呢?

这可难不倒咱北京人。据北京日报2002年5月10日6版《九成多垃圾变身有机肥》报道,就在2001年当年,本市第一台生物垃圾处理机在西城区裕中小区投入使用了。这台约3立方米的铁家伙,每天可以处理1.1吨厨房垃圾,使经过有机生物分解后的垃圾量只有原来的0.5%。变废为宝后的垃圾成了优质肥料,用来养花种草特别好,既减少了运输、填埋费用,又减少了对土地的占用和二次污染。仅仅半年时间,它就让小区里1200户居民家庭的垃圾量减少了216吨。

2002年5月10日《北京日报》6版《九成多垃圾变身有机肥》。

在2004年,北京市城八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3.8%,郊区达到38.1%。在实行物业管理的260个居民小区、大厦(约合78万人口)实行了垃圾分类收集。

2005年,在前门西南的煤市街社区,垃圾未出门就已经按用途分门别类。记者在现场看到,原来单纯汇总垃圾的清洁站被改造成一个现代化的密闭式垃圾处理系统。随着约3米高的银色金属罐一阵轰鸣,上面一个出口“吐”出了塑料袋、包装盒、纸张,下面的出口则“吐”出了已经粉碎为只有几厘米大小的果皮、蔬菜小碎块。每天从这里运往填埋场的垃圾只有不到500公斤,运往塑料厂、堆肥厂的“原材料”却有约4吨,占垃圾总重量的90%。借鉴、推广煤市街社区的成功经验,有望解决全市生活垃圾处理难题。(2006年10月31日《北京日报》6版,《煤市街9成垃圾变资源》)

2006年 京郊农户试点垃圾就地消纳

过去,在北京的农村,垃圾基本都是“自产自销”。一进门,左边是猪圈,右边是菜地。家里的剩菜剩饭、扫地的灰土、菜帮菜叶子,一股脑儿全都进了猪圈。可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养殖集中化进程中,猪圈这个天然的垃圾处理场,就逐渐退出了农家院。经过了垃圾密闭化处理,统一收集、运输、管理等尝试之后,京郊农户也走上了垃圾源头分类减量的路。

2009年11月30日《北京日报》3版,《垃圾源头分类,农民是怎么做到的》。

从2006年11月开始,北京市在门头沟区王平镇等5个乡镇试点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在王平镇东马各庄村的每户农家,垃圾都分门别类存放在6个标识着“灰土、厨余、可再生、可燃、有害、不可再生”的垃圾桶和垃圾袋中。几年下来,这个小山村的80户村民已经习惯将垃圾分类存放,保洁员上门回收,90%的垃圾实现就地消纳,变成有机肥、燃料等资源。

2009年,门头沟区色树坟村村民垃圾分类清倒已养成习惯。(来源:市农研中心)

在村民季玉兰家整洁干净的庭院一角,6个贴着标签的垃圾桶和垃圾袋依次排开。打开桶盖,一目了然,隔夜的炉灰装在“灰土”桶中,“厨余”桶里是白菜叶和土豆皮,几节废电池装在“有害”垃圾袋中。下午4时,村里的专职保洁员到季玉兰家收完垃圾,递给她一张“合格卡”。季玉兰解释道:“这证明我家今天的垃圾分类是合格的,凑够30张月底可以到村委会领取奖励。我家现在不用买酱油、洗衣粉,用垃圾换就够全家用的。”

在推行垃圾分类处理的过程中,王平镇为全镇3600多户村民和居民配备了垃圾桶和垃圾袋,购置了厨余垃圾车和灰土垃圾车,建起了生物质肥料厂和生活垃圾压装站,使垃圾分类、收集、利用各个环节有机连接,九成垃圾都成了资源。

2009年3月18日《北京日报》1版,《九成垃圾变资源 就地利用不出村》。

简单的垃圾分类,带来了综合的生态环境改善和村民收入的提升。实施垃圾分类管理后,王平镇的卫生环境大为改观,民俗旅游户增加到45家,来这里观光旅游、采摘的市民达到5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0余万元。

在王平镇、韩村河镇、河北镇、熊儿寨乡、马昌营镇等京郊6个乡镇垃圾源头分类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北京从2009年开启了农村垃圾源头分类措施的大力推广。据当时测算,在全市郊区推广,按350万人口、人均日产垃圾1.5公斤计算,每年可以节约近3亿元的运输费和消纳费。而且,实行垃圾源头分类管理后,因为垃圾减量,全市农村每年还可以节约填埋用地600多亩。

2010年 率先在全国为垃圾分类立法

2009年,北京市垃圾分类结出硕果——全市垃圾产生量首次出现负增长。2010年,全市仅用8个月就完成了600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硬件设施配套建设,一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人民战争”向胜利又近了一步。

2010年,天坛公园的“绿色游园志愿引导员”帮助游客把废弃物进行分类投放。(摄影:贾同军)

就在当年,北京市正式启动了垃圾处理立法程序,市政部门起草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分为八大部分,涵盖生活垃圾产生到处理的全部过程,拟强制要求垃圾分类投放、收集。

2011年11月18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据北京日报2011年11月19日2版《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可少付费》报道,这是国内首部以立法形式规范垃圾处理行为的地方性法规,它对北京市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改革,积极推广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等作出明确规定。通过立法的形式在全社会推广“生活垃圾减量分类人人有责”的观念,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北京作为特大型城市面临的生活垃圾处理难题,从根本上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2011年,市民陈女士用“社区垃圾分类积分卡”交分类垃圾。(摄影:贾同军)

2019年10月14日至11月13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送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19年10月16日《北京日报》6版,《个人扔垃圾不分类拟罚200元》。

2019年11月27日下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改决定经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修改后的条例将于2020年5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自2012年条例施行以来,北京市首次对该条例进行修改。

修改后的条例首次明确,单位和个人是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并对个人违规投放垃圾的行为,实行教育和处罚相结合。违规投放的个人“屡教不改”,最高可处200元罚款。此外,要求餐馆、旅馆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并对“混装混运”现象加大了处罚力度。条例的修订与颁布实施,标志着北京市垃圾分类将正式步入法制化、常态化、系统化轨道。

2019年11月28日《北京日报》8版,《明确生活垃圾四分法 个人违规将实行“教罚并举”》。

修改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正式实施。北京的垃圾分类将大步走进新时代,进一步建立起现代化的垃圾治理体系。

(历史资料: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垃圾分类的现状及对生活的影响
生活垃圾处理的德国经验
热点聚焦 | 从源头控制垃圾焚烧中二噁英的产生,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北京垃圾分类:20余张照片见证20年的原地踏步
北京垃圾分类试点14年:七成以上垃圾需二次分拣
垃圾分类 “迈”不过钱槛终会半途而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