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载于《金匮要略》中的祛痰湿古方,或可改善咽喉有异物、有顽痰

在我国传统医学中,有许多有效的古方剂被广泛应用于调治各种疾病。这其中之一就有一则被记载于《金匮要略》中,用于化解痰湿的古方,它可以追溯到1800多年前。下面我将分享一个关于使用这一则古方治疗病例的医案。

有这么一位患者,他总感觉咽喉不适,而且已有数年之久了。其主要表现就是,总是有痰卡在嗓子里,就算是咳嗽也无法将其排出,同时还有异物感。患者之前也尝试了不少治疗咽炎的药物,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后来,患者就到医院检查,结果诊断为咽喉异感症,但用药后,症状并未明显改善。

随后,改换中医。当中医师仔细观察了患者的舌脉后,发现舌苔白滑而腻,脉象也有点滑。据患自述,有时候还会感到胸闷,还时常感到迷迷糊糊的,总想睡觉。

在进一步了解患者情况后,医师根据病情为他遣方:半夏12克,厚朴9克,茯苓12克,生姜15克,苏叶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使用三剂之后,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咽部不适感也没有了,精神状态也好转了很多。

其实,上述方剂就是古方半夏厚朴汤,基本上按照原方进行使用,并没有太多加减。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位患者的病情可以归结为痰气搏结于咽喉所致的“梅核气”。

什么是痰气搏结于咽喉呢?

其实很简单。肝在中医理论中主要负责条达,肺主要负责输布津液,脾负责运化津液。肝、脾、肺三脏是整个身体水液代谢的主要驱动力。当肝气失调导致肺输布不畅、脾运化功能不足时,全身的气机就会停滞不转,津液也会凝滞成为痰湿。停滞的气和凝滞的痰湿便会相互纠缠,形成痰气搏结的局面,常常发生在咽喉部位。患者就会感觉咽喉部位总有东西停留在此处。

此外,由于气机不畅,患者还容易出现胸闷的感觉。痰湿上升扰动清阳,所以就时常让人感到无精打采、嗜睡。而舌苔白腻、脉滑等也是体内痰湿不化的表现。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半夏、厚朴、茯苓、生姜和苏叶的配伍是经过科学研究验证的。半夏能够化痰降气;厚朴则可以除满行气,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发挥行气化痰的作用。茯苓则有健脾利水的功效,能够除湿,去掉湿气便不会形成痰湿。同时,生姜具有辛温化痰以及缓解半夏的副作用的作用;苏叶能够进入肺中,行肺气,引药向上运行,缓解咽喉部位痰气搏结的情况。

可以说,这个方剂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化痰行气古方。对于痰气搏结于咽喉的情况有良好的调治效果。而对于由痰湿相互纠结导致的失眠、嗜睡等问题,也具有调治的价值。

当然,将这个医案分享出来,是希望实现三个目的:

首先,提醒患有慢性咽炎、咽喉易感症、反流性食道炎、失眠、嗜睡以及抑郁等问题的患者朋友,如果总是感觉咽喉部位不舒服,就需要考虑是否是由上述因素引起的。

其次,也提醒大家,要少生气、少发愁。因为发愁会导致肝气不畅,进而影响到肺和脾胃的气机运行。痰湿因此更容易生成。那么怎样才能化痰呢?少生气,就能更好地化解痰湿。

第三,中医所传承的知识虽然历史悠久,但其实在现实中具有许多重要的意义。我们若是能够全身心地学习和研究中医,将能够受益匪浅。

总之,中医古方对于治疗痰湿等疾病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希望通过分享这个病例,能够让更多人认识到中医的价值,并鼓励大家在面对疾病时多一些对中医的了解和尝试。相信通过合理的中医治疗,我们能够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咽部总有异物感?小心是梅核气,一剂半夏厚补汤行气化痰开郁降逆
喉里“痰”,就是脾中湿!治咽喉异物感的方子,脾好,嗓子就舒服
梅核气的治疗经验
梅核气的中医病因、治疗和预防调护
中医:慢性咽炎?嗓子总有异物感,3味中药煮水,利咽,行气,化痰
梅核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