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戏骨《红楼梦》到底是神演技,还是零演技?


有央视87版《红楼梦》珠玉在前,《红楼梦》的影视化一向十分艰难。今年也恰好是87版《红楼梦》放映30周年,追忆经典的怀旧兴致正浓,谁要翻拍新版《红楼梦》,那无疑是自寻苦吃。


87版《红楼梦》


然而近日出了个「小戏骨」版《红楼梦》,却意外赢了个满堂彩。不仅各路官媒多次发文称赞鼓励,豆瓣评分高达9.3分,在微博上一片污七糟八的明星情感八卦中,也愣是占得了一席之地。


这部9集《红楼梦》全部由10岁上下的儿童出演,而服化,道具,布景,配乐皆原样仿照87版《红楼梦》。


「小戏骨」版《红楼梦》


也就是说,这部「小戏骨红楼梦」单论创作层面上,实在没有任何新鲜,只算得上是纯粹的「怀旧」与「致敬」。由于经费有限,许多道具和布景都有些简陋廉价,甚至不免引人发笑,让人觉得有些邪典「cult」片的质感。


而之所以在这样的创作条件下,仍然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度和口碑,最主要还是依靠着一众小演员的惊艳表现。


这种「惊艳」,当然首先始于小演员们的「皮相」和「眼缘」。大多数人之所以会被「安利」去看剧,无外乎是因为看到了小黛玉,小宝钗的剧照。两个小姑娘不只是面容姣好「颜值」高,更重要的是,她们的容貌都令人惊喜地与原著中的「钗黛」二人十分契合。


小黛玉(左)、小宝钗(右)


「选角」的贴切,实际上正是这部「小戏骨红楼梦」最突出的优点之一。大家都知道,在影视剧创作中,「编剧」,「导演」,「剪辑」这些环节,都对最终作品的呈现至关重要。


而「选角」这一环节,却常被看做微不足道,不需花费多少心思。然而实际上,尤其是在对已有作品做影视改编时,「选角」与编剧一样,同样体现了影视创作者对一部作品的领悟和阐释。选择什么长相气质的演员来演绎角色,本身也是一种「创作」,需要「灵感」和「用心」。


在这一点上,我尤其同意执导过《X战警:第一战》和《王牌特工》系列的导演马修·沃恩的一个观点,他在采访中开玩笑说,自己的工作,有90%都在于「选角」,剩下10%的工作,才是让选来的演员之间发生化学反应。


《王牌特工》(2015)


如果一开始「选角」就不够用心,那之后在拍摄中无论再怎么努力,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只是,「选角」这一环节的确一向容易被资本和商业功利主义所绑架。当各种影视作品被流量小生小花看作需要施展腿脚来争夺的「资源」,「试镜」越来越成为一种形式主义,人脉和商业号召力才是影响更大的筹码。


而「小戏骨红楼梦」在一群毫无名气的孩子中选角,倒是还原了影视剧「选角」应该有的本质,即是要有创作者自己的想法和坚持:


比如,《红楼梦》原书里讲宝钗「脸若银盘」,「小戏骨红楼梦」在选角时便踏实找了一个脸颊圆润丰腴的小姑娘来,即使现在一贯流行「锥子脸」,也毫不屈服于流行的审美,这才有了这一版中美得如此有风神的小宝钗;


小宝钗


再比如,87版及其余各版《红楼梦》里,通常都不会选容貌出众的演员来饰演李纨,人们更常强调的是她清心寡欲的礼仪品行,相貌问题则向来因为她的身份而被低调处理。


但实际上,在原书李纨判词旁就画有「凤冠霞帔的美人」,成人版《红楼梦》选角时总是忽视她的容貌,不免有些「刻板印象」的隐忧。


87版李纨


而「小戏骨红楼梦」在李纨的选角上也体现了其对原书独特的理解,相当不落窠臼,大胆选了一个长相出众,气质也清新如兰的小姑娘来出演,很是让人眼前一亮。


小李纨


当然,「选角」上的用心,无论如何也只是角色塑造的第一步。「小戏骨红楼梦」最大的亮点,还是其对「小戏骨」的打造,也就是对这些小演员「表演」上的教导。


这部《红楼》里的小演员,明显并没有经过多少专业训练,人生阅历也必然不足。那么这些小孩儿的表演,又是如何打动人心,甚至让许多人觉得吊打市面上许多「学艺不精」的成年小生小花?


实事求是的说,其实这些「小戏骨」在表演中的神情动作,几乎都与87版《红楼》中成年演员的处理一模一样。


贾元春


在「小戏骨」的花絮中,我们也常能看到这些小演员在开拍前拿着手机观看87版《红楼》的相应片段。因此可以说,这些小演员学习表演的方式,实际上就是「模仿」——非常原始,却也非常有效。


正是通过「模仿」经典,他们的表演才得以呈现出如此成熟完整的效果。


这一点当然不免遭到不少质疑:如果只是单纯有样学样地「模仿」87版《红楼》的表演,这怎么能算是这些小演员自己有演技呢?更有甚者,可能还会认为「小戏骨」系列根本不能算作戏剧表演。


林黛玉


在我看来,这样的质疑显然是对「表演」的理解过于狭隘。因为追本溯源到亚里士多德和古希腊戏剧理论,戏剧表演的基础本就是「模仿」。


即使是成年演员,在演一个角色时,也不免要到社会中去找一些类似的原型来进行「模仿」学习,这样表演才会生动自然,真实可信。


换句话说,实际上表演的本源,就是需要人做到「忘我」甚至是「无我」,愿意全身心地去「模仿」,自然地融入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的身体与灵魂。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比起成年人,孩童在「表演」上反而更容易有天然的优势。


正是因为他们的阅历尚浅,关于「自我」的意识还未成型,自然更容易放下关于「我」的执念,去全身心「模仿」与贴近另一个「人」。


王熙凤


因此,「小戏骨」们能够做到惟妙惟肖地「模仿」87版《红楼》,实际上已经是练好了表演最重要的基本功。他们的精妙演出,也催促我们重新理解「表演」:「表演」从来不应是演员的「顾影自怜」,而更需要演员舍弃「自我」的狂妄,虚心体会旁人的人生。


换句话说,「模仿」二字看起来容易,其背后需要的表演精神却相当不易习得,尤其时下许多人气小生小花沉迷在表演中耍帅扮美,自然难以放下「自我」,去学会在表演中体尝和展现别人的生活。



当然,让十岁上下的孩童出演《红楼梦》,越演得好,越不免会惹来不少道德上的争议。「小戏骨」的主创潘礼平说,他原本也觉得《红楼梦》不适合小孩子演,但有人提出「刘姥姥进大观园」这条主线,觉得这条线的故事可以让孩子们学会「看得见穷人」和「看得起穷人」,这才决定要拍摄。


虽然在创作团队的考量中,将红楼梦以「刘姥姥」为主线缩减为9集,只是为了适合小演员们演出,但这部特别版《红楼》的「删减」,却其实有「开拓」的效果。


大众之所以会有《红楼梦》不适合小孩子阅读演出的想法,不过是由于大众总是倾向于将《红楼梦》过于狭隘的理解为只与「男女情爱」有关。而事实是,在宝黛钗的爱情悲剧之外,《红楼梦》原本就还有极为丰富与复杂的内容。



所以,「小戏骨」版《红楼》的「删减」,在避免「少儿不宜」之外,恰恰是破除了对「男女情爱」狭隘的专注,将大众的目光指引向《红楼梦》诸多其他同样重要的元素和主题。


总体来说,「小戏骨」版《红楼》虽然篇幅短,剧情跳跃大,但对剧情的取舍算得上很讲究,一点儿不随便。


比如刘姥姥一线,除了在第2集,5集,9集记叙了刘姥姥的三次进府,还收入了结尾刘姥姥以涌泉报滴水之恩的情节,整体的剧情呈现了一个颇为完整的因果循环节。


刘姥姥


刘姥姥之外,剧情在「钗黛」姐妹情也有格外浓重的着墨,这在我看来更是绝妙的手法。


世人太常将「钗黛」二人看作争夺宝玉的「情敌」关系,但实际上无论是判词中的「钗黛合一」,还是曹雪芹原著在后四十回的行文,都可以看出实际上薛宝钗与林黛玉有极深厚的情谊,绝不是简单的猜忌敌对。


「小戏骨」版《红楼》简洁准确的定位了原著中「钗黛」姐妹情发展的几个节点:第八回的「探宝钗黛玉半含酸」,第四十二回的宝钗审黛玉读《西厢》《牡丹》,以及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中两人终于互通心事,「义结金兰」。


「钗黛」姐妹情


虽然只有短短的9集篇幅,这条「钗黛」情感线却仍展现得流畅连贯,完整动人。


在曝光出的花絮中,「小戏骨」团队也着重渲染了饰演「钗黛」两位小演员由戏内延伸至戏外的友谊与感情。鼓励尚在成长中的孩童去感受女性之间的「情谊联结」而非「敌意对立」,这对于当代女性群体来说都意义格外重大。


在成年人的剧集中看多了「依萍/如萍」,又或是「罗子君/唐晶」式令人不适的女性关系之后,「小戏骨」版《红楼》选择弱化「宝黛」爱情突出「钗黛」姐妹情,倒是让人在孩童的视角里看到了些新的希望。


因此,回头来看许多人对「小戏骨」版《红楼梦》的抵制和批评,都着实显得过于保守。



《红楼梦》作为一个经典文本,本就应该有千万种阅读和阐释的切入点,那么又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拥有一个阅读《红楼梦》的角度呢?


对孩童最好的保护和教育,不是将他们「神化」为一片需要隔绝的净地,一种仿佛与成年人完全不同的物种,而是要先把他们看作是跟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人」。


他们有权利以自己的方式去看去体验我们的人世间,而我们也应该完全乐于去分享他们的视角。


「小戏骨」版《红楼》,从另外一个角度彰显了这部不朽名著以及表演的本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们平均年龄才10岁,却被亿万人尊称“戏骨”。时隔30年后,87版红楼梦因他们经典重现
来看小朋友演的《红楼梦》----小朋友的福利,大朋友的惊喜
30年经典复燃!萌版《红楼梦》刷爆假期朋友圈!颜值,演技都绝了
时隔30年后,世间再现林黛玉!
《小戏骨:红楼梦》:中国电视剧的未来,网友“疯狂打call”
小戏骨版《红楼梦》:让一群孩子演一出悲剧,是否太残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