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看工业浪潮中的德国,才知道大清国和欧美强国的差距
文/寂寞的红酒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悄然兴起。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欧美,各国纷纷进行工业化升级,其中以德国和美国最为积极,成果最为显著。在这次工业浪潮中,德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如果看看工业浪潮中的德国,你才会发现当时的大清国和德国差了几乎一个时代。那么工业浪潮中的德国是个什么样子?
在这次工业浪潮中,德国工业有了质的飞跃,其中以电力工业和化学工业最为显著。从1866年德国西门子制造出第一部大功率直流发电机,德国的电气工业突飞猛进,车辆、电讯和照明等领域迅速实现电气化。到1910年,德国已经有了195家电气公司,电力在德国得到了普遍应用,德国的电气产品占到了世界的30%以上,垄断了欧洲和南美大部分市场。对于仍然生活在油灯和蜡烛中的中国来讲,德国的成就让人惊叹,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很多地方仍然没有电,两国的差距让人唏嘘不已。在钢铁领域,德国在1913年钢铁产量已经达到了1760.9万吨,而当时中国仅仅数万吨,即使日本也不过32万吨,两国加起来都不到德国的零头。德国的工业实力让中国甚至日本望尘莫及。这也是李鸿章在访问德国后叹息不止的重要原因。
在这次工业浪潮中,德国城市化和人口也增长很快,到一战前德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了60%,比中国现在的城市化水平都高。德国的人口也增长到6506万,成为世界上的主要人口大国之一。德国不仅人口多,而且人口素质非常高,当时德国已经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仅仅在校生就有1000多万,技工和科学家多如牛毛。当时清政府花费重金才从西方挖了几个二流技师,而且还要当成宝贝,而德国一抓一大把,两国根本没法比。连英国人都要跑去德国学习化学染料合成技术,中国就更不用说了。当时的德国科技绝对是独领风骚。
在这次工业浪潮中,德国交通和基础设施得到了巨大发展。1913年德国的铁路里程已经高达63378公里,而当时中国的铁路里程少得可怜,而且都被外国人控制,和德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德国遍布全国的铁路加上四通八达的公路以及水上航线,形成了完善的交通网。在城市里,漂亮的建筑、干净的街道,整洁的市容、川流不息的人群构成了德国靓丽的风景。看看民国时期的青岛,就能想象到当时的德国是个什么样子。
在这次工业浪潮中,德国军事力量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德国的武器装备日新月异,更新速度很快,军队数量也在稳步增长。到1913年,德国已经拥有近70万军队,不管是战斗力还是装备均是世界一流。德国的海军也同样不容忽视,依托强大的造船工业和科技,德国打造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和商船队伍。1913年公海舰队总吨位高达130余万吨,主力舰多达数百艘,如果加上商船,德国的轮船总吨位超过510万吨。对于轮船都没有几条的中国而言,中国真是太落后了。李鸿章一直在为自己搞了个轮船招商局感到沾沾自喜,但当他看到德国码头上数不尽的商船和游弋在附近海面的军舰时,李鸿章才真正意识到德国究竟有多强大。他搞的洋务运动和德国人根本没法比,中国落后德国几乎一个时代。李鸿章知道,大清国已经远远落后于列强,再过二十年也追不上德国。
参考资料:《全球通史》、《德国近现代史》、《德意志帝国》、《大清国特使李鸿章出访欧洲纪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纪录片)【思变1896——李鸿章欧美八国行】
李鸿章访问欧美八国时 到底有没有携带一口棺材
罕见照片:晚晴重臣李鸿章访问欧美,轰动一时
2014-03-22皇牌大放送 思变1896——李鸿章欧美八国行【凤凰卫视皇牌大放送】
一个古代人穿越到现代会是什么心情?问问李鸿章就知道了
1896年李鸿章出访欧洲罕见照片(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