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感悟忧乐

一般地说,追求快乐和幸福是人的天性,有谁愿意整天忧愁呢?然而,辨证法的原理却告诉人们,如果不懂得“优”,就不会有长久的“乐”,这也是历史的规律。有鉴于此,古今有识之士无不重视“优”,忧国忧民,忧时忧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许就是充满智慧的至理名言吧。
忧乐意识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渊源至深。庄子的“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孟子的“乐民之乐者,民也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也忧其忧”;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无不体现出深深的忧乐意识。因此,从一定角度说,正是中华文明孕育和包含的忧乐意识,才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始终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人的一生离不开忧和乐,有人一生飞黄腾达又福泽后代;有人历经坎坷又殃及子孙;而更多的人则有忧有乐,最多只是形式不同,或乐多忧少,或乐少忧多;或先忧后乐,或先乐后忧;等等不一 而足。“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在这一问题上,我们的古人就已经看的很清楚了。静下心来想,人生在世本来说既有忧又有乐,有乐必有忧。忧与乐本是人生的两个支撑点,一个支撑点悬空,另一个支撑点就会落地。犹如走路,人生就是从无数的忧与乐中交替前行走过来的。忧与乐绘成的坐标,既是人生的曲线,他标志着人生的奋斗,更标示着人生的品位。
忧与乐具有必然性与排他性,或者得其此或者得其彼,二者必有选择,得到某种东西。犹如在这浩瀚的宇宙,太阳与月亮不可见得;犹如在这微妙的内心,泛爱自会失去专一。忧与乐的天平是倾斜的,二者的砝码是成反比的,大可不必在他们之间求得平衡。陶澜明说过“悟己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到不失为一番深透的忧乐之悟。
人生的道路是充满着忧乐悲欢的,因而对人生的看法也不只是两种,顺境或者是逆境都不可能在某一个人身上长期存在下去,逆境和顺境在人生中交替出现才是自然规律。所以我们应把人生看作忧乐人生,这样我们才不至于见顺大喜,见逆大悲。也不至于在逆境中陷于一蹶不振之地,在顺境中狂喜不已,而忘了努力和进取。而要做到乐不忘忧,忧不忘乐。顺境时考虑到困难,逆境时看到光明,始终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于己于事,才会有益。
相对于自然的永恒来说,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而在有限的生命中,又有三分之一哦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另外三分之一的时间又是属于求学、生长、养老阶段。所以有人说人生几何,岁月不再,得享乐时得享乐,或争名、争权、夺利,或损人利己,或贪污盗窃,做出一些令人不齿的事情来。俗话说:前人载树后人乘凉。后人既要乘凉,也要继续载树。一代为一代造福,社会才能发展,历史才能进步。因此一个人的忧乐意识仅仅局限于个人,那么他的人生也将毫无意义。我们在一生中的大多数时间,如果被衣食、功名、钱财所左右,把自己的喜怒爱乐挂在这些问题上,那么就会让我们失去更多的本来就少的可怜的乐趣。古人说过:“百年富贵今难见,一代功名托至公。”一个人只有少一些私心,多一些随缘的“公心”,在时代和历史面前,他的人生才有价值和意义。所以一个活的有价值的人的忧乐意识或多或少地体现出爱国爱民思想,因为爱国才会为国家忧乐,因为爱民才会为百姓忧乐。班固的投笔从戎和祖逖的闻鸡起舞所蕴涵的爱国情怀,陆游、辛弃疾的诗词所包含的对失去家园的忧愤及对恢复中原的强烈渴望,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牺牲精神等等,都是爱国爱民的光辉典范。
中国共产党人的忧乐意识,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建立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基础上的忧乐意识,其内涵比传统的忧乐意识更加丰富、更加深刻。“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和“志士不忘在沟壑”,“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等,都包含着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见解和高超智慧。这种忧乐意识,以人民利益、国家安全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展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忧与乐,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依一定的条件而相互转化。在胜利的时候,在成功的面前,在相对和平的环境里,如果让骄傲自满、贪图安逸、沉湎享乐的思想滋长起来,神经就会麻木不仁,头脑就会解除武装,从而就会导致颓废丧志乃至走向灭亡,这正是“始作骄奢本,终为祸乱根”。对一个人来说是这样,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也是这样。而乐不忘忧,居安思危,为国家共分忧,与群众同甘苦,就能够解骄解躁,磨砺意志,自强不息。这是成才之所需,更是兴国之所望。时代发展一将“大任”降于当代中国人肩上。但能不能担起这个“大任”,还取决于自身的本领和素质,眈于享乐,盲目乐观,显然难以成为担当重任的栋梁之才。而只有常怀忧患,不懈奋斗,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刻苦的锻炼,不断提高修养,才能成为柱石中坚,不辱使命,在成前起后、继往开来的奋斗中谱写新的篇章。因此我们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骄不躁,奋发进取,牢记“有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忘身”的道理。情系祖国、心装群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自己的一颗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珍视中华文化中的反省意识和忧患意识
顺境时善待别人__逆境时善待自己〖励志人生〗
美言不信中的道家智慧:常保忧患意识,从宠辱若惊走向宠辱不惊
人生二与三 逆境、顺境,请保持微笑
顺境诚可贵 逆境价更高:学子励志26
人生十个小道理,顺境逆境,我们都要勇敢面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