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诺奖得主屠呦呦第一个发现青蒿素竟是因为它?!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已经84岁高龄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是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当她的父亲用《诗经·小雅》中的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给她取名的时候,也许冥冥中她已和青蒿结下了不解之缘。


越南战争期间,耐药的恶性疟在越南流行,引起中越双方部队严重的非战斗性减员,中国在越共的请求下开始在军内开展抗疟药的研究,并成立了“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屠呦呦团队耗时3个月,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中整理出640个,再从中进行100多个样本的筛选,最终选出的胡椒“虽然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84%,但对疟原虫的抑杀作用并不理想”;而“曾经出现过68%抑制疟原虫效果”的青蒿,在复筛中因为结果并不好而被放弃,差一点与成功失之交臂。

屠呦呦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重新复习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时,发现其中记述用青蒿抗疟是通过“绞汁”,而不是传统中药“水煎”的方法来用药的,她由此悟及用这种特殊的方法可能是“有忌高温破坏药物效果”。据此,她“改用低沸点溶剂,果然药效明显提高”。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分离获得的第191号青蒿中性提取物样品,显示对鼠疟原虫100%抑制率的令人惊喜的结果”。屠呦呦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对提取方法的改进,采用“改用低沸点溶剂”避免了传统中药高温煎煮方法对青蒿素的破坏,世界上首次获得了具有高效抑制疟原虫作用的青蒿素

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的传奇经历,也从另一个角度指出了传统中医药发展的一个思路:虽然中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的传承和繁衍做出重要贡献,但是,中药发展也面临大量挑战,例如传统制造工艺落后,有效成分浓度低,起效时间慢等。如何利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对传统中药进行二次开发或创新?

随着现代制药工业技术发展,一批先进的提取技术已取代传统中药熬制方法,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例如,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超声振荡提取技术、低温超微粉粹等低温提取技术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在低温条件下,对中药有效成为进行提取,具有活性成分破坏少、无有机溶剂添加等特点,能最大程度保持目标成分的活性和纯天然性。超声振荡提取技术将超声波作用于提取介质,介质被撕裂成许多小空穴,这些小空穴瞬时即闭合,闭合时产生高达几千大气压的瞬时压力。超声波破碎过程是一个物理过程,过程中无化学反应,低温下被浸提的生物活性物质保持不变,生物活性不减。

华森制药作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在国内率先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超声振荡提取技术等低温提取技术融入中药现代化工艺中,取得优异成果,研发出都梁软胶囊、胆舒软胶囊、甘桔冰梅片、痛泻宁颗粒、六味安神、八味芪龙颗粒等一批具有国内、国际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和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华森制药秉承责任心、生命力的理念,以兴民主工业,树中国品牌,促健康事业为己任,立志将传统中药和现代工艺技术相结合,生产出更安全、高效且适合国人的现代化中药。屠呦呦诺贝尔医学奖获奖的佳音,将更加激励每个华森人为把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事业发扬光大而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爆笑科普!!!屠呦呦到底对疟原虫干了什么?
爆笑科普!!屠呦呦到底对疟原虫干了什么?
屠呦呦回顾青蒿素发现艰难历程
青蒿素的发现始末
青蒿素的发现
青蒿素是中药还是西药?屠呦呦用乙醚低温提取为何古人没做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