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版大棋局:布热津斯基的最后一计

上一篇文章中,我介绍了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中的战略构想为何未能实现。值得注意的是,布热津斯基并未就此气馁,911事件发生后,布热津斯基又相继推出三部新作,依次为:

2004年,76岁,《大抉择:美国站在十字路口》(The Choice: Global Domination or Global Leadership)

2007年,79岁,《第二次机遇:三位总统与超级大国美国的危机(Second Chance: Three Presidents and the Crisis of American Superpower)

2012年,84岁,《战略远见:美国与全球权力危机》(Strategic Vision: America and the Crisis of Global Power)

※《大抉择》、《第二次机遇》、《战略远见》的书影

通过这三部著作,布热津斯基深入检讨了反恐战争的战略失误,最终在《战略远见》中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这就是我所说的2.0版大棋局。

《大棋局》目录里的玄机

要深刻理解这个2.0版的大棋局,首先要回到1.0版,到《大棋局》的目录中寻找理解布热津斯基思维脉络的重要线索。

※《大棋局》书影及目录页

看过这本书的读者一定记得,该书共分七章,分别是:

·第一章 新型霸权

·第二章 欧亚大棋盘

·第三章 民主桥头堡

·第四章 黑洞

·第五章 欧亚巴尔干

·第六章 远东之锚

·第七章 总结

其中,第三至第六章是全书的主体。在这一部分,布热津斯基立足他划分的欧亚大陆四大战略板块,围绕他圈定的五个战略棋手、五个地缘支轴,纵论了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值得注意的是,这四章,从欧洲开始,到远东结束。依次分析了美国在欧亚大陆的西部、中央、南部、东部四个战略区的不同任务。

这个次序绝非随机生成的,而是有着深刻的逻辑。

作为科班出身的政治学家,布热津斯基在讨论战略、外交问题时,一贯善于整体把握内政外交、文斗武斗。美苏争霸时期他就意识到,苏联虽然咄咄逼人,但本质上是个军事力量一枝独秀的畸形大国。美国却是一个各项指标平衡的综合性大国。故而,苏联不战胜就失败,美国不战败即胜利限制苏联武斗优势,发挥美国文斗优势,就成了取胜的一体两面。

苏联的解体证明了美式文斗战略的成功,更使得美国踏出了“迅速崛起为真正的全球性超级大国的最后一步”“这个在国际上居于支配地位的大国,加上其政治上表现积极、经济上充满活力的伙伴——欧盟,似乎不仅能重振西方的全球卓越地位,也能为美国自身确立一种建设性的全球角色。”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布热津斯基写成了《大棋局》一书。换言之,在布热津斯基看来,美国最核心的王牌,既非军事,也非经济、金融,也非高科技,而是它那一套能够让很多外国人向往、追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故而,最成功的战略,就是用地缘杠杆去落实、放大美国及其追随者的文化霸权。所谓“民主桥头堡”,其实就是美国文斗体系在欧亚大陆上最坚固的前沿存在。再加上北约这个武斗组织的辅翼,苏联解体留下的真空地带,等于给美国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扩张机遇。

※《大棋局》中关于苏联解体后国际格局变化的图片

然而,美国与其欧洲盟友之间依然存在着利益分歧。文化与意识形态向来是国家间合作的双刃剑。北约东进的同时,欧盟也在东进。如果欧洲顺势脱离美国控制,那就非美国之所愿了。所以,他才提出利用法德矛盾,强化对欧洲的掌控,既要控制欧洲一体化的速度,还要界定其边界,及其与美国霸权的关系。

至于防范、打压俄罗斯,利用南部区的混乱,分裂东部区,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的。

黄金时代去而不返

但是,911及其之后的一连串巨变,彻底葬送了苏联解体制造的黄金时代。这就是布热津斯基在《战略远见》一书中概叹的:

“由于民众对世界历史与地理的无知,追名逐利的大众媒体利用公众的恐慌心理,帮助善于煽动宣传的小布什政府用八年时间将美国变成了一个四处炫耀武力的国家。‘反恐战争’成了外交政策的代名词,美国很大程度上未能制定一个能够在多变的地缘政治环境中维护自身长远利益的战略。由于上述原因,美国在21世纪的新兴挑战面前几乎毫无准

“小布什总统任期中代价高昂的单边主义导致了中东长达10年的战争,以及总体而言的美国外交政策的脱轨。2008年的金融风暴几乎使一场灾难性的经济萧条加速到来,从而促使美国和西方许多国家突然认识到自己在未受管制的贪婪面前的系统性弱点。”

变化的世界,衰落的美国

这里出现了两个概念,一个是21世纪的新兴挑战”,一个是美国内部的“系统性弱点”。如不能深刻理解这两点,就难以深刻理解布热津斯基的2.0版大棋局。

事实上,比恐怖主义和俄罗斯更让西方世界不安的,其实是中、印两个东方人口大国的复兴,以及那个藏在美国身后韬光养晦、非我族类的日本。

这可不是布热津斯基的一家之言。早在1999年,美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编纂的跨世纪年度“全球战略评估报告”中,已经把俄、中、印三国列为有可能对美国的全球利益和战略布局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2001年《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破天荒的第一次未提及俄罗斯对美国的威胁和不利影响。到2010年《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出台,俄国居然彻底消失,而只剩下中、印被列为全球最大权力变量所在。对日本的猜忌、防范,更是从未远离美国决策层。

美国的系统性弱点则包括如下六个方面:

1,国家债务不断增加且终将不堪重负。

2,金融体系存在缺陷。

3,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流动陷入停滞。

4,国家基础设施破败不堪。

5,公众对世界极其无知。

6,政治体制日趋僵化且党派色彩浓厚。

美国的残存优势

虽然黄金时代去而不返,六大劣势严重影响了“美国梦”的全球形象,但美国也还没有变成破铜烂铁。布热津斯基指出美国的六大劣势后,又强调了美国残存的六大优势:

1,整体经济实力依然占优。

2,源自企业家文化和卓越高等教育机构的科技和创新能力。

3,人口基础相对雄厚(包括总量、出生率、老龄化程度、吸引和同化移民的能力)。

4,反应性动员能力。

5,独特的地理位置。

6,包括人权、个人自由、政治民主和经济机遇在内的一整套价值观。


他尤其强调:“美国的建国原则影响深远,经济模式极具活力,人民与政府关系良好。这种具有持久吸引力的制度是美国在全球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展示出美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才能重新恢复其历史发展势头,特别是在中国对第三世界的吸引力与日俱增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剔除掉这些话语的立场色彩,实质就是揭示了布热津斯基要立足文化优势、价值观优势,整合其他优势,改造劣势,打造一个新棋局。

新棋局:从北极点看世界

既然1997年的世界格局已经去而不返,就要让地球转动起来,换一个视角再看世界。这一转,就转出了《战略远见》第一章的第二幅插图——跨大西洋联盟:

接着,布热津斯基将地球又转了一下,画下了一个圈:

这个圈就是美国主导的,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大西方阵营。占据了全球人口总量的15.9%,世界总产值的46.3%,全球陆地总面积的27%。这个阵营首先是引领全球文化的核心圈,同时又是全球技术创新的制高点,进而再形成一个强固的政治、军事联盟,就可以无敌天下。实质是要让世界变相回到甲午战争之前西方掌控世界的旧格局。只不过,当时的“西方”局促在欧洲一隅,群龙无首。现在的“西方”则更大、更具活力,而且有了明确的领导者——位于欧亚大陆之外的美国。

这就像一个特权俱乐部,内部可以适当展开有限竞争,但首先要在美国老大的带领下,共治非西方世界。

新任务:大西方、旧南方与新东方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美国要完成如下四大战略任务:

任务一:立足自身的六大优势,克服六大劣势,实现复兴。同时立足文化共性,对外再打一场文化整合战争。

肢解苏联,靠的就是文化战,只不过那是一个以破坏性、肢解性为主导的文化战。这一次略有不同。苏联解体的现状还要努力维持,但同时,要更加发挥美国文化的融合威力。形成新的大西方阵营。

任务二:改造欧盟。

改组欧盟,是因为欧盟大而无当,又不思进取——对外不配合美国的全球秩序维持,无所事事;对内追求“一种由社会提供安全保障(从摇篮到提前退休)的生活方式”,造成与经济增长无关的公共债务越来越大。

结果就是,欧盟已经丧失了利用价值,越来越成为一个拖后腿的队友。但同时,又抱着个大欧洲的梦想不放弃。如果有一天真振作起来,又会从根本上动摇美国全球霸权的承重墙。所以,欧盟要重新找回历史上的战斗、进取、创新性格,但又要接受美国的领导:

“在经济上,欧洲是一个主要的全球参与方;它的人口和对外贸易远超美国。然而,欧洲仍然只能在半统一的西方当中,通过其与美国的文化、意识形态和经济联系,更具体的是通过北约的联系,充当美国的低级地缘政治伙伴。”

任务三:改造土耳其与俄罗斯。

这两个国家都属于半西方国家,退一步就会演变成非西方国家,进一步则可以进入西方阵营。在历史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曾经代表伊斯兰势力,与基督教世界进行长达六个世纪的对抗;后来又因其世俗化而成为欧洲防范苏联帝国迂回欧洲和极端伊斯兰势力渗透的前沿据点。俄罗斯本是西方的一员,在皇室政治时代,一度深度融入欧洲大家庭,长期活跃在欧洲列强俱乐部内,既对内竞争霸主地位,又对外一起瓜分世界。

如果美国能将这两个国家改造成功,不仅将戏剧性地改变全球力量分布,而且将历史性地重塑“西方”,还可以利用土耳其与俄罗斯在“西方”内部更有效地制衡法、德、意等老盟友。同时,还能构筑起针对伊斯兰极端势力的防波堤。

故而,确保土耳其的世俗化,俄罗斯的西方化,是未来美国全球战略的两大重点。其中,对俄罗斯的同化改造尤其困难。

深度改造俄罗斯的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希望,在于普京之后的俄罗斯出现一个乐于深度西化的新领导人。同时又要严防俄罗斯得寸进尺,将计就计,重新变成新的苏联。

布热津斯基尤其担心俄罗斯在格鲁吉亚、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地缘要点上伺机扩张。但他表述的非常巧妙,为了强化世界秩序离不开美国的印象,他在《战略远见》中说,“一旦美国衰落”,俄罗斯就会在前述三个点上发力:

“在成功扩张格鲁吉亚的情况下,俄罗斯很可能会更加得心应手地迫使阿塞拜疆就范。面对重振雄风的俄罗斯,阿塞拜疆绝不会公然反抗,欧洲也将面临更大压力,不得不接受俄罗斯的政治日程。”

如果美国力量显著衰落,就将“为俄罗斯提供一个不冒任何风险便可吞并白俄罗斯的大好契机。俄罗斯仅需动用小规模部队甚至无需动武便可达成目的,除有损其负责人的地区大国的形象之外,无须付出任何代价。与格鲁吉亚不同,白俄罗斯既得不到西方的军事援助,也得不到西方的政治同情。没有美国的支持,欧盟不可能做出回应,而对一些欧洲国家而言,白俄罗斯的前途命运与它们没有多大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联合国将陷入极大的被动。中欧国家处于害怕俄罗斯今后得寸进尺可能会要求北约采取行动,但随着美国的衰落,北约要作出强有力的集团回应将难上加难。”

乌克兰则存在另一种可能,那就是不断刺激俄罗斯,使之“丧失耐心而仓促施压,西方又对此置若罔闻,欧盟周边将可能陷入混乱。”

所以,单纯的文化融合并不足以确保政治合作,还必须通过地缘控制、内部改造等多种方法,才能确保一个美国领导的大西方阵营。

任务四:维持旧南方,打造新东方

美国重塑西方,需要时间,更需要好的战略环境。这个环境的底线是:美国重组西方之前,不能出现大的干扰因素。美国重组西方之后,不能出现足以与之抗衡的同级别对手。

故而,南部战略区要继续保持欧亚巴尔干的动荡属性。同时,要站在亚太的尺度上,重新划定东部战略区的范围。

因为重塑西方的需求,将必不可避免地从美国的核心盟友圈层中舍掉韩国和日本。这只是时间问题和表述问题。但舍不得的却是亚太地区的重要性。

1.0版的大棋局中,布热津斯基更多是立足中美日三角,分裂东部区,维持地区和平,进而无限拖延一场有可能促生一个海陆双元强国的地区冲突。同时还要形成中美联手挤压俄罗斯的陆权合作,以及美日联合维持亚太海上秩序的海权合作。

可是,今日世界时过境迁。俄罗斯已经利用911提供的反恐红利,事实上重返大国舞台。潜在的东方对手中却又多出个印度。事实证明,印度也是一个很善于见缝插针的国家。他同样利用了反恐红利,摇身变成有核国家,还和日本、澳大利亚、东盟各国眉来眼去。更利用了奥巴马重返亚太的机遇,变“东望”为“东进”,加速介入太平洋事务。

面对这种新格局,布热津斯基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对俄罗斯改为文攻武卫的同时,要在东方同时平衡三个大国的压力,不能允许其中任何一个成功,甚至不能允许其中任何两个深度结盟去搞垮或搞乱第三个,更不能允许这三个国家全面结盟,可同时又不能让这三个国家全面大混战——那样有可能诱惑俄罗斯南下,吸引极端伊斯兰势力东进,从而造成全球局势彻底脱离美国掌控。

※《战略远见》中关于亚太局势的图片

所以,必要的时候,可以抛出日本,让中日印搞三角制衡,但美国要确保三国间的斗而不破。最终在这种复杂的制衡再制衡中,形成一个更稳定、更少冲突的新东方。从而让美国有时间、有精力去融合出一个驾驭世界的更大、更具活力的新西方

到新西方君临天下的那一天,就是全世界政治家都必须学会看以北冰洋为核心的世界地图的那一天。也是破碎的非西方世界蛮夷化、边缘化、附属化的一天。

这就是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2.0。

这一次,新大棋局的命运如何?在一个没有布热津斯基的世界里,世界大势如何变幻?我将在后续文章中继续分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万物简史」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为何坍塌?
《大抉择-全球统治或全球领导》
97年美国战略顾问布热津斯基预言,这三种联盟,可瓦解美国霸权
十五年来全球地缘政治思想对我的影响初步 ——布热津斯基先生逝世纪念
布热津斯基:西方应将俄罗斯纳入大西洋体系
美国重要战略思想家布热津斯基提出“大棋局理论”,他把世界上的各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