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乱评黄仲则——聊将锦瑟记流年(14)

乱评黄仲则——聊将锦瑟记流年(14)

                                                                                来源—曲宏波
高会题诗最上头,姓名未死重山邱

 

红霞一片海上来,照我楼上华筵开,倾觞绿酒忽复尽,楼中谪仙安在哉!
谪仙之楼楼百尺,笥河夫子文章伯,风流仿佛楼中人,千一百年来此客。
是日江上彤云开,天门淡扫双蛾眉,江从慈母矶边转,潮到燃犀亭下回,
青山对面客起舞,彼此青莲一掊土。若论七尺归蓬蒿,此楼作客山是主。
若论醉月来江滨,此楼作主山作宾。长星动摇若无色,未必常作人间魂,
身后苍凉尽如此,俯仰悲歌亦徒尔!杯底空余今古愁,眼前忽尽东南美,
高会题诗最上头,姓名未死重山邱,请将诗卷掷江水,定不与江东向流。
                        ——黄仲则《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

    浪游七年。
    “揽九华,涉匡庐,泛彭蠡,历洞庭。每独游名山,经日不出,值大风雨,或瞑坐崖树下,牧童见者,以为异人。诗益奇肆,见者以为谪仙人复出。”洪亮吉曾经这样记录仲则的脚步。而在仲则的足迹里,最辉煌的一步当然是二十三岁时入安徽学政朱笥河幕,次年在采石矶之太白楼醉酒赋诗的一幕——
     先交代下朱筠这个人。这也是当时的一个很有才气的人物。朱筠字竹君,一字美叔,学者称笥河先生。据说此人十三岁的时候已经通七经。七经历来各不相同,但在清代康熙年间的《御纂七经》是指《易》、《书》、《诗》、《春秋》、《周礼》、《仪礼》、《礼记》。也就是说十三岁的时候,朱筠已经将这七本书看得很透彻了,也是一个天才少年。这样朱筠之后的道路的铺开,相对平坦——他学的其实就是清朝廷规定的课本,就像应试教育一样,这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合某一部分人需要;而仲则从小学习别人都要笑话他的诗歌,这属于离经叛道的类型,因此仲则尽管有才,却一直仕途不顺。
    朱筠从考中进士到拿下翰林院侍读学士的职位,一切都一帆风顺。翰林院侍读学士,不是今天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生,而是一个官职了,在清朝是四品官。主要负责的是文史编修、校勘等工作。乾隆三十六年(一说三十五年),他被派到了安徽督学。
   朱筠博闻强记,在经史等方面都有较高造诣;诗歌上追随黄山谷、苏东坡风韵;书法上也有相当功力。而朱筠为人,“性质直,坦易无城府。内友于兄弟,外好交游。尤喜奖拔士类。”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当时的高才俊彦若戴东原、邵二云、王怀祖、汪中等人,都被他延至幕中,这说明朱筠很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而仲则和洪亮吉,其实也是在这种情形下进入他的府中的。
乾隆三十六年春,仲则再度扬帆起航,经采石到当涂,试图再寻觅个安身立命之所,无奈玉藏石中,无人赏识。
    这年的秋天,仲则应江苏省试,仍不中。于是仲则来到太平府,之后洪亮吉也赶到这里,两人共宿采石。旧地重游,上一次仲则自己经过这里的时候,曾经写下过“采石江边雪浪飞,谢公池畔春云归。江山如此葬李白,我欲不饮遭君嗤。”的诗句,也曾写下过那首《减兰·夜泊采石》:
    一肩行李,依旧租船来咏史。四顾无人,君忆玄晖我忆君。
    江山如此,博得青莲心肯死。怀古悠然,雁叫芦花水拍天。

    怀古悠然,江山如此,而诗人的心,仍然炽烈且徘徊。在这个诗词不受重视的时代,仲则只能在自我的道路上艰难爬升,尽管身边挚友亮吉,对他关怀备至,但是这其实无法完全弥补仲则心中的不平之气。遥想当年太白,才高千古,狂放不羁,但最终竟然是落魄潦倒,漂泊金陵,卧病当涂,遗恨离世……而这些,和仲则目前的情境何其相似?即使如此,仲则仍然发出了“博得青莲心肯死”的浩叹,这场穿越时空的生死相交,若李白泉下有知,当欣慰而笑,清代的李白,确实是李白的红尘知己。

    往事已如烟,前途更茫茫。
    这一次的采石之行,洪黄两人前往安徽提督学政朱筠府上拜谒。没想到双方一见之下,朱筠就为两个年轻人的才学倾倒,于是坚留他们在学政府做阅卷校文工作。
    “先生学不名一家,尤喜以六经训诂督课士子,余与黄君亦从受课焉。”在洪亮吉的记述里,交代了这样的一个事实,那就是朱筠不仅仅是给“洪黄”提供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而且他也是两人的老师之一。不过,朱筠和邵齐焘有些类似之处,那就是他对待“洪黄二俊”,同样保持了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在朱筠给著名学者钱大昕和程晋芳的信中说:“甫莅江南,晤洪黄二君,其才如龙泉太阿,皆万人敌”。又有“更有黄生奇,猿背鹤之筋”的赞誉。
但是所有的赞誉,在事实面前都显得有些苍白,因为所谓阅卷、校文是做什么的?其实就约等于如今的批卷老师——就是批阅一些学生士子的试卷,然后帮忙校勘一些文章。以仲则的才华,来做这种圈圈点点的工作,其实怎么想都是屈才;对于洪亮吉来说亦是如此,若洪亮吉就这样做一辈子的批卷老师,恐怕我们也无法看到后来他惊世的人口、地理乃至诗词方面的佳作了……而且在朱筠这里,似乎“洪黄”的收入也是相当微薄的,这从他们的诗歌唱和中,可以看得出,这段被人赏识的岁月,仍然不足以让两个青年俊彦,过上丰衣足食的平稳生活。

    不过,这段幕府岁月,成就了黄仲则在有清一代的诗名高古——那次采石矶畔的文人聚会上,仲则诗成惊风雨、骇鬼神,这让他着实辉煌了一把。

    乾隆三十七年春三月,安徽的宁国、徽州、池州、安庆、庐州、凤阳、颖州、太平“八府”学子,会集当涂县城应试。学政朱筠借此机会,在采石太白楼设宴招待全省应试文人。那一日,采石矶畔,风和日丽,云淡天清。群贤毕至,觥筹交错,酒过三巡之际,已是天近黄昏。
    这时候主人朱筠就说话了:“过去有兰亭雅集,流觞曲水,群贤毕至,管弦丝竹,那是极一时之盛的盛会;当年滕王阁也是差不多,高朋满座,胜地重光,也成为了千古的美谈。今天咱们聚会在采石矶,这里的山啊水啊的不亚于兰亭,楼阁也不比滕王阁逊色,诸位都是四方才子,怎么能不写点诗词来记录这次盛会呢? ”
    想想朱筠这时候的地位,约等于一位地方教育部长——因此他说出来的话语,对这些学子们来说,不啻于是一道命令。而就在大家得到了写诗的命令,都在苦思冥想、搜肠刮肚之际,一个白衣少年已经挥毫落笔如云烟,成就了一阕千古绝唱。
    一不想套用郁达夫写黄仲则的《采石矶》里仲则迷迷糊糊就写出了扬扬洒洒的诗句的情景,因为那样似乎无从体现仲则的风骨,他写的是自己心中积压许久的愤懑,写的是自己的壮志豪情,他此刻尽管喝了酒,但是却出奇地清醒,比他一生中很多时候都清醒许多。二不想借用宋词先生的写法,他完全是将仲则当成了王勃来写,用汪容甫和结巴的朱筠(在《书剑飘零》中朱筠说话结结巴巴,但本人未查到朱本人是否有口吃)来烘托。

    借用任过湖南巡抚的左辅在《黄县丞状》中记载的太白楼雅集的情景,“仲则年最少,著白袷,颀而长,风貌玉立,朗吟夕阳中,俯仰如鹤,神致超旷,俄诗成,学使击节叹赏,众皆搁笔。一时士大夫争购白袷少年太白楼诗,由是名益噪。”
    夕阳洒下柔和的光线,在阳光的衬托里,一个偏偏白衣少年,风神玉立,脸上稍带两团病态的红晕,却显得高傲不群,顾盼神飞,在一干莘莘学子中仍然脱尘出俗。大家被他的俊朗所倾倒,但更为他的才气所震慑——
    红霞一片海上来,照我楼上华筵开,倾觞绿酒忽复尽,楼中谪仙安在哉……
    仲则的心思,似乎已经飞跃时空,他想起的是另一个飘飘身影,白衣卿相,不是醉卧花丛君莫笑的柳永,而是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
    仲则似乎看到,李白的脚步踉跄,脸上却是与生俱来的那种高傲不群,觥筹交错之间,饮中八仙个个神采飞扬——任谁也想不到,那豪放至极的李白斗酒诗百篇、张旭三杯草圣传的句子,竟然是来自老杜的,在忧国忧民早成了习惯的老杜笔下,这首《饮中八仙歌》倜傥不群,和老杜的许多作品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思接千古,悄然动情。仲则的眼前,不仅仅是大唐诗人们的狂放了,采石矶畔,太白楼中,如今宴客的是朱筠,那个暂且给了自己一席之地的师尊。
    从“风流仿佛楼中人”句开始,到“此楼作主山作宾”结束,仲则的这一段尽管恢弘婉转,但是更像一种为了应制而作的句子。等到了“长星动摇若无色,未必常作人间魂!”一句,仲则已经完全回归于自我,开始为唐代知己而慨叹,诗仙岂是在人间?但诗仙身后苍凉如斯,俯仰悲歌又能如何弥补?而这一切,表面上写的是李白,但仲则更多是在表现自己的现实遭遇。
    “高会题诗最上头,姓名未死重山邱,请将诗卷掷江水,定不与江东向流。”这样的收尾,仲则已经带来了九分太白狂放,题诗最上头,显见要压过八府才骏一头的,而相信自己必将姓名不死,传承千秋,这也是仲则的自信——在大家都不是重视诗词的年代,我黄仲则,一个青年诗人的试卷,就算放在滚滚的时间潮流之中,也定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此等豪情,确实让人叹服不已。
    没有人能够有这样的豪情,或许当年的王勃可以。
    “杯底空余今古愁,眼前忽尽东南美。”仲则这样的一句,其实已经将自己和王勃并立起来——据《唐才子传》记载:王勃省亲路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阎公有意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别人都知道此事,推辞不肯为此事作记的前提下,“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就是那次王勃的“不识时宜”,抢了阎公的女婿的风头,才诞生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滕王阁序》,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句子,流传千载,依旧熠熠生辉。“杯底空余”之句,显然是来于太白的《将进酒》,而“东南美”则衍生于《滕王阁序》了,那一句“宾主尽东南之美”,也属应制,仲则此诗亦属应制,但是应制同时,能够吟唱出自己的抱负和胸怀,这就是高人一筹的所在。

    一阕长诗吟罢,我宁愿是仲则自己吟唱的。这一刻,夕阳之下的太白楼青山隐隐,浅醉微醺的黄仲则白衣飘飘。他已经完全沉浸在太白的旧梦里,和眼前的景色深深地彼此相容,眼角还该挂着晶莹的泪珠。
    八府学子们纷纷搁笔,因为听到这样淋漓悲状的诗句,他们无法不自惭形愧,无从下笔。朱筠不可能听不出仲则压倒一切的狂放的,但是他同样为仲则这样的豪情雄奇所震撼,拍案而起不是愤怒自己遭遇了轻视,而是连声惊呼:“黄君真神仙中人也!”
    一首《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赢来聚会东南的八府士子争相传抄,一日纸贵的奇迹,从《三都赋》、《兰亭序》和《滕王阁序》之后,其实已经很少出现了……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唐代沈佺期《龙池篇》与崔颢《黄鹤楼》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及其《鹦鹉洲》诗是相继模拟仿作并串讲
常州史志:黄仲则——清代李白
诗中的美景值得一看*
李白《送贺监归四明应制》
黄仲则:太白楼即兴一首七言长诗,一时纸贵,被赞为“诗仙”再世
【转载】诗人的盛世样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