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然科学》地震那些事,这些关于地震的知识你应该知道,请收好


2020年7月12日6时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区发生5.1级地震。河北、天津、北京、辽宁 等地均有震感。万幸的是,此次地震没有造成明显震害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很多网友在第一时间,就从各种渠道了解了这次地震的消息。那么你会解读地震报告吗?

这几个地震概念你要知道

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作震源。它是有一定大小的区域,是地震能量积聚和释放的地方;

震中:震源在地球表面上的垂直投影叫做震中。与震中距离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叫做等震线。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做震源深度

通常,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千米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叫深源地震。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同,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1976年发生在唐山的地震就是浅源地震,其震源深度为12千米。破坏性地震的地面震动最强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通常也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地震波的分类

地震波是地震发生时从震源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弹性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称为体波,沿地面或界面传播的称为面波。

地震波按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分类又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介质中质点之间发生更替的张弛和压缩,所以又称为疏密波或压缩波。

横波传播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介质的体积不变,形状发生切变。横波是地震时对建筑物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

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面,而横波随后。当发生较大的近震(距离震中在100~1000千米之间)时,一般人们都会先感觉到上下颠簸,几秒或十几秒后才感到很强的水平晃动。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因为前面几秒的上下震动提示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请尽快做出防备。

地震能级的大小

这次唐山古冶区地震的震级是5.1级,烈度预估是2.1(这个有疑问,未见官方报道)。了解震级和烈度概念,对我们深入认识地震的强弱、影响等有关情况是十分必要的。

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它的大小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目前我国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所以也称作里氏震级,共分9等。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1000倍。

换句话说,6级地震相当于32个5级地震,而7级地震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本次唐山古冶区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略大于二战时美国投向日本广岛的原子弹,而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发生的9.0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000颗二战时投向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的能量。可见地震释放的能量是惊人的。

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实际影响,表示地面运动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地区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

一般情况下,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一次地震后,震中区的破坏最严重,其烈度最高,这个烈度被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烈度一般分为12度,它是根据人们的感觉和地震时地表产生的变动,还有对建筑物的影响来确定的。

容易爆发地震的区域——地震带

从全球的范围来看,地震的震中并不是均匀散布,而是相对集中于一定地区,且呈现有规律的带装,这被称之为地震带。这些地带都是未来可能发生强震的地带。世界上的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地震带上,即: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因此经常发生破坏性地震及少数深源地震,我国的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

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多达60万,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多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

这是由于我国地震大约有三分之二发生在大陆地区,并且这些地震大多数是震源深度在20~30千米的浅源地震,对地面建筑物破坏严重。我国约有四分之三的城市位于地震区,人口密集,设施集中,地震灾害必然严重。

由于我国从1974年才开始实施在建筑物中进行抗震设计,1974年之前遗留下来的大量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历史上大地震所造成的震害,主要是发生在未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中;由于强震重演的周期长,所以紧迫性容易被忽视。

此次唐山5.1级地震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关注,除了因为1976年大地震的影响之外,另一个原因是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特别引人关注。据统计,这个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经发生过18次。

由于这里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经济和文化交通都很发达,所以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这个区域也是处于我国的一条地震带上,即华北地震带,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结束语

关于地震的一些知识的科普,就先介绍到这里了。本次地震中有一个亮点特别值得关注——据@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微博显示,天津提前23秒收到06:38 河北唐山 4.8级左右地震的预警信息,预估烈度2.1度。该地震是大陆地震预警网自2011年以来连续成功预警的第57次破坏性地震。

这是国内科学家们艰苦努力获得的研究成果,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地震到来之时,我们将不再坐以待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震常识
科学/探索···地震
认识地震(一)
地动山摇之地震
关于“地震”知识点剖析
教学设计:地质灾害(上)(新教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