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菇栽培技术,全套打包教给你,让你轻松学会种植

平菇又名北风菌、冻菌、蚝菌、天花草、水菌,属于木腐菌,对纤维素、木质素有强的分解能力,摄取营养物质强。自然环境条件下生长于阔叶树的枯枝朽木上,后来通过驯化,人们利用各种农产品下脚料进行人工栽培并取得了成功。可利用的农产品下脚料有稻草、玉米芯、废棉、木屑等。稻草截成6厘米的小段,玉米芯、甘蔗渣等用粉碎机粉碎后过直径15毫米的筛孔。

一、栽培季节

栽培季节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温度。平菇是广温变温结实性食用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4~27°C,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13~18℃。在广州地区,一般安排在9月至翌年4月,这段时间气温比较适宜平菇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当然,也有个别高温品种可在夏季高温出菇。平菇一般需要在出菇前25天左右接菌包,而在接菌包前一个半月时接原种,然后接生产种。

二、品种

不同季节选择适宜不同温度变化的品种,高温品种有高抗48、热抗王、P40等,广温偏高的品种有观兰、黑平、白鹤、新双耐、白优2号等,广温品种有姬菇、9298等。

三、栽培技术

(一)栽培场所选择

要符合几个条件:靠近水源,利于排水;清洁卫生,远离污染源;保温保湿,通风良好。可根据具体的经济情况建造砖瓦房,搭建凉棚,利用防空洞等。

(二)常用栽培配方

(1)棉籽壳90%、麸皮8%、石灰2%。

(2)稻草88%、麸皮10%、石灰2%。

(3)棉籽壳50%、稻草40%、麸皮8%、石灰2%。

(4)甘蔗渣35%、棉籽壳50%、麸皮12%、石灰3%。

(5)玉米芯48%、棉籽壳40%、麸皮10%、石灰2%。

(三)堆料与发酵

1.拌料

以上各组配方可按料水比1:1.4加水拌料,调至含水量60%左右和pH 7.5~8。

2.堆积发酵

拌匀后起堆,按料量多少堆成长条形堆或圆形堆,每平方米堆料约50千克。堆成后用直径约10厘米的木棍每隔0.5米距离打一孔洞至底部,以利于通气,使料堆快速升温发酵。为通气良好,堆料时底部用竹排铺垫,堆好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使之发酵。经1~3天,料温升至50~60℃,翻堆一次。翻堆时要将外层料翻入料内,内层翻到外层,上层翻到下层,下层翻到上层,内外上下调整位置,以便保持温度--致,承受压力--致,有利于高温菌菌丝生长均匀、整齐,再按原法堆好。当温度再次升至50~60℃,经24小时发酵完毕,料发好后质地柔软有弹性,清香,无酸腐味,茶褐色,含水量65%~70%。

(四)装袋接种

(1)选用长40-~45厘米、宽20厘米规格的塑料袋,装干料0.75~1千克。

(2)选择菌丝纯正无杂菌,菌丝生长旺盛,刚长满到瓶底,菌丝开始往瓶口方向回长的菌龄菌种,菌种量以10%~15%为宜。菌种量大,菌丝生长优势大,栽培容易成功。两端袋口菌种量宜大,有利于菌丝生长取得表面优势。

(五)发菌管理

(1)要控制温度,早春、晚秋和冬季温度低,可南北两行并列为--排,每排间留50厘米宽的走道,可堆5~8层,其他季节要单行排列,层数宜少。夏季温度高也可“井”字形堆叠3~5层。

(2)控制适宜菌丝生长温度。在室内或室外畦栽与棚栽都要控制适宜温度,培养室温或畦温以20~23℃为宜,且宜低不宜高,料温控制在22~25℃,短时间内不应超过28℃,最高不超过30℃。较低温度发菌不仅成功率高,也有利于高产。在适宜温度、湿度和通风良好的条件下,经20~30天菌丝可长满培养料。

(3)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不宜过大,初期不超过60%,因为空气相对湿度大易发生杂菌,后期可相应增加空气相对湿度,以60%~70%为宜。

(4)培养期间结合温、湿度情况进行通风,每天2~3次,温度高、湿度大时,应增加通风次数和延长时间,堆放数量大也应注意通风。

(5)菌丝体适宜弱光下生长,黑暗条件也可,光线强反而不利于生长。

(6)翻堆并及时检查杂菌,发现有点片状杂菌发生,应予以拣出及时进行防治。利用注射器注入消毒液或将塑料袋用剪刀(或刀片)剪1小口,用pH10以上的浓石灰水或火碱溶液涂抹。菌袋杂菌发生严重的应淘汰。

(六)分化期管理

在菌丝长满袋后过7天左右,菌体表面呈现白色瘤状物,则说明到了分化期,此时要加强通风,增加光照,拉大温差达到10~20'C,提高空气湿度至85%~95%,供给充足氧气和低浓度二氧化碳的新鲜空气。

小菇生长时,控制好温度,最好不超过30°C,并保持空气湿度85%-90%。夏天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所以为了保证湿度,应经常喷水,喷水可每天3~5次,以保证子实体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湿度。菇房喷水时要将水喷在地面及四周墙壁,直接喷于幼菇和子实体上的要用雾化水,同时要掌握喷水量,现蕾后每天喷水4~5次,喷水时做到少、匀、细。有条件的可安装微喷系统。随着幼菇的长大而逐渐加大通风量。

(七)采收

菌盖展开、中间下凹、边缘平展、浅灰色,此时适合采收。采收时丛生的要整丛一次性采收,采收后注意清理干净遗留的菇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羊肚菌两种栽培技术
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
羊肚菌栽培技术
滑子蘑高产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蘑菇的栽培技术
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及管理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