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魏沃野镇 考证
userphoto

2022.05.31 内蒙古

关注
梁坚
北魏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只提到了汉代的沃野县,却没有提到北魏六镇之一的沃野镇。北魏时期的沃野镇历经了两次搬迁。六镇之一的沃野镇设立的时间,应晚于《水经注》的成书时。
1)   早期的沃野镇与汉代沃野县故城是同一地点,
据《后魏纪》载;“沃野故城在废夏州西,汉县,属朔方郡,后汉末废。晋末,赫连勃勃复置城邑于此,后魏平赫,置沃野镇”。
这段记载了,赫连勃勃在汉代沃野故城的基础上建了沃野城。
公元427年,统万城被北魏军队攻破,北魏设立了统万镇和沃野镇,与汉代沃野县故城是同一地,是位于哈腾套海苏木的陶升井村古城。
据《唐志》;胡氏曰: “魏平赫连,置统万、沃野二镇,不在六镇之列”。
这段可以看出;北魏初期设立的沃野镇,不是后期六镇的沃野镇,城址应不是同一地点。
据《魏志》载;“沃野县属偏城郡,;;县地沃衍,水土尽黑,功省数倍,七月成熟,又有盐官”。
沃野县在黄河以西,是朔方偏西的县城,汉魏时期沃野县的土地十分的肥沃。
据《资治通鉴》载;“延兴元年公元 471年,统万、沃野二镇敕勒判,源贺讨平之”,
这里记载了公元471年,沃野镇的敕勒人造反被平息。这也可看出至公元471年时,北魏王朝还没有设立六镇之一沃野镇。
2)沃野镇搬到了汉代的朔方县故城,
据《太平寰宇记》引 陆恭《风土记》云;“ 朔方故城, 太和十年(4 8 6年 ) 改为沃野镇,去统万八百里”。
这是沃野镇第一次搬家,公元486年搬到了朔方县故城,去统万城有八百里的距离。
笔者认为朔方县故城,是唐代的天德军城,位于乌梁素海东岸的土城子古城旁。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动用举国之力建立了朔方城。
公元486年,北魏的沃野镇搬迁到了汉朔方城故城。
3)据鮑桐在《北魏北疆几个历史地理问题的探索》一文中资料显示,正始元年公元504年沃野镇再次搬家,这次搬家是为了防卫北方的柔然而设立的六镇之一沃野镇,是破六韩拔陵起义的地方。
这个沃野镇在什么地方呢?
据唐代的《元和郡县志》中载:“沃野镇古城在军城北六十里”。
“军城”是唐天德军城,唐天德军城在乌梁素海东岸的土城子古城旁。从而推断其北边60里的沃野镇,应是在乌拉特前旗苏独仑乡古城。
苏独仑乡古城位于乌拉特前旗苏独仑乡东南5公里处,古城东西长104O米,南北长68O米,城墙残高0.5~1.3米。城东北角有一高大夯土堆,城内到处有砖瓦和碎陶片,曾出土有瘦莲花纹瓦当,均属北魏遗物。(巴盟文史资料)
笔者认为此城是汉代的河目县故城,公元504年北魏的沃野县又沿用。
可见,北魏六镇之一沃野镇,设立的年代应是正始元年公元504年。
据《魏书》载;“孝昌初525年,拔陵为柔然所破,乃弃沃野,南徙渡河”
沃野镇在汉代的河目县故地,河目县本在黄河以北,破六韩拔陵弃沃野镇南渡河,也证明了沃野镇是在苏独仑乡古城。
据唐代的《元和郡县志》中载:“沃野故城,在军城北六十里;;:西南渡河至丰州一百六十里。西至西受降城一百八十里”。
沃野故城在军城北六十里,六十里合27公里。
沃野在天德军城遗址北六十里,合27公里,记载与实际距离方向相符合。
沃野故城西至西受降城一百八十,合82公里
沃野西至唐西受降城遗址一百八十里,合82公里,记载与实际距离方向相符合。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
北魏早期的沃野镇是汉代的沃野县故城。
后又搬迁于汉代的朔方县故城。
后于公元504年搬迁于汉代的河目县故城,设立了防卫柔然的沃野镇,北魏后期六镇之一的沃野镇,是乌拉特前旗苏独仑乡古城。北魏六镇的沃野镇,应设立于公元504年。
2022年5月31日
(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原创不易 转载内容请注明出处)
作者简介
梁坚:内蒙古包头人
内蒙古包头九原博物馆理事会副理事长
人社部注册艺术品评估鉴定师
市区级骨雕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著有《草原—骨器时代》一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六批国保--古遗址(4)
《水经注》卷三河水(呼和浩特段)新考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沃野镇故城
沃野古城何处寻?
梁山境内故城邑(二)寿张故城
朔方郡古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