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14关于物质财富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关于物质财富

曾经有人将“君子”一词进行了细分,认为孔子口中的“君子”可分为“先代君子”和“后代君子”

先代君子是君王的儿子,即诸侯、卿大夫们,是真正的贵族阶层,他们出生在富贵之家,物质生活条件很富足,所以没有衣食之忧,也不需要考虑生活的人问题,一心研究治国安邦就行了,可后代君子就不一定了,他们只是志向高远,物质生活条件就未必富足了,就像孔子自己,虽然是贵族后裔,可是已经没落,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用了三个字“贫且贱”,所以他不考虑生活问题是不行的,因此在《子罕篇》中,我们看孔子自己都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小时候太穷了,所以换了很多工作。

所以对于孔子这句话我们只能看看,因为人首先要活着,然后才能谈理想和未来,毕竟我们不是在春秋时期,那时还是城邦制,大不了像后边提到的几个隐士长沮桀溺、荷蓧丈人那样,在乡下开垦块地也能活下来,如今已经进入商品社会,没钱是要饿死的。

但是我们要清楚“活着不是目的”,生命的延续只是一种状态和一个过程,并非是生命的价值所在,就像一朵鲜花,其绽放的意义不在于多么漂亮、鲜艳,而在于物种延续,人类也是如此,哪怕你穿着再名贵的服装,打扮的天姿国色,住的多么豪华,对于人类这个种群而言,又有多少意义呢?

那什么是活着的目的”?亚里士多德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这跟孔子说的差不多,活着不是吃得好、住的好,而是懂得自我约束:做事勤敏、谨慎说话,多接近那些有道德学问的人,向他们学习,这样就算得上好学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经典名言解析
我读《论语》(14)
国学经典3
“义”与“利”的追逐 ——《论语》乱谈之十八
【《论语》整本书阅读】 申彦欣:何为君子
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和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