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常感冒、咳嗽、身体差,关键在脾胃弱,煲汤加点料就能调理!

做父母的都知道,养孩子不容易。

遇到天气多变的时候,孩子感冒刚好,又开始腹泻,或者积食、咳嗽等,简直要把家长急坏。那么,孩子身体不好,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

很多有经验的医生都会得出一个结论:孩子脾胃虚弱。

“脾土生肺金”,现在儿科门诊90%都是呼吸系统疾病,就是因为作为基础的“脾”出了问题,肺也跟着受影响。

人体生长发育,维持生命的一切物质,都靠脾胃供给。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通过脾胃消化、运输来自饮食的营养物质来供养机体。

儿童脏腑发育未全,脾胃运化功能不足,容易造成儿童虚弱的脾胃无法正常消化、吸收各类营养物质,使机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供给,从而导致儿童抵抗力差、免疫力弱的结果。

脾胃弱,抵抗力差,免疫力低下的结果,感冒、咳嗽、积食、挑食、身体瘦弱等小毛病就会随时找上门来。

对此,儿科专家提出警告:小孩免疫力低下,很多时候是饮食出了问题,导致脾胃失调,才会屡屡患病。以下几个是家长常犯的禁忌:

一忌:塞着孩子吃

家庭经济条件好了,家长对孩子的喂养标准也在提高。“不光要吃饱,还要吃好”。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各种营养品源源不断,目的“还不是图孩子长得更聪明、更强壮”。所以,家长没觉得有不妥,反把多吃多补当成小孩挑食、偏食后的无奈之举。“他不吃,我还不塞,那不是体质更差?”

家长认为孩子多吃点才有营养,却忽略了小孩能不能承受。“就好比举重要分等级,小孩能吃多少也是有一定量的。超过这个量,身体不能承受,不但营养过剩,造成虚胖,还会损伤脾胃的收纳、运化功能。”脾胃不好了,营养吸收也会受影响,若是再不给它休息恢复,长期脾胃失调,抵抗力就会大大减弱。

所以,小孩吃饭最好是七分饱。俗话说:要得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二忌:给孩子喝凉茶

有的父母看到孩子便秘、口气重,就以为是“上火”,喜欢给小孩喝凉茶。七岁以内的小孩发生便秘,大多数是脾胃功能没发育好,又不节制饮食,因而造成“食滞”,并不是真正的“上火”。正确的治疗方法应该是消食导滞,如果喝凉茶清热,只会越喝越伤脾胃。

此外,越小的孩子,寒凉的食物越要少吃。像雪梨、香蕉、西瓜、火龙果、山竹、奇异果、草莓、西红柿、胡萝卜、白萝卜、马蹄、白菜、生菜、油麦菜、菠菜、螃蟹等,吃多了对脾胃有损伤。最好改成平性食物,如苹果、橙、榴莲、龙眼、荔枝、水蜜桃、樱桃、葡萄、杨梅、西梅、红枣、青枣、花椰菜、芥蓝、洋葱、大蒜、白瓜、节瓜、南瓜等,猪肉、牛肉、鱼、虾也比较合适。

三忌:晚上吃东西

半岁以前的婴儿,一天睡眠时间要十几二十个小时。为了保证营养,什么时候醒来就什么时候吃,深更半夜喂奶很正常。可到了半岁以后,孩子白天清醒、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多,生活作息也越来越正常,如果晚上还给他们吃东西,脾胃得不到休息,也会导致脾胃虚弱。

不少孩子因为偏食、挑食或者吃东西的习惯不好,家长总要在晚上给他们加餐,睡前还得喝牛奶,这种做法在一岁以后是很不恰当的。

四忌:生病赶紧补营养

俗话有“虚不受补”。其实,虚应该受得了补,之所以“虚不受补”,是因为补得不是时候。所以,每当一看到孩子病蔫蔫的样子,家长就心疼,于是迫不及待地进补,补品、补汤一起上,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只有在脾胃调理好、身体健康的状态下进补才适合,脾胃差时进补反而更损伤脾胃,病情不轻反重。如果小孩生病导致身体很虚弱,应先咨询医生,辨证治疗。

那么,脾胃虚弱的该怎么调理呢?

脾胃虚弱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合理喂养,有些孩子不爱吃饭,家长就要找原因,整天端着饭碗追着孩子满屋子跑,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喂养方式。另一部分的确与脾胃虚弱有关,但不管哪一种情况,作为脾胃虚弱的恢复药物应该是辅助的,长期服药破坏儿童免疫力、抵抗力、对脏器损害严重。家长可适当选用药食同源的健康食品来食补。

著名中医专家罗大伦老师讲过,一般补脾阴的用明代名医缪希雍的滋补脾阴的方法,用的是山药、莲子肉、生地、沙参、麦冬、石斛等,熬成饮料喝;滋补脾阳的,用的是清宫里面的养生糕点八珍糕的思路,用的是太子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薏苡仁、芡实、白扁豆等。

不过如果把这些中药熬成药汤,一般孩子都会比较拒绝,有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做成药膳,选择合适的材料,用来煲汤。这样既享受了美食,又有了调理脾胃的功效 。

这里着重给大家推荐几种调理食材:太子参,麦冬,莲子,茯苓,山药。


太子参又称为孩儿参、童参,是人参的一种,具有补脾胃、补气益血的作用,药性平和、味甘,是传统中药材不可多得的一味药食两用药。


麦冬呢,《医学衷中参西录》有云:“能入胃以养胃液,开胃进食,更能入脾以助脾散精于肺,定喘宁嗽。”中医认为,麦冬归胃、肺、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


莲子大家都很熟悉了,在中医上,常用来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


茯苓,多用于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


山药,具有滋养强壮,助消化,,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等。


这几位材料,都既是食物,又是中药,属于典型的药食两用。其功能都有健脾补脾,搭配在一起,用来煲汤,滋味鲜美,而且不仅孩子适合,对于身体虚弱的老人,也很补益。

大家可以分别买,但像山药这种食材,真正有好的效果的,是怀山药,不易买到。大家也可以直接买搭配好的煲汤料包,在煲汤的适合,直接加入料包即可,方便简单。给大家推荐一家选材很好的,喜欢的可以去了解一下:

但要提醒大家一点,很多家长觉得这些东西好,就想把这些东西当做保健品给孩子天天用,这是非常错误的。 一般来讲,这些滋补脾胃的食材,一般使用的时间,也是用几天就可以了,通常是用五天,一般不超过两个星期。煲汤时,隔三差五加点这种食料是很好的,但毕竟有药效,别天天用。

最后祝您和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口服液调理孩子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问题
秋冬一定要给孩子补气,助长高、少生病!这杯茶比太子参还好用
孩子脾胃气虚,用太子参泡水喝,博时稳定
“虚不受补”的人到底该怎么补?为什么有的人越补越虚?一补就上火的人该用哪些药?
神奇:用它治疗脾胃虚弱、盗汗少花了很多冤枉钱.......
秋冬进补:细说太子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