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了,躺着赚利息!”支付宝们损失收入达上百亿!

自2017年初,央行探索建立支付机构备付金集中存管制度以来,已过去了一年多时间。在这一年多时间里,支付机构备付金集中存管经历了“从0到1”的跨越。根据央行披露数据,今年4月,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达到50%,4月末备付金存款将近5000亿元。

记者了解到,未来,有望实现全部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至央行,彻底切断支付机构和银行的灰色利益链。支付机构即将告别躺着赚备付金利息收入的好日子。多位支付机构人士认为,支付机构将主要依赖手续费收入,中小型支付机构生存压力较大。

移动支付替代互联网支付支付宝、财付通领先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8)》指出,我国支付服务参与者规模不断扩大,银行业金融机构仍为主力,非银行支付机构异军突起,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非银行支付机构243家。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支付机构,移动支付高速增长,正在逐渐替代互联网支付。

“2017年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业务金额占网络支付总业务金额的比重分别为26.9%和73.1%,与2016年的51.6%和48.4%相比,移动支付业务的比重大幅提升,对互联网支付业务产生了显著的替代效应。”《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8)》透露。

2017年,条码支付快速普及,推动移动支付从线上向线下场景渗透,交易量不断扩大。全年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办理条码支付业务73多亿笔,金额9100亿元,消费占比99.93%,单笔消费金额500元以下的占绝大比重,小微、快捷、便民支付特点愈加明显。而从支付机构竞争格局来看,支付宝、财付通已经形成双寡头格局。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2017年,第三方支付市场按总交易量(包括互联网、移动及POS支付)计算,支付宝、财付通、银联商务市场份额占比分别是34.7%、25.1%、19.4%;而单从移动支付交易量来看,支付宝、财付通市场份额占比分别是52.7%、34.1%。

备付金集中存管“从0到1”第三方支付机构异军突起,难免存在一些乱象,比如客户备付金问题。多位支付机构人士表示,客户备付金是支付机构收到的预收代付货币资金,不属于支付机构的自有财产,一般用于日常业务付款。但此前,支付机构挪用、占用客户备付金,甚至用于投资等,乱象较多,风险较大。央行开始探索建立支付机构备付金集中存管制度,经历了“从0到1”的跨越。

2017年1月,央行印发《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办发〔2017〕10号),自2017年4月17日起,支付机构应将客户备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机构(注:即有客户备付金存管资质的商业银行)专用存款账户,该账户资金暂不计付利息。首次交存的平均比例为20%左右,最终将实现全部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自2017年6月起,央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新增“非金融机构存款”项目,即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款,2017年6月末数据为840.77亿元。2017年12月,央行要求,2018年起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将由现行20%左右提高至50%左右。具体来说,2018年1月仍执行集中交存比例20%,2月至4月按每月10%逐月提高,至2018年4月才将集中交存比例调整到50%左右。

2018年1月末,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款突破千亿元,自此,每月增加千亿元左右,2018年4月末,这一数据将近5000亿元,为4995.04亿元。按此测算,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总规模为9990.08亿元。支付机构备付金集中存管再次升级,有望实现全部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至央行。今年5月,央行小范围召开会议,研究支付机构备付金集中存管账户试点,征求意见,支付宝、财付通等26家支付机构参加了相关会议。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将根据试点情况适时调整试点机构范围,条件成熟后推广至全部支付机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了,躺着赚利息!”支付宝们损失收入达上百亿!
备付金集中存管,断直连后支付行业再迎新挑战
第三方支付躺着赚利息的日子结束:半年后备付金全部集中交存
刚刚!一条大消息让所有第三方支付机构'泪崩',信息量巨大!
央行再念“紧箍咒” 备付金管理趋紧
备付金利息终成历史 我们就来聊一聊这段历史|十字财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