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昌建闲话水彩

王昌建,1962年上海生人,1988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现为同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

主要艺术成果:

2017年著作《从写生走向创意设计表现》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6年水彩作品《城市在增长4》入选上海水彩·粉画作品展

2016年课程《构成艺术》获同济大学“名课优师”

2015年《首届生态视觉艺术作品邀请展》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

2015年油画作品《山村幽居》《村寨暮色》入选‘中国油画’期刊

2013年著作《建筑手绘快速表现》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2年水彩作品《城市在增长1》入选上海水彩·粉画作品展

2012年著作《钢笔速写是怎样练成的》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2年著作《马克笔写生是怎样练成的》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1年著作《马克笔风景写生技法与表现》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0年著作《钢笔风景写生技法与教学》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0年马克笔作品《南屏小巷》入选“岁月如歌”艺术邀请展

2009年主编《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年主编《从巴洛克到现实主义》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年主编《原古艺术》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年油画作品《感受2000》入选“浦东印象”艺术邀请展

2007年论文《如何培养宽泛的艺术审美》教育发展研究期刊

2006年著作《西方现代艺术欣赏》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3年油画作品《延续的冲撞》入选上海青年美术大展

2003年水粉作品《岁月》入选上海青年美术大展

2001年油画作品《蕴》入选上海美术大展

2000年著作《家庭装修整体策划与操作》广西美术出版社

1994年油画作品《沉》荣获上海教师艺术展绘画优秀奖

 


001

002


不知道神马缘故,这几年人们对于水彩的热衷,大有追赶油画之势。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种;准入门槛较低、伴随着写生热度的提升它明显的携带方便、画完容易清洗等等。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在它表现过程的快感方面。尤其是水的偶然性韵味,非常肌理的、自然成趣的、在你意想不到的状况下呈现而出。真的!有时候你会被那天然成趣的偶然效果的画面所折服,但这种偶然性又不是每次都能做出来。也正是这种偶然效果会让你情不自禁的感叹:天呐!怎么会如此神奇?没办法,就是这么神奇!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追捧她。当然,这一切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水彩的纸张、颜料等许多材料与工具一定要好。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图001、002所示﹚

003“为人民服务”54x79cm 

004“为人民服务”54x79cm

005城市在增长4,57x79cm

006膨胀的城市54x79cm

007城市在增长1,57x79cm

008城市在增长5,57x79cm

009城市在增长6,57x79cm

010岁月痕迹54x79cm

011岁月痕迹2,54x79cm

应该说接触水彩有很多年了,有事没事的总会来那么几张。虽然没当回事,但也总是被人夸奖,这很重要,也很舒服。﹙如图003~011所示﹚但无论如何那都只是玩票,只能算是给学校和学生们一个交代而已﹙因为有一段时期,领导的教学思路和要求就是;学生需要神马,老师就必须会神马。没办法,体制内都这样。所以一般的画种与材料俺基本都摸了个遍,肯定未必都很专业,但方法基本对头,看上去像那么回事就行﹚。真正开始把水彩当回事来画应该是在2016年以后。虽然在此之前,本人自我感觉良好,也觉得自己的水彩画得还不错。﹙如图012、031所示﹚

012,1998婺源写生54x39cm

013

014

015

016

201512月份,平龙组织了一次去浙江松阳的写生活动﹙这次写生纯属偶然。就是和平龙在王荣根老师家里偶遇谈到了写生,说走就走,没有任何其它的因素,所谓相约不如偶遇﹚。在这次写生中认识了马百齐、孙伟、李栋等水彩画家。应该说这次的写生为我接下来真正画水彩﹙是指对水彩工具与材料性能的掌握﹚奠定了基础。因为在此之前,本人对于水彩的纸质、颜料等材料与工具基本无知。水彩纸只记得中国的保定纸﹙据说该厂早已倒闭,被私人接管,现在改称为“宝虹”纸﹚,颜料只知道“马利牌”,其它材料与工具一无所知。所带的材料与工具也都是画水粉用的,纸也是学生在网上统一买的杂牌,但手感很厚而且表面纹理较粗。基于这些材料与工具,表现出来的画面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无怪在晚上喝酒的时候,平大师借助酒性用上海话调侃道:“兄弟侬鞋子还没湿忒,先要挠鞋子弄湿忒,晓得伐?”﹙上海方言讲的大概意思是:要想学会游泳先把身子弄湿了再说,也就是先要搞明白水彩的基本东东是神马?﹚的确,对于水彩他有资格这么说。毕竟他在这一领域耕耘了大半辈子,而且不是一般的画,而是二、三般的融入了许多水彩以外的主观东东。另外,马百齐老师严谨的水彩工具与材料的介绍,孙伟老师形象而生动的向我展示了中国目前的水彩大咖们的形式表现。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眼界大开。也是在这次写生中,第一次尝试了水彩纸中最好的‘阿诗’确实好用﹙如图032、033所示,谢谢平龙提供的纸﹚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017

018

019

020

2016年,只要有空我就会带着水彩满世界的跑。应该也掌握了一些水彩的性能﹙如图034~041所示﹚。但真正使我在水彩风景写生上有长足进步的,还是在2017年的上半年。从二月份到四月份近二个月的时间,跑了好几个省份,白天画画,晚上改画。这种全天候的既有实际操作、又有理性思考的写生形式,使得本来就有很好基础的我进步显著﹙如图042~050所示﹚。而这一切应该就是机缘巧合。上半年我正好没排课,而写生中国万里行的组织者,把2017年的第一站放在了海南岛。于是,无巧不成书的谚语就变成了现实。而所谓缘分就是这么来的。因为那是我非常想怀念的地方!﹙我一定要把一些从脑海深处里涌现出来的、青葱岁月在海南的记忆表述一下,因为太享受这样的难忘!﹚

021,2007宏村写生39x54cm

022,2011同济三好坞38x54cm

023查济老屋54x79cm

024 

这么掐指一算,与之结缘应该是在三十多年前。那会儿我大学即将毕业,与发小李涛、马骏还有我们那个时代的帅锅——朱建伟一起去的海南。而且是在马骏的大学同学符平家里过的春节(一生中最难忘的春节,没有之一。注:文章里所有的人名均为化名)。毕竟已过去了三十多年,许多事情忘了,但有几件事记忆犹新。一是文昌鸡那鲜美的味道至今储存在脑海,还有那不能直接吃但作为调料的酸酸的小橘子(都是符童鞋自己家的,鸡是自己养的,橘子树是自家种的。到现在我还清晰的记住了符童鞋采小橘子的过程),想起来就情不自禁的咽一下口水﹙肯定有人说就这么点出息,没办法谁让咱哈喇子多呢?这次虽然没到文昌,但在海口尝到了它的味道﹚。第二件就是打麻将也是在那里学会的。记得好像是符童鞋的姐姐还是妹妹?忘了,手把手教会了我。第三件在当时看有点不可思议。当然,现在想起来更多的应该是羡慕嫉妒恨。有一次我们路过村里的水井边,看到有位姑娘在洗衣服(当时那里的村子还没有自来水)。符童鞋的表哥一手拎着一双袜子,嘴里叼着烟,头发中分锃亮,一摇一摆的走到她身旁,嘴里咕隆了那么句什么、就直接把袜子扔给了她。当时以为他们是亲戚,后来才知道不是。他们这里的风俗习惯就是这样,只要是村里有女人在洗东西,同村的男人都可以这样做。因为他们这里的男人是不做家务事的。幸福啊!第四件是我们碰到了四个来之不同地域和国籍的女生。在哪里碰到的忘了?想想四个年轻小伙在异地他乡,偶遇四位妙龄女郎,会发生神马故事?据说朱帅锅好像和其中的葛姓姑娘有牵挂?写到这突然想起了一首歌:青春少年是样样红…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还有很多有趣的事等我慢慢的想…。总之,那是一段在我人生中绕不过去的记忆。每当看到或听到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三十多年前在海南的点点滴滴就情不自禁的浮现脑海。赶巧的是2017年的上半年我正好没安排课程。你说巧不巧!让不让人鸡冻!没办法!故事的开始基本都是巧合。确实,当天晚上睡梦中还真的梦到了海南岛!﹙不好意思,原本是谈水彩的,由于脑海中那些内存的记忆把过去和现在联系起来了,犹如蒙太奇的时间与空间转换。我想讲完故事再谈水彩﹚

025婺源小溪39x54cm

026花卉39x54cm

027西塘清晨39x54cm

028西塘湖边30x54cm

029黎里古镇39x54cm


为了感受当年,我选择了火车。现代交通确实便捷,一觉醒来便是海口﹙想当年,至少三天三夜。上海-广州-湛江记得要过雷州半岛-海口﹚。但是在火车上虽然是卧铺,还是下铺,真的没怎么睡!因为隔壁的大姐(看着比我老,其实比我小十岁,70后)睡得太享受了!那呼噜打得!唉吆威!我个去…这鼾!堪比雷声!!! 

这次写生的基地是在海南兴隆的印尼村。我真的不记得来过,一点印象都没有。但回到上海后和几个发小喝酒聊到当时的海南行时,他们都说我们去过,还说了一些当时的细节,如何如何的…。尼玛!真的是老了!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呢?

030秋天的院子39x54cm

031风景54x79cm

032,2015松阳沿头岭沟村52x38cm

033,2015松阳沿头岭沟村38x52cm

一路喋喋不休的感慨万千!终于来到了兴隆印尼村写生基地。在这里结识了许多新朋友。有写生中国领导层的李生南主席、王根主席、符国平主席、欧有进主席等等,有81岁的佟老教授和杨老师夫妇、著名的画家与艺术评论家胡戎与张生教授夫妇,还有和我一样来写生的王会甲老师、郑绪滨老师等等等等,至少嘚有个七、八十人吧。但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二位:张德新老师和董仙舟老师。张老师是江苏南京人,这次我们同住一个宿舍。他曾师从央美版画系的王华祥教授(就是那个素描教学很牛逼的人)。张老师为人真诚,有思想、也有幽默感,就是遇事比较容易纠结。讲话时带有较重的地域方言口音。经常把李说成雷,把李主席说成雷主席,把美女说成美铝。我总是用他的口吻开玩笑学他的讲话:“德新涅七饭勒…”他只是笑笑也不生气。记得有件事让他的纠结贯穿了海南写生的全过程。一般现在画油画的出去写生,都是先把画材寄到当地(自己开车的除外)。我们张老师的纠结就是从这事开始。别人都已经开画好几天了,他的画具还没寄到。每天都不断地打电话摧问…。大家也都很关心这事,碰到都会问候一声“东西到了吗?”搞得他心里抓狂,晚上难以入眠,还怪我打呼噜影响他睡眠。在时间过半的那天,东西到了。可能是因为盼望的太久,他没仔细看就拆了包装,结果不是他的东西。我真的可以理解他当时的心情。没办法这种事谁碰到都会胸闷。终于在写生活动快要结束的最后几天,东西真的到了,但他的画意也没了。最后长叹一声:‘唉!只当旅了一次游吧!’他比我早一天离开,在送他走的那天,看着他的背影,突然有种说不出来的心绪,惆怅?感伤?应该说在这十多天的时间里,张老师各方面都比较关照我,在此深表感谢!有缘一定会再见! 

034,2016查济写生1,39x54

035,2016查济写生2,39x54

036,2016查济写生3,39x54

037,2016查济写生4,39x54

038查济村39x54cm

039,2016查济写生5,38x54cm

董老师给我第一印象并没什么特别。他不善言辞,完全是以他的作品来说话。在海边写生那次把我给震撼了!那技法!那速度!那画面效果!关键是一天居然画了八还是九幅油画!而且尺寸都不小,每一幅都是既完整又精到。尼玛!还让不让人活了?真实不服不行的!但是,对董老师的画可以说在当时就毁誉参半。有人说好!也有人说不!认为这就是行画﹙对商品画的称谓或者说是一种语境上的贬义﹚,没什么艺术品位。甚至有人说这种水平在大芬村大把人在。首先要说明的是,就我个人而言,并不十分欣赏董老师的画。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于他油画技法表现力的赞叹!我们说评判一幅画的好与否,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有衡量的标准。如果不是同一标准怎么评判?传统与现代怎么评?具象与意象与抽象又怎么判?况且,进入现代之后,审美的标准完全缺损﹙也可称为宽泛化﹚。因此,不管你是神马流派,传统、现代还是当代、写实还是写意、主观还是客观,就雅俗共赏这一层面,我们那一拨的似乎没有人可以比肩董大仙的作品。因为在他的绘画形式表现领域,那就是极致!(未完待续)

  

040卯港镇54x39cm

041秋荷39x54cm

042 

043

044,海南兴隆写生10,39x54

045海南兴隆写生12,55x21

046海南兴隆写生11,55x21

047,云南鹤庆写生3,41x31

048,云南鹤庆写生20,36x51

049桂林写生9,36x51

050桂林写生10,36x5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昌建速写作品选
【写生啦】 孙志纯:水是水彩画的灵魂(附最新写生作品)
【油画国画】泰山风情写生创作精品展
中国艺术家优秀作品精选 第90期
(群内)阿亮的25年绘画历程
中央美院下乡季丨带队手记: 剑川·沙溪——绘刻时间胶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