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帛书版《道德经》体现了知行合一的理念之五    德生万物

 老子帛书版《道德经》体现了知行合一的理念之五

德生万物

老子帛书版《道德经》第五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前面我们谈到,老子的“道”并不是单独的指“道”。“道”包含着“德”,实际上是指“道”和“德”。因为,“道”就指的是客观的自然规律,是名词。老子《道德经》里往往连接着动词,就属于“行”的范畴。作为“行”就是“德”。道德和一吗!老子是唯物辩证主义。所以,应该说:是在“道”和“德”的作用下生万物。“道”之用就是“德”,实际上就是“德”生万物。也就是在大自然的客观规律的运行中孕育了生命,孕育了万物。“道生一”这个“一”就是“德”。前面第二章里的“得一”就是得到“德”。就是得到以客观的自然规律行事的“德”。“道生一”就是“道”生“德”。道德是可以统一的,“道”是抽象的,“德”是实际的。“道”是我们探索大自然所得到的知识成果;“德”是我们依据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而对大自然付出的行为。有“知”就有“行”,知行必合一。这是老子的唯物辩证思想的体现。所以,“道生一”就是“道”生“德”。有“道”就有“德”,道德必合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表明了大自然中从无到有,从无形到有形,从量变到质变的漫长的发展孕育过程。一生二”的“二”就是“阴”和“阳”,事物的两个既统一又矛盾的结合体。这是“道生万物”不可或缺的过程,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这就是“道生万物”具备了物质的可能,万物开始萌生。“二生三”的“三”就是“和”气,由于“阴阳”的相互作用,才能产生了“和”气。“和”气是“道生万物”的动力所在,只有,有了万物生发的动力了,“道”才能够生万物,所以才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天地漫长的运动中,“道”和“德”的作用下,孕育出了“阴阳”,由于“阴阳”的相互作用,就生发出了“和”气。“和”气才是生发万物的动力,“道”才能生发出万物。才能完成“道生万物的全过程。这就是物质从量变到质变的全过程。所以才有“万物背着阴抱着阳,冲气以为和”。阴阳是事物的两面,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只有阴阳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和”气,“道生万物”才能够完成,实现。万物才能生长发育,植物才会有春播·夏长·秋收·冬藏。动物才会有孕育·生长·壮老·死亡。这是大自然所赋予各自的生存方式。   

老子是纯粹的唯物辩证主义者,他的论述是完全的依据唯物主义,辩证统一的论述了大自然孕育万物的过程。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老子是唯物辩证主义的始祖。他在《道德经》里的论述完全符合唯物主义辩证统一的理论。我们为中国有老子而骄傲!为世界有老子而骄傲!我要把老子的学说发扬光大,为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幸福,中华的复兴而奋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认识论全新视野解读《老子》
深谈《老子》和《道德经》
你知道《德道经》么 (图文)
是《道德经》还是《德道经》
帛书《老子》的可贵与不足
《老子道德经 帛书甲本 德经》朗读者 白云出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