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物理

2016年高考全国名校物理分项汇编北京卷(一)


一、选择题
1,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不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速度一定随时间变化
 B. 物体速度的方向一定随时间变化
 C. 物体速度的大小一定随时间变化
 D. 物体速度不一定随时间变化
2,一物块以某一初速度沿粗糙的斜面向上沿直线滑行,到达最高点后自行向下滑动,不计空气阻力,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下列哪个图象能正确地表示物块在这一过程中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
  
 A. 如图中A
 B. 如图中B
 C. 如图中C
 D. 如图中D
3,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内通过的位移是3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3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
 B. 物体的加速度是1.2 m/s2
 C. 前3 s内的位移是6 m
 D. 3 s末的速度是4 m/s
4,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B. 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C. 物体位置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D. 物体位置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5,把一个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物体达到最高点后落回抛出点。如果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描述该运动过程的v-t图像或a-t图像正确的是(  )
  
 A. 如图中A
 B. 如图中B
 C. 如图中C
 D. 如图中D
6,甲、乙两人从某点出发沿同一圆形跑道运动,甲沿顺时针方向行走,乙沿逆时针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甲、乙两人在另一点相遇。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人通过的路程一定不同
 B. 甲、乙两人通过的路程一定相同
 C. 甲、乙两人发生的位移一定不同
 D. 甲、乙两人发生的位移一定相同
7,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 甲比乙运动得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
 B. t=20s时,乙追上了甲
 C. t=10s时,甲与乙间的间距最大
 D. 在t=20s之前,甲比乙运动得快,t=20s之后乙比甲运动得快
8,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匀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由于其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很大
 B.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但一定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C. 加速度不变(且不为零)时 ,速度也有可能保持不变
 D. 加速度逐渐增加时,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
9,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B. 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
 C. 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D. 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10,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从该时刻开始计时,得到两车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刻甲车从后面追上乙车
 B. 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 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 从0时刻到t1时刻的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11,如图所示,在一个桌面上方有三个金属小球a、b、c,离桌面高度分别为
。若先后顺次释放a、b、c,三球刚好同时落到桌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是

 B. 三者运动时间之比为3∶2∶1
 C. 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D. 三个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与小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12,某飞机着陆时的速度是60m/s,随后减速滑行,如果飞机的平均加速度大小是2m/s2。为了使飞机能够安全地停下来,则滑道的长度至少为(  )
  
 A. 900m
 B. 90m
 C. 1800m
 D. 180m
13,某质点做直线运动,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  )
  
 A. 在12s时刻质点开始做反向的直线运动
 B. 在0~20s内质点的速度不断增加
 C. 在0~20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8m/s
 D. 在0~20s内质点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的时刻只有一处
14,如图1所示,一位同学从操场A点出发,向西走了30m,到达B点,然后又向北走了40m,达到C点。在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该同学的位移是(  )
  
 A. 70m
 B. 50m
 C. 40m
 D. 30m
15,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出现了雾霾天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在一雾霾天,某人驾驶一辆小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一辆大卡车正以10 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但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已知小汽车刚刹车时与大卡车相距40m,并开始计时,得到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象分别如图4中a、b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
 B. 在t=1s时追尾
 C. 在t=5s时追尾
 D. 在t=5s时两车相距最近,但没有追尾
16,如图10所示,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其中B是A、C的中点。已知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3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6m/s,则物体经过B点时的速度是(  )
  
 A. 4m/s
 B. 4.5m/s
 C. 5m/s
 D. 5.5m/s
17,两辆汽车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上行驶,以向东为正方向,两辆汽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 两辆汽车都向东行驶
 B. 乙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 6s时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
 D. 0~7s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
18,物理学上经常用物理学家的名字命名物理量的单位,以纪念他们做出的突出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牛顿的名字命名力的单位
 B. 用安培的名字命名功率的单位
 C. 用伏特的名字命名磁感应强度的单位
 D. 用焦耳的名字命名电场强度的单位
19,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此可知(  )
  
 A. 前1秒物体的位移大小为1m
 B. 第2秒末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2 m/s
 C. 第3秒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2
 D. 前3秒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0,在水平地面上方同一位置将物体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物体在同一地方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B. 物体运动的时间只由高度决定
 C. 物体落地的位置与初速度无关
 D. 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21,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则5s内物体的(  ) A. 路程为65m
 B. 位移大小为25m,方向竖直向上
 C.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方向竖直向下
 D. 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方向竖直向上
22,平直公路上有一台固定的超声波测速仪,汽车向测速仪做直线运动。当两者相距355m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同时汽车由于紧急情况刹车,当测速仪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汽车恰好停止,此时测速仪与汽车相距335m,已知超声波的声速为340m/s。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20m/s2
 B. 10m/s2
 C. 5m/s2
 D. 无法确定
23,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与一小球相连,另一端连在光滑固定轴上,可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到达某一位置开始计时,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小球的水平分速度vx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1时刻 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S1和S2的面积相等
 B. t2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S1和S2的面积相等
 C. t1时刻小球通过最高 点,图乙中S1和S2的面积不相等
 D. t2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S1和S2的面积不相等
24,关于质点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B. 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C. 只有体积和质量都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D.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25,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觉得月亮在云中穿行,这时选取的参考系是(  ) A. 月亮
 B. 云
 C. 地面
 D. 星
26,在下列各图象中,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增大的是(  )
  
 A. 如图中A
 B. 如图中B
 C. 如图中C
 D. 如图中D
27,如图所示是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对质点的 运动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质点在第2s末改变运动方向
 B. 质点在前2s内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C. 质点在前2s内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加
 D. 质点在前2s内的位移比后1s内的位移大
28,一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现对其施加水平力,使它沿水平桌面做直线运动,该物体的速度-时间图 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s~6s时间内物体所受水平力的方向始终没有改变
 B. 2s~3s时间内 物体做减速运动
 C. 1s末物体距离出发点最远
 D. 1.5s末和2.5s末两个时刻物体的加速度相同
29,如图所示,甲同学用手拿着一把长50cm的直尺,并使其处于竖直状态;乙同学把手放在直尺0刻度线 位置做抓尺的准备。某时刻甲同学松开直尺,直尺保持竖直状态下落,乙同学看到后立即用手抓直尺,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20cm;重复以上实验,乙同学第二次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10cm。直尺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状态。若从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松开直尺,到他抓住直尺所用时间叫“反应时间”,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乙同学第一次的“反应时间”比第二次长
 B. 乙同学第一次抓住直尺之前的瞬间,直尺的速度约为4m/s
 C. 若某同学的“反应时间”大于0.4s,则用该直尺将无法用上述方法测量他的“反应时间”
 D. 若将尺子上原来的长度值改为对应的“反应时间”值,则可用上述方法直接测出“反应时间”
30,两个物体在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经过一段时间分别与水平地面发生碰撞(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后反弹,速度大小不变。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t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如图中A
 B. 如图中B
 C. 如图中C
 D. 如图中D
二、非选择题
31,  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0 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恰在这时,某人骑一辆自行车以6.0 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过汽车。求:
  (1)汽车追上自行车之前,两者间的最大距离;
  (2)汽车启动后追上自行车所需的时间。32,  一小球从塔顶由静止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2s后小球速度的大小;
  (2)2s后小球下落的高度。33, 已知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之后保持一段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将汽车开始运动的时刻选为计时起点,下表记录了汽车在某些时刻的瞬时速度。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通过分析及计算求出:
  (1)汽车做匀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
  (2)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经历的时间;
  (3)汽车在匀减速运动阶段通过的位移。34,  如图甲是2012年我国运动员在伦敦奥运会上蹦床比赛中的一个情景。设这位蹦床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运动员的脚在接触蹦床过程中,蹦床对运动员的弹力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通过传感器用计算机绘制出来,如图乙所示。取g= 10m/s2,根据F-t图象分析求解:
  

  (1)运动员的质量;
  (2)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
  (3)在不计空气阻力情况下,运动员重心离开蹦床上升的最大高度。35,  今年国庆大假期间,国家取消了7座及其以下的小车通过收费公路的过路费,给自驾游带来了很大的实惠,但车辆的增多也给交通道路的畅通增加 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国家规定了免费车辆在通过收费站时在专用道上可以不停车拿卡或交卡而直接减速通过。假设收费站的前、后都是平直大道,大假期间过收费站时的车速要求不超过vt=6m/s,过收费站前小汽车匀速行驶时的车速均为v0=30m/s,制动过程小汽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1=4m/s2。试问:
  (1)大假期间,驾驶员应在距收费站至少多远处开始制动?
  (2)假设车过站后驾驶 员立即使车以a2=6m/s2的加速度加速至原来的速度,则从减速开始到最终恢复到原来速度的过程中,汽车运动的时间至少是多少?
  (3)在(1)(2)问中,车因减速和加速过站而耽误的时间至少为多少?36,  图12为小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匀加速下滑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已知闪光频率为每秒10次,且第一次闪光时小车恰好从A点开始运动。根据照片测得各闪光时刻小车位置间的实际距离分别为AB=2.42cm,BC=7.31cm,CD=12.20cm,DE=17.13cm。由此可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_ m/s2,小车运动到D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m/s。(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显示答案
----参考答案----

【1题】
    [答案]:A
    [解析]:

    [点评]:考查了对曲线运动的理解

【2题】
    [答案]:C
    [解析]:由于整个过程当中摩擦力始终对物体做负功,故物体的机械能持续减小,所以物体回到出发点的速率小于开始运动时的初速度,故D错误.由于物体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通过的路程相同,而上升时的平均速度大于下降时的平均速度,故物体上升的时间小于物体下降的时间.故AB错误,而C正确.
    [点评]:考查了速度时间图像

【3题】
    [答案]:A,B
    [解析]:第3s内的位移
,解得物体的加速度
,第3s末的速度
,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
,前3s内的位移是
,故AB正确。
    [点评]: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4题】
    [答案]:B
    [解析]: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分式
,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因此B正确,ACD错误。
    [点评]:【考点】加速度

【5题】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物体上升和下降的阶段,加速度都是恒定的g,故选项C、D错误; 物体上升时做匀减速运动,下降时做匀加速运动,且加速度不变,故图线B正确,A错误;故选B。
    [点评]:竖直上抛运动;v-t图线.

【6题】
    [答案]:D
    [解析]:

    [点评]:本题考查了位移与路程。

【7题】
    [答案]:D
    [解析]:甲出发早,在20s前运动的快,但在20s运动的比乙慢了,A错误,D正确;因此t=20s时两物体距离最远,B、C错误。
    [点评]:【考点】v-t图象

【8题】
    [答案]:B
    [解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但加速度不一定大,A错误,根据
可知,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B正确;根据
,只要加速度不为零,速度一定会发生变化,C错误;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越大,速度减少的越快,D错误。
    [点评]:【考点】加速度

【9题】
    [答案]:C
    [解析]:

    [点评]:【名师点晴】伽利略在物理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他变以前的经验物理为实验物理,开创了实验物理的先河,他说明的问题都是靠实验证明的;如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在斜面上运动、力与运动的关系、比萨斜塔实验等。
【考点】物理学史。

【10题】
    [答案]:D
    [解析]:

    [点评]:【考点】位移与时间图像。
【名师点晴】在位移与时间图像中,过原点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图像上某点的斜率代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图像交点表示它们的位移相等。

【11题】
    [答案]:A,C
    [解析]:小球从某高度落下时,根据v2=2gh可知,到达桌面的速度为
,因为球离桌面高度分别为
,所以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是
,选项A正确;根据
,故小球的运动时间
,故三者运动时间之比为
,选项B错误;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为
,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为
,因为
,所以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较小,选项C正确;三个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与小球的重力、质量无关,选项D错误。
    [点评]:【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名师点晴】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相当于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相应的公式寻找到求速度与时间的表达式,然后将已知条件中的高度之比代入即可得出各个选项的正误,最后的重力加速度是个常量,它不与重力、质量的大小有关。

【12题】
    [答案]:A
    [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跑道的最小长度:
故选A
    [点评]:【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名师点睛】此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习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位移时间关系,并且要记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的推论;这些公式历来是考试的热点.

【13题】
    [答案]:C
    [解析]:

    [点评]:【考点】x-t图线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x-t图线的考查;要理解x-t图线的物理意义:图线的斜率大小等于速度的大小,斜率的符号表示速度的方向;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起点与终点连线的斜率的大小;此题是基础题,难度不大.

【14题】
    [答案]:B
    [解析]:位移是由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故由A到B的长度为
,选项B正确。
    [点评]:【考点】位移的计算。

【15题】
    [答案]:D
    [解析]:

    [点评]:【考点】追击与相遇问题。
【名师点睛】在速度与时间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是位移的大小;图线是直线,若斜向上则加速,斜向下则减速,若图线与水平轴平行,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16题】
    [答案]:C
    [解析]:因为AB段的平均速度为3m/s,故
,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6m/s,故
,即
;又因为AB=BC,故
,代入整理得
,故让它与
联立方程得
,选项C正确。
    [点评]:【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计算。
【名师点睛】我们可以先将三点的瞬时速度设出来,然后利用其平均速度与两端瞬时速度的关系列出两个等式;然后再通过AB=BC的关系得出速度的平方差也相等,然后相互代入,消元,最后得出vB的大小来。

【17题】
    [答案]:A,B,C
    [解析]:

    [点评]:【考点】速度与时间图像。
【名师点晴】在速度与时间图像中,直线表示速度的大小随时间均匀增加或均匀减小,即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是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如果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位移是正值,如果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位移是负的。

【18题】
    [答案]:A
    [解析]:用牛顿的名字命名力的单位,选项A正确;用安培的名字命名电流的单位,选项B错误;用伏特的名字命名电压的单位,选项C错误;用焦耳的名字命名功、能的单位,选项D错误。
    [点评]:【考点】物理量的单位。

【19题】
    [答案]:A
    [解析]:

    [点评]:【考点】速度与时间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
【名师点晴】在速度与时间图像中,直线表示速度的大小地均匀地改变,可求加速度的大小,可求末速度的大小,也可求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解题时还要特别注意第3s末与前3s内的区别,前者是时刻,对应的是瞬时速度,后者是时间对应的是平均速度。

【20题】
    [答案]:B
    [解析]:做平抛运动时,物体的加速度都是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变,故选项A错误;物体运动的时间与下落的高度有关,因为物体在竖直方向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与水平方向的速度无关,故选项B正确;物体落地的位置与初速度有关,初速度越大,在高度相等的情况下,落地位置越远,选项C错误;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方向是水平方向的速度和竖直方向速度的合速度,故它不是竖直向下的,而斜向下的,选项D错误。
    [点评]:【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名师点晴】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可以将物体的运动分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二者的运动时间是相等的,所以时间受高度的影响,与水平初速度无关;而落地的位置与初速度有关,还与下落的高度有关。

【21题】
    [答案]:A,B
    [解析]:  物体的初速度
,向上做匀减速运动,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上升时间为:

  则物体下落时间:
,则下降的高度:

  则物体的位移为:
,方向向上
  路程为:
,故选A、B正确;
  以向上为正方向,初速度
,末速度

  则速度的变化量为:
,方向向下,故选C错误;
  平均速度:
,方向向上,故选D错误;
  

    [点评]:【考点】本题考查竖直上抛运动及其相关知识。
【名师点睛】对于竖直上抛运动,通常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分段法,一种是整体法,两种方法可以交叉运用,本题我采用分段法来处理,同学们可以尝试用整体法来处理。同时注意速度变化量是矢量,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等问题。

【22题】
    [答案]:B
    [解析]:

    [点评]: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和追及相遇问题

【23题】
    [答案]:A
    [解析]:

    [点评]:【考点】v-t图像

【24题】
    [答案]:D
    [解析]: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不是看决定大小,而是看相对大小,即物体的大小和现状相对与研究的问题而沿能否忽略不计,故A B C错误;在研究物体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可以忽略不计,故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故D正确;
    [点评]:【考点】质点

【25题】
    [答案]:B
    [解析]: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觉得月亮在云中穿行,这时选取的参考系是云,故选B.
    [点评]:【考点】参照物

【26题】
    [答案]:A
    [解析]:

    [点评]:v-t图线及x-t图线

【27题】
    [答案]:D
    [解析]:质点在第2s末前后速度均为正值,故物体没有改变运动方向,选项A错误;质点在前2s内做初速度为1m/s的匀加速运动,选项B错误;根据
可知质点在前2 s内位移随时间不是均匀增加,选项C错误;因为质点在前2s内的位移
,后1s内的位移
故质点在前2s内的位移比后1s内的位移大,选项D正确;故选D.
    [点评]:【考点】v-t图线

【28题】
    [答案]:D
    [解析]:

    [点评]:考查了速度时间图像

【29题】
    [答案]:A,C,D
    [解析]:根据公式
可得
,直尺下落的越长,表示反应时间越长,故A正确;乙同学第一次抓住直尺之前的瞬间,根据公式
可得直尺的速度约为v=2m/s ,B错误;若某同学的“反应时间”大于0.4s,根据公式
,在反应时间内直尺下落的高度为
,则则用该直尺将无法用上述方法测量他的“反应时间”,C正确;根据公式
,每个长度对应一个反应时间,D正确;
    [点评]: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

【30题】
    [答案]:D
    [解析]:

    [点评]:考查了v-t图像

【31题】
    [答案]:(1)6m
(2)t′=4.0s
    [解析]:

    [点评]:考查了追击相遇问题

【32题】
    [答案]:  (1)20m/s
  (2)20m
    [解析]:(1)2s后小球速度的大小:

(2)2s后小球下落的高度:

    [点评]:【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33题】
    [答案]:  (1)3m/s2
  (2)4s
  (3)12m
    [解析]:(1)由
得出

(2)由表中数据可知,汽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12m/s,所以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

(3)由
得出
,即匀减速阶段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再根据
得出匀减速阶段通过的位移

    [点评]:【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34题】
    [答案]:  (1)50kg
  (2)

  (3)H=3.2m
    [解析]:

    [点评]:自由落体运动

【35题】
    [答案]:  (1)108m;
  (2)10s;
  (3)4s;
    [解析]:  设小汽车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1)小汽车进入站台前作匀减速直线运动,设距离收费站x1处开始制动,则:
  

  解之得:

  (2)小汽车通过收费站经历匀减速和匀加速两个阶段,前后两端位移分别为x1和x2,时间为t1和t2,则减速阶段:  
    

  加速阶段:
    

  则加速和减速的总时间

  (3)在加速阶段:

  解得:

  则总移位

  若不减速所需时间:

  车因减速和加速过站而耽误的时间

    [点评]:【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追击与相遇问题。
【名师点晴】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类的习题时,选定一个方向为正方向是很重要的 ;另外遇到这种多过程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将这些过程分开来,明确每个过程的的初始与终止状态的物理量,然后再应用相应的公式去解,这样你的思路就会很清晰。

【36题】
    [答案]:  (1)4.9;
  (2)1.5;
    [解析]:  (1)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2)小车运动到D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点评]:瞬时速度与加速度的计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期中考真题提前练 | 高一期中物理试卷,考前必刷题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一中2017届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高中高一物理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讲义精析
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复习
孙恒芳教你学物理----突破质点的直线运动的6大妙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