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人李白与华山的不解之缘!

华山

    华山又名华不注山,金舆山。地处济南市东北角,位于黄河以南,小清河以北。古时称“华不(fū夫)注”,为历史名山。盖其名取自于《诗经·小雅·常棣》,其诗曰:“常(棠)棣之华,鄂不??”。“华”即“花”,“鄂不”即“萼跗”,谓之花蒂。山名“华不注”,意为此山如花跗注于水中。

    唐代帝王自李世民开始,就把老子李耳堂而皇之地视为皇家李姓的祖先,其目的是要显示皇家李姓从古就非常尊贵。

  至高宗时,李治诏令全国各州营建紫极宫,供奉老子。

  唐代的济南为齐州,应诏建造了紫极宫。

  唐天宝三年(744年)秋,唐代大诗人李白,辞宫廷翰林,来齐州紫极宫簪髻入道,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道士。



《古风五十九首》其二十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
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
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
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


李白


      天宝三年的春天,才高气傲的李白因屡遭高力士、杨国忠等的谗毁,终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当年初秋,经李彦允介绍,原本就具有“仙风道骨”的李白,请北海天师高如贵在齐州(今济南)紫极宫为他举行了入道仪式,授了道箓,正式成了一名道教徒。

  李白第一次来济南,就游览了华山,并咏诗《登华不注峰》,“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

  浪漫色彩的描绘,使华不注山增添了几分仙气,唤起人们无穷的遐想。写出与亲友别离时的感情及其深沉的祝愿。

  所表露的感情纯真、炽热,更反映了李白迷恋于学道求仙的消极情绪,由此也证明了他刚入道就来到华不注山的事实。

  元代地理学家于钦(1284—1333年)所著《齐乘·济南山》中载:“山前道院(华阳宫)中有石刻太白诸贤诗,院前即华泉,水与小清合流。”


       说明元代时期李白的诗碑还尚存。

  这时的华阳宫内有众多名人的诗碑,以李白《登华不注峰》为首的诸贤诗刻石碑汇集于此,当时成为历代名家吟诗作赋题刻的集中地。

  宋代诗人曾巩、金代诗人元好问、元代散曲家张养浩、明代诗人王初桐、李攀龙、清代诗论家王渔洋都在华阳宫留下绝妙诗篇。

  李白的这次华不注游,在齐州紫极宫受道箓,作《登华不注峰》诗,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华不注山的人文底蕴,并扩大了其知名度。

 天宝七年(748年),李白第二次来济南,作有《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

初谓鹊山近,宁知湖水遥。

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

湖阔数千里,湖光摇碧山。

湖西正有月,独送李膺还。

水入北湖去,舟从南浦回。

遥看鹊山转,却似送人来。

  这三首诗载入其《古风》之二十中。

  诗人与太守泛舟鹊山湖上,尽情观赏青山秀水的美丽风景,都是对华不注山周围鹊山湖意境的描写,是现存最早描述鹊山湖的诗篇,说明李白第二次来济南又到了华不注山周围的鹊山湖。

  我们据其可知,当时的鹊山湖水域辽阔、面积很大。

华阳宫是否就是唐代的紫极宫,目前还没有定论。

  作为一个在济南出家的道士,可以肯定当时华山附近的道教气场非常强烈,诱使他每次来到迷恋的道场。

  我们知道除遗存下来的华阳宫道教道场外,出家授箓的紫极宫应是他强烈的目的地,致使李白每次都与华山结下不解之缘。

  关于紫极宫在济南的确切位置,史书尚无确切记载,无迹可查。

  不敢妄说华阳宫就是唐代的紫极宫,但从以上种种迹象上分析推断,应该在华山附近。

  如果发现紫极宫的唐代遗址,必将为济南市历史文化名城注入新的分量,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来源:齐鲁壹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济南名山华不注
【散文游记】陈茂业:​济南华阳宫记
济南有座华山,华山脚下有座华阳宫,那里的神仙最全
诗词中的济南
李白“入道”处 当在华山阳
道观大全之济南华不注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