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半部方可治天下,12句足以受终生

「 用 最 少 的 时 间 获 取 最 大 的 收 益 」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而今我们再读《论语》,其中深谙的道理依然受用终生。


虽谈不上治国、平天下,但用来修身养性,也是非常值得一读的。


1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解析: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其实这句中所说的,只要真做到,就能是一个能安心于现世的人了。与人谋而尽忠,则能无愧于同事、顾主,客户,甚至公司机构、社团、社会、而至于国家。与朋友交往而能信守承诺,则能无愧于人,则能立身于世。老师教导而能不断努力学习,让生命不断成长,则不止无愧于老师,也能无愧于生命。一个无愧于世人,无愧于天地的人,那不管现实环境再怎么变,我们也能处变不惊。


2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解析: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君子修己的目的是要治人。要想成功地治人,就得让自己的形象被他人认可和接受,只有这样才能直接或间接地支配或影响他人的行为。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了解和理解他人总是比了解和理解自己要困难得多。


3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解析:躬就是反躬自问,自厚并不是对自己厚道,而是对自己要求严格;对于别人错了的,责备人家时,不要像对自己那么严肃。这样处世作人,对长官也好,对同事也好,对部下也好,怨恨就少了。相反的,一个社会风气,到了乱的时候,往往是对别人要求重,对自己要求轻;要求别人特别严格,原谅自己轻而易举。所以孔孟之道,都是教我们反身而诚,责备人家要以宽厚存心,要求自己要以严格检点。


其实,个人认为,包括对子女也好,也应该做到。


4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解析:孔子说:“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要求的是别人。”


发生冲突矛盾,出现麻烦事时,其实冷静的想想:我是否在处理这件事情上有什么不妥或是不对?就算不是我的错,养成“凡事先找自己的原因”这样的习惯也是自我负责的态度。


其实绝大部分的不如意事,都有自己的原因在里面,更多的是表面意识不到的深层原因,如果没有深入查找自己的修养,怎能发现不足,修正自己呢?小人就是欠缺查找自己的修养,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足,当然就会盯着别人的不足,一味的要求别人了。


5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解析:孔子说:看见有德才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要跟别人堕落下去。


6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析:孔子说:多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有的话,要注意改正。

 

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7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解析: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迟钝,而工作要勤劳敏捷。”


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出生的毛泽东的两个女儿取名李敏和李讷。其中“敏”与“讷”就是出于《论语·里仁》中的这句话。”从给女儿起的名字中,可以体会出毛泽东是希望自己的女儿长大要做多干实事、少说空话的人。


8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解析: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如同日蚀月蚀:他犯了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了错误,人们都仰望着他。”


人都会犯错。错了怎么办?改!改错是人的高贵品性,令人景仰。但这不是人人都可达到的境界,所以子贡的话永远有很强的警示与鞭策意义。


9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解析: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性情过于直率就显得粗鲁,礼仪过于恭敬就显得虚浮,恰当的性情与礼仪,才是成熟的人该有的样子。


10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解析: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修养仁德。”


曾子认为,道德修养高的人,乐于和有学问高的人结识,互相研究文化知识,一起探讨人生哲理,共同提高品德素质,培养仁德修为。这是儒家的交友观,主张以文会友,志趣相同,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11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解析:孔子说:大道,不同,君子不会刻意的选择去谋了。这是一种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的豁达浩然君子之气。


现代对这句话多用引申义:道不同,指人生价值观不同。论语中最初指的是君子和小人之别。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12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解析: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说明孔子的择友标准是正直、宽容、见多识广。要交好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做起事来事半功倍!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读《论语》:学而第一.16
《论语》最经典的15句名言
读《论语》学做人
跟孔子走人生正道:改造世界从改造自我开始 | 原创
《论语·学而篇第一》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不患人之不己知(14-3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