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馬可•波羅與鄭和

馬可·波羅與鄭和



  馬可·波羅遊記

     馬可·波羅(Marco Polo,1254.9.15-1324.1.8)是意大利威尼斯商人及探險家。於元朝時隨其父叔經由絲路到中國,擔任過元朝官員。回威尼斯後,馬可·波羅叁加威尼斯和熱那亞的海戰被俘,在獄中口述其旅行經歷,由魯斯蒂謙(Rustichello da Pisa)以古法語寫出《馬可·波羅遊記》(或譯稱《東方見聞錄》),書中記載途中多國的地理及人文風貌,使當時的歐洲人得以了解中亞和中國。

   
   

     雖然馬可·波羅家人並非第一個到中國的歐洲人。但《馬可·波羅遊記》得以在印刷術興起之前流行,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還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添加歐洲人對東方的認識。此書影響歐洲的地圖製作,導致弗拉·毛羅地圖的出現。也激發了哥倫布等航海冒險家的興緻,掀起大航海時代;還有很多的文學作品,都是淵源他的遊記。

     馬可·波羅確有其人,但其生世並不清楚,大都是推測。他是否到過中國,或只是道聽塗說,一直惹來學術爭議。現代歷史學家大多相信,馬可·波羅確實到了中國。因為很多東亞生活的細節,和對中國的描述十分準確;而古長城在那時已經殘破不堪,未受人關注,所以書中未提及等等。


  鄭和下西洋

     鄭和是中國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本姓馬,小字三保,明洪武四(1371)年雲南昆陽出生,本是一個伊斯蘭教徒。1381年明軍打下雲南,把三保擄進軍中,轉送給燕王朱棣,成為小宦官。因他有智謀韜略,又懂兵法,在「靖難」中立下戰功。永樂二(1404)年明成祖朱棣提昇三保為內官監太監,賜姓為「鄭」。

 

     公元1405年7月11日鄭和,承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領240多艘海船、2萬7,400名船員的龐大船隊遠航,到達30多個國家和地區,促進大明帝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係,28年間先後遠航七次之多。

 

     

    鄭和是明成祖永樂皇帝信任的太監,回族色目人,遠祖從西域來到中國,祖父和父親都曾有過航海到麥加朝過聖的經驗。受到家庭的影響,鄭和也希望長大能出海遠航。所以鄭和是完成明成祖聯絡各國、發展海外的最佳人選。

航海家  鄭和頭戴烏紗袍繡金蟒手持航海圖          

     當時中國以南海為界,把通往各國的海路,划分為東洋和西洋。鄭和這七次出海都是循西洋航線,到訪西洋國家,所以史稱「鄭和下西洋」。而“三保太監”轉佛家語音為“三寶太監”,故又稱「三寶太監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

 

     鄭和遠航每次都從蘇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4月第七次回航到印度古里時,因病在船上過世,享年65歲。其遺體未能運回中國, 僅將一束頭髮及衣物運回,在今江寧縣以衣冠塚葬之。

 和平使者  鄭和印度古里之行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歷史學家有不同的看法,有宣揚大明威德、尋找建文帝朱允炆、包抄帖木兒汗國、發展海外貿易、殖民海外、掃蕩張士誠舊部、解決軍事復員問題等。不過因原始檔案可能在鄭和死後全部銷毀,所以真實原因已無從查考。                              

  貿易與文化交流  鄭和在阿拉伯通商

     鄭和使用海道針經(24/48方位指南針導航),結合洋牽星術(天文導航),是當時最先進的航海導航技術。幾次遠航是史上最早、最長、最大陣仗的跨洋航行,實為人類征服海洋的壯舉。

   

航海史上的壯舉  鄭和到達東非的場景

     鄭和是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先驅,當時的航海技術,領先於同一時期的西方,幾無人能及。這些記錄中國航海探險的高峰,比西方的航海家達伽馬、哥倫布等人早80幾年,只可惜沒有像發現新大陸那樣,改寫人類歷史的記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棣死后,奉宣宗之命第七次下西洋的郑和,最后是怎么死的
郑和:伟大的航海家
郑和下西洋,不带年轻女子,为何带一船老妪和接生婆?古人大智慧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才知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郑和七下西洋,有一个原因是你绝对不知道的!
揭开郑和下西洋的诸多历史谜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