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1国史-非遗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也称端阳节、五月节等,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长江中下游地区部族龙图腾祭祀活动,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赛龙舟等。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6-13J 文化遗产日 连票
2016-13《文化遗产日》邮票龙舟自制极限片
《端午节》邮折—端午节
《农历辛卯年》邮资片— 端午节
《中国传统节日》邮资片— 端午节
2013 北京公司 BJF.JR-5 节日封系列 端午节 贴个性化邮票
PFSZ030 2001-10端午节特种邮票丝绸封首日封
北京门头沟端午节邮资机戳纪念封
北京市邮票公司发行:2001-10 端午节首日封
2013年 端午节民俗封 端午节邮票 滚纪念邮资机 寄台湾 实寄封
JR-26 节日祝福系列纪念封——端午节(一封一卡)
2000年【中国传统节日特种纪念首日实寄封】原地实寄端午节
《端午节》邮戳— 端午节祭屈原、赛龙舟、吃粽子
一、起源演变
(一)端午节起源
1、源于纪念屈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大臣,他力主联齐抗秦,遭馋去职,流放沅湘流域。写下《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秦军破楚国后,于五月五日写下绝笔《怀沙》,抱石投汨罗江而死。
《世界诗人》邮票“中国诗人屈原”—端午源于纪念屈原
台湾1967《中国诗人》“屈原”—端午源于纪念屈原
台湾特045《中国古代诗人邮票》屈原像
《中国古代文学家》“屈原”—作品《国殇》
 
2018-15T《屈原》(2-1) 忧歌离骚(2-2)求索问天      小型张  屈原像
 
纪25《世界文化名人》4-1·屈原
?
?1994-9《中国古代文学家2组》4-4·屈原
2007-28T《长江三峡库区古迹》
长江三峡.屈原祠风景原地极限封.纪念戳
1994-18T《长江三峡》
(6-6)为“屈原祠”。画面以“泪水怀沙千古遗恨,归山枕岫万世流芳”的陵联为内涵,借重松柏,点点红桔,烘托出祠庙的白墙和屈原高洁的品格,在庄严肃穆之中,寄托了人们对诗人的怀念之情。
屈原祠又称“清烈公祠”,坐落在长江北岸湖北秭归县城东1.5公里处的向家坪。相传战国时大诗人屈原因不能实现其政治抱负投泪罗江死后,有神鱼将其尸体驮回他的故里秭归,在城东5里安葬,该地遂名“屈沱”。屈原祠始建于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宋、元、明、清,屡圯屡修,后改额“清列公祠”,两侧题“孤忠”、“流芳”字样。1978年迁至今地复建,计有山门、大殿、左右配房等建筑。山门为牌楼式,高14米,四柱三楼。大殿系钢筋混凝土结构,按明代木构建筑手法设计,崇台高耸,翠瓦飞檐,十分壮观。殿后有屈大夫墓,系后世营建的衣冠冢。背依崇岭,前临大江,每逢端午佳节,有五彩龙舟竞渡江心,盛况空前。
《湖北风光》邮资片—“屈原祠”
 
澳门2004《文学与人物—离骚》—屈原《离骚》
S052+B046 文学与人物-离骚1.道夫先路2.滋兰树蕙3.女媭詈予4.吾令凤腾5.修远周流6.彭咸居所    小型张 离骚
S192+B165 文学与人物-九歌
六枚邮票和一枚小型张生动地描绘了九歌中的典型人物和画面,包括:歌咏悲欢离合的“湘君和湘夫人”;关注生老病死的“大司命和少司命”;礼赞“东君”日照大地,气象万千;展现痴情恋人形象的“山鬼”;哀悼为国捐躯之前辈英烈的“国殇”;安抚往者,祈福当下,期待未来的“礼魂”。2015年10月30日,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发行《文学与人物·九歌》邮票一套6枚,邮票上人物分别为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山鬼,国殇,礼魂,这些人物是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创作的形象。小型张 九歌
澳门邮票文学与人物—九歌连邮票资料单张出世纸
澳门邮票 2015年 九歌 小型张首日封+邮票首日封
澳门2015《文学与人物—九歌》首日封—屈原《九歌》
台湾专266 1989年楚辞4全
(1)馀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离骚)
(2)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
(3)苟馀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九章涉江)
(4)骥不骤进而求服兮,凤亦不贪餧而妄食。(九辩)
台湾1989《楚辞》邮票—屈原《离骚》
台湾1989《楚辞》邮票—屈原《九歌·少司命》
台湾1989《楚辞》邮票—屈原《九辩》
台湾1989《楚辞》邮票—屈原《九章·涉江》
台湾专266中国古典诗词邮票楚辞 台南首日戳
台灣专266楚辞-离骚邮票 1989年美國中華集郵暨南賓州郵展 紀念封
屈原 个性化邮票小版
个性化邮票.太阳神鸟.傅抱石诗画作品选.九歌图册.湘夫人
1994-18屈原祠纪念邮票原地首日实寄封1994.11.4湖北秭归
1994-9(4-4)古代文学家-屈原邮票原地极限片
2007-28 三峡库区古迹 屈原墓 2016 极限明信片
2010-4 梁平木版年画-屈原 80分福字个性化邮票极限片
“屈原”邮票设计家亲笔签名样张(设计者:黄木)
中国台中国诗人邮票拓样票 屈原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端午节原地实寄封 传统节日端午节邮票 屈原原地封 端午节邮戳
传统文化系列封《端午节》特种邮票首日封天津市公司屈原范曾绘画
屈原岗风景邮戳实寄片 端午节屈原邮票 屈原故里风景邮戳
《古代文学家》第二组特种邮票屈原首日封天津公司端午节汨罗江
古代文学家第二组特种邮票屈原原地封首日封湖南汨罗日戳端午节
原地首日实寄封:三峡文物屈原祠邮票 公函封
屈原纪念封湖南岳阳--辽宁鞍山实寄封
1994-9屈原销首日原地戳纪念封
《文化遗产日》原地封,汨罗屈原纪念馆、故宫博物院公函封(1)
该套邮票分别表现了5处世界文化遗产和5处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套原地封共计5组,分别寄自邮票图案的10处遗产原地。分别有:龙舟(汨罗)、故宫、古琴(常熟)、敦煌、剪纸(山东高密)、秦始皇陵、珠算(北京)、福建土楼、昆曲、长城(八达岭)
2、源于纪念子胥。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人,父兄为楚王所杀,遂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对已死的楚平王掘墓鞭尸。吴王夫差不采纳伍子胥彻底消灭越国的建议,听信谗言赐死伍子胥,并将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初五投入大江。传说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遂有端午节。
《昆曲》“浣纱记”—端午源于纪念伍子胥
《昆曲》“浣纱记”极限片—端午源于纪念伍子胥
3、源于纪念曹娥。东汉《曹娥碑》载,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当时年仅14岁的曹娥昼夜沿江号哭17天,仍不见尸体,在五月初五投江寻父,5日后死去的曹娥背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江面。后人为纪念曹娥孝节,在曹娥投江处今浙江绍兴建了曹娥庙。
《古今贤女绣像》“曹娥”—端午源于纪念曹娥
《曹娥庙》邮戳—端午源于纪念曹娥
4、源于图腾祭祀。闻一多《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端午节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吴越百姓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古代五月初五日用“五彩丝系臂”风俗是“像龙子”纹身习俗的遗迹。
《壬辰年》极限片—端午源于龙部落图腾祭祀
5、源于恶日禁忌。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汉人王充《论衡》、应劭《风俗通》及《后汉书》记载,时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男女都不能抚养成人;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
东汉王充《论衡》—端午源于恶日禁忌
6、源于蓄兰沐浴。《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屈原《九歌·云中君》载:“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澳门2015《九歌》邮戳—端午源于周代蓄兰沐浴
(二)端午节演变
1、端午由来:“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端午节》邮戳— “端午”
2、端午别称: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
台湾《端午节》邮戳—“端午节”别称“端阳节”
3、端午演变。先秦、两汉时,端午风俗主要是避恶。隋唐时期节日风俗活动,大多演变为娱乐活动。唐代端午龙舟竞渡之风鼎盛。宋代驱瘟避邪贴天师符。金国有射柳之俗。明清时期,极力打扮小女儿,已出嫁之女也可回家归宁,称之“女儿节”;龙舟竞渡规模宏大;端午贴天师符、五雷符、纸符、五毒符、五瑞符等。
香港1994《中国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邮票—当今主要举办娱乐活动
4、法定假日。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正式将端午节列为国家法定假日,规定农历端午节当日放假1天。
《端午节》邮戳— “端午节”2008年列为国家法定假日
南阳'端午节'连体邮戳(屈原、粽子)
湖南津市'端午节'连体邮戳(屈原)
二、民俗文化
(一)民间习俗
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端午节习俗不尽相同,主要习俗有:包粽子、划龙船、挂菖蒲、悬艾草、佩香囊、避五毒、饮药酒等。扬州等地吃“十二红”、吉林省延边朝鲜族吃打糕等。
《端午节》邮折—吃粽子、戴香包、饮药酒等
《端午节》“包粽子”—包粽子、挂菖蒲、悬艾草、佩香囊
《端午节》邮资片图案、邮戳—赛龙舟、吃粽子等
《端午节》首日封图案、邮戳—赛龙舟、吃粽子、雄黄酒、避五毒、挂菖蒲、悬艾草、佩香囊等
《欢度端午节》纪念封—赛龙舟、吃粽子
《老北京风情》纪念封图案“卖切糕者”—黄米红豆蒸制的“切糕”
《老扬州风情》纪念封图案“端午十二红”—炒笕菜、拌萝卜、红烧肉等酱醋红或自然红的菜肴或果品
台湾2012《民俗》“端午·蒲酒”》—吃粽子、悬菖蒲、饮雄黄酒
台湾2012《民俗》“端午·蒲酒”极限片—吃粽子、悬菖蒲、饮雄黄酒
台湾2013、2015《端午节》邮戳—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
1、吃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春秋时期,人们用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粽子原料为糯米加中药益智仁,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唐代粽子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代果品入粽,称“蜜饯粽”。
《端午节》邮折—包粽子
《端午节》邮戳—包粽子
元明清时期,粽子包裹料从菰叶变为箬叶、芦苇叶、竹叶等,附料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北方粽子馅料主要为糯米、黄米和小枣;南方粽子馅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食材。
端午节吃粽子《端午节》邮戳—粽子最早称“角黍”
 
 
《端午节》小版张—“包粽子”
《端午节》极限片—“包粽子”
《端午节》极限片—“包粽子”
《端午节》首日封图案—“包粽子”
台湾2012《民俗》“端午·蒲酒”极限片—包粽子
台湾2012《民俗》“端午·蒲酒”极限片—包粽子
2、系丝线。应劭《风俗通》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按阴阳五行说,五彩丝是用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丝线搓成一条细索,可镇妖辟邪。节日清晨,大人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老北京风情》纪念封“缠小穗子”— 端午节系五彩丝线
3、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用五色丝线缠成或有用碎布缝成,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载“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及“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端午节》极限片—戴香包
4、挂草药。人们把艾草、菖蒲和胡蒜等绑成一束,插或悬在门上,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艾草又名艾蒿,艾叶制成的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北京近郊农民端午节前采集菖蒲、艾草进城沿街叫卖。
《老北京风情》纪念封—端午节“卖蒲子艾子的”
《端午节》邮戳—端午节挂艾草
5、采杂药。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后魏《齐民要术·杂记》载,五月捉蛤蟆制药。许多地区端午日出前,捉蛤蟆,有的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有的塞墨锭于蛤蟆口中,悬挂起来晾干,作蛤蟆锭,消散脓疮。
《桃花坞木版年画》“刘海戏金蟾”—端午节捉蟾蜍制杂药
《桃花坞木版年画》“刘海戏金蟾”极限片—端午节捉蟾蜍制杂药
6、沐兰汤。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用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南方,至今仍用艾、蒲、凤仙、白玉兰、柏叶、大风根、桃叶等花草煮成药水洗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澳门2015《九歌》“湘君”极限片—端午洗浴兰汤
7、驱五毒。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民间用各种方法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这是辟邪巫术遗俗。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
《端午节》“避五毒”极限片—端午节驱五毒
《端午节》“避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为“五毒”
《端午节》“避五毒”极限片—带有五毒图案的衣物
《端午节》“避五毒”小版张—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为“五毒”
8、画额头。端午时节用雄黄调成药酒,涂在小孩的鼻、耳等孔隙的地方,又用雄黄在额头上画“王”字,像虎头上斑纹,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
《老北京风情》纪念封—“端午节抹额头”
端午节抹雄黄MSF-LBJ-41北京风情封民俗历史专题总公司纪念封
9、雄黄酒。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
澳门2011《白蛇传》“端阳现形”极限片“端阳劝酒”—端午节喝雄黄酒
澳门2011《白蛇传》“端阳现形”和邮戳—白素贞端午节喝雄黄酒现出“白蛇”原形
 
10、驱邪疫。人们在农历五月于大门或堂中挂钟馗、张天师图一月,以期驱除邪祟、躲避瘟疫。钟馗为唐代人,因相貌丑陋而武举落第,愤怒至极触墙自尽,立誓消除天下妖邪。张天师即张道陵,是道教正一派即天师道创始人,道教善于驱鬼降妖。
《端午节》“避五毒”极限片图案“天师镇宅”—挂张天师像驱邪避疫
《杨柳青木版年画》“钟馗”邮票和极限片—挂钟馗像驱邪逐魔
 
扎伊尔(刚果)1996年 鼠年中国泥人张作品-钟馗嫁妹邮票六全连
扎伊尔1996年中国泥人张作品钟馗嫁妹(6连票)
莫桑比克中国名画邮票~龚开绘画钟馗行旅图、骏骨图1枚
《端午节》邮戳—端午节挂钟馗像祛邪除祟
(二)娱乐活动
1、划龙舟。“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穆天子传》“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 龙舟是船上画着龙形或做成龙形的船。皇帝乘坐的龙舟,高大宽敞,雄伟奢华,舟上楼阁巍峨,舟身精雕细镂,彩绘金饰,气象非凡。
《洛神赋图》极限片—古代龙舟
泰国1997《龙船》小型张—古代龙舟
“龙舟竞渡”,在战国时代就有了。民间竞渡的龙舟一般都窄小狭长一些。端午划龙舟分游江、招魂、竞渡、回舟四个程序。活动目的:一是祈求农业丰收;二是驱除瘟疫。赛龙舟作为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2000多年,现代,主要作为体育竞技活动开展。
《端午节》极限片—“赛龙舟”
清代《福州商埠邮票》“龙舟竞渡图”—端午赛龙舟
 
 
福州1 第一次龙舟竞赛图邮票(清代福州商埠邮票)
福州2 第二次龙舟竞赛图邮票(清代福州商埠邮票)
纪55.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3-2力争上游(龙舟)
2010年11月12日,中国邮政发行了《第16届亚洲运动会开幕纪念》邮票1套6枚,其中第五枚是“龙舟”。
《第16届亚洲运动会开幕纪念》之龙舟
同济大学100周年
2019-21T《粤港澳大湾区》特种邮票(含小全张)(3-3)T        优质生活圈
《端午节》邮票—“赛龙舟”
《端午节》小版张—“赛龙舟”
《端午节》极限片—“赛龙舟”
《端午节》极限片—“赛龙舟”
《端午节》首日封—“赛龙舟”
《端午节》邮折和邮戳—“赛龙舟”
 
民俗系列邮票纪念封 PFMS.LNJ-17 老南京风情 端午龙舟
龙舟 个性化版票
壬辰龙佳节邮票小版中秋 端午 七夕 重阳 春节元宵节等
香港1975、2012《香港节日》—“端午节”邮票—赛龙舟
 
1975香港邮票 节日 中秋节 端午节 天后节 小全张
香港1985《端午节》邮票和首日封—“赛龙舟”
小全张(正反面)
香港1985《端午节》首日封—“赛龙舟”
香港端午节首日封套褶
香港1985《端午节》极限片—“赛龙舟”
香港1985《端午节》极限片—“赛龙舟”
香港1985《端午节》极限片—“赛龙舟”
香港1985《端午节》极限片—“赛龙舟”
香港2001《龙舟竞赛》—端午“赛龙舟”
澳大利亚邮票 2001龙舟竞赛邮票
香港2001《龙舟竞赛》首日封—端午“赛龙舟”
香港2012《香港节日》“端午节”极限片—赛龙舟
香港2012《香港节日》“端午节”极限片—赛龙舟
香港2012《香港节日》“端午节”极限片—赛龙舟
香港邮票95年国J体育活动橄榄球赛龙舟赛马4联色标纸边
香港'95国际体育活动贴榄球 龙舟 赛马邮票 盖帆船戳
香港邮票 2002年 中西文化 帆船蹇 划龙舟 信销票旧1枚
香港邮票 2010年上海博览会小全张.龙舟
澳门1987《端午节》“龙舟龙头”—赛龙舟
澳门1987《端午节》“龙舟竞渡”—赛龙舟
澳门1987《端午节》首日封—赛龙舟
S236+B197 澳门2018第35届亚洲国际集邮展览(三)邮品以细腻的画笔,把群众在澳门农历新年烧鞭炮的热闹、佛诞舞醉龙的灵动、端午节龙舟竞渡的拼劲、圣诞节主教座堂弥撒仪式的庄严,以及中秋节家庭相聚在卢廉若公园赏月的乐也融融,都一一活灵活现地展现在集邮者的眼前,同时让来自不同国家及地区来澳参加展览人士,从小小方寸间感受澳门在一年当中不同时间的节日盛事及文化魅力;感受小城的浓厚人情味。
端午节 赛龙舟 包粽子 节日 邮票极限明信片 澳门亚洲邮展纪念
台湾1966《民俗》“端午节”—赛龙舟
台湾2002《台湾民俗活动》“划龙舟”—端午节赛龙舟
台湾邮票 清 雕象牙龙舟:高3.6公分,长6公分。全船作龙形,中雕楼舱3层,船身左右各有桨8,甲板上有栏杆、牌楼、回廊。上下共饰有三角旗帜16面,伞1顶,门窗格壁均可开启。
台湾2003《祥龙》极限片—端午节赛龙舟
台湾2012年祥龙电子邮票原图卡
高举“娘伞”,下方王船,中间为“打耳祭”和“龙舟竞渡”。“打耳祭”是布农族祭祀祖灵的祭典,祈求来年丰收并由长老带领族中男性前往祭祀场进行射击猎耳朵仪式。“划龙舟”原系祭水神的仪式,旨在消灾祈福。
台湾2004《节庆·台湾龙舟》小全张—端午节“赛龙舟”
2、射柳枝。是北方端午节游戏,辽代开始,一直延续至清末。端午节清晨,先将柳枝削去青皮一段,使之露白,作为靶心,插在地上,参赛者骑快马以箭射之,射断柳枝并接断柳在手者为优胜。明代,把鸟雀贮于葫芦中射之。
《端午娱乐图》—端午节射柳
3、打马球。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是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明代,马球仍流行。清代天坛一带还有马球运动,至清中叶后,马球消失了。
《唐女马球图》—端午打马球
贝基亚邮票小全张-体育、马球-2011
中非2019生肖马世界名马马术比赛打马球邮票Ms全
中非 1981 戴安娜查尔斯结婚 滑雪 马球 玫瑰 世界遗产 邮票 6 M
美国1993年邮票 雕刻版全新四方连套票 马球骑马运动 马术 赛马
民族体育运动邮票\摔跤\马球\赛马\骑马射箭等 乌兹别克斯坦 7全
澳大利亚2014年 马术运动:兜网马球 信销邮票
马球比赛 索马里 2001年 3+S/S 目录29欧元
塞拉利昂2017马球邮票~小全张
塞拉利昂2017马球邮票~小型张
阿根廷 马球世界杯夺冠{1987} 一全
阿根廷1988年发行马球马术马拍卖会育马加捐票五全
阿根廷 2011 马球 小型张
南非邮票 1976年 马球 体育运动
苏联极限片1982年 马术 马球
匈牙利1971年 赛马 马术、马球、马车 8全
多米尼加1959牙买加马球比赛体育 4枚全
巴西1959年《第九届儿童运动会:马球》信销邮票
Bartolome Castagnola Adolfo Cambiaso Aguerre 马球 邮票
4、斗草戏。《物原》云:“始于汉武”。梁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草之戏。”南北朝时称“踏百草”,唐代称“斗草”或“斗百草”。斗草分文斗与武斗,武斗为:比赛双方以草茎或叶柄相勾成“十”字状,捏住相拽,不断者为胜。
台湾1992《童玩》“斗草”—端午斗草戏
文斗为:比赛双方以对仗形式互报花名、草名,多者为赢。《红楼梦》第62回载:“宝玉生日那天,众姐妹们忙忙碌碌安席饮酒做诗。各屋的丫头也随主子取乐,薛蟠的妾香菱和几个丫头各采了些花草,斗草取乐。”
台湾1992《童玩》“斗草”极限片—端午斗草戏
5、玩鸡蛋。一是顶鸡蛋。煮粽子同时煮鸡蛋,儿童手持鸡蛋用小头顶撞,以不破碎者为胜。二是立鸡蛋。儿童于端午节正午12点,把生鸡蛋大头朝下直竖在地上,用时短者为胜。
《端午》—立鸡蛋、顶鸡蛋
瑞典邮票 2001年 复活节 鸡蛋 小鸡 彩蛋 传统节日3全
印度 1979 雏鸡 鸡蛋 普通邮票 1枚
荷兰1981年发行的《工农业出口产品—鸡蛋与奶酪》邮票
英国 2000 千禧年40 纽卡斯尔 10倍放大镜下的鸡蛋
《端午》图片—顶鸡蛋
三、文化传承
(一)端午诗词
端午节纪念屈原,因此,它也成了人们心中的诗人节。历代诗词中有不少描述端午景象、缅怀古人的诗词佳作。如唐代文秀《端午》、宋代梅尧臣《五月五日》、宋代苏轼《浣溪沙·轻汗微微透碧纨》和现代老舍《七律·端午》等。
1、《端午》。唐代文秀(江南诗僧)作,诗云: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邮戳—唐代文秀《端午》
唐代江南诗僧《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
西安“端午节”邮资机戳
2、《端午》。唐代李隆基作,诗云: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索马里《中国历代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端午》
3、《竞渡曲》。唐代诗人刘禹锡作,描述端午赛龙舟景象。乐府诗云: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旂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4、《乙卯重五诗》。宋代陆游作,描述山村端午节风俗。诗云: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节》邮戳—南宋陆游《乙卯重五诗》
《端午节》邮戳—南宋陆游《乙卯重五诗》
5、《浣溪沙·轻汗微微透碧纨》。宋代苏轼作,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诗云: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六幺令·天中节》宋代: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诗词歌赋》“东坡填词”极限片—宋代词人苏东坡
6、《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宋代欧阳修作,描写过端午吃多角粽、饮菖蒲酒、沐香花浴等风俗习惯。词曰: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古代文学家欧阳修诞生1000周年》邮资片邮票图案—欧阳修
《古代文学家欧阳修诞生1000周年》邮资片—宋代文学家欧阳修
7、《午日处州禁竞渡》。明代汤显祖作,词曰: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中国古代文学家》—汤显祖
8.清代 李静山 《节令门·端阳》
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已丑年端午节江苏丹阳2009.5.28牛场个性化临时邮戳
9.北宋 梅尧臣《五月五日》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江苏苏州2010.6.16端午节老年邮局连体邮戳实寄片
10.对联
对联:艾叶避疫千门福, 碧水竞舟十里欢
对联:艾酒驱瘴千门福,碧水竞舟十里欢
江西抚州纪念邮戳端午节,中国传统节日,粽子
(二)纪念活动
许多地区在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民族特色的龙舟竞渡活动。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国家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竞渡前,举行了“龙头祭”仪式,即:龙头抬入屈子祠;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龙头抬去汩罗江奔向洞庭湖。北京、香港、吉林等地都举办龙舟赛。
台湾2012《端午节》邮戳—壬辰龙年龙舟赛活动
《中国湖南汨罗江国际龙舟节暨岳阳国际龙舟邀请赛》纪念封—1991年中国举行首届岳阳国际龙舟节
1995年《中国湖南岳阳第一届世界龙舟锦标赛》纪念封—湖南端午节纪念活动
1998年《岳阳国际龙舟节》纪念封
—湖南端午节纪念活动
《北京龙年端午节龙舟大赛》纪念封—北京端午节纪念活动
《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纪念封—上海端午节纪念活动
1988年广州龙舟节。T124生肖龙
一九八八年福建国际龙舟邀请赛
YJF-II 全国第二届“屈原杯”龙舟赛 纪念封 宜昌市集邮协会
第四届全国【屈原杯】龙舟竞赛纪念首日实寄封
JJ1992-F2 江西九江 第六届全国“屈原杯”龙舟赛纪念封
第七届屈原杯暨1994岳阳国际龙舟节纪念封
全国第九届屈原杯龙舟赛暨98上海朱家角古镇旅游节纪念封
赛龙舟邮票纪念封奥林匹克体育展
《2003中国吉林首届国际冬季龙舟赛》邮资片
1995《香港国际体育活动》邮票—“香港国际龙舟邀请赛”
台湾《端午节》邮戳—“传统节庆邮票发行首日暨民俗邮票特展”“台中市万和宫101年端午节文化活动”
第十届中国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个性化邮票
(三)端午申遗
端午节民俗于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9年9月30日把“中国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遗产内容包括湖北秭归县“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西塞神舟会”、湖南汨罗市“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和江苏苏州市“苏州端午习俗”四部分。
《端午节》邮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端午节》纪念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
《端午节香囊大赛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开幕仪式》 邮戳
—“中国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世界遗产标志》邮资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
四、外国的端午节
(一)日本
2016年日本邮票 和食文化美食第2集端午节分82円10-4邮戳信销邮票
在日本,五月五日是端午节,端午节与男孩节同日。男孩与端午节(粽子和头盔)
(二)韩国
韩国邮票 1988年 民间风俗-端午节
五、国际影响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鲁迅
1996年埃及发行的赛龙舟邮票
保加利亚邮票 历史上民间龙舟 1枚
波兰-龙舟-轮船的发展过程-船邮票
澳大利亚龙舟极限片(见前面香港龙舟邮票)
多哥邮票 2010年 皮划艇运动 龙舟(无齿)
2019年韩国与印度联合发行僧侣龙舟邮票2全
基里巴斯1996~台北邮展~帆船、龙舟、塔、风筝小型张
几内亚2012中国十二生肖龙年 上海龙灯节龙舟灯笼烟花 邮票MS全
老挝邮票 1997年传统民俗.赛龙舟 4全
马尔代夫?
马达加斯加2016中国戏曲书法剪纸端午节赛龙舟文化瑰宝邮票S全
马达加斯加2016长城中国建筑遗产古筝篆刻雕刻邮票M全
马来西亚2000中国生肖庚辰龙年赛龙舟2M全
2008年的“龙舟世界锦标赛”邮票和小型张
马来西亚 2008 第六届国际龙舟邀请赛邮票 小型张
马来西亚2008 龙舟赛小型张(无齿)
莫桑比克 中国十二生肖龙年 赛龙舟 邮票1枚
莫桑比克2009 舰船发展史1 古代帆船龙舟 独木舟 邮票MS全
莫桑比克2009 舰船发展史1 古代帆船龙舟 独木舟 邮票M全
孟加拉1992年发行奥运邮票五环握手火炬赛龙舟
孟加拉1983年发行联邦日邮票赛龙舟采茶叶耍蛇
瑞典邮票 龙舟 船 帆 信销1枚
2018年日本邮票第73回国民体育大会纪念福井县龙舟82円10-8邮戳票
日本民间风俗.划龙舟.乞巧节.鼓.阿波舞蹈 双连邮票
日本邮票 冲绳龙舟
琉球邮票 龙船 龙舟赛 旗 桨新票. 日本唐式陶器瓶旧票
塞浦路斯邮票国旗地图电话通讯轮船电视台龙舟
所罗门女王、龙舟、地图
汤加1987龙舟、划船小全张1全
专题文化遗产寺庙龙舟泰国邮票小本票
泰国 1996年  皇家龙舟 1全新
泰国 1996年泰皇登基50周年:龙舟邮票小型张(加字)
泰国皇家龙船龙舟邮票小型张
泰国1997《龙船》小型张—古代龙舟?
泰国 1997年皇家龙舟邮票小全张
泰国 1997年皇家龙舟邮票小全张(加字)
泰国 1997年  皇家龙舟 1全
泰国2010年泰国国王的龙舟(1997?)
泰国1997年皇家龙舟邮票小型张实寄封
泰国1997年龙舟邮票首日封1枚 (未实寄)
泰国邮票 2000年  皇家龙舟 1全新
泰国邮票 2000年 皇家龙舟 小型张
泰国邮票 2000年 皇家龙舟邮展加字小型张
泰国2000年皇家龙舟邮票小型张实寄封
泰国邮票 2001年 皇家龙舟 1全
泰国邮票 2001年 皇家龙舟 小型张
泰国2001年皇家龙舟邮票实寄片
泰国实寄封2001年皇家龙舟邮票小型张
泰国1959海峡运动会龙舟射箭等
泰国邮票 1975年 皇家龙舟
泰国1998第13届曼谷亚运会主办国摔跤 曲棍 龙舟 马术邮票
龙舟花车游行泰国邮票1999年
泰国 1999年 灯会龙舟邮票2连+象邮资补资实寄封有到达戳
泰国邮
泰国邮票 2010年 旅游风光 :佛塔,龙舟,大象等 4全
泰国2011年发行泰国龙舟节日邮票一套四枚
泰国邮票 2011年 传统节日 -水灯节,龙舟邮票航空实寄封
票 2012年国际邮展 -龙舟、鸟笼邮票+象邮资机戳实寄封
泰国2017年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赛龙舟4全
泰国2017传统节日赛龙舟邮票首日封
泰国2017年传统节日邮票 龙舟邮票贴4枚 实寄封 +象补资有到达戳
泰国龙舟邮票极限片1-7
泰国邮票2001年龙舟邮票2枚+象邮资机补资 实寄封 有到达戳
泰国2016 与越南建交40周年联合发行邮票 龙舟 木偶 版张 含5套票
越南2016年与泰国建交40周年—人偶/龙舟(两国联发)邮票2全
越南2016年发行 与3泰国外交关系40周年邮票船龙舟2全加盖样票
越南2016年发行 与3泰国外交关系40周年邮票船龙舟 版张
越南2016年发行 与3泰国外交关系40周年邮票船 龙舟 无齿票首日封
越南2016年发行 与3泰国外交关系40周年邮票船 龙舟 无齿张首日封
越南2016年发行 与3泰国外交关系40周年邮票船 龙舟 小全张首日封
越南1999年北方 中部 及南方的龙舟赛 3全
越南邮票 1994年 香港邮展 民间故事邮票赛龙舟喝米酒
越南1988年龙舟赛创办700周年2全
英联邦邮票:英属所罗门群岛印样,原住民大海划龙舟椰子树
英国马恩岛1998大海帆船龙舟4全
英属马恩岛邮票1974古代龙舟划船四方连
新加坡端午龙舟节日庆祝邮票
新加坡龙舟竞渡
新加坡1990《龙舟》极限片—端午节赛龙舟
主要摘自2016年悠然雅士《邮说端午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邮票图说《端午节》
吃粽子和赛龙舟
邮票上的端午节
2001-10T《端午节》特种邮票
史上最全的端午节邮票都在这里了!
​端午节除了粽子、龙舟、艾草,还可以话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