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放区减租减息相关
政策运动二五减租

  1926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四届三次扩大会议对广东的农民运动决议中,提出减租25%(即“二五减租”),借贷利率不得超过二分。同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中国国民党联席会议作出了“减轻佃农田租25%”,“禁止重利盘剥,最高利率年利不得超过20%”的规定,减租减息遂成为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党的一致主张。当时对发动农民反对土豪劣绅,打倒军阀,推动北伐战争,起过重要作用。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从此进入了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农民的土地革命新时期。在此时期中,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仍以减租减息和抗租抗息作为发动农民起来进行的策略手段。

  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为了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在《致国民党三中全会》电中提出“在全国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主张,并在陕甘宁苏区停止了没收地主土地的运动。1937年8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洛川会议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以减租减息作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

  群众运动

  1939年冬和1940年春,华北各根据地兴起了减租减息的群众运动,在晋察冀边区普遍实行了二五减租,最高地租额不得超过土地正产物的37.5%,农民战前所欠的旧债,按年利一分,一本一利清理,利息超过原本停利还本,超过2倍本利停付;同时广泛开展了回赎抵押地和典地的运动。

  1945年11月7日中央发出关于《减租和生产是保卫解放区的两件大事》的指示后,1945年冬和1946年春,华北、及陕甘宁边区的解放区和东北解放区,普遍开展了反奸清算和减租减息运动。

  指导纲领1942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是关于减租减息的纲领性文件。

  


减租减息

  它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土地政策的三条基本原则:①承认农民是抗日与生产的基本力量,故应实行减租减息,借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②承认地主的大多数是有抗日要求的,故于实行减租减息之后,又须实行交租交息,以便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③承认富农的生产方式带有现时中国比较进步的资本主义性质,故应奖励富农生产与联合富农。但对其一部分封建性质的剥削,则须照减租息,同时实行交租交息。

  具体政策

  文件的附件规定了具体政策。①减租:不论何种形式的地租,其一般照抗战前减低25%,即“二五减租”(但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少减一点)。②减息:凡抗战前建立的借贷关系,应以一分半为计息标准,即“分半减息”(如付息已超过原本一倍者,停利还本,超过原本二倍者,本利停付);抗战后的息额,则应以当地社会经济关系所许可的范围为限,听任民间自行处理。

  运动作用中共发起的减租运动,实际上是一次根据地乡村社会经济与政治秩序的重组过程,主要“通过有组织的农民扫除地主对农村经济与社会的控制”,使乡村社会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地权转移

  减租运动使边区未经过土地分配的地区地权发生了转移。通过减租运动,地主觉得土地再也给他们带不来财富,于是或用土地顶替退租,或出卖土地。1940年至1945年大约有20%-30%的土地从地主手中流转到农民手中,有的地方高达50%到60%,甚至80%以上。对于地权的转移,中共认为是“减租政策下封建经济初步削弱和农民经济状况改善的结果”,因此表示了极大的支持。“党对土地变动的总方针应当是利用这种形势帮助农民取得土地”。对于买卖土地,“我们的政策应当是扶助佃农买得土地,办法是保障佃农对于购买土地的优先权”。对于典当土地,“党同样应当帮助农民典得土地……应当禁止出典土地者当年赎回,并且在农民中提倡较长期的典当契约(如三年以上)。”对于典当土地赎回,若“出典人为贫民,而典进人为地主时,而党应当扶持农民赎回其土地”;若“出典人为地主,而典进人为农民时,党应当尽可能保留土地于农民之手”。土地是中国数千年来乡村社会的主要财富,在中共减租政策引导下,这一财富被重新分配,这是抗战时期根据地乡村的社会最大变革之一。

  树立权威

  减租运动使中共树立起了新乡村权威。通过减租运动,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农民在一定限度内,已从地主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他们的经济向上发展,他们再不害怕地主,他们更加信仰党和政府,他们的生产热忱与政治积极性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被削弱了,对农民的权威降低以至丧失了,他们再不能或少有可能恐吓农民,甚至相反,要和农民讨好了”。地主与农民地位出现的这种位移,实际上是乡村权威在减租中的重构。

  政策意义减租减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既调动了他们的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又照顾了地主、富农的利益。特别在抗日战争时期,它推动了国民党参加抗日,使解放区的地主减少了对于中国共产党发动农民抗日的阻力,是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因素。同时,减租减息也削弱了封建剥削制度,为土地制度的改革准备了条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救亡不忘为民生——抗战时期减租减息政策与实践
辽宁土地改革助力解放战争
烽火京山——减租减息
《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
土地改革是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祖国富强的必由之路
李一氓在宿迁三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