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综合推导判断题、综合实验题的解题思路、技巧

本讲教育信息

. 教学内容:

综合推导判断题、综合实验题的解题思路、技巧

 

. 教学要求:

掌握实验判断题、综合题的分析能力和解题技巧。

 

. 教学重难点:

对于此类题目的突破口的发现。

 

. 知识分析:  

(一)综合推导判断题:

要想解好此类综合推导判断题,首先必须先复习好教材中最重要的知识点,并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是解题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解综合推导判断题时还要善于找到突破口,以此为契机,运用正推法或逆推法,推导出相关的其他物质,最后进行检查核实,以保证推导正确。

    某钠盐A能跟

反应,放出一种有刺激性的有毒的气体B。气体B通过某液态单质C的水溶液中,此时溶液的橙黄色消失。向所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可溶性钡盐时,则析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将黄绿色的气体D通入所得到的无色溶液后,溶液又出现了颜色,且形成物质C,试确定(写分子式):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各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技巧:

某钠盐能与

反应放出有刺激性有毒的气体B。则B可能是
也可能是
。但从后边所得到的水溶液加入可溶性钡盐,析出不溶于稀
的白色沉淀是
可推知气体B只可能是
而不可能是

    B与某液态单质

的水溶液反应,溶液橙黄色消失。非金属液态单质只有溴一种。溴单质将
氧化,本身被还原而使溶液颜色消失。

    黄绿色气体应为

,通入所得到的含有
离子的溶液中,
离子被氧化成
单质而又显现颜色。由此可知:
B
C
D

    答案:A.

            B.
         C.
          D.

   

   

 

(二)综合实验题: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要想解好实验题,首先就要认真做好每个实验,而且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要积极动脑思考探究实验中的关键性问题。只有手脑结合才能把实验做成功。做好实验是解好实验题的基础。解好综合实验题的关键是重在分析。把完成好实验的关键步骤分析清楚了,自然也就有了解题的方法。

    为了比较卤素单质氧化性的强弱,可在实验室先制取氯气,并将氯气分别通入溴化钠溶液和碘化钾淀粉溶液中,下面是实验室制氯气,并按顺序通入溴化钠溶液和碘化钾淀粉液所需用的仪器和药品:

    图中ABCDEFGH表示玻璃导管或仪器接口,接口之间连接所用胶皮管未画出。根据要求,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所制气体从左向右流向时,上述各仪器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后,装置⑤的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③的作用是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②中发生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装置①中发生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若通入过量氯气,①中溶液会褪色。试分析产生此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解题思路、技巧:

烧瓶中同时放有

,分液漏斗中放有浓
,这是将实验室
的制法与
盐酸的制法综合到一块。依据卤素单质的氧化能力和卤离子的还原能力,应明确:
溶液中的
离子氧化成
;然后
氧化KI溶液中的
,最后尾气通入
溶液中,而且洗气瓶的连接要注意是“长管进,短管出”以保证气体与溶液充分反应。

   

(浓)之间的反应可以按课本的方程式分步写比写成一个方程式容易。

   

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
,防止污染环境。
通入
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
和生成的
蒸气进入
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当通入
过量时,
能将
氧化成
的含氧酸而使溶液褪色。

答案:

1FGHDCBAE

    2

   

    3)吸收多余

,防止污染环境。

    

    4)溶液由无色变橙色

   

    5)溶液变蓝色

   

    6)过量

氧化成碘的含氧酸,因而使溶液褪色。

 

【典型例题】

[1] 固体AB都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在AB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12。将AB在高温时煅烧,产物都是C(固体)和D(气体)。由D最终可制得E(酸),E和另一种酸组成混合酸,常用于制取有机炸药。E的稀溶液和A反应时,生成G(气体)和F(溶液),G通入D的水溶液,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F中滴入溴水后,加入氢氧化钾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该沉淀加热时又能变为C。根据上述事实回答: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B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B煅烧生成CD

    <2> G通入D溶液中

    <3> F中滴入溴水

<4> 写出A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

1A

        B

2

<1>

<2>

<3>

3

[2] 有甲、乙、丙3种溶液,甲、乙为钠盐溶液。实验步骤如下:

    1)丙溶液滴入稀

中有白色沉淀物生成。

    2)丙种溶液滴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物生成,加入稀

沉淀不溶解。

    3)把丙种溶液分别滴入甲、乙两种溶液中都有白色沉淀物质生成,甲溶液中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

,乙溶液中生成的白色沉淀溶于稀
,并放出一种使品红试液褪色的气体。

    试确定甲、乙、丙3种物质各是什么物质?写出有关方程式。(是离子反应写离子方程式)

答案:

           
          

[3] 已知硫粉跟亚硫酸钠溶液共热可制得硫代硫酸钠。现以硫化亚铁为主要原料,按下图制取硫代硫酸钠。图中的ABCD是硫单质或硫的化合物,其它不含硫的反应产物已被略去,各步反应可以添加必要的试剂。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II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IV)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V)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3

    4

5

[4] 有一钠盐A,跟浓

反应生成气体BB易溶于水,在空气中会出现白雾,其浓溶液跟
共热放出气体CC
吸收可生成ADD的溶液跟B的稀溶液反应生成AEE不稳定,分解生成B和气体FF可使木条余烬复燃。B的水溶液跟Mg反应则产生可燃性气体GB的水溶液跟酸化的
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H。根据以上事实

    1)写出ABCDEFGH的化学式

    2)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

    <2>

答案:

1A.

           B.
        C.
                 D.

    E.

                   F.
           G.
                  H.

    2)(方程式略)

[5] 实验室用下列仪器和药品来制取纯净的无水氯化铜,图中AD表示玻璃管的接口

1        2      3    4        5         6

    <1> 如果所制气体从左流向右时,上述各仪器连接顺序是(用序号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2)和(4)连接时玻璃管接口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 装置(2)的作用是_______,装置(4)的作用是_______,装置(6)的作用是_______

    <3> 装置(3)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反应完毕时,装置(1)中得到固体为_______色,将它配成浓溶液为_______色。

答案:

<1>5)接(3)接(4)接(2)接(1)接(6)(或(3)接(5)接(4)接(2)接(1)接(6))CB(或BC

    <2> 干燥

,吸收
,吸收多余

    <3>

   

   

<4>棕褐(或棕黄),绿

 

【模拟试题】

1. 下列保存药品不正确的是(   

A. 金属钾保存在煤油中,白磷保存在冷水中;

B. 冷的浓硫酸可用铁制或铝制的容器贮存

C. 氯水须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液氯可贮存在钢瓶中;

D. 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瓶塞应用橡皮塞,氢氟酸溶液应保存在陶瓷罐中;

2. 洗涤下列试管的方法正确的是(   

A. KMnO4分解后的试管用热的浓盐酸洗涤;

B.

分解后的试管用稀盐酸洗涤;

C. 做过碘升华实验的试管用酒精洗涤;  

D. 长期存放石灰水的烧杯用稀硫酸洗涤;

3. 下列仪器:①容量瓶②蒸馏瓶③漏斗④燃烧匙⑤天平⑥分液漏斗⑦胶头滴管。常用于物质分离操作的是(   

A. ①③⑤     B. ②④⑦     C. ①②⑥     D. ②③⑥

4. 98%密度为1.84g/mL的浓硫酸配制1mol/L的稀硫酸100mL,配制过程中要用到的仪器及其使用的先后次序正确的是(   

100mL量筒 10mL量筒 50mL烧杯 托盘天平 10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玻璃棒

A. ④③⑦⑤⑥     B. ②⑤⑦⑥    C. ①③⑤⑥⑦    D. ②⑥③⑦⑤⑥

5. 要准确量取7.60mL的盐酸,应选择下列哪种仪器(   

A. 10mL量筒                         B. 50mL量筒    

C. 25mL碱式滴定管               D. 25mL酸式滴定管

6. 下列实验或操作过程中,会引起爆炸的是(   

为研碎化肥硝酸钾而对其猛烈敲击;② 将一大块钾放入一烧杯水中;③ 将氢气和氯气混合后用闪光灯照射;④ 将纯净的氢气在导管口处燃烧;⑤ 制氧气时,有小碎纸片混入药品中;⑥ 制氧气用的催化剂二氧化锰刚从废电池中回收,稍微晒干后便立即使用;

A. ①②③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

7. 下列除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硅中混有单质硅用氢氧化钠溶液;

B. 二氧化碳中混有一氧化碳用点燃的方法;

C. 二氧化碳中混有二氧化硫用饱和小苏打溶液;

D. 氯气中混有氯化氢用饱和食盐水;

8. 不用其它试剂可将下列各组溶液区分开是(   

盐酸和苏打溶液                         AlCl3 NaOH 

FeCl3NaOHMgCl2K2SO4     NaOH MgSO4Na2CO3NaHSO4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9. 设计实验来证明氯酸钾中含有钾、氯、氧三种元素(不一定要填满表中的步骤)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解释、反应方程式

1.

 

 

2.

 

 

3.

 

 

 

 

 


【试题答案】

1. D    2. D     3. D     4. D     5. D     6. D     7. CD     8. B

9.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解释、反应方程式

1. 焰色反应

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为紫色

含有钾离子

2. 加热分解、余烬的木条检验产物

有气体产生经检验为氧气

方程式略、证明有氧元素

3. 将剩余物质溶解取上层清液加硝酸银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程式略、证明有氯元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属及其化合物推断题1
化学 专题四 第3讲 硫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学案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四次联考化学试题
2012年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
0637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学(上海卷) word版
初中化学推断题的解法及题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