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敬畏,是一个神圣的字眼,敬畏祖先、敬畏自然、敬畏纲常伦理、敬畏法律纲纪、敬畏公平正义……它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敬畏之心源自于信仰,敬畏不是惧怕,而是一种心怀神圣感的“尊敬”和“惶恐”。老子曾云:“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一个人只有心存敬畏,才会三思后行,行有所循,行有所止。

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而今,我们应该敬畏什么?

一、要敬畏规矩。敬畏,首要就是敬畏国家法律、社会制度、公司规章。明朝理学家方孝孺曾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这启示我们,对规矩,要有敬畏之心、戒惧之意,做到言行有度。如果目无法纪、我行我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人,终究会自食其果,更有甚者,给国家、社会、公司、家人带来危害。

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二、要敬畏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一部自律性的法律。道德叩问着人们内心的良知,是遇到矛盾争执时脑袋里那个正义的小人儿。有道德于心中,以德修身养性,让一个人能够是非分明,平和坦荡;以德治国,让法治下的国家更有温度,让百姓更能感受到人文教化柔软而坚定的力量。国家治理需要道德,以德服人,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一种平等的尊重,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每个公民都努力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良好风尚的维护者。家风正、民风淳、国风清。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弘扬文明美德,共建和谐社会。

三、要敬畏生命。世间万物都有生命,不仅仅是人类,每一天,都有一些生命开始它的旅程,一些生命延续着他们的价值,也有一些生命永远地离开,生命伟大,生生不息,然而有时又极为脆弱,每个人,每个动物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又短暂,只有敬畏生命,敬它的伟大,畏它的易逝,才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不断提升生命的价值。

四、要敬畏良心。中国人把良心看得很重,古人笃信“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我们经常这样说:做人要有良心;也经常这样提醒和被提醒:做这事对得住良心吗?甚至有过这样抨击或被抨击:你的良心被狗吃了!每每说这话或听这话的时候,都会心有敬畏。敬畏什么?敬畏良心。在五千年中国文化里,有一句震古烁今的台词:上要对得住天、下要对得住地、中间要对得住自己的良心!这就是对良心的敬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说敬畏之心
《人生感悟荟萃:道德是天地的规律,本分是个人的规律》
从孔子的敬畏想到今人的敬畏
人在做,天在看,做人要对得起良心
欲成“君子”,必有“三畏”
品读百味人生之——闲话人性中的敬畏之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