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样是应试诗,祖咏的逼格就比白居易高很多

文 | 谢小楼

01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应试写作很难写出好的作品的,有题目字数的限制,更重要的是,长期应试形成的范式写作,往往会束缚作者的创造力,写出来的东西大多不值一读的。

不过,凡事都不是绝对的,今天我们要读的,是唐朝诗人祖咏的一首应试诗《终南望余雪》,就是一首佳作。

清王士禛就在他的《渔洋诗话》里,把祖咏的这首应试诗,和陶渊明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作。

02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诗题终南望余雪,即望终南山上的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阴岭,山南为阳,山北为阴,由长安望终南山,看到的是山的北面,故云阴岭。

秀丽的终南山北岭,峰顶的积雪就像飘浮在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林表,树林上空。明,闪耀光亮,这里指积雪反光。霁色,雪后初晴的景色。霁,配音指雨停了,《尚书·洪范》:“乃命卜筮,曰雨曰霁。”后凡雨雪停、云雾散,皆曰霁。

雪后放晴,残雪反射日光,照明了树林的上空,日暮的长安城,变得更加寒冷。

03

应试诗,首先要切题,这首诗诗题《终南望余雪》,题眼就在一个“余”字,余雪,就是残雪。

终南阴岭秀,这一句首先点了诗题中的地点,阴岭二字,看似随口而来,却别有匠心,从长安望终南,看到的自然是阴岭(此岭),而也正因为是阴岭,所以峰顶的积雪化得更慢,故有残雪。首句道出余雪之因。

积雪浮云端,积雪在云端之上,言山之高伟,这一句从上一句秀字来,又点出了诗题中的望余雪之意。

这两句点完题意,接下来,诗的重点就在“余雪”这个题眼上了。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残雪反射的寒光在树林的上空闪耀,让人有一种寒光凛凛的感觉。下雪不冷化雪冷,残雪正在融化,整个长安城都变得更加寒冷。

霁色添明,暮寒加剧,分别从视觉上和感觉上写残雪的凛凛寒色,中有残雪之魂在。

这首诗,如月吐层云,光明渐现,写得缥渺森秀,不愧是咏雪的最佳之作。

04

据元辛文房《唐诗纪事》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写的试帖诗,按照规定,要写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结果,祖咏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了。

有人问他,怎么只写了四句?

他说:“意尽。”

就是说,这四句诗已经把意思表达完满了,再接下去,只会画蛇添足。

我们曾学过白居易的一首诗《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也是应试诗,原题作《赋得古原草送别》,而且,这首诗后面还有四句: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一看,后面四句就是为了应试凑字数的,画蛇添足,所以我们学的时候只学前面四字。可惜白居易没有祖咏碳霸气,一句“意尽”便不再往往下写了,他为一首名垂千古的诗添了一个足!

而祖咏这首诗,正是不拘应试规则,成就了一篇咏雪佳作。

《此木轩论诗汇编》评:如此不拘,诗安得不高?意尽即不须续,更难在举场中作如此事。

关注微信公众号:倚剑听雨楼(yjty-lou),一起精读《唐诗三百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蒙曼品唐诗之五十五
28、祖咏《终南望余雪》——(小雪)
《终南望余雪》祖咏
唐代水平最高的两首应试诗——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和祖咏《终南望余雪》,一首诗人钱起高中进士,一首诗人祖咏名落孙山
唐诗三百首中唯一的应试诗,诗人凭借这首“残诗”却高中进士
祖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