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牧最含蓄的一首诗,看似全文都在写景,实则写尽孤独之情

《齐安郡后池绝句》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单纯看这首诗,它俨然是一幅清幽而妍丽的风景画,美得令人心醉。在这幅美丽的画面中,有菱叶、浮萍、池水、夏莺、蔷薇等景物。其实,很多人只看到它的美,却没有看到它的孤独。这首诗实际上是抒发了杜牧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孤独之情。

会昌二年(842年),杜牧受人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这首诗便是写于这一时期。题目中的“齐安郡”,便是黄州,唐代在天宝年间曾改州为郡。由此可见,杜牧这首诗并不是单纯的描写初夏的后池景物,而是景中有人有情,极具含蓄美。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杜牧的这首《齐安郡后池绝句》: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首句“菱透浮萍绿锦池”,杜牧主要是描写了池面的景色。它的意思是说,在蒙蒙细雨的笼罩下,露出水面的翠菱,铺满池面的青萍,就好像在池中织成了一片绿锦。仅从首句来看,杜牧的设色便能使人产生美感。“绿锦池”,是杜牧直接点出绿色,而“菱”和“浮萍”则是暗示绿色。可见在色彩的点染上,这句诗的美妙。

次句“夏莺千啭弄蔷薇”,描写的则是岸边的景色。即在蔷薇丛中传出夏莺婉转地鸣叫声。从表现手法上来看,这句诗则在首句设色的基础上,恰似在一片绿锦上绣出了黄鸟、黄花。夏莺的羽毛是嫩黄色的,初夏开放的蔷薇花也多半是黄色。如此一来,可见这首诗的色彩感和画面感都非常的强烈。同时,莺声还起到了以动表静、以声响显示幽寂的作用。为下文描写环境的静寂和内心的孤独之情埋下了伏笔。

第三句“尽日无人看微雨”,即整日都没有人来观赏这细雨朦胧中的美丽景色。它不仅展示出了一个“尽日无人”的静寂环境,而且还含蓄的表露出了杜牧这一位尽日看雨之人。而杜牧整日都在看雨中之景,言下之意,则是他目前一个百无聊赖的情状,也透出了杜牧的孤独之情。

最后一句“鸳鸯相对浴红衣”,意思是说,在池面有一对鸳鸯,正在细雨中戏水。一方面,鸳鸯的红衣为整首诗的画面增添了更为醒目的色彩。另一方面,鸳鸯的成双成对,也含蓄的表露出了杜牧的孤独。而孤独,必然会从眼前之景,产生很多联想。但杜牧在这里并没有道出,这便是古代诗歌的空灵含蓄之美。

综观杜牧的这首诗,无疑全文都在写景,但是它又在道出孤独之情。景中有人有情,便是这首诗的取胜之处。总的来说,这是一首极具含蓄美,耐人寻味的千古佳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牧诗《齐安郡后池绝句》楷书全文,夏莺千啭弄蔷薇。
每日一诗021唐·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
古诗词日历 | 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晚唐 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
杜牧 《齐安郡后池绝句》
杜牧纯写景的一首名作,末句含蓄唯美,成为千古名句,引用极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