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孟浩然《过故人庄》:含不尽之意,状难写之景

盛唐时期,诗人孟浩然和王维以描绘山水风景的自然美,抒写隐居闲适生活情趣的田园诗而著称于世,被称为“王孟诗派”。

孟浩然青年时代就很能写诗,但并没有做官,隐居在家乡,湖北襄阳的鹿门山中。直到四十岁他才到京城长安去投考科举。据说那时在朝中做官的王维和张九龄很器重他的诗才。有一天,王维邀他到署中,刚好唐玄宗来到,孟浩然只好躲到床下。

但王维不敢隐瞒告诉了玄宗。玄宗很高兴,说:“我久闻其人,只是没有见到,为何害怕躲避呢。”玄宗命浩然出来,问他近来做什么诗。孟浩然便朗诵了自己的一首诗。诗中有两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意思是谦称自己没有才华,因而被英明的君主弃置不用了。谁知唐玄宗听了却很生气,说:“你自己不求做官,而我并未尝抛弃你。怎生诬谄我呀!”从此孟浩然便没有受到重视,终老于布衣。

有人说他这是“一生失意之诗,千古得意之句。”(顾嗣立)他在长安考进士不中,不得已回到家乡,继续着他的隐居自适的生活。后来张九龄守荆州,召他入幕为从事。但不久他又罢归,仍然居住在襄阳。五十二岁那一年,他的背上生了疽疮。已经快要痊愈了,恰逢诗人王昌龄来襄阳,相约共饮。孟浩然因吃了鳝鱼,背疽复发,不久竟死于冶城南园。这位“风流天下闻”的诗人,一生遭际都是郁郁不得志的。

孟浩然死后,他的友人王士源搜集整理他的诗稿,辑得二百六十七首,加以刻印,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孟浩然集》。孟浩然的诗以五言见长。他的诗集中除二十首是七言诗外,其余全部是五言。所以他的优秀作品几乎都是五言。其中如《秋登兰山寄张五》为唐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过故人庄》和《春晓》这两首诗,就是脍炙人口的五言佳作中的精品。

让我们先就这两首诗作些剖析:《过故人庄》写的是诗人到一个农民朋友家中做客的生活情景: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首诗用了十分平淡而又非常自然的两句话开头。故人准备了饭菜,杀鸡具黍邀约我到农村的家中去,共饮叙谈。这一方面说明诗人久住乡里,虽然是山中隐士,他却和农村中的父老建立了浑厚的情谊,与农民成为要好的朋友。老朋友邀约到乡间去叙饮,这是多么使人惬意,诗人用口语式的两句言语,自然地流露出了心中的欢乐心绪和欣然赴约的舒畅情怀。诗语清淡,使人仿佛感受到了那农村生活的古朴和民间情义的浑厚。

接着三、四两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中,诗人也没有多说赴约的过程,而是用寥寥几笔,淡抹轻描,把到了“故人庄”所见的美丽淡雅的郊外农村景致勾画出来。你看,绿色的树丛,把村子围在中间;远处,青山隐隐,斜躺在城外。这种安静爽朗的青绿山水,把读者引入了诗境。我们读到这里似乎早已跟随诗人走进了那个令人神往的、桃花源似的古代村庄中去了。

这种清彻闲远、情景交融的美丽的大自然的山水画,在孟浩然的诗中是很多的。例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秋登兰山寄张五》)等等,都是寓情景于轻描淡写中的佳句中间颈联“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可以说是“过故人庄”的高潮。诗人应老友之约去饮酒,如今鸡黍酒菜巳经摆好,轩窗明亮,面对场圃举杯共饮,舒适的斟酌,都在两句诗十个字中写尽。

然而如此丰富而且极富于生活情趣的内容,在诗人笔下,却是那么平实自然地流出。仿佛诗人并未着意写它,只是去那里饮酒,不过随口道出,妙手偶得而已这种平和清淡的句子,很象东晋时的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风格。陶渊明写田园情趣的诗有:“勿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等。它们都以清疏简淡而使人倍感深挚纯真。

末二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写的是与故人在“把酒”之后的依依惜别。前面“绿树”、“青山”已经暗示出这是一个阳光和煦的春天。这一天留连忘返的饮酒畅叙,使人不愿离去。但是天已经傍晚,不得不辞别故人而归。于是相约在秋天再作一次痛饮:他们互相说定了等到九月九日重阳节的这一天相会的预约。中国自古有九月九日饮菊花酒的风俗习惯,故人相邀“就菊花”,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于是全诗就在这种依依不舍而又心情欢畅的乐观的气氛中结而不束,令人一唱三叹,余音幽缭。

最后两句诗用的仍然是极其常见的一些词语,明白如话地表达出来的。例如:“待到”、“还来”,读来浅显明晰;又如“重阳”、“菊花”也都是极常见的事物,很普通的词儿。可是我们读起来却象饮了一杯醇酽浓郁的葡萄美酒,清香纯美,余味无穷。许多诗家以为用心之妙,全在一个“就”字。

据说当初搜集孟浩然的诗时,发现这一句中的“还来”和“菊花”中缺了一个字,有的人猜测是“还来赏菊花”;有的人以为是“还来问菊花”;有说“还来咏菊花”的;有说:“还来泛菊花”。这一比较,才发现“就”字很有诗味。“就”字既可以体味出诗人到重阳日这一天前来赏玩观看主人所种的菊花的兴致,也可以理解为主人备好了“菊花酒”招引诗人再作一次品尝叙谈。“菊花”既是主人情义的象征,又是客人品尝的对象,很富于形象性。

一个“就”字便使两句平淡的话语具有了深厚的意味整首诗把古代农村简朴的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的纯真友情描写得非常生动感人。这与孟浩然长期居住在农村,熟悉农村生活并与农民有着亲密的关系是分不开的。尽管孟浩然也有怀才不遇想出仕为官的思想,也到长安去希求引荐,投考进士,并且在失意之后也时时流露出“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的愤激不满的感情,但毕竟他终身不仕,在农村居住的时间很长,对于农民的生活和思想有所了解,加之他对农村的山川风物也寄情钟爱,所以常常用欣赏的眼光去抒写自然美,寄托他仕途不遇的苦闷。

这就使他笔下出现了许多恬静的农村风俗画和山水风景画。《过故人庄》就是有代表性的一首孟浩然诗的特色是:意境清澈,语言疏朗。读着这首诗,我们不难看到这种清澈疏朗的风格。他的朋友王士源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这虽然是描述孟浩然的体貌风度,但也恰恰是他的诗歌风格的极好写照。

此外,孟浩然诗歌形象的另一特色是“冲淡”。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六一诗话》)作诗首先当然要有风致,但风致最好出自冲融平淡的语言。

孟浩然的这一首诗正是具有这一特点:淡如说话,毫无修饰雕凿痕迹;一语而尽,清醇之味却在其中。闻一多先生在评孟浩然的诗时说:“冲淡到怀疑到底有没有诗。看不见诗,他只是淡而已。”这种情深闲淡的诗的风格,在别的诗人的创作中是不多见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流传最广的田园诗,曾入选语文课本,当年背诵花了不少力气
孟浩然2首田园诗作,好一派岁月静好,真是羡煞旁人!
同样是千古名作,《过故人庄》与《游山西村》,谁描绘的农村更美
我去唐朝陶渊明家喝酒|陈曦骏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