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田?这句俗话背后到底有什么内涵

中华文化延绵数千年,语言习惯也是几度变化。在中华文化流传的千年时间里面有很多俗语被流传了下来。很多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听到的俗语都有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比如“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这句话就是老祖宗利用中国的历法对于气候规律的总结。再比如说“门前坟,房后水”这时在中国古代堪舆之术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择居的实用尝试。再比如说“宁欺白头翁,莫欺少年穷”这时对于人生智慧的一种体现。这当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俗语。

老话说:“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田”。相信看到这里已经有很多老司机在心中默默的开起了车。但是这句话里面所包含的文书内容深着呢?

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田

《山海经·海内经》有记载曰“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便是指代的上古司农业的大神后稷。而在古代君臣帝王的言语中为们所常听到的“江山社稷”,其中的“社”就是指代的司管土地之神。而对于耕牛的崇拜,这时因为耕牛对于农业的重要作用。将耕牛看做是想念后稷的子孙对于人类社会的恩赐化身。这也表明了在农耕文明中崛起的华夏民族对于土地和农业牲畜的崇拜之情。

所以见见单单的一句“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田”其中也包含着很多属于中国人的文化内涵。

上古神话中对于人类起源的解释中,女娲造人被广为传颂。女娲用泥土造人同样是上古先民对于土地崇拜的一种体现。中国人对于土地的崇拜是深入到骨子里的。古人结婚要白天地,土地的地位超过了父母。人死后,要入土为安。视乎生活中的一切都离不开土地。“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对于地权的认识,贯彻在上至君王,下至百姓的所有人心中。

《说文解字》有言曰:“土者,地之吐生万物者也”。土地孕育了世间一切事物,也承载这一切事物。土地的孕育之德便是君子心中的“厚德”。所以才有“厚德载物”的说法。

古人效法天地将自己同天地万物一样都视为从大地的厚德之中孕育出来的。人的生命也自然和世间万物一样准循着生老病死的客观规律。一切在大地中生长起来的,最终也要全数回归大地。轮回往复,生生不息。从对于土地的崇拜而衍生出来的很多观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比如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等…..

神话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很是将对于土地的崇拜上升到了神的地位,创世之神用生命最终化作着一片生生不息的亘古大地。盘古的地位崇高,皆因为盘古以神力为先民带来了生生不息的土地。

阴阳观念

源于对土地的崇拜,加上我们老祖宗所持的朴素唯物观点。将世间万物用皆归为天地的造化而生。古人观天之相而出历法,观地之德而出人法。中华民族的上层设计个哲学思想全都出之于此。

在这句简单的俗语中,牛和土地同样也包含了中华文化中的阴阳思想。

《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用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诠释了世间万物生养不息的内在规律,道出了宇宙的发展规律。

《周易》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周易》中的《说卦》一篇,将世间万物都用简单的阴阳思想加以推理而出,以天和地的交泰而孕育出了世间一切。宋代的理学思想也是基于此而发展起来的。

地为阴,牛为阳。阴阳交泰才有了孕育中华文化的农耕文明。当在读到上面的这句俗语的时候你还会只是在心中默默的开车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俗语“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田”啥意思?有道理吗?
俗语“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田”,是何意?古人的话蕴含哲理
俗语“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田”,从中你读懂了什么道理?
古人讲“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田”,老祖宗的话值得深思
农村俗语“两春加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说的什么意思?早看早知道。
俗语:耕牛又歇又饱,耕田四十不老,啥意思?妇女听了也很赞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